- 年份
- 2024(9468)
- 2023(13391)
- 2022(11271)
- 2021(10282)
- 2020(8209)
- 2019(18360)
- 2018(18024)
- 2017(33219)
- 2016(17262)
- 2015(19459)
- 2014(18999)
- 2013(18900)
- 2012(18269)
- 2011(17071)
- 2010(17215)
- 2009(16060)
- 2008(15676)
- 2007(14146)
- 2006(13077)
- 2005(12118)
- 学科
- 济(98670)
- 经济(98504)
- 管理(48788)
- 业(47181)
- 企(36717)
- 企业(36717)
- 中国(31801)
- 方法(31379)
- 地方(26431)
- 数学(25653)
- 数学方法(25514)
- 农(24625)
- 业经(22110)
- 贸(17514)
- 贸易(17498)
- 技术(17014)
- 易(16933)
- 农业(16798)
- 地方经济(16267)
- 学(16248)
- 制(16036)
- 财(15552)
- 融(15368)
- 金融(15367)
- 银(15346)
- 银行(15333)
- 行(15082)
- 发(14412)
- 环境(14062)
- 和(13987)
- 机构
- 大学(257607)
- 学院(256854)
- 济(125448)
- 经济(123346)
- 研究(99712)
- 管理(94189)
- 理学(79343)
- 理学院(78374)
- 管理学(77425)
- 中国(77100)
- 管理学院(76900)
- 京(55658)
- 财(54601)
- 科学(54136)
- 所(49646)
- 研究所(44422)
- 中心(42998)
- 财经(42555)
- 经济学(40773)
- 经(38744)
- 江(38677)
- 北京(36616)
- 农(36451)
- 经济学院(36378)
- 范(35855)
- 师范(35604)
- 院(35262)
- 财经大学(31361)
- 州(30920)
- 业大(30388)
- 基金
- 项目(161212)
- 科学(129470)
- 研究(123957)
- 基金(118314)
- 家(101591)
- 国家(100727)
- 科学基金(86505)
- 社会(85977)
- 社会科(80724)
- 社会科学(80704)
- 基金项目(60986)
- 省(60864)
- 教育(55392)
- 划(51037)
- 自然(49492)
- 自然科(48406)
- 自然科学(48395)
- 编号(47814)
- 自然科学基金(47575)
- 资助(47526)
- 发(41391)
- 成果(40161)
- 部(36955)
- 国家社会(36774)
- 重点(36739)
- 创(35709)
- 发展(34856)
- 课题(34840)
- 展(34287)
- 创新(33738)
- 期刊
- 济(151915)
- 经济(151915)
- 研究(89925)
- 中国(60957)
- 管理(39628)
- 财(39410)
- 农(36123)
- 科学(34949)
- 学报(33281)
- 教育(30560)
- 融(28502)
- 金融(28502)
- 大学(26800)
- 经济研究(26113)
- 农业(24859)
- 学学(24790)
- 技术(23091)
- 业经(22815)
- 财经(22784)
- 经(19995)
- 问题(19638)
- 贸(17401)
- 世界(16850)
- 国际(16121)
- 技术经济(15169)
- 业(13900)
- 经济问题(12277)
- 统计(12207)
- 坛(12189)
- 论坛(12189)
共检索到4208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任保平 田丰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我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必然要求。新动力的形成需要供需双侧进行动力重塑和协调发力。在供给方面通过创新驱动、结构调整、制度变革培育供给侧新动力;在需求方面通过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重振需求侧动力。考虑到经济矛盾的主要方面集中在供给侧,应将供给侧动力作为新时代经济发展新动力的核心。
关键词:
新时代 新动力 供给侧 需求侧 协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洪远朋
习近平同志关于经济理论的论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习近平的经济思想分布在他的著作和论文中,体现在他的报告和讲话中,主要集中于他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以下简称十九大报告)中。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 习近平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有刚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动能转换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创新驱动发展、五大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区域协调发展等多项任务及战略布局的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思想的总和,其精神实质体现为:动能转换思想为动能转换指明前进方向、是推动动能转换的强大力量和精神支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动能转换的实践特点是政府主导、降低转换成本与跨越"模仿陷阱"、正确处理市场和竞争的关系,加强动能转换过程中的产权和人权保护。
关键词:
新时代 动能转换 后发优势 先发优势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爱涛 胡艳丽
政治经济学是经济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它所揭示的社会生产关系与政治经济发展规律,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其他学科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从我国国情出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有利于全面认识和掌握社会主义经济动态发展的一般规律,深刻理解党的各项工作路线与政策的目标与意义,进而为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政治经济政策奠定良好的理论认知基础。逄锦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春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开展一系列经济工作的行动指南,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实践指导性。分析广西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依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针对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矛盾,从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着力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以及掌握经济工作重要方法论等方面阐述了广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途径。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杨承训
理论界面临一大挑战:有人称中国没有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西方相差20年。事实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运用当代马克思主义已在中国改革开放发展中创立了崭新的区域发展理论体系。世界上此领域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研究路线:一种是单线思惟,将社会制度这一根本因素排除在外,仅以"纯地理"的"点——线"独立推进,加深了二元结构;另一种是系统思维,以社会主义为平台、以人民为中心,综合考量多元、多维整体协调推进区域发展,汇成合力,出现全面繁荣。后者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积累和创造的区域协调发展理论,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创新点。按照习近平同志新发展理念的视阈,中国的区域发展理论可概括为系统协调多维汇力的区域发展理论,远远超越了西方的传统学说。它具有九个特点,具体包括十大创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道路,建立在把握生产力社会化与生产关系社会化统一规律基础之上,推进中国取得举世无双的发展奇迹,为世界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思路、方案和样板。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杨承训
理论界面临一大挑战:有人称中国没有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西方相差20年。事实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运用当代马克思主义已在中国改革开放发展中创立了崭新的区域发展理论体系。世界上此领域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研究路线:一种是单线思惟,将社会制度这一根本因素排除在外,仅以"纯地理"的"点——线"独立推进,加深了二元结构;另一种是系统思维,以社会主义为平台、以人民为中心,综合考量多元、多维整体协调推进区域发展,汇成合力,出现全面繁荣。后者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积累和创造的区域协调发展理论,是当代马克思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晓华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对中国经济发展阶段进行多角度、全方位思考的基础上,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本文比较研究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与邓小平理论,发现从邓小平理论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存在一个清晰的发展脉络: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新发展理念、从"为人民谋福利"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两个飞跃"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到党-政府-市场关系重构、从局部渐进式改革到系统整体性改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于洋
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在深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历史之源、现实之根的基础上,解读其重要原则的现代性内涵,从历史、现实和发展三个维度进行建构。在讲明其历史渊源的基础上,重视科技、知识两个发展要素,致力于经济发展过程中公平与效率问题的解决,以在其现代化走向中顺时应势,应对这一过程中的诸多挑战。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石建勋 王盼盼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与金融形势,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国内外金融发展的新变局、新环境和新趋势,破解了我国金融改革开放和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在实践中形成了以坚持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等为主要内容的金融思想。这些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回答了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什么样的金融、金融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怎样发展金融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基础上,将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金融改革开放和发展的一些根本性、方向性、原则性问题的创新性观点,总结概括为"八个坚持",并进行了深入研究和阐释。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简新华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就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即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围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沁悦 马艳 刘诚洁
文章梳理总结了中共十九大报告中的中国官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阐明了该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内在逻辑,即学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研究是其重要来源,官方在学界研究的基础上加以提炼和总结,并指引学界的研究立场和方向。由经济思想向完善的经济理论发展需要处理好学界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与官方经济学的辩证关系,基本原则是坚持官方指引与学界创新的良性互动,评判标准为是否与新时代的基本方略保持一致,具体实施路径是着力解决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践中的新矛盾与新问题。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张开 王声啸 王腾 郑泽华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最新理论成果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我国政治经济学理论界2019年的学术热点。国内理论界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更加注重将其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强调其理论内涵、理论脉络、理论逻辑,研究呈现出明显的精细化、具体化、体系化特点。~((1))在去年研究报告基础上,本文聚焦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推动党的经济工作能力现代化;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三是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五是坚持稳中求进经济工作方法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郭冠清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最新成果,是指导我国新的历史阶段经济建设的行动纲领。本文以"习近平经济思想形成历史考证课题组"对习近平工作过地方的实地考察和访谈为实践基础,以重新解读的唯物史观为理论依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萌芽于知青岁月、产生于十八大前的从政实践、并在十八大后面对国内外新形势新变化对"为谁发展、如何发展"和"怎样看、怎么干"的探索中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有机组成部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以供给侧改革为发展主线、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新时代唯物史观的中国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