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15)
- 2023(11044)
- 2022(9365)
- 2021(8911)
- 2020(7020)
- 2019(16350)
- 2018(16179)
- 2017(29414)
- 2016(16704)
- 2015(19246)
- 2014(19215)
- 2013(18784)
- 2012(18125)
- 2011(16894)
- 2010(17294)
- 2009(15712)
- 2008(15630)
- 2007(14264)
- 2006(13288)
- 2005(12554)
- 学科
- 济(73439)
- 经济(73268)
- 管理(37692)
- 业(35710)
- 中国(31709)
- 企(26395)
- 企业(26395)
- 方法(24121)
- 农(22635)
- 教育(21065)
- 地方(20115)
- 数学(19214)
- 数学方法(18971)
- 业经(17515)
- 贸(15277)
- 贸易(15260)
- 财(14969)
- 制(14876)
- 学(14852)
- 易(14810)
- 农业(14798)
- 发(14223)
- 理论(14161)
- 银(13486)
- 银行(13474)
- 行(13185)
- 融(12784)
- 金融(12783)
- 和(11985)
- 发展(11191)
- 机构
- 大学(239109)
- 学院(234679)
- 济(101705)
- 经济(99572)
- 研究(95554)
- 管理(78690)
- 中国(70598)
- 理学(65058)
- 理学院(64103)
- 管理学(63081)
- 管理学院(62588)
- 京(54781)
- 科学(52854)
- 所(48820)
- 财(48033)
- 研究所(43464)
- 范(42353)
- 师范(42120)
- 中心(41174)
- 江(38190)
- 北京(37307)
- 财经(36344)
- 农(35834)
- 教育(34909)
- 师范大学(34470)
- 院(33665)
- 经(33031)
- 经济学(32437)
- 州(30207)
- 经济学院(28944)
- 基金
- 项目(140900)
- 研究(114077)
- 科学(112778)
- 基金(99575)
- 家(85277)
- 国家(84385)
- 社会(74119)
- 科学基金(70562)
- 社会科(69004)
- 社会科学(68988)
- 教育(58152)
- 省(53604)
- 基金项目(50335)
- 划(47594)
- 编号(47527)
- 成果(43153)
- 资助(41244)
- 自然(39552)
- 自然科(38614)
- 自然科学(38607)
- 自然科学基金(37926)
- 课题(37149)
- 发(36920)
- 部(34302)
- 重点(33489)
- 发展(31045)
- 年(30674)
- 展(30486)
- 教育部(30315)
- 性(30237)
共检索到4019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复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一条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之路,是一条坚持党的领导发展教育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根本制度保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进行系统科学研究,具有战略意义。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领导 教育发展道路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马陆亭 刘承波 张伟 鞠光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凝练于新中国成立70年的伟大实践。通过分阶段对成功实践探索的系统回顾,可以总结出新中国教育发展的"建设—实践"型模式。"建设"代表着对目标、理想、方案的主观追求,"实践"体现了对创新、实干、蓝图的客观探索,二者共同构成了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实现特征,体现了价值追求与探索创新的有效结合。进而可以总结出这条道路的基本内涵:坚持党的领导与人民中心相一致、坚持服务国家与立德树人相统一、坚持牢记使命与改革创新相赋能、坚持长远目标与短期方案相协调、坚持重点带动与全面推动相促进、坚持中国特色与世界经验相结合。
关键词:
教育道路 “建设—实践”型模式 历史总结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冀生
新中国建立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全党全社会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其中,"开辟"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道路"指明了继续前进的方向,"发展"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要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由大变强"、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
开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 发展 道路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王昌林 吴涧生 刘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以中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基本要求中强调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其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包括逻辑起点、逻辑主线和理论支柱三个要件。逻辑起点是指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逻辑主线是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改造、自我完善,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理论支柱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四个方面。从制度创新看,其理论体系的核心要义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袁贵仁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创新发展党的教育理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开创了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条道路,既凝结了中国共产党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文长
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实现教育优先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目标的需要。研究这一理论,必须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科学本质、思想渊源、实践基础、实践意义、学科价值及其内在品质等问题,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的伟大成果,是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中国教育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科学总结,是中国当代教育科学的核心内容,是一个不断开放发展的体系。思考和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范畴,是开展有关研究工作的基础。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何东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形成中的蒋南翔何东昌【编者按】1993年10月6日,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家、原高等教育部部长、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同志诞辰80周年。是日下午,在清华大学隆重举行了蒋南翔塑像揭幕仪式暨教育思想座谈会,与会同志发言热烈,畅谈蒋南翔教育...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清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史是中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确立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实践的思想史,也是继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发展史,构建系统全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史,已成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课题和经济学界的研究热点。本文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史的研究现状和最新成果,提出在发掘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史的过程中,需要侧重和凸显四个方面的内容:(1)不仅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本身开创、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同时要明确其历史发展的坐标系和对照组;(2)不仅要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史的历史起点,更要明晰起点界定的事实和学理依据;(3)不仅要构建叙述主线和内容结构,更要确立内在贯通始终的理论主线;(4)不仅要讲理论史,更要明确讲方法创新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延保 张建林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制度建设过程中,对于如何深入解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如何理解校学术委员会的定位,是"教授治校"还是"教授治学",是"去行政化"还是"去官本位","研究型大学"是否等同于"高水平大学"等颇有争议而又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和基础性问题,只有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立场来总结经验与规律,才能获得有利于改革与发展的正确认识。
关键词: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现代大学制度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张昌廷 张润锋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的物质基础,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的目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以及解决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就产生了发挥社会主义计划手段作用的要求;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还要求认识、尊重、利用好经济规律。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荣长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日益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和国家领导层的重视,对它加以科学的界定和阐述已成为一项迫切而严肃的工作。本文从近代以来150年的历史透视出发,提出发展模式始终是中国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认为发展模式既不同于发展道路,也不同于经济发展模式,而是指现代化模式;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人的发展以及对外关系各个方面的具体表现,从而初步勾勒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基本框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文圣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和具体道路的辩证关系原理以及对未来社会的原则性构想,对于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法性,增进社会主义的凝聚力;对于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态特质;对于解答和回应人们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种种疑惑,解放人们的思想,都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同时,马克思所揭示的社会形态的有机结构理论和人的发展理论,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对于促进当代中国人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社会形态 人的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逄锦聚
本文在充分肯定构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必要性和现实可能性的前提下,阐释、回答三个问题,即构建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怎样构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谁来构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本文认为,坚持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发展性、开放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本质要求,也是构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向和根本标准;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总结好当代中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对时代和实践发展提出的重大课题研究,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经济思想,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文明成果,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途径;构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是单一学科和少数人的事情,而需要多学科共同努力,汇聚广大的学者队伍,共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辉煌。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逄锦聚
本文在充分肯定构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必要性和现实可能性的前提下,阐释、回答三个问题,即构建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怎样构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谁来构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本文认为,坚持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发展性、开放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本质要求,也是构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向和根本标准;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总结好当代中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对时代和实践发展提出的重大课题研究,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经济思想,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文明成果,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途径;构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是单一学科和少数人的事情,而需要多学科共同努力,汇聚广大的学者队伍,共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辉煌。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徐小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从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传入中国,到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形成,再到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实现了三次历史性重大飞跃。根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习近平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体系,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
社会主义 教育 思想 人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