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00)
- 2023(9276)
- 2022(7635)
- 2021(7163)
- 2020(5755)
- 2019(13028)
- 2018(12584)
- 2017(23776)
- 2016(12227)
- 2015(14321)
- 2014(14027)
- 2013(13897)
- 2012(13516)
- 2011(12673)
- 2010(12773)
- 2009(12074)
- 2008(11808)
- 2007(10591)
- 2006(9886)
- 2005(9077)
- 学科
- 济(79717)
- 经济(79543)
- 管理(30962)
- 方法(28278)
- 业(27745)
- 企(22947)
- 企业(22947)
- 数学(22818)
- 数学方法(22712)
- 中国(21570)
- 地方(17099)
- 学(16239)
- 农(15732)
- 业经(15603)
- 贸(12647)
- 贸易(12637)
- 地方经济(12509)
- 易(12286)
- 和(11949)
- 财(11942)
- 理论(11731)
- 制(10985)
- 融(10426)
- 金融(10425)
- 环境(10119)
- 农业(10109)
- 银(9551)
- 银行(9541)
- 发(9412)
- 行(9358)
- 机构
- 大学(198985)
- 学院(192579)
- 济(99230)
- 经济(97736)
- 研究(75902)
- 管理(69844)
- 理学(59550)
- 理学院(58818)
- 管理学(58099)
- 管理学院(57710)
- 中国(56955)
- 财(43063)
- 京(42273)
- 科学(40283)
- 所(37341)
- 财经(34680)
- 经济学(34076)
- 研究所(33778)
- 中心(31794)
- 经(31721)
- 经济学院(30417)
- 北京(27656)
- 范(27146)
- 师范(26987)
- 江(26907)
- 院(26205)
- 财经大学(25871)
- 农(25107)
- 社会(22593)
- 科学院(22561)
- 基金
- 项目(120941)
- 科学(97492)
- 基金(92225)
- 研究(92072)
- 家(80132)
- 国家(79116)
- 科学基金(67173)
- 社会(66213)
- 社会科(61822)
- 社会科学(61806)
- 基金项目(46898)
- 省(41838)
- 教育(41743)
- 自然(38251)
- 资助(37943)
- 自然科(37351)
- 自然科学(37339)
- 自然科学基金(36756)
- 划(36075)
- 编号(34183)
- 成果(29945)
- 部(29659)
- 国家社会(29197)
- 重点(27690)
- 发(27246)
- 中国(27100)
- 教育部(26456)
- 人文(25010)
- 创(24310)
- 课题(24257)
- 期刊
- 济(116359)
- 经济(116359)
- 研究(68401)
- 中国(39308)
- 财(31672)
- 管理(27997)
- 科学(27310)
- 学报(27230)
- 农(24002)
- 大学(21741)
- 教育(20745)
- 经济研究(20466)
- 学学(20211)
- 财经(19754)
- 经(17426)
- 融(17198)
- 金融(17198)
- 农业(16637)
- 问题(15415)
- 技术(14786)
- 世界(14593)
- 贸(14173)
- 业经(13922)
- 国际(12856)
- 技术经济(11050)
- 统计(9910)
- 经济问题(9491)
- 业(9361)
- 经济管理(8626)
- 图书(8323)
共检索到3059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周绍东
"国家"内生性地嵌入社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由此成为对立统一的整体。本文从结构主义和工具主义的双重视角出发,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方法,提出"国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起点和历史终点,而"国家所有制"则可被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和逻辑终点。从历史起点到历史终点,国家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功能,而从逻辑起点到逻辑终点,国家所有制体现的是为宏观调控夯实中观和微观基础的经济功能。"国家"嵌入了宏观、中观和微观各个层面的社会生产关系,由此内生性地与经济基础结合在一起,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乔以明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注入了新的理论内涵。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中国经济发展实践无疑是最典型的观测样本。当代中国经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同时也肩负了传承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使命,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在理论建设方面迈出新步伐、开拓新境界,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赵敏 王金秋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强调“要加强研究和探索,加强对规律性认识的总结,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推进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科建设”。(1) 2022年是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学术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不断升温。与此前研究相比,近一年学术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性质、研究对象、方法论、理论来源、实践基础、逻辑起点、逻辑主线以及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构建等重要问题上进行了更深入、全面的探索,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理论成果。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伟 邱海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实践相结合而形成的理论成果,是反映社会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的科学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基础和根本遵循。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卢江 陈弼文
在前两年已取得丰硕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国内经济学界同仁2018年继续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了更加丰富的文献。总体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主要围绕三个大问题而展开,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什么、为什么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怎么样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而这些问题又可以进一步分解为诸多小问题,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属性和定位、起点、方法、原则、内容等等。新的研究成果既有批判继承也有创新发展,既有广泛共识也有明显交锋,我们对此进行了梳理,以飨读者,并希望推动中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周绍东
我的题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起点》。我们前段时间一直在做文献的梳理,把目前谈起点的所有文献都找出来。在文献梳理过程当中,我们首先发现了一个问题:大家对起点的提法不一样,有的说分析起点,有的说逻辑起点,有的说研究起点,有的说叙述起点等等。为什么现在对起点问题有这么大的争论和争议?一个关键问题在于,实际上对起点问题的探讨涉及到我们对政治经济学或者马克思主义政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周绍东
我的题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起点》。我们前段时间一直在做文献的梳理,把目前谈起点的所有文献都找出来。在文献梳理过程当中,我们首先发现了一个问题:大家对起点的提法不一样,有的说分析起点,有的说逻辑起点,有的说研究起点,有的说叙述起点等等。为什么现在对起点问题有这么大的争论和争议?一个关键问题在于,实际上对起点问题的探讨涉及到我们对政治经济学或者马克思主义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怡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国内外两个大局,对中国新发展阶段、新局面、新理念予以高度概括并提出了适应新常态发展的战略决策,这些构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丰富内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实践而生成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集合,具有丰富的理论价值与深远的实践意义。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优秀理论品质并结合新时代的特征赋予其更丰富的内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四者的统一体。因此,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品质并对其进行系统化分析不仅对构建系统化经济学说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厘清新发展阶段的内在逻辑、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邱海平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科学理解和准确把握其理论属性。有人认为当代西方经济学是唯一科学的"现代经济学",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个概念都是不成立的。事实上,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从来都是一门具有历史性、社会性、阶级性和国别性的社会科学,因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充分的合理性和可能性。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实践不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事实依据和基础,而且也对其提出了迫切的现实需要,从而使得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足够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中国特色社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乔榛 郑岩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是中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实践提出的一种理论要求,而且也是中国经济学发展的重要机会。寻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出发点或基础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前提。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性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应该是其理论源泉,西方经济学可以作为理论借鉴,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则是其方法论基础。当然,作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并不是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部理论,而是那些能够与中国现实相契合并有一定解释力的理论。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5月19日,由《经济纵横》杂志社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课题组共同举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国家主体性"专家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来自高校、科研院所的十多位专家从不同角度进行深入阐释,为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尽快构建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学派"提供了新视角。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经济纵横》杂志社社长兼主编郭连强研究员致辞,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周文 包炜杰
国家利益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急需回应的重大现实议题。长期以来,"国家"在政治经济学中的地位问题一直存在着自由主义和国家主义两种解释路径,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语境下,"国家"则是解释"中国奇迹"的关键。考察我国的国家利益问题,既要从内部环境即作为发展中国家的角度,客观认识发展是我国最大的国家利益,并以"发展型政府"为基础的"强国家"推动"高质量发展";又要从外部环境即经济全球化的角度,认识国家利益的实现离不开国家,要以国家主体性整合动态比较优势、保持国家竞争优势。更重要的是,国家利益的研究和实现最终落脚在"以人民为中心"和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本质所在。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立胜 张弛
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国家主体性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国家在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是一个超越不同社会制度背景的普遍现象,在后发经济体赶超、经济稳定运行、参与全球竞争等方面都需要国家参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主体性是国家主体性的应有之义,是国家主体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就要从国家主体性的角度,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为目的,思考我国经济发展、经济稳定和对外开放过程中的一些重大问题。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时家贤 高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国家特色的姿态出现在经济学理论视野中。以政治经济学国家性为视角,可从政治经济学理论发展同人类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角度理解"特色"的合理性、合意性及其鲜明表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立符合政治经济学发展的理论逻辑,政治经济学的国家性是"特色"存在的内在机理。从人类社会发展看,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特色"鲜明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从中国实际出发,围绕"国家"范畴讲出中国故事,对中国经济发展规律、特色的现代化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发展中的国家作用、特色的对外经济关系等问题进行解读。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顾海良 张凯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立以后,主要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和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从开创到形成和发展,再到拓展和系统化的经济学说的创立,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及其科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和理论的演进过程。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时代化为主线,回溯和概括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的运用与创新,提炼和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理上的纵深发展及其理论贡献,彰显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