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56)
2023(5514)
2022(4653)
2021(4686)
2020(3866)
2019(9013)
2018(8685)
2017(16881)
2016(8935)
2015(10630)
2014(10464)
2013(10710)
2012(10193)
2011(9357)
2010(9256)
2009(8718)
2008(8783)
2007(7808)
2006(7224)
2005(6699)
作者
(24637)
(20663)
(20450)
(19949)
(13142)
(9823)
(9406)
(8004)
(7957)
(7382)
(7367)
(6827)
(6718)
(6628)
(6505)
(6321)
(6124)
(5983)
(5922)
(5520)
(5286)
(4927)
(4853)
(4781)
(4668)
(4601)
(4550)
(4307)
(4224)
(4175)
学科
(43621)
经济(43460)
管理(22625)
(22326)
方法(19064)
中国(16783)
(16434)
企业(16434)
数学(15568)
数学方法(15413)
(14051)
(13435)
(10546)
贸易(10540)
(10387)
(9475)
业经(9425)
收入(9299)
农业(9113)
(7632)
(7457)
银行(7457)
(7202)
(7149)
(6551)
金融(6550)
理论(6534)
关系(6506)
(6214)
(6172)
机构
大学(136924)
学院(132913)
(68125)
经济(67129)
研究(52413)
管理(48261)
中国(42680)
理学(40594)
理学院(40120)
管理学(39641)
管理学院(39378)
(31959)
(29952)
科学(27055)
(26252)
财经(24952)
经济学(23371)
研究所(23338)
(22890)
中心(22694)
经济学院(20956)
北京(20423)
(18576)
财经大学(18552)
(18344)
(18283)
师范(18279)
(17989)
社会(16368)
科学院(15772)
基金
项目(81190)
科学(65530)
研究(62992)
基金(62412)
(53647)
国家(53228)
社会(45530)
科学基金(45129)
社会科(42042)
社会科学(42029)
基金项目(31413)
教育(28616)
资助(26690)
(26521)
自然(25380)
自然科(24838)
自然科学(24832)
自然科学基金(24442)
(23802)
编号(23713)
成果(21503)
(20785)
中国(20201)
国家社会(20001)
教育部(18604)
重点(18475)
(17545)
人文(17228)
(17002)
课题(16818)
期刊
(77819)
经济(77819)
研究(49307)
中国(29162)
(24172)
管理(18621)
(18325)
科学(18066)
学报(17412)
教育(15047)
(14653)
金融(14653)
大学(14307)
财经(13921)
经济研究(13574)
学学(13100)
农业(12494)
(12185)
(11312)
问题(11132)
世界(10407)
业经(9859)
国际(9765)
技术(9553)
(6782)
技术经济(6755)
经济问题(6711)
统计(6686)
社会(5781)
图书(5638)
共检索到2174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李实  
我主要讲六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中国分配的基本状况,即从1978年至今中国收入差距的长期变化趋势,包括收入差距的总体性变化和结构性变化。第二个问题是近期收入分配差距的变化。对于最近十年中国收入差距的变化存在一些不同的观点,学术界有很多争论,有必要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第三个问题是探讨我国收入差距扩大与收入再分配政策之间的关系。收入差距扩大背后的原因有很多,有经济的问题,有社会的问题,有政治的问题,有思想认识的问题等等,但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刘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系统化的中国经济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中国实际,以中国收入分配改革与实践为基础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它涉及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和实现形式、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收入分配的效率与公平、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等重要内容。深入研究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对于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机制改革、缩小收入差距和促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洪银兴  
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的是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收入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其内涵是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结合,其价值取向是实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这一分配制度是同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结构相适应的,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维平  汪钊  
马克思科学研究的整体性视域,要求我们在分析分配关系时把握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总状况,把握经济规律运动的总要求,把握物质生产运动的总过程,把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态势,把握社会生产关系的总环节、把握分配关系内在的总结构、把握时代发展和现实境遇的总脉搏。基于马克思的总体性视域,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的坚持和完善,需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所有制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财政税收制度的完善相配套,需要与各个领域的全面深化改革相结合,需要与破除利益垄断和遏制不合理竞争相配合,还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精神引领。由此更加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的发展过程、理论内涵、内在规定和现实选择,在全面深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中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分配制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建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就在于其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结合上,就在于其实现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的内在联系上,就在于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中国梦"高度结合于中国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之中。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方敏  
分配体制改革始终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分配关系是否合理也是检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是否实现的一条重要标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分配的基本原理为我们分析现实的分配关系和重大分配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对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时期分配关系、分配制度、分配理论和分配政策的考察表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和分配体制是政治经济学理论逻辑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逻辑相统一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完善分配关系、处理好分配问题,根本是要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从"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贾小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经济史问题的研究贾小玫没有经济史的研究就没有历史唯物主义,就没有科学社会主义。同样,没有中国经济史的研究,也就谈不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本文拟从中国经济史的角度探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并就如何搞好中国经济史问题研究进行探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世泰  
新时代以来,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提升人们生活的伦理文明获得感。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把握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伦理意蕴,探索人们在日常消费生活中能够遵循的伦理准则,为铸造经济文明形态提供理论参考,是值得人们关注的现实议题。余达淮教授等撰写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年3月)一书站在全球视野和历史唯物主义视角,着眼于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探寻与之相适应的伦理规范诉求,为全人类的经济伦理生活贡献中国智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异煌  
近年来国际风云变幻,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经受严峻的考验,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出现很大的波折;而在我国大地上,社会主义事业正继续胜利前进、社会主义制度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这里面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常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结合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学习体会,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的演进过程、基本经验和研究时要把握好的几个关系。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朝明  张海浪  王彦西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实践为收入分配理论的探索创新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伴随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筚路蓝缕、演进发展、勇于创新,形成了一大批具有时代气息、来源于改革开放实践的理论阐述、学术观点、政策方案,反映了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按照历史分析与逻辑演绎相结合的方法,主要从收入分配理论的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收入分配理论的突破、探新以及收入分配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三个历史阶段来总结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人为本、公平正义,所有制结构的改革,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等角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予以展望。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灿  
公平正义是马克思按劳分配思想的价值取向和基本原则。马克思认为公平分配原则和方式是客观而不是主观的、抽象的,分配公平与否取决于它是否与一定历史阶段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生产方式及生产关系相适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的构建上,我们要选择的是这种制度与现阶段生产力发展、增进经济效率的内洽性。公平正义的权利结构和分配结构是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要建立起一种新的利益均衡机制,建立起一种为社会大多数成员所接受的权利分布及收入分配状态,以体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基本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志强  
关于加速创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林区若干问题的构想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赵志强根据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国家林业投资公司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林区的宏大构想。一、社会主义新...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承训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是一项艰巨的理论建设工程,引发诸多争议势在必然。笔者仅就有无必要和可能构建它、以什么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即马克思主义的地位问题、如何科学地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范畴、如何全面地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制度等四个争论较大的问题,做一些释疑性的阐述。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凌振垣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统计,从总体上讲,就是要建立高度集中统一的统计管理体制;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理论基础,继承和扩展物质产品平衡体系(MPS)的基本内容,吸取国民经济帐户体系(新SNA)中科学的、合理的核算方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民经济平衡帐户体系;结合运用当代电子计算机技术,以及多样化的调查方法,制定出能及时反映社会主义多种经济形式发展变化情况的统计指标和核算制度,全面、系统地为研究制订经济发展战略和基本国策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