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47)
2023(12358)
2022(10447)
2021(9786)
2020(8314)
2019(19246)
2018(18910)
2017(35609)
2016(19617)
2015(22751)
2014(23125)
2013(22946)
2012(21728)
2011(19899)
2010(19841)
2009(18700)
2008(18811)
2007(17012)
2006(14919)
2005(13473)
作者
(58195)
(48781)
(48771)
(46668)
(30970)
(23532)
(22409)
(19256)
(18542)
(17351)
(16808)
(16325)
(15643)
(15522)
(15496)
(15249)
(14610)
(14453)
(14209)
(14002)
(12382)
(12016)
(11875)
(11262)
(11156)
(10906)
(10823)
(10755)
(9966)
(9888)
学科
(90342)
经济(90161)
管理(50938)
(47222)
方法(40251)
(37130)
企业(37130)
数学(33768)
数学方法(33496)
中国(26893)
(24960)
(22814)
(19897)
地方(18718)
业经(18455)
(17264)
(17227)
贸易(17221)
(16729)
农业(16326)
理论(15786)
(15282)
(13970)
银行(13939)
(13756)
金融(13748)
(13418)
(12633)
环境(12460)
(11127)
机构
大学(296352)
学院(292369)
(127698)
经济(125172)
研究(106976)
管理(106611)
理学(91317)
理学院(90179)
管理学(88664)
管理学院(88115)
中国(81369)
科学(64442)
(64077)
(58354)
(55117)
(50461)
研究所(50186)
中心(47673)
财经(46328)
(43475)
(42148)
业大(41878)
经济学(41363)
北京(41105)
(40615)
师范(40245)
农业(39778)
(37853)
经济学院(37291)
财经大学(34226)
基金
项目(190501)
科学(150026)
研究(140547)
基金(138959)
(121544)
国家(120556)
科学基金(101583)
社会(91667)
社会科(85966)
社会科学(85940)
基金项目(72390)
(72003)
教育(64963)
自然(62759)
(62029)
自然科(61292)
自然科学(61269)
自然科学基金(60212)
资助(57483)
编号(56702)
成果(47927)
(43926)
重点(43829)
(41939)
课题(40045)
(38653)
国家社会(38531)
教育部(37535)
科研(36452)
创新(36292)
期刊
(141705)
经济(141705)
研究(90273)
中国(60316)
学报(47956)
(46337)
(45102)
科学(43536)
管理(37399)
大学(35971)
教育(34549)
学学(33637)
农业(31323)
(25320)
金融(25320)
技术(24223)
财经(24028)
经济研究(23910)
(20859)
业经(20802)
问题(19292)
(17231)
(16982)
世界(15286)
(14636)
技术经济(14490)
统计(14477)
国际(14313)
图书(13751)
资源(13034)
共检索到4423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维平  汪钊  
马克思科学研究的整体性视域,要求我们在分析分配关系时把握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总状况,把握经济规律运动的总要求,把握物质生产运动的总过程,把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态势,把握社会生产关系的总环节、把握分配关系内在的总结构、把握时代发展和现实境遇的总脉搏。基于马克思的总体性视域,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的坚持和完善,需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所有制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财政税收制度的完善相配套,需要与各个领域的全面深化改革相结合,需要与破除利益垄断和遏制不合理竞争相配合,还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精神引领。由此更加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的发展过程、理论内涵、内在规定和现实选择,在全面深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中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分配制度。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刘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系统化的中国经济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中国实际,以中国收入分配改革与实践为基础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它涉及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和实现形式、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收入分配的效率与公平、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等重要内容。深入研究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对于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机制改革、缩小收入差距和促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顾海良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其要点主要在于:从理论体系的思想渊源上,着重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思想体系;从理论体系创立主体上,着重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李实  
我主要讲六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中国分配的基本状况,即从1978年至今中国收入差距的长期变化趋势,包括收入差距的总体性变化和结构性变化。第二个问题是近期收入分配差距的变化。对于最近十年中国收入差距的变化存在一些不同的观点,学术界有很多争论,有必要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第三个问题是探讨我国收入差距扩大与收入再分配政策之间的关系。收入差距扩大背后的原因有很多,有经济的问题,有社会的问题,有政治的问题,有思想认识的问题等等,但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承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域发展理论创新内容十分丰富,概括起来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于中国实际,运用“两只手”统筹协调区域发展中的特殊关系,构建和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空间结构,形成全国整体综合优势,通过全面发展实现区域间共同富裕与和谐。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朝明  张海浪  王彦西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实践为收入分配理论的探索创新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伴随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筚路蓝缕、演进发展、勇于创新,形成了一大批具有时代气息、来源于改革开放实践的理论阐述、学术观点、政策方案,反映了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按照历史分析与逻辑演绎相结合的方法,主要从收入分配理论的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收入分配理论的突破、探新以及收入分配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三个历史阶段来总结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人为本、公平正义,所有制结构的改革,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等角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予以展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铭  
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生存发展的中坚力量,文化自信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部分,传统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来源和基础,虽然不能单独支撑起文化自信,但却是文化自信的根基和魂魄。文章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切入点,把文献分析法与经验总结法相结合,论述了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关系,以及坚定文化自信的路径。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杜勇宏   王汝芳  
基于计算视域的角度,不同的经济运行机制的竞争就是不同的数据处理和算法系统的运行效率之争。本文研究表明,市场机制是采用竞争协同规则且有时滞的反馈神经网络系统,其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具有分布存储、并行处理、数据驱动、非线性动态、自组织等特性和黑箱、马太效应、不稳定等缺陷;政府引导的市场机制是知识引导的采用竞争协同规则且有时滞的反馈神经网络,其将基于知识的逻辑推理和基于数据的神经网络相结合,有望既能发挥市场经济的优点,又能规避市场经济的弊端。本文给出了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有机结合的条件,基于此,分析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保神经网络系统的目标、链接机制和反馈机制的统一性,改革开放扩大了市场网络规模和增加现有链接的流通自由度,通过知识、数据和检验的有机结合,保障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试错、纠偏、迭代和优化,推动政府引导和市场经济共生协同进化,从而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左路平  
有机马克思主义学派围绕共同福祉生态文明社会的目标,提出了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具有原创性的观点和思想,构建了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由于其在理论建构时保持着与中国的亲缘性,也使其生态文明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也存在某些共通之处,包括理论基础的同源性、强调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转变等;但同时,二者在依托的实践道路、依赖的主体动力、理论与实践结合程度等方面又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通过比较分析,有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存在着可供借鉴的有益成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缺陷。在新时代条件下,要批判性借鉴其创新性理论资源,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承训  
本文采用综合重度指数分析造成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最重要的因子和改革的重点,揭示出主要由于初次分配中的不平等造成新剪刀差的趋势,找出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的难点在于初次分配制度。为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必须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若干重大问题,以初次分配为重点架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理论和分配格局。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建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就在于其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结合上,就在于其实现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的内在联系上,就在于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中国梦"高度结合于中国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之中。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方敏  
分配体制改革始终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分配关系是否合理也是检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是否实现的一条重要标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分配的基本原理为我们分析现实的分配关系和重大分配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对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时期分配关系、分配制度、分配理论和分配政策的考察表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和分配体制是政治经济学理论逻辑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逻辑相统一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完善分配关系、处理好分配问题,根本是要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从"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卫兴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和核心。本文将其概括为十大理论内容。一方面着重从正面阐述和评析这一理论体系的重要内涵和实践意义;另一方面又对偏离这一理论体系本意的有关解读和观点辩明理论是非,力求准确科学地予以把握。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蒋成贵  李春华  
新媒体颠覆了传统媒体宏大叙事的传统,海量信息给受众带来选择的困惑和无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传播要特别重视将理论话语转换为"大众话语"。由大众传播转向"分众传播",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才能增强理论传播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冯建军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回答教育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等问题所形成的教育本体论、价值论和实践论的基本范畴和理论体系。在本体论层面,形成了教育本质、教育性质和教育目的、任务的认识。在价值论层面,形成了教育的一般价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特殊价值。在实践论层面,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了怎么做,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实践体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是构建中国特色教育学体系的思想魂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