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66)
2023(5974)
2022(4961)
2021(5019)
2020(4091)
2019(9311)
2018(9051)
2017(16676)
2016(8897)
2015(10589)
2014(10199)
2013(10125)
2012(9573)
2011(8966)
2010(8888)
2009(8268)
2008(8167)
2007(7244)
2006(6489)
2005(5774)
作者
(24133)
(20314)
(19927)
(19395)
(12712)
(9594)
(9134)
(7920)
(7872)
(7040)
(6973)
(6587)
(6492)
(6425)
(6396)
(6167)
(5991)
(5826)
(5775)
(5544)
(5248)
(4779)
(4764)
(4701)
(4548)
(4517)
(4424)
(4204)
(4101)
(4032)
学科
(41230)
经济(41081)
管理(20208)
方法(18040)
(17534)
中国(15888)
(14389)
企业(14389)
数学(14200)
数学方法(14123)
(10863)
(10339)
(9490)
贸易(9483)
(9340)
业经(8846)
(8172)
理论(8121)
(7898)
教育(7800)
(7266)
关系(6430)
农业(6128)
(6114)
银行(6107)
(5986)
(5745)
金融(5743)
环境(5738)
(5726)
机构
大学(134169)
学院(129389)
(62186)
经济(61306)
研究(51052)
管理(45557)
中国(39017)
理学(38728)
理学院(38243)
管理学(37750)
管理学院(37498)
(29095)
科学(27796)
(27545)
(25058)
研究所(22859)
财经(22241)
经济学(21682)
中心(21675)
(20515)
经济学院(19350)
北京(19336)
(19241)
师范(19129)
(17702)
(17505)
(17311)
财经大学(16674)
师范大学(15852)
社会(15306)
基金
项目(83230)
科学(66605)
研究(64783)
基金(62480)
(53926)
国家(53493)
社会(45518)
科学基金(45241)
社会科(42030)
社会科学(42018)
基金项目(31650)
教育(30572)
(28294)
资助(25825)
自然(25438)
编号(25268)
(25224)
自然科(24866)
自然科学(24859)
自然科学基金(24471)
成果(22793)
(20844)
中国(20165)
国家社会(19859)
重点(19131)
教育部(18522)
课题(17859)
(17765)
大学(17061)
人文(17039)
期刊
(67567)
经济(67567)
研究(44716)
中国(29299)
(20896)
教育(19711)
学报(19615)
科学(18628)
管理(16976)
(16613)
大学(15406)
学学(13972)
财经(12541)
经济研究(12346)
农业(11715)
(11034)
(10705)
金融(10705)
技术(9781)
(9759)
世界(9539)
问题(9188)
国际(8431)
业经(7840)
图书(7582)
(7138)
统计(6041)
(5906)
论坛(5906)
社会(5856)
共检索到2026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殷丽霞  
中国在建设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过程中,通过继承马克思主义哲学,并在社会发展中践行伟大的实践,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包含了丰富的哲学内涵,其是通过一系列的新思想、新观点来大力发展与践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践行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开展的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的思想在实践过程中发生了主题的转变,从发展中的斗争哲学转变为社会主义建设哲学,哲学思想在社会发展中从根本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是哲学思想的进一步深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吕娉婷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经济发展就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习近平经济思想有着内在的逻辑结构和鲜明特质,包含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意蕴,这正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所在,更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理论的自信所在。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任新民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历史方位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社会历史进程中时间空间交错形成的坐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客观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国际环境,社会主要主要矛盾及全面从严治党形势等多个方面所面临的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中的重大问题所形成的科学认识。历史方位的演变不是一个主观臆想,是一个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发展过程,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变化的结果,是社会合力的结果。对历史方位的判断,是一个思维认识运动的过程,是一个对社会历史客观具体现象抽象、判断、推理的辩证过程。对历史方位的认识,是认识中主客体之间的辩证统一,这种关系在认识改造社会历史变迁中,就表现为理论逻辑与社会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关系。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红杰  
实践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和发展的理论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应遵循实践唯物史观的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针对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制度完善要求,着重研究制约先进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化解机制、落实新发展理念和优化经济结构的具体路径、更好实现公有产权的途径和机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以及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功能耦合等问题,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上成为统一的整体。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黄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理论创新的逻辑基点与实践基础在于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为逻辑起点、以战略思维为理论支撑、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实践取向、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基本动力、以群众路线为根本方法、以法治建设为主要依托、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根本保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了当代中国进入新时代的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开辟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乔榛  
中国改革开放后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前提下逐步形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一实践可以成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现实基础。中国改革开放后探索出来的生产力发展道路、逐步形成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最终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都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发展不曾有过的实践,而更重要的是在这一实践下中国取得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少有的成果。这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典型事实,需要一种新的经济学理论来解释。通过揭示其中包含的经济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找到一条新的途径。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乔榛  郑岩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是中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实践提出的一种理论要求,而且也是中国经济学发展的重要机会。寻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出发点或基础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前提。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性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应该是其理论源泉,西方经济学可以作为理论借鉴,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则是其方法论基础。当然,作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并不是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部理论,而是那些能够与中国现实相契合并有一定解释力的理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熊亮  
唯物史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内核,实践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生成主线,唯物辩证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认识工具,世界历史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价值意义。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四重维度,既可以深入考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意蕴、本质、旨趣和规律,又有助于整体性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更可以为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规律提供历久弥新的哲学思维和认知路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涛  
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和思考,并结合中国实践形成了丰富和系统的经济学思想。习近平经济学思想涉及中国经济建设的方方面面,已经形成脉络清晰、结构完整的体系,提出经济发展目标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经济发展动力在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运动、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是经济发展的最佳方式、经济发展途径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习近平经济学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贡献了新成果和开拓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郇庆治  
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将生态问题的思考纳入政治思维的范畴,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理论方法,分析和研究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既可从环境政治学领域获得理论和方法的支持,也能在研究论域、视角等方面实现创新和突破,进而更深入地探究和把握新时代生态文明的理论特质和实践特征。在政治哲学视域下阐释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探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策略,必须以政治的立场与高度,以哲学的视角和深度,立足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特征及其政治政策意涵,研究和掌握其理论体系和实践逻辑。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叶冬娜所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一书正是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视域出发,试图在研究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与策略的核心议题上有所突破,为在政治哲学视域下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的深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郇庆治  
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将生态问题的思考纳入政治思维的范畴,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理论方法,分析和研究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既可从环境政治学领域获得理论和方法的支持,也能在研究论域、视角等方面实现创新和突破,进而更深入地探究和把握新时代生态文明的理论特质和实践特征。在政治哲学视域下阐释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探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策略,必须以政治的立场与高度,以哲学的视角和深度,立足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特征及其政治政策意涵,研究和掌握其理论体系和实践逻辑。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叶冬娜所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一书正是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视域出发,试图在研究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与策略的核心议题上有所突破,为在政治哲学视域下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的深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艺明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财政领域的最新体现,是财政理论的创新。财政不仅在经济层面发挥着配置资源、调节收入分配和协调经济发展的作用,而且在国家治理的层面保障每个公民实现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享有公平正义。这就要求我们应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实践,创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理论,实现稳定的财政收入增长机制、较强的财政宏观调控能力并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方茜  周文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在实践中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从改革视角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形成于社会主义改革实践,在适应国情世情变化中丰富和发展,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实现再定位,并呈现六大显著特征:在改革引领上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在改革方向上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改革立场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改革深化上落实新发展理念;在改革主线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改革核心上坚持市场与政府有机结合。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民刚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生产关系整体系统结构的分析 ,认为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不同 ,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处的历史时代既与的社会生产关系的结构不同。并依此为前提 ,论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基础及其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武建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理论是高度凝练的科学范畴,其发展合乎逻辑、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首先是对社会主义的自信,同时也是对社会主义之"中国特色"的自信。对社会主义的自信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对"中国特色"的自信则源于中华文化的优越和先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