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52)
- 2023(12997)
- 2022(10803)
- 2021(9748)
- 2020(8030)
- 2019(18224)
- 2018(17628)
- 2017(33750)
- 2016(17738)
- 2015(20136)
- 2014(19952)
- 2013(19985)
- 2012(18822)
- 2011(17519)
- 2010(17546)
- 2009(16816)
- 2008(16451)
- 2007(14685)
- 2006(13397)
- 2005(12362)
- 学科
- 济(101041)
- 经济(100857)
- 管理(56568)
- 业(47379)
- 企(39954)
- 企业(39954)
- 方法(35805)
- 数学(30277)
- 数学方法(30086)
- 中国(28941)
- 财(22156)
- 地方(21841)
- 业经(20468)
- 农(20217)
- 制(19540)
- 学(16941)
- 贸(15975)
- 贸易(15966)
- 易(15502)
- 环境(15246)
- 体(14430)
- 和(13890)
- 融(13762)
- 金融(13759)
- 地方经济(13737)
- 银(13648)
- 银行(13640)
- 行(13131)
- 农业(13023)
- 理论(12620)
- 机构
- 大学(274200)
- 学院(269845)
- 济(131865)
- 经济(129533)
- 管理(101201)
- 研究(99051)
- 理学(86777)
- 理学院(85747)
- 管理学(84696)
- 管理学院(84162)
- 中国(75632)
- 财(61151)
- 京(57767)
- 科学(53136)
- 财经(48457)
- 所(48099)
- 经(44115)
- 经济学(43984)
- 研究所(43018)
- 中心(42864)
- 经济学院(39290)
- 江(39040)
- 北京(37094)
- 财经大学(36042)
- 院(35492)
- 范(35236)
- 师范(35016)
- 农(34920)
- 业大(31982)
- 州(30205)
- 基金
- 项目(173720)
- 科学(140588)
- 基金(132129)
- 研究(129648)
- 家(113596)
- 国家(112736)
- 科学基金(97937)
- 社会(92000)
- 社会科(86604)
- 社会科学(86582)
- 基金项目(68837)
- 省(62508)
- 自然(58655)
- 教育(58521)
- 自然科(57336)
- 自然科学(57323)
- 自然科学基金(56360)
- 划(53486)
- 资助(53335)
- 编号(48458)
- 部(41360)
- 成果(40389)
- 国家社会(40038)
- 重点(39370)
- 发(38091)
- 制(37621)
- 教育部(36787)
- 创(35465)
- 人文(35370)
- 中国(34900)
- 期刊
- 济(152222)
- 经济(152222)
- 研究(92484)
- 中国(54673)
- 财(47836)
- 管理(39969)
- 科学(36626)
- 学报(35357)
- 农(32335)
- 大学(28699)
- 学学(27112)
- 财经(26533)
- 融(26333)
- 金融(26333)
- 经济研究(26121)
- 教育(24141)
- 经(23072)
- 农业(21509)
- 问题(21296)
- 技术(21227)
- 业经(20193)
- 贸(17426)
- 世界(16317)
- 国际(15265)
- 技术经济(14588)
- 统计(13132)
- 现代(12676)
- 经济问题(12083)
- 策(11761)
- 业(11630)
共检索到4205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龚剑
沿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地租理论的基本思路,可从制度基础、价值源泉与经济效应三个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地租展开分析。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地租的制度基础,其在经济上的实现经历了长期的探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地租经历了从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的转变,这一转变的根本动力并非众多研究提及的地方政府,而是中央政府。在厘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地租的经济效应时,应当注意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地租理论所界定的地租作为土地所有者的收入,是阻碍资本积累的因素,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地租不仅促进了经济增长,而且是社会主义经济优越性和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物质基础。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钱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不能是国家资本主义性质的公营企业,同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也不能以混合所有制企业为经济基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基本经济制度规定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但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只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包括社会主义农业集体经济和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经济基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必须是成功改革后的国有企业。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成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使命,不仅需要精准的顶层设计,更需要有科学的理论指导。缺乏创新理论指导的实践,只能是盲目的实践或重复的实践,不可能是可取得重大改革成果的实践。制造飞机需要先有理论,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同样需要先有理论。中国经济理论界必须认识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必须而且只能是改革成功后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国有企业。没有国有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革取得成功,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新城
要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从理论逻辑来讲,应该先研究什么是经济制度,然后研究什么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最后研究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从实体内容来说,应该区分基本制度和运行机制两个层次,把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地统一起来进行研究。
关键词: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经济关系 运行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于国辉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基本经济制度做了重要论述,主要体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讲话、在考察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公司时的讲话,主要内容集中在为什么必须以及如何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为什么以及如何必须把国有企业做强做大做优、为什么以及如何毫不动摇地支持鼓励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等,这些论述丰富和发展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学术界关于习近平总书记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的研究主要围绕基本经济制度的历史沿革与比较优势的研究、国有企业改革经验与重要贡献的研究以及如何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民营企业的发展过程与支持路径等方面展开,需要加强的是对基本经济制度进行历史、理论与现实逻辑统一研究。
关键词:
习近平 基本经济制度 国有企业 民营企业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乔榛
中国改革开放后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前提下逐步形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一实践可以成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现实基础。中国改革开放后探索出来的生产力发展道路、逐步形成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最终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都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发展不曾有过的实践,而更重要的是在这一实践下中国取得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少有的成果。这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典型事实,需要一种新的经济学理论来解释。通过揭示其中包含的经济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找到一条新的途径。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经济学 科学理论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乔榛 郑岩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是中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实践提出的一种理论要求,而且也是中国经济学发展的重要机会。寻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出发点或基础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前提。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性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应该是其理论源泉,西方经济学可以作为理论借鉴,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则是其方法论基础。当然,作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并不是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部理论,而是那些能够与中国现实相契合并有一定解释力的理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锐
胡锦涛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命题,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的认识更为全面和深刻。学术理论界主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和发展、确立的重大意义、内涵、特征和优势以及如何坚持和发展制度等方面进行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参考。今后要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研究,以期该项研究取得新的进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谢华育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制度体系,体系涵盖了十三项制度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位列其中。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制度体系的科学特征,并以此为参照,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视域、转型国家体制变迁的全球视域、科学经济制度的内在逻辑关联分析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科学性。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武彦斌 曾琰
制度是利益关系的表达体系,利益构成制度内在的客观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和完善,既是一个理论构建的过程,需要人们从理论基础上进行准确把握;也是一个实践探索的过程,需要人们在实践中纠正谬误,坚持正确方向。新自由主义思潮是我国当前主要错误思潮中带有明显制度诉求的思潮,这种诉求表现在经济学教学、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和实践、重大政策方针出台前后的舆论等诸多方面。它不仅仅是一种经济学理论的嬗变与衍生,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和完善过程中,已经成为一种具有解构人们制度认同的实践性力量。具体而言,包括以"经济人假设"为市场经济主体立论,以私有产权制度取代社会主义公有制,以妖魔化国企的方...
关键词:
新自由主义 社会思潮 经济制度 解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韩喜平 王晓阳
马克思关于经济制度与人民价值实现的理论论证由经济制度决定经济发展的目标导向、经济制度价值导向的历史考证、社会主义公有制下人民价值生成的逻辑展开,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科学阐发了只有社会主义公有制才是真正注重人民价值实现的制度形式。在这一制度影响下,我国确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开辟了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互促互进的良好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许多新问题和新矛盾逐渐显现,深入探究马克思关于经济制度与人民价值实现的相关理论,对于明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意涵,拓宽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研究,体悟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指向,以更好地指导未来经济实践,具有突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蕴。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殷丽霞
中国在建设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过程中,通过继承马克思主义哲学,并在社会发展中践行伟大的实践,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包含了丰富的哲学内涵,其是通过一系列的新思想、新观点来大力发展与践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践行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开展的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的思想在实践过程中发生了主题的转变,从发展中的斗争哲学转变为社会主义建设哲学,哲学思想在社会发展中从根本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是哲学思想的进一步深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邱海平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什么要以公有制为主体,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等的结合出发,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基本经济制度的整体出发,深刻把握其中所蕴涵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及其辩证关系。理论来源于历史,是实践的先导,同时在实践中得以发展。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规律,论证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进行了预测。马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源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本质是以人民为中心。共享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构成要素,它与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相适应,高度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以人民为中心的本质。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共享制度,要把握好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这个关键点,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遵循公平原则、差异性原则和循序渐进原则。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葛扬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新概括,是我们党和国家长期探索的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朱珍
现代财政制度是有助于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优化国家治理体系、实现高质量增长的财政制度,是由规范、透明、科学的财政收入制度,效率与公平并重的财政支出制度,注重全流程绩效的财政管理制度,在赤字率警戒线以内跨年度的财政平衡制度构成的有助于实现帕累托改进的财政制度。然而,现行财政制度在"收支平管"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的弊病,影响了现代财政制度的构建。应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对照"七个坚持",从前提、目标、背景、定位、原则、导向、思路等七个方面完善现行财政制度,构建现代财政制度,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民生福祉的持续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