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10)
- 2023(8406)
- 2022(6995)
- 2021(6769)
- 2020(5614)
- 2019(12898)
- 2018(12467)
- 2017(23247)
- 2016(12315)
- 2015(14293)
- 2014(13663)
- 2013(13820)
- 2012(13188)
- 2011(12439)
- 2010(12278)
- 2009(11527)
- 2008(11425)
- 2007(10092)
- 2006(9327)
- 2005(8486)
- 学科
- 济(54097)
- 经济(53923)
- 管理(31821)
- 业(28863)
- 企(23330)
- 企业(23330)
- 方法(22707)
- 中国(20141)
- 数学(18389)
- 数学方法(18245)
- 农(15183)
- 学(12311)
- 业经(11930)
- 贸(11817)
- 贸易(11809)
- 财(11653)
- 易(11615)
- 制(11351)
- 和(10992)
- 农业(9589)
- 理论(8658)
- 银(8534)
- 银行(8509)
- 环境(8451)
- 融(8328)
- 金融(8326)
- 行(8300)
- 发(8294)
- 地方(8146)
- 关系(7855)
- 机构
- 大学(185813)
- 学院(178316)
- 济(82520)
- 经济(81143)
- 研究(75399)
- 管理(63812)
- 中国(57874)
- 理学(53950)
- 理学院(53253)
- 管理学(52446)
- 管理学院(52111)
- 科学(44283)
- 京(42198)
- 所(39186)
- 财(37194)
- 研究所(35626)
- 农(32442)
- 中心(32301)
- 财经(29306)
- 北京(27948)
- 经(27101)
- 经济学(27045)
- 院(26773)
- 江(26197)
- 农业(25477)
- 范(25084)
- 业大(24989)
- 师范(24811)
- 经济学院(24156)
- 科学院(23278)
- 基金
- 项目(118700)
- 科学(93934)
- 基金(89571)
- 研究(85340)
- 家(81429)
- 国家(80420)
- 科学基金(66429)
- 社会(58313)
- 社会科(54185)
- 社会科学(54164)
- 基金项目(45627)
- 自然(41636)
- 省(40959)
- 自然科(40562)
- 自然科学(40542)
- 自然科学基金(39899)
- 教育(38274)
- 资助(37542)
- 划(37289)
- 编号(31627)
- 部(28717)
- 重点(27814)
- 成果(27775)
- 发(26175)
- 中国(25895)
- 国家社会(25750)
- 教育部(24424)
- 创(23910)
- 科研(22948)
- 课题(22601)
共检索到2908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黄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经济制度讲,其基本"特色"就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跟市场经济相"结合",其核心本质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这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旷古未有、旷世未见的制度创新。中国在改革探索中找到了这个"结合点"和"结合"方法,即国企改革,关键是"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把国企改革成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微观经济基础"。"政企分开"的要点,是把作为政治实体的国家(各级政府)跟作为经济实体的国家在体制上分开,政府只供给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不从事经营性国企的经营;要重塑"国资委",负责统辖经营性国企,同时成立国家资源委员会,二者受"人大"委托作为国有经营性资产和资源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黄范章
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经济改革须要"政府主导",但政府主导有一定界限,它不应主导全部社会资源的分配与再分配。应该从经营性竞争性事业行业和领域中退出的是政府,而不是国有企业,应在各级"人大"领导下重塑国资委和建立国家资源委员会,实现政府"瘦身"计划。将作为政治实体的国家和作为经济实体的国家分开,彻底贯彻"政企分开",在公有制基础上建立起市场所必需的"微观经济基础",实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同市场经济相结合,建成史无前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关键词:
政府主导 市场主导 政企分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范章
为了破除"土地财政",更需贯彻"政企分开"。我建议国家应在各级建立国有资源(包括土地)委员会,作为国有资源的所有者载体,受各级"人大"管辖,对各级"人大"负责,接受本地政府的监督,维护和贯彻政府有关自然资源管理、保护的政策及法规。政府国土资源部门主管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黄范章
近几年房地产市场房价飚升难抑,其体制根源在于"政企不分"。必须在认识上分清、在实践中分开两类性质、职能、营运原则不同的国有企业:一是政府给低收入群体提供公屋的国企,属于政府提供非盈利性的、公益性、福利性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由政府财政支持,公屋归政府掌有和分配;二是经营性国有房地产企业。经营性国有房地产企业的定位:在工业化、城镇化初期阶段应主要经营中低档商品房,培育、壮大中等收入阶层。同时也应鼓励、支持私人企业经营中低档商品房。此外,还提出了一些有关配套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
政企分开 土地财政 财产性收入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福寿
国民党政府之资源委员会是旧中国经济上的“庞然大物”。它从1932年诞生后,“白手起家”举办重工业,经过17年的经营,到解放前夕垄断了全国的重工业。因此,它在中国工业史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评价这个“庞然大物”,是中国近代经济史上的一个重大课题。过去,人们在论及资源委员会的性质和历史作用时,一般是把它置于官僚资本之中,把它说成是落后的、反动的、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如果从一个方面看,这些结论无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郭红娟
资源委员会,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主要的经济行政机构。从1936年开始筹划重工业建设,直至抗战结束,资源委员会一直担当国防重工业建设的经营管理之责。在战争的险恶环境中,为保证所属企业的有效运转,资委会采用了多种渠道的资金动员方式。资委会所属企业的创业经费,由国库拨款,通过财政渠道进行;营业流动资金向金融机关或其它单位借贷;将特矿盈余转用于生产建设,促进了建设资金的积累;此外,产品销售预收定金,与买方签订增产和约,取得合作协助金等。广泛的资金动员渠道,将与生产有关的各方都充分调动起来,参与融资过程,提高了国营事业的经营效率,资委会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也由此得以展现。
关键词:
资源委员会 重工业建设 资金动员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邵俊敏 余进东
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于1935年设立,1936年开始筹划重工业建设,直至抗战结束,一直规划管理国家重工业建设。过去学界对其主导下的重工业建设贬多褒少,本文首次运用经济统计学相关原理,从数量上考察工业化经营状况,以期对这一时期的重工业建设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
关键词:
资源委员会 工业化 抗战 绩效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志学
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的丰富、深化和强大支撑,标志着我们党对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全面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要正确处理好扩大开放与自主创新,体制创新与科技创新,宏观治理与自主创新,企业主体与系统优势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建设 创新 国家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涛
据俄罗斯基础教育网2011年4月13日报道,国家统一考试将从4月20日起开始报名认证,将有来自全俄62个地区的学生参加国家统一考试,考试将从5月27日持续到6月20日。为此,俄联邦成立了专门的国家统一考试委员会。新成立的国家统一考试委员会隶属于联邦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齐卫平
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是事关民族前途和命运的重大战略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讲话中,对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显示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坚定的政治自信。这既是改革开放探索在道路认知上既有成果的继承和坚持,又是新征程起航迈步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历史征程上的道路自信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邓慧君
本文以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在甘肃的工业开发活动为线索,全面论述了资源委员会在甘肃的工业开发活动,具体分析和客观评价了资源委员会在甘肃工业开发活动的功过得失。认为:资源委员会在甘肃的工业开发活动,是近现代甘肃工业化的继续,它努力发展近现代工业,健全工业门类,合理配置工业布局,扩大生产规模,对甘肃近现代工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开发活动在今天仍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资源委员会 甘肃 工业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顾振楠
在全党全国人民认真学习贯彻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党的十四大和两会精神,全力以赴地进行改革开放和经经建设的热潮中,我们迎来了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毛泽东同志虽然没有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概念,没有形成系统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但是,他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开始突破被奉为"正统"的苏联模式,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具有独创性的艰辛探索,可以说,在许多方面都为后继者开了先河,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晓溪 吴增礼
强化青年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是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的应有之义。要着力构建以科学认知为逻辑起点、以价值引导为核心环节,以话语表达为重要媒介、以实践参与为逻辑归宿的协同机制,为新时代大学生道路认同的生成保驾护航。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方诗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意蕴深刻的辩证法道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其发展过程中贯穿着“扬弃”的辩证精神,学习和发扬符合规律性的东西,这是事物发展的实质。文章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分析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发展历程,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背景、历史基调的奠定、曲折探索以及起承转折,诠释马克思主义扬弃观对中国实际的运用和发展,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辩证法 扬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海南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特”在哪里?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三个维度
学习毛泽东理财思想 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步伐
改善沟通;重塑信心——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应加快信息披露
大金融模式运行论——关于建立国家金融委员会的构想
历史是现实坚实的基石——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
论创立有中国特色的“转轨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学”——向诺贝尔经济学奖冲刺的突破口在哪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经济发展新动力的重塑与协调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工程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国资源工程学术讨论会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