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46)
2023(9961)
2022(8415)
2021(7733)
2020(6505)
2019(15290)
2018(14940)
2017(28395)
2016(15275)
2015(17817)
2014(17952)
2013(18282)
2012(17602)
2011(16382)
2010(16375)
2009(15506)
2008(15345)
2007(13817)
2006(12150)
2005(11229)
作者
(46244)
(39000)
(38883)
(37417)
(24900)
(18577)
(17735)
(15192)
(14700)
(13689)
(13623)
(12838)
(12512)
(12413)
(12338)
(12180)
(11537)
(11496)
(11193)
(11185)
(9840)
(9609)
(9412)
(8925)
(8923)
(8845)
(8447)
(8292)
(7824)
(7812)
学科
(91667)
经济(91601)
管理(39824)
(36462)
方法(35632)
数学(32209)
数学方法(32027)
(27507)
企业(27507)
中国(23356)
地方(19934)
(19632)
(16434)
(16367)
贸易(16360)
(16253)
(15887)
业经(15470)
(13601)
地方经济(13448)
农业(12985)
环境(12091)
(11859)
金融(11857)
(11663)
银行(11643)
(11590)
(11251)
(10253)
(10030)
机构
大学(240808)
学院(237617)
(117519)
经济(115524)
研究(90255)
管理(86791)
理学(74042)
理学院(73139)
管理学(72130)
管理学院(71665)
中国(68831)
科学(51355)
(51157)
(49769)
(46390)
研究所(42101)
财经(40056)
中心(39506)
经济学(39084)
(38752)
(36385)
经济学院(35137)
(34632)
北京(33261)
业大(32172)
(31394)
(30725)
农业(30522)
师范(30483)
财经大学(29518)
基金
项目(150110)
科学(118316)
基金(111030)
研究(110415)
(96531)
国家(95810)
科学基金(80667)
社会(73366)
社会科(69660)
社会科学(69641)
基金项目(57708)
(55198)
教育(49699)
自然(48890)
自然科(47737)
自然科学(47719)
(47363)
自然科学基金(46905)
资助(46477)
编号(42811)
成果(35589)
(35285)
(34480)
重点(34400)
国家社会(31869)
中国(30689)
教育部(30442)
(30353)
课题(29978)
人文(28887)
期刊
(132942)
经济(132942)
研究(76718)
中国(45441)
(37703)
(35356)
学报(35313)
科学(33479)
管理(31114)
大学(26614)
学学(25123)
农业(23936)
经济研究(23187)
(22469)
金融(22469)
财经(21353)
技术(20195)
教育(20103)
(18598)
问题(18047)
业经(17941)
(16558)
世界(15036)
国际(14618)
技术经济(14288)
(13652)
统计(13166)
经济问题(11360)
(11083)
商业(10815)
共检索到3648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吴大华  
本文认为,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是资源节约型经济,必须以生态学规律为指导,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利用、节约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按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体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基本特征,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充分考虑自然界的承载能力和净化能力,模拟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路径和食物链网,将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封闭式流程。循环经济能有效地消除可持续发展的两大障碍——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然的选择和重要保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波  
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建立末端治理到源头控制的绿色生态链条必须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由于循环经济的建设必然会深刻影响和变革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习俗、文化与价值观念,因而应根据中国国情,动员全民自觉参与,从根本上消除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统一,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以保证中国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宇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等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推动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一新范畴的提出,是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它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稳步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实践富有成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已经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宇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等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推动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一新范畴的提出,是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它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稳步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实践富有成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已经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范硕  何彬  
与西方国家主导的开放模式中所隐含的"中心—外围"、"核心—边缘"分布格局不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的构建理念是各国之间的命运休戚与共、互利共赢以及国际规则上的"共商共建",其包含的经济内涵十分丰富:点明了开放经济的本质是通过"打造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来充分利用外部资源;指出高层次开放的核心是制度型开放;新时代对外开放的关键是要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的核心理念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行全面、高水平的开放格局"又是中国特色对外开放实施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当前,中国的开放实践正从四个方面具体展开: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拓展开放型经济发展新空间;进口与出口并重,"引进来"与"走出去"同行;大胆探索自由贸易试验区,采取全面开放举措;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维护公平的国际经济秩序。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敖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下简称基本经济制度),既创新解读了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也符合我国的经济发展背景和要求,是发展经济的基本依据。文章首先介绍了基本经济制度的发展演变,然后分析了该制度的创新性和功能,最后指出新时代背景下的新内涵。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钟贞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生态文明观是指导和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入阐释其产生、演进与时代内涵有助于加快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建设为主线,阐释其生态文明观的产生和演进的理论逻辑,探索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和谐统一的实践历程。立足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阐述生态文明观的根本立场、价值取向、基本方向以及直接动力、现实路径和内在要求、战略抓手、根本手段等时代内涵。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钟贞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生态文明观是指导和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入阐释其产生、演进与时代内涵有助于加快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建设为主线,阐释其生态文明观的产生和演进的理论逻辑,探索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和谐统一的实践历程。立足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阐述生态文明观的根本立场、价值取向、基本方向以及直接动力、现实路径和内在要求、战略抓手、根本手段等时代内涵。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毛萍  康世瀛  
在对我国当前经济高速增长的要求与有限资源和环境支持能力之间的矛盾进行描述后,文章对我国目前发展循环经济的实际障碍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解决对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诸大建  钱斌华  
本文通过对中国到2020年发展的三种模式的比较分析,提出适合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C模式。同时指出,实现C模式的发展,要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新型现代化三方面来进行,这其中需要技术和政策的双重保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来茂德  
中国特色主要体现在办学方向、治理模式和发展方式三个方面。建设一流大学必须既融入社会,又独立于社会。在办出中国特色的同时,在可比指标上也必须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水平。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焦玉洁  曹佳佳  郑德峥  
共同富裕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中早有体现,毛泽东、邓小平对共同富裕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阐述,新时代我国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结合了当前国情与国际形势。当前我们所奋斗的“共同富裕”是覆盖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逐步奋斗推进的共同富裕、是涵盖全面发展的共同富裕、是两类根本属性的共同富裕、是均衡而不相等的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要解决资本无序扩张的问题、提高社会各类群体的经济活动参与率、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发展乡村集体经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等。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马伯钧  
学术界对"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有不同解读。恩格斯对狭义内涵的解读是科学的,其它解读不能成为重新建立的基本制度。广义内涵的第一个否定是用资本主义私有制代替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第二个否定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上重新建立生活资料个人所有制;第一个否定是比第二个否定更为艰难的历史过程。三者是历史前提、逻辑基础和必然结果的有机整体。其中国特色是,第一个否定是用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代替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第二个否定是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础上重新建立生活资料个人所有制;第二个否定是比第一个否定更为艰难的历史过程。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理论和生活资料所有制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内容。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彦军  
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是为适应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与其他普通本科高校并行和等值,以科学知识和技术成果的应用为导向进行办学,为社会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高等学校。与欧洲各国及其他国家和地区将职业性学校合并升格为应用技术大学不同,我国应用技术大学建设主要是通过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进行的。地方本科高校、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建设才能顺利进行。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志军  
从所有制观念的变化看中国特色的内涵李志军党的十五大报告最引人注目之处在于所有制观念的新阐述。报告明确指出: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份和集体成份。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