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00)
- 2023(10339)
- 2022(8090)
- 2021(7585)
- 2020(5822)
- 2019(13307)
- 2018(13114)
- 2017(24618)
- 2016(13186)
- 2015(14881)
- 2014(14726)
- 2013(14686)
- 2012(13455)
- 2011(12447)
- 2010(12508)
- 2009(11695)
- 2008(11474)
- 2007(10127)
- 2006(9271)
- 2005(8462)
- 学科
- 济(67276)
- 经济(67217)
- 农(49271)
- 业(37600)
- 农业(32744)
- 管理(26458)
- 中国(24209)
- 方法(20593)
- 业经(19729)
- 数学(18921)
- 数学方法(18851)
- 地方(15487)
- 企(15149)
- 企业(15149)
- 发(14675)
- 贸(12775)
- 贸易(12766)
- 制(12520)
- 易(12514)
- 农业经济(12475)
- 发展(12139)
- 展(12130)
- 财(9888)
- 体(9805)
- 银(9618)
- 银行(9611)
- 村(9492)
- 农村(9461)
- 环境(9408)
- 行(9373)
- 机构
- 学院(193641)
- 大学(190834)
- 济(93139)
- 经济(91530)
- 研究(74212)
- 管理(70867)
- 理学(61028)
- 理学院(60329)
- 管理学(59538)
- 管理学院(59187)
- 中国(58936)
- 农(50734)
- 科学(41830)
- 京(40965)
- 农业(38289)
- 财(36475)
- 所(36359)
- 中心(33661)
- 研究所(33046)
- 业大(32675)
- 经济学(29791)
- 财经(29310)
- 江(27928)
- 经(27092)
- 经济学院(26961)
- 范(26381)
- 师范(26218)
- 北京(25798)
- 院(25701)
- 科学院(24124)
- 基金
- 项目(129647)
- 科学(103973)
- 研究(98600)
- 基金(97020)
- 家(84449)
- 国家(83689)
- 科学基金(71542)
- 社会(67889)
- 社会科(64064)
- 社会科学(64049)
- 基金项目(51320)
- 省(48223)
- 教育(41985)
- 自然(41890)
- 自然科(40956)
- 自然科学(40948)
- 划(40336)
- 自然科学基金(40231)
- 编号(39208)
- 资助(37582)
- 成果(31083)
- 发(30890)
- 农(30406)
- 部(30232)
- 国家社会(30026)
- 重点(28918)
- 中国(27090)
- 课题(26590)
- 发展(26174)
- 创(26165)
- 期刊
- 济(109470)
- 经济(109470)
- 研究(61529)
- 农(57501)
- 中国(42239)
- 农业(39338)
- 科学(29497)
- 学报(28887)
- 财(23842)
- 大学(23657)
- 业经(22983)
- 学学(22559)
- 融(22004)
- 金融(22004)
- 管理(21488)
- 业(18329)
- 问题(17786)
- 教育(16452)
- 经济研究(16160)
- 农业经济(14831)
- 世界(14762)
- 财经(14432)
- 农村(14382)
- 村(14382)
- 技术(14309)
- 经(12650)
- 贸(11493)
- 经济问题(11409)
- 版(11346)
- 资源(11004)
共检索到2976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黎祖交
“路桥现象”的内涵 1、商贸现象:全镇皆市场。如果用“无街不市,无巷不贩,无户不商”作为路桥全镇皆市场的真实写照,真是恰当不过了。仅仅5.3平方公里的镇区,竟分布着26个大大小小的专业市场,还有许多见缝插针的马路市场,比肩接踵的店堂摊铺,同等集镇罕有其匹。到1993年年底,全镇市场交易场地达32.3万平方米,市场经营店(摊)位达1.8万个,即镇区内每平方公里店摊为3400个,覆盖率之高,实为罕见。1993年全镇市场成交额25亿元,几近台州地区八县市后和的三分之一。其中,出现了超亿元的市场5个,超15亿元的市场1个。其中最大的小商品市场,早已进入浙江三大市场的行列。废旧钢铁市场,又是华东...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程拔文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和标志,城乡一体化是当今世界潮流。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45%,我国为28%,广东为38%。改革开放加快了我国城市化发展,主要体现是乡镇企业促进小城镇发展,农村整体质量提高,90年代广东掀起城市化热潮,珠江三角洲整体上已完成商品农业和农村工业化阶段,正进入大力发展基础设施阶段。形成以大中城市为核心、小城镇为基础的组团式城乡一体化新格局。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陈志杰 吴昊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姚士谋 William Chang 朱振国
针对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问题 ,展开全方位、多视角的分析阐述。指出并纠正了认识上对城市化问题的种种误区。提出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应该与国情国力、工业化发展形势相协调 ,过程应有序、健康。并认为 :(1)在相当大一段时期内 ,中国城市化水平以界定在5 0 %或 5 5 %为宜 ,而不应该盲目追求西方国家不同国情的高指标、高比例 ;(2 )对城市今后的发展规模应有一个合理限度 ,考虑人口、用地、环境的合理容量 ;(3)小城镇的发展要合理引导、分期分批、有重点地稳步发展 ;(4)乡村城镇化必须发展生态农业与生态工业 ,走集约化、专业化的道路。正确引导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把城市发展...
关键词:
城市化 中国特色 城镇空间 剩余劳动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甘时勤 张晋锐
本文认为,积极发展小城镇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农村工业化的重要保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1)耕地占用过多,资源浪费严重;(2)基础设施薄弱,服务功能较差;(3)政府职能不清,城市规划不落实。作者指出,积极发展小城镇,加快有中国特色的小城镇建设,必须遵循城市化、现代化、社会化的原则,一是要转变城镇经济和行政管理职能,加强其规划、协调与服务功能;二是要建立严格的耕地占用审批制度,加强对耕地的保护力度;三是建立合理高效的小城镇投资运行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纯彬
中国农村城市化道路之我见刘纯彬中国的城市化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现有479个城市的发展,二是农村地域的城市化。本文重点讨论第二个方面的问题。一、中国城市化现状分析衡量一个国家城市化程度的基本指标之一,是该国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中外一些学者认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亚力 吴云超
作为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城市化包含人口迁移、城市扩张、经济聚集、社会进步等相互联系的几个方面,仅从人口的角度研究城市化现象已经不适应当今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需要。本文在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框架下,深入地分析了城市化的本质、内涵、结构、效益、动力机制和历史进程,为透彻理解城市化进程,全面认识城市化现象,综合地分析城市化的成本和效益奠定理论基础。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毅
我国是一个12亿人口、9亿农民的大国,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在确定我国的发展战略国策时,必须首先要考虑这样三件最根本的大事:一是如何解决12亿人的吃饭问题;二是如何使农民脱贫致富问题;三是如何加快农村建设消灭城乡差别问题。翻开中国的革命史,由于历史上没...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卢文
1978年开始的改革,使我国农村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世界各国的农村发展,都有一些共性,如都由自然经济向商品、市场经济发展;由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从单一的农业逐步发展为和加工、流通相结合的综合经营;随着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并在社会经济中占优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君德
文章着重介绍新发现的中国“行政区经济”现象,论述其表现特点、本质内涵、产生的背景、发展走势。在此基础上讨论转型期中国特色人文—经济地理学的发展问题。
关键词:
转型期 行政区经济 区域经济地理学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涛 朱博文 雷海章 王雅鹏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罗林涛
近十年来,在国土系统的主导下,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通过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治理,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耕地数量,实现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但目前农村经济体制是建立在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小农业模式上,而土地整治的目标是为规模集约化的大农业建立平台,这两者存在的矛盾,导致土地整治项目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蔡昉
文章选取最具有代表性的三个历史瞬间(事件),分别从劳动力从低生产率农业及农村产业中"退出"(exit),在农业和非农产业之间、城乡之间、地域之间的"流动"(mobility),以及在居住、就业、社会身份等方面"进入"(entry)城市及其部门和社会三个角度,叙述了同时作为改革过程和发展过程的中国特色城市化。文章指出,中国以城市化为代表的改革和发展经验,可以回答下列问题并且解决一般的发展问题:第一,通过改革解决生产要素积累的激励问题和生产要素重新配置机制问题,把必要条件转化为实际经济增长;第二,立足于劳动力重新配置从而促进更加充分就业,把改革、开放、发展和分享融为一体,由此获得全社会对改革的共识,使之得以持续推进;第三,随着发展阶段变化,不断调整改革的重点,以保持和挖掘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蔡昉
近年来以及金融危机期间中国的劳动力市场表现,进一步验证了刘易斯转折点到来的判断。以这个转折点作为发展阶段的里程碑,从理论上认识中国二元经济的终结并揭示其相应的政策含义,有助于我们抓住未来经济增长潜力和保持社会和谐的关键领域,以应对一系列重大转变带来的挑战,挖掘人口红利的潜力,并未雨绸缪,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保持增长可持续性。农业不再是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因而农民工进城的不可逆转性愈发确定。目前农民工"有来有去"的模式,从经济增长角度看已经没有合理性,从社会发展方面看更存在风险。因此,恰当的政策选择应该是按照农民工市民化的思路推进城市化进程。
关键词:
农民工 市民化 深度城市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任宏 冯迎宾
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民问题已经成为阻碍中国城市化健康快速发展的最大障碍。农民问题主要是指失地农民生活保障问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问题以及农民进入城市所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农民问题形成的根源———农民的“非自愿”进城和农民的贫困,并提出了彻底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农民问题的对策,即以市场化为导向,改革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在集体所有制基础上,赋予农民土地永久承包权,物化农民土地使用权,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盘活农村具有“巨额”潜在价值的土地资产。
关键词:
城市化 农民问题 土地制度 农地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