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708)
2023(19309)
2022(16014)
2021(15060)
2020(12342)
2019(28202)
2018(27831)
2017(53444)
2016(28797)
2015(32361)
2014(32292)
2013(31951)
2012(29030)
2011(26150)
2010(26093)
2009(24457)
2008(24206)
2007(21554)
2006(19135)
2005(17224)
作者
(81344)
(67953)
(67467)
(64142)
(43170)
(32262)
(30518)
(26635)
(25755)
(24136)
(23082)
(22891)
(21640)
(21275)
(20851)
(20566)
(20107)
(19705)
(19394)
(19351)
(16872)
(16663)
(16325)
(15483)
(15199)
(15143)
(15025)
(15019)
(13598)
(13396)
学科
(123031)
经济(122875)
(104242)
管理(90311)
(85553)
企业(85553)
方法(52192)
(49955)
数学(41879)
数学方法(41491)
业经(36721)
中国(35601)
(34147)
农业(33285)
(24752)
(23060)
(23026)
贸易(23011)
财务(22988)
财务管理(22959)
(22726)
(22417)
地方(22378)
理论(21901)
企业财务(21737)
技术(21556)
(20749)
(19544)
(18941)
(18807)
机构
学院(415707)
大学(412863)
(175760)
经济(172373)
管理(166742)
理学(143877)
理学院(142411)
管理学(140381)
管理学院(139619)
研究(138119)
中国(107726)
(87872)
科学(82066)
(79213)
(74224)
(68136)
财经(63586)
中心(62329)
研究所(61821)
业大(61598)
(60915)
(58002)
农业(56865)
北京(55517)
(53630)
师范(53236)
经济学(53236)
(49367)
(48892)
经济学院(48057)
基金
项目(277110)
科学(220140)
研究(208982)
基金(202537)
(174722)
国家(173127)
科学基金(149954)
社会(134867)
社会科(127510)
社会科学(127478)
基金项目(107021)
(106921)
教育(94368)
自然(94043)
自然科(91864)
自然科学(91846)
自然科学基金(90244)
(88999)
编号(85956)
资助(81658)
成果(69746)
(62295)
重点(61380)
(60350)
(59037)
课题(58093)
国家社会(56026)
创新(54588)
教育部(53875)
人文(52869)
期刊
(200611)
经济(200611)
研究(125111)
中国(79951)
(73455)
管理(62405)
学报(61129)
(61074)
科学(59068)
农业(49910)
大学(47916)
学学(45143)
教育(44908)
(38948)
金融(38948)
业经(36839)
技术(36021)
财经(31456)
经济研究(31174)
(27126)
问题(26900)
(26032)
技术经济(21648)
世界(20631)
(19858)
现代(19844)
(19774)
图书(19127)
科技(19105)
理论(18815)
共检索到6181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方师乐  卫龙宝  史新杰  
本文在俱乐部理论的框架下讨论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路径,认为农机跨区服务现象的本质是农机在中国具有俱乐部商品的属性,中国特殊的经济发展条件、地理特征和制度安排决定了农机俱乐部从萌芽到繁荣的可行性。进一步,本文运用相对静态均衡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农业劳动力工资上涨、大中型农机供给成本降低、土地流转速度加快等外部冲击如何影响中国农机化的发展路径。现阶段,中国应将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重心转向提升大中型农机的供给能力和健全农机服务市场,从而降低农机服务成本、促进农机服务市场的有效运行。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立足国情发展农机化农业部副部长路明:如何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的认识,我主要有三点意见和想法:一、把世界农业发展的普遍性和中国的特殊性结合起来,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世界农业发展都有一些共性,大体有四个层次:一是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市场经济...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杜美玲   祝宏辉   尹小君  
在当前资源约束紧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背景下,探究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20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本文利用固定效应与门槛效应模型分析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业机械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生态效率,并且农作物种植结构“趋粮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强化了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态效率的正向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存在农地规模经营的门槛效应,即随着农地规模经营的扩大,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态效率呈现边际效应“先递增后递减”的规律。通过完善农机补贴政策,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推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农机配套体系建设等措施,将有助于提升农业生态效率。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谢方平  张喻  裴毅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廷发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如何进行评价,这是许多研究农业和农村经济学者时常注意和思考的一个问题。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步步深入和乡村工业的崛起,农村经济达到了飞跃发展的时期,许多地区的事实表明,乡村工业的迅猛增长和农业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引发了对农业机械化的需求,在这些地区农业机械化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也出现了先行一步的发展趋势。人们从大量的事实中清楚地看到,农业机械化在整个农村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非常重要,许多农民和企业,由于购买了农业机械率先致了富,已成为农村中达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东江  宋良玉  陶建国  
本文阐述了“三高”农业的含义和特征,分析了农业机械化与“三高”农业的关系,指出了发挥农业机械化在发展“三高”农业中的作用的有关措施。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方师乐  卫龙宝  伍骏骞  
本文利用我国420个地级市2001—2013年的面板数据,借鉴城乡二元经济理论,研究城镇化对农业机械化的短期作用和动态影响。主要结论有:(1)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短期内城镇化和农业机械化之间是竞争关系,资源贫乏的中部地区面临着更加矛盾的抉择。(2)从动态来看,中国高速的城镇化进程降低了农业人口密度,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变促进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3)当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后,城镇化和农业机械化的短期竞争关系得到缓解,拉动作用减弱。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更好地理解现行的乡村振兴战略和城镇化战略的关系提供了一个产业互动的视角。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龙自严  
我国农业现代化走什么道路?按照什么途径健康地向前发展?这是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也是我们农村金融工作者,应当如何正确掌握资金使用方向、把钱用到刀刃上的大问题。本刊将陆续介绍这方面的研究意见。也希望各地农业银行同志,加强调查研究,摸清情况,总结经验,根据当地具体条件,提出因地制宜、切实可行的方案和见解,用以指导我们的工作。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程霖  毕艳峰  
近代中国学术界从多方面探讨了中国传统农业的转型问题,其中农业机械化是一个重要的视角。文章运用发展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围绕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性、农业机械化的约束条件、农业机械化的路径选择与实施步骤等问题,对当时有关农业机械化的思想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针对中国当前的农业机械化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波  李伟  
基于诱致性技术变迁的视角,运用1990~2009年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对农户采用农业机械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工资性收入对农户采用农业机械的决策具有显著效应,工资性收入增加,农业机械采用水平也会增加。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机械使用水平的大幅上升主要是因为农业劳动力相对稀缺导致的,因此要改变优先发展农业生物化学技术的观点,而应注重农业机械技术与生物化学技术并重发展。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晓时  
基于诱致性技术进步理论,实证分析劳动力转移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业机械化进程有显著促进作用,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重每下降1%可以促使农机总动力增长1.85%;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同样对农业机械化有显著促进作用,农户工资性收入和农户农机投入每增加1%,农机总动力将分别增加0.32%、0.18%;考虑南北方种植结构、地形差异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作用同样显著。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晓时  
基于诱致性技术进步理论,实证分析劳动力转移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业机械化进程有显著促进作用,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重每下降1%可以促使农机总动力增长1.85%;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同样对农业机械化有显著促进作用,农户工资性收入和农户农机投入每增加1%,农机总动力将分别增加0.32%、0.18%;考虑南北方种植结构、地形差异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作用同样显著。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孙自铎  
应重新认识农业机械化的作用孙自铎(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合肥230053)1农业机械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谋求的目标50年代我国曾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口号,把农机化强调在高于一切之上,而当时的农业机械作雕主要是替代劳动力,以石油换农产品,不符合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曲凌夫  
本文论述了实行农业机械化对建设现代农业的积极作用,分析了当前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及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思路,以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我国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杨印生  陈旭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前提条件。日本的农业机械化大致经过3个发展阶段,即起步、饱和与转型。整个过程中,日本政府结合社会的实际需求,通过土地改良、出台扶持性政策法规、完善农机经营模式等方法,有效提高了日本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和水平。日本农业机械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机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加速了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从而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