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21)
- 2023(11419)
- 2022(9221)
- 2021(8649)
- 2020(6977)
- 2019(15760)
- 2018(15459)
- 2017(29153)
- 2016(15858)
- 2015(17865)
- 2014(17455)
- 2013(17035)
- 2012(15970)
- 2011(14655)
- 2010(14647)
- 2009(13712)
- 2008(13380)
- 2007(11963)
- 2006(10940)
- 2005(10254)
- 学科
- 济(65710)
- 经济(65637)
- 管理(41415)
- 业(39076)
- 企(29302)
- 企业(29302)
- 中国(25112)
- 方法(24244)
- 数学(21552)
- 数学方法(21299)
- 农(21148)
- 贸(15532)
- 贸易(15523)
- 财(15362)
- 易(15233)
- 业经(14811)
- 制(13852)
- 学(13708)
- 农业(13658)
- 地方(12383)
- 策(12383)
- 银(11505)
- 银行(11475)
- 行(11146)
- 发(10681)
- 融(10595)
- 金融(10595)
- 环境(9908)
- 及其(9760)
- 体(9637)
- 机构
- 大学(226906)
- 学院(225499)
- 济(101391)
- 经济(99527)
- 研究(89638)
- 管理(80134)
- 中国(68999)
- 理学(67840)
- 理学院(67022)
- 管理学(65856)
- 管理学院(65446)
- 科学(52501)
- 京(50173)
- 所(46251)
- 财(46159)
- 研究所(41930)
- 农(40159)
- 中心(38942)
- 财经(35853)
- 江(34378)
- 经(32919)
- 经济学(32726)
- 北京(32546)
- 院(32540)
- 业大(31873)
- 农业(31595)
- 范(30598)
- 师范(30245)
- 经济学院(29379)
- 科学院(26821)
- 基金
- 项目(146971)
- 科学(116355)
- 基金(108315)
- 研究(107711)
- 家(96418)
- 国家(95661)
- 科学基金(80240)
- 社会(69938)
- 社会科(66274)
- 社会科学(66260)
- 基金项目(54813)
- 省(53909)
- 自然(50577)
- 自然科(49433)
- 自然科学(49416)
- 教育(48977)
- 自然科学基金(48594)
- 划(47299)
- 资助(45596)
- 编号(42016)
- 成果(35638)
- 重点(34063)
- 部(33628)
- 发(33389)
- 课题(30799)
- 国家社会(30288)
- 创(29809)
- 中国(29618)
- 教育部(28665)
- 创新(28048)
共检索到3574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邬沧萍,王琳,苗瑞凤
基于基本国情 ,中国老龄化具有老年人数多、老龄化速度快、未富先老和老龄化地区差别大的特点。老年人健康长寿水平与发达地区有很大差距 ,中国老龄政策要把老年人健康作为优先考虑的内容。老龄化速度快是低生育的结果 ,应充分利用“人口红利”为老龄化做好物质准备。老龄政策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在未富先老的条件下 ,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必须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支持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震 马茜
从1980年代开始,中国出生性别比失衡已经持续40余年,预计到2050年左右才能恢复正常。长达70年的出生性别比转变对中国人口和社会都产生深远的影响。以往研究主要集中探讨性别失衡问题,对出生性别比升高加剧人口老龄化的关注较少。为此,利用新近估计的中国出生性别比、生育率和死亡率数据,借助人口模拟预测和稳定人口比较分析的方法对中国出生性别比转变的人口老龄化后果进行深入考察。研究发现,出生性别比上升不仅会减少女婴出生数,还会减少男婴出生数,由此造成人口规模的下降并加剧了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引导出生性别比尽快回归正常可以缓解人口老龄化,继续加强出生性别比治理可以在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
出生性别比 出生性别比转变 人口老龄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书鹤,杨继伟,张月君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洪国栋
根据建国以来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探讨了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的趋势,并通过与国际比较,研究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和面临的挑战,以便从实际出发寻找解决中国人口老龄化所带来问题的对策。文章用较长的篇幅论述了我国人口老龄化所带来问题的宏观对策,包括如何利用“低抚养”的时期发展经济问题,制定科学的人口发展战略问题,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老年人供养体系和照料体系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厉以宁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稳定和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文章对中国老龄化的结构特征和趋势变化进行了探索,并分析了老龄化对于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以及社会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1)中国老龄人口呈现乡多城少,东多西少,女多男少的结构特征,且城市老龄人口健康水平更高;(2)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伴随着人口质量的普遍提升;(3)在适合的政策设计和引导下,老龄化能够有效支撑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且不会增加就业压力;(4)推动建设社会企业有助于缓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压力。最后提出应加强与老龄化相关的国民道德文化建设,以维持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
中国道路 人口老龄化 就业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乜堪雄 何小洲
面对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应以养老和健康保障为先导,逐步加大对社会保障基金的投入,充实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基金,建立和完善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继续推进社会保障社会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建议政府应大力发展老龄产业。政府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科学发展观,逐步建立和完善老年社会养老制度和福利制度,根据老年消费市场状况,规范、引导投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用产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新运行机制,推进安老、养老产业的发展,根据老年人的不同需求,有计划的发展老龄产业、开发老年用品,增设老年服务项目,满足老年人在物质和文化方面的发展需要,以促使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经济对策 产业结构 老龄产业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昌彩
面对日趋紧迫的人口老龄化形势,我们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更加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口老龄化应对之策。要尽快完善城镇养老保障体系,健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解决好农民工的养老问题,充分发挥家庭养老的主导作用,加大老年人健康教育和疾病预防力度,发挥中医药在养老和医疗服务中的作用,积极发展为老服务产业,有区别、分步骤地提高退休年龄,尽快研究有利于减缓老龄化问题的生育调整政策。
关键词:
应对 人口老龄化 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高丽敏 刘士良
一、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卫生部门的影响在人口老龄化给社会经济各部门带来的诸多影响中,首当其冲的当属对卫生部门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量加大。国内外许多调查表明:60岁以上的老年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马力 桂江丰
从人口均衡发展的角度对人口转变理论进行了研究,认为人口转变是由低级人口均衡转变为高级人口均衡的跃迁过程,人口"总量相对静止、结构高位稳定"是最理想的人口发展状态。中国人口转变经历了超前经济发展的"人口转变"和与经济互动发展的"后人口转变"两个阶段,人口转变过程中需跨越"高少儿抚养"和"高老年赡养"的两次陷阱。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和提升人口素质是未来根本任务,从较短期看总和生育率保持在1.8左右,从中长期看总和生育率回归更替水平,是"后人口转变"时期的战略目标,也是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人口转变 后人口转变 人口均衡发展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邓明文 宋之辉
人口老龄化,特别是"未富先老",给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的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我国当前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还不能很好地解决老年医疗和护理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我们要利用"人口机会窗口"化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医疗保障和老年护理问题,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改革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建立社会化老年护理制度。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秋红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全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随着这一问题的日趋严重,许多国家都在探讨其应对策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医疗水平提高,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逐渐增加,同时生育率下降和预期寿命延长,导致总体人口结构呈现老龄化趋势的现象。目前,我国老年人口比例不断增加,60岁及以上人口已超过2.5亿,约占总人口的18%,并且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同时由于长期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以及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原因,我国的生育率持续下降,人口出生率低于替代水平,导致少子化问题愈发突出,加剧了人口老龄化的趋势;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养老压力逐渐加大。综上所述,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挑战,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个人共同努力来应对。通过制定更加灵活的人口政策、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动老年教育和文化活动等举措,可以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分析了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以及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机遇,并提出了一些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措施。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机遇 对策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迅雷
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来势凶猛,不同于西方的老龄化进程,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需要引起足够重视。人口老龄化会影响经济增速。目前,中国的宏观杠杆率水平已经接近发达国家,远高于新兴经济体,在未富先老的同时,还存在“未富先债”问题。同时,老龄化还会影响基建投资、出口等经济各方面。中国经济应努力向消费主导模式转型:多渠道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增加国家财政对居民部门的支持力度;积极倡导第三次分配,改善居民部门内部的收入结构,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占比。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预期寿命 生育率 经济增速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曲海波
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原因,目前还缺乏专门的研究,只有一些没有经过实证研究的假说或者简单的推论。本文从中国人口实际出发,用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生育、死亡和初始年龄结构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作用。结果表明,生育率下降是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根本原因;在本世纪内,死亡率下降没有使中国人口老龄化,而使其年轻化了;到21世纪20年代,死亡率下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莫龙
运用作者提出的AECI指数法并借助人口模拟,对1980~205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经济压力的强度、趋势和调控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和国际比较,发现:本世纪上半叶中国将面临巨大的人口老龄化经济压力,按中方案预测,2020年代中至2030年代末将是压力增大最快时期,压力高峰将出现在2040年前后,高峰时的压力将可能达到2010年压力的4倍;巨大的人口老龄化经济压力将有可能显著地削弱中国崛起的后劲;缓解未来人口老龄化经济压力必须以经济手段为主、人口手段为辅;在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前提下中等幅度逐步放宽现行生育政策,既可有效地缓解未来人口老龄化经济压力,又可同时将人口规模压力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这是调控中国人口老龄化经济压力的合理路径。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经济压力 调控 生育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