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00)
- 2023(16703)
- 2022(14035)
- 2021(13096)
- 2020(10644)
- 2019(24589)
- 2018(24471)
- 2017(46442)
- 2016(25289)
- 2015(28466)
- 2014(28714)
- 2013(28340)
- 2012(26264)
- 2011(23996)
- 2010(23969)
- 2009(21787)
- 2008(21250)
- 2007(18570)
- 2006(16604)
- 2005(15123)
- 学科
- 济(111020)
- 经济(110908)
- 管理(67882)
- 业(64758)
- 企(50753)
- 企业(50753)
- 方法(43208)
- 数学(37254)
- 数学方法(36910)
- 中国(36441)
- 农(30408)
- 地方(27754)
- 业经(25106)
- 财(22561)
- 学(22229)
- 贸(21098)
- 贸易(21081)
- 农业(20505)
- 易(20421)
- 制(19373)
- 银(17721)
- 环境(17694)
- 银行(17679)
- 发(17122)
- 行(17092)
- 融(17047)
- 金融(17046)
- 和(16666)
- 理论(16243)
- 技术(16211)
- 机构
- 大学(361622)
- 学院(358836)
- 济(149816)
- 经济(146647)
- 管理(138654)
- 研究(130638)
- 理学(118871)
- 理学院(117456)
- 管理学(115589)
- 管理学院(114930)
- 中国(98358)
- 京(79907)
- 科学(79378)
- 财(65874)
- 所(65811)
- 研究所(59930)
- 农(58177)
- 中心(57452)
- 财经(52494)
- 江(52399)
- 业大(51724)
- 北京(51573)
- 范(50113)
- 师范(49671)
- 经(47895)
- 院(47542)
- 经济学(45662)
- 农业(45279)
- 州(42838)
- 经济学院(41064)
- 基金
- 项目(242381)
- 科学(191077)
- 研究(179194)
- 基金(175758)
- 家(153268)
- 国家(151970)
- 科学基金(129896)
- 社会(114020)
- 社会科(108023)
- 社会科学(107997)
- 基金项目(92990)
- 省(92413)
- 自然(82521)
- 教育(81172)
- 自然科(80619)
- 自然科学(80602)
- 自然科学基金(79137)
- 划(78793)
- 编号(72485)
- 资助(71928)
- 成果(59609)
- 发(55594)
- 重点(54428)
- 部(53702)
- 课题(50787)
- 创(49758)
- 国家社会(47391)
- 创新(46502)
- 教育部(46064)
- 科研(45522)
- 期刊
- 济(169581)
- 经济(169581)
- 研究(113653)
- 中国(73902)
- 学报(55376)
- 农(54382)
- 科学(52895)
- 管理(52225)
- 财(46741)
- 教育(43307)
- 大学(42072)
- 学学(39152)
- 农业(38101)
- 融(33794)
- 金融(33794)
- 技术(30833)
- 经济研究(27677)
- 业经(27450)
- 财经(25432)
- 问题(23562)
- 经(21878)
- 图书(20431)
- 业(20331)
- 贸(17900)
- 技术经济(17314)
- 世界(17272)
- 科技(17171)
- 理论(16923)
- 现代(16843)
- 资源(16306)
共检索到5455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岳欣
我国城镇化发展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但其内部驱动力与外部环境均与西方逆城市化存在着较大的不同。逆城市化不是城镇化发展的倒退,而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的逆城市化是为避免西方国家已出现的过度城市化而进行的疏导行为,在此过程中,应加强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加强政策引导与扶持力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甘时勤 张晋锐
本文认为,积极发展小城镇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农村工业化的重要保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1)耕地占用过多,资源浪费严重;(2)基础设施薄弱,服务功能较差;(3)政府职能不清,城市规划不落实。作者指出,积极发展小城镇,加快有中国特色的小城镇建设,必须遵循城市化、现代化、社会化的原则,一是要转变城镇经济和行政管理职能,加强其规划、协调与服务功能;二是要建立严格的耕地占用审批制度,加强对耕地的保护力度;三是建立合理高效的小城镇投资运行机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唐任伍 肖彦博
"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到较高水平时出现的一种城市异化现象。美、英等城市化起步较早的国家已先后经历了"逆城市化"阶段,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部分城市也出现了这一现象。由于"逆城市化"现象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中心城区的人口向城市外围或腹地迁移,故本文选取ROXY指数对城市中心和外围常住人口增长比例进行测量,以此判断选取的样本城市是否出现"逆城市化",并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及其影响。
关键词:
逆城市化 ROXY指数 区域一体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唐任伍 肖彦博
"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到较高水平时出现的一种城市异化现象。美、英等城市化起步较早的国家已先后经历了"逆城市化"阶段,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部分城市也出现了这一现象。由于"逆城市化"现象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中心城区的人口向城市外围或腹地迁移,故本文选取ROXY指数对城市中心和外围常住人口增长比例进行测量,以此判断选取的样本城市是否出现"逆城市化",并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及其影响。
关键词:
逆城市化 ROXY指数 区域一体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姚士谋 William Chang 朱振国
针对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问题 ,展开全方位、多视角的分析阐述。指出并纠正了认识上对城市化问题的种种误区。提出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应该与国情国力、工业化发展形势相协调 ,过程应有序、健康。并认为 :(1)在相当大一段时期内 ,中国城市化水平以界定在5 0 %或 5 5 %为宜 ,而不应该盲目追求西方国家不同国情的高指标、高比例 ;(2 )对城市今后的发展规模应有一个合理限度 ,考虑人口、用地、环境的合理容量 ;(3)小城镇的发展要合理引导、分期分批、有重点地稳步发展 ;(4)乡村城镇化必须发展生态农业与生态工业 ,走集约化、专业化的道路。正确引导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把城市发展...
关键词:
城市化 中国特色 城镇空间 剩余劳动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桁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桁林研究员在《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第4期撰文指出,动态地看待农村公共品供给,因而也就有了:一、城市化是应有之义,逆城市化加大农村公共品供给不可为。如果农村公共品供给只是由于规模不足、不具备集约规模,还可以等待直至达到规模为止。令人遗憾的是,问题并不在此。农村公共品供给之所以不容乐观、前景堪忧,其症结在于:不断增加农村公共品供给其实是逆城市化的非主流行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孟祥林 张悦想 申淑芳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推进剂,为了更好地推进城市化进程,就必须了解城市化的规律。研究表明,城市化高度发展的发达国家都曾经或正在经历"逆城市化","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另一种表现。我们在充分探索了一些主要国家"逆城市化"过程的基础上,从经济学理论角度通过分析区位地租衰减以及级差地租规律分析了城市化过程中居民点的布局一般行为选择。
关键词:
逆城市化 经济学分析 消费者均衡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成艾华 魏后凯
首先分析了中国过去传统城镇化模式下的"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特征,以及今后面临的资源和环境约束问题。然后从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的角度,考虑到土地、水资源、能源、生态环境、就业等诸多因素,按照不同的城镇化发展速度,对2020年中国城镇化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情景模拟,预估各种不同城镇化模式下的可持续发展情况,并进行敏感性和政策分析,为国家有关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
可持续城镇化 资源 环境 就业 情景模拟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彬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由于农业转移人口生活成本增加、城市管理遭遇更大的压力、社会兜底机制不健全、征地拆迁的巨大利益等原因,我国出现了低水平的"逆城市化"现象。因此,需要同步配套相关改革,真正实现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
关键词:
城镇化 逆城市化 农业转移人口 劳动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唐任伍 肖彦博 张亮
"逆城市化"作为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以及一些东部沿海城市已初现端倪。我国"逆城市化"的产生原因除"城市病"倒逼以及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等因素推动外,也是一些特有制度和政策影响的结果。"逆城市化"在缓解城市病,推动城市群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同时,也会带来城市空心化和城市萎缩等问题。"逆城市化"的实质是规模不经济,是城市居民"用脚投票"的典型实例,凸显了我国传统治理模式的局限性。为有效解决城市问题,跨越"逆城市化"藩篱,实现再城市化,亟须转变治理模式,以合作治理医治"逆城市化"之殇。
关键词:
逆城市化 城市空心化 合作治理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新苗 王亚华 田中兴
目前中国汽车生产和消费增长迅猛,如果不能从战略上采取有力措施,那么未来十几年小汽车将在全国各大中城市蔓延爆发,中国小汽车爆炸式增长将全面引发城市交通危机和生态环境危机。研究发现,中国过去三十年走过的快速机动化道路,实际上重复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小汽车建城模式的老路,必须从观念上予以澄清,在实践中予以纠偏。立足中国国情和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为解决中国城市交通难题,提出了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构建多样化的绿色城市交通体系,建设绿色交通城市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五大对策:(1)积极转变和创新城市发展理念;(2)大力推进"轻行城市"建设;(3)将雄安新区建设成为绿色交通城市典范;(4)积极开展城市小汽车的需求侧管理;(5)大力推进汽车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遏制汽车生产和消费的过快增长已经刻不容缓,这对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全局的关键战略,对于中国城市的绿色发展,及实现全国生态环境质量的总体改善,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关键词:
中国特色 绿色交通城市 小汽车 发展战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蔡慧敏
党的二十大已经针对全面乡村振兴这一策略做出有效部署,指出要大力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可以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质增效,促使特色农业产业提档升级,将土特产与农村小品种发展成大产业。我国建设现代化国家,最难的工作还是在农村,开发特色农产品,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是核心。当前我国已经开始大力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但还存有一些问题,本文就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路径。
关键词:
特色农业 农村经济 现代化发展 优化路径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大毅
发展动力问题是社会发展研究中具有基础性地位的课题之一。目前中国进入社会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均获得高速发展,客观上要求必须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出发,对中国现阶段社会发展动力来源、特点、分类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找到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来源,并以之指导未来中国社会发展改革的进一步工作,找到改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实际"着力点",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保持社会发展动力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现代化 发展动力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尹成杰
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党采取了一系列重大决策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政策措施逐步完善。当前要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农村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社区建设、社会管理、政策扶持等八大体系。城乡一体化发展应坚持统筹城市资源向农村合理流动,统筹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互促互进,统筹保护和利用耕地与淡水资源,统筹大中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统筹安排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应把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列入"十二五"规划,把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作为重点领域,把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作为重要任务,把加快小城镇建设作为重要举措,把解决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作为当务之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