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01)
- 2023(5979)
- 2022(4965)
- 2021(4909)
- 2020(3923)
- 2019(9371)
- 2018(9275)
- 2017(16722)
- 2016(8987)
- 2015(10577)
- 2014(10795)
- 2013(10575)
- 2012(9986)
- 2011(9358)
- 2010(9294)
- 2009(8589)
- 2008(8770)
- 2007(7722)
- 2006(6796)
- 2005(6442)
- 学科
- 济(41093)
- 经济(41045)
- 管理(23550)
- 业(20515)
- 方法(17414)
- 企(16595)
- 企业(16595)
- 中国(15115)
- 数学(14565)
- 数学方法(14455)
- 贸(10690)
- 贸易(10682)
- 易(10488)
- 农(10153)
- 财(9244)
- 业经(8386)
- 制(8317)
- 理论(8134)
- 学(8067)
- 银(7379)
- 银行(7376)
- 行(7134)
- 融(6642)
- 金融(6641)
- 农业(6451)
- 和(6397)
- 教育(6186)
- 关系(5938)
- 发(5866)
- 环境(5860)
- 机构
- 大学(135624)
- 学院(133555)
- 济(63206)
- 经济(62104)
- 研究(49170)
- 管理(46595)
- 中国(40235)
- 理学(39189)
- 理学院(38716)
- 管理学(38202)
- 管理学院(37945)
- 京(29953)
- 财(29142)
- 科学(26256)
- 所(24288)
- 财经(23160)
- 经济学(21871)
- 研究所(21736)
- 中心(21377)
- 经(21255)
- 北京(19952)
- 经济学院(19597)
- 江(19319)
- 范(18598)
- 师范(18476)
- 院(17497)
- 财经大学(17275)
- 农(16428)
- 州(15656)
- 师范大学(15010)
- 基金
- 项目(79806)
- 科学(63160)
- 研究(63128)
- 基金(59015)
- 家(50710)
- 国家(50302)
- 科学基金(42521)
- 社会(41319)
- 社会科(39123)
- 社会科学(39117)
- 教育(29883)
- 基金项目(29728)
- 省(27395)
- 编号(25424)
- 资助(25095)
- 自然(24311)
- 划(24039)
- 自然科(23747)
- 自然科学(23740)
- 自然科学基金(23367)
- 成果(22312)
- 部(19715)
- 中国(19655)
- 重点(18415)
- 国家社会(18303)
- 课题(18257)
- 教育部(17532)
- 发(17489)
- 性(17051)
- 大学(16536)
共检索到2129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宗培岭
本文在界定中国特色档案学理论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外档案学的比较,从档案学基础理论、应用理论与应用技术三方面,探讨了中国特色档案学理论的主体内容,并对其建设现状进行了评析,希望能对电子环境下的档案学学科建设有所裨益。
关键词:
档案学理论 中国特色 中外档案学比较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徐拥军 闫静
中国特色档案学诞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经历了探索期、发展期和创新期三个发展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档案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新的历史方位下,厘清中国特色档案学的学科内核和学理内涵,是保持其学科独立性,提升学科话语权,推动学科持续发展的必需之举。本文结合中国特色档案学的历史沿革与研究内容,总结出中国特色档案学的四个基本范畴及其下属的十六个核心命题,并阐释范畴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在四个基本范畴中,档案的本质及其形成规律是学科的逻辑起点,档案管理核心环节设计及理论应用是学科的立足之道,档案事业研究及其社会服务是学科的生存之基,档案学理论与方法是学科的活力之源。总结归纳中国特色档案学的基本范畴与核心命题,有助于更新和延展学科内涵,使档案学以全新的面貌立足于学科之林。图1。参考文献44。
关键词:
档案学 基本范畴 核心命题 中国特色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尹鑫 张斌
[目的/意义]随着中国崛起和中国档案学学术发展与变革,中国特色档案学学术体系的构建基础愈加稳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档案学学术体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中国档案学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良好的发展契机。[研究设计/方法]应用文献调研法、专家访谈法等,探析中国特色档案学学术体系中体现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分析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档案学学术体系的基本遵循和创新方向。[结论/发现]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档案学学术体系,可以在以下方面着手:聚焦新时代,深入探索中国特色档案学学术体系的历史发展进程和当代构建模式;着眼新未来,加强中国特色档案学话语建设;构建新规范,认真推进档案法治研究和技术标准研究。[创新/价值]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档案学学术体系的基本遵循、创新方向与可行路径。
关键词:
档案学 中国特色档案学 学术体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袁嘉新
1686年4月28日牛顿向伦敦皇家学会提出了他的惊世之作,《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接着就在欧洲,特别是巴黎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引力”成了人们谈论的中心话题。这部著作总结了运动的基本定律,清晰地表述了质量、加速度、惯性等这样一些我们至今仍在使用的基本概念。经典力学的范式就这样诞生了,近代科学的发展就这样首先在17世纪的欧洲起动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谢超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自身的特征和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需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有必要拓展理论视野,进行跨学派与跨学科研究。跨学派与跨学科研究的具体内容,可以归纳为西方政治经济学、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其他学科和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其他学科四个方面。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视野,最终是为了指导中国改革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实践。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周绍东 邹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成果。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迎来了新的一轮发展高潮,理论体系构建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和系列成果。文章梳理了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涌现出的四类理论体系框架,对这些体系框架的特点进行了提炼和总结。其中,逻辑主线贯穿型体系框架存在逻辑主线不统一、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部分脱节的问题,板块型体系框架存在内在契合度不足的问题,专家论著汇编型体系框架存在逻辑关联不够紧密的问题,史论结合型体系框架存在论述单薄的问题。总体来看,要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引,着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自主知识体系,在政治经济学领域进一步推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立胜 郭冠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正在形成和发展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其理论来源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遗产、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文明成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成果。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为重点,对这五种理论来源进行了阐述与论证。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中,重点论证了"剩余价值理论同样适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重要的命题;在"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遗产"中,介绍了列宁领导的俄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前东欧试图在计划中注入市场元素的艰辛历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中对与西方文化相区别的...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斌 尹鑫
中国档案学基础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初创期、发展期、成型期三个主要时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本质属性、对象与范围、方法等方面,核心理念主要体现为党的领导、国情见证、文明印记、话语依托四个方面。中国特色档案学基础理论体系的当代构建,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和传承档案学基础理论的中国特色,着力构建面向新时代的档案价值论,发展面向中国本土的档案学支柱理论,构建面向人文复兴的数字人文理论,构建面向2035年远景目标的档案信息理论,构建面向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档案治理理论。参考文献39。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杨文 张斌
[目的/意义]增强中国档案学话语体系构建的自觉性和自主性,拓展新时代中国特色档案学话语体系理论研究。[研究设计/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政策分析法,解析新时代中国特色档案学话语体系构建的机理与路径。[结论/发现]从历史视角看,中国特色档案学话语体系的构建历经从学科创建到话语创建、从学科独立到话语独立、从学科自强到话语自强、从学科自信到话语自信的发展与演变。从现实视角看,新时代中国特色档案学话语体系肩负着阐释中国档案事业的发展道路与发展模式、构建融通中外开放自信的档案学话语体系、提升中国档案学话语的创新能力、推进中国档案学话语的大众传播、强化中国档案学话语的国际传播的时代使命。为此,亟需兼顾历史与现实,坚持本土化与国际性相统一、学术性与实践性相统一、传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内向性与外向性相统一,强化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的支撑,立足中国实际打造中国档案学派,扎根中国大地建构自主知识体系,面向“两个大局”推进理论创新,以时代为观照融通中外话语表达。[创新/价值]厘清了新时代中国特色档案学话语体系构建的历史经纬、主要任务、基本逻辑与实现路径。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刘灿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每一个实践探索阶段都呈现出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与思想认知进程的一致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经济建设百年历史经验的系统化总结。从学科体系形成和理论创新看,有三大经验值得我们关注:一是实践始终是理论创新的基础;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路径构成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本逻辑;三是不断站在时代和实践前沿推动理论的与时俱进。新发展阶段,要立足中国实践,坚持问题导向,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时代升华。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潘玉民
本文从档案学历史发展、学科建设、档案工作实践等方面讨论了档案学理论创新的意义,在阐述档案学理论创新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档案学理论创新的指导思想、原则、方法及相关路径。
关键词:
档案学 理论创新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角 岳宏志
我国经济学界在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进而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新境界。文章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面临的困境、缺乏话语权、学科发展与创新滞后于我国经济发展实践以及我国政治经济学过去沿袭的"苏联范式"及其他探索存在的局限性等四个方面出发,阐明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定位、研究对象、研究主线等三大问题明确之后,应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与其研究主线相结合的思路,进而去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并且随着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实践不断向前推进,这一理论体系将会被不断丰富、发展、完善,将会更好地指导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实践。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定 吴朝阳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必须遵循《资本论》研究的基本方法。经济范畴是马克思构建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材料。在明确主题和主线的基础上,找到正确的逻辑起点范畴,从简单到复杂、抽象到具体的思维形成理论逻辑结构,是马克思构建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方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正确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与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区别,以资本一般为起点范畴,以资本和劳动的关系为主线,把以人民为中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中心范畴,按照《资本论》的逻辑思维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经济范畴和原理有机地联系起来。
关键词: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政治经济学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立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既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也是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基础上,对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党经济工作的经验教训的系统总结。习近平总书记不仅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一标示着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总体性范畴,而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概念逻辑、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未来逻辑进行了深刻的揭示,为推进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政治经济学学科体系的建构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2019年12月14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系列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发展70年全景实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名家论丛第二辑》《中国政治经济学学术影响力评价报告2019》等新书发布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趋势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课题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中心、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共同主办,山东城市出版传媒集团·济南出版社承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