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45)
2023(7560)
2022(6153)
2021(6032)
2020(4740)
2019(11243)
2018(10925)
2017(20655)
2016(10805)
2015(12686)
2014(12274)
2013(12219)
2012(11243)
2011(10270)
2010(10295)
2009(9376)
2008(9103)
2007(7805)
2006(6933)
2005(6452)
作者
(29129)
(24295)
(24217)
(23236)
(15362)
(11560)
(10905)
(9519)
(9375)
(8647)
(8450)
(8091)
(7871)
(7784)
(7701)
(7564)
(7219)
(6952)
(6924)
(6732)
(6225)
(5875)
(5726)
(5516)
(5509)
(5373)
(5370)
(5201)
(4876)
(4856)
学科
(45937)
经济(45891)
管理(26969)
(24578)
方法(18960)
(18468)
企业(18468)
中国(17792)
数学(17042)
数学方法(16930)
(16512)
贸易(16504)
(16310)
(14206)
(12009)
(11019)
(10409)
业经(9596)
(8636)
出口(8634)
出口贸易(8634)
农业(8562)
(8171)
银行(8164)
(7950)
(7555)
(7362)
金融(7361)
(7243)
地方(7181)
机构
大学(154331)
学院(152084)
(72981)
经济(71745)
研究(56960)
管理(56261)
理学(47761)
理学院(47258)
管理学(46719)
管理学院(46446)
中国(45731)
(33160)
(32283)
科学(30434)
(27534)
财经(25543)
中心(25421)
研究所(24915)
经济学(24807)
(23595)
经济学院(22381)
北京(21748)
(21525)
(21395)
(20625)
师范(20441)
(20423)
财经大学(19093)
业大(18327)
科学院(16963)
基金
项目(100310)
科学(79997)
研究(77536)
基金(74758)
(65245)
国家(64744)
科学基金(54867)
社会(51933)
社会科(49378)
社会科学(49366)
基金项目(38060)
教育(35486)
(35173)
自然(31745)
自然科(31062)
自然科学(31055)
(30756)
资助(30677)
自然科学基金(30533)
编号(30410)
成果(25492)
(24295)
国家社会(23484)
重点(22887)
中国(22837)
(22619)
课题(21392)
教育部(21299)
(21297)
创新(20044)
期刊
(78266)
经济(78266)
研究(50703)
中国(34874)
(23928)
管理(21265)
学报(20910)
科学(20706)
(20542)
教育(19581)
大学(16922)
(15462)
金融(15462)
学学(15459)
经济研究(14633)
农业(14581)
技术(13596)
财经(13353)
(13158)
(11673)
国际(11438)
业经(11131)
问题(10774)
世界(10584)
(8923)
图书(8238)
技术经济(7193)
(6892)
论坛(6892)
(6495)
共检索到2385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周湘智  
[目的/意义]学界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出场逻辑、运作机理与基本范式等元理论问题鲜有研究,开展本研究具有较强的原创性与知识贡献。[方法/过程]综合运用知识社会学、知识政治学、管理学、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阐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出场的理论逻辑、时代逻辑、价值逻辑及相关运作机理与范式特征。[结果/结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在知识生产模式转变、时代语境更新及"以人民为中心"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价值表达的特定背景中出场;其现实运作以知识为本质和核心动力,在知识和权力的动态互补、知识与资本的耦合驱动中完成。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从时空双重语境、共性与个性双向维度及与治理现代化的互动关系角度丰富并拓展着当代智库的内涵,形成了新时代中国智库的初步轮廓和基本范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庞明川  
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宏观调控的认识存在较大的反差,并由此引发了多次大规模争鸣。在系统总结中国宏观调控实践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中国宏观调控长期坚持总量调控与结构性调控相结合、以结构性调控为主的调控范式,并先后呈现出"总量+结构"与"需求+供给"的特点。笔者认为,中国宏观调控之所以形成了结构性调控特色,是因为在宏观调控决策中,充分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及其方法论、中国经济思想特别是当代经济思想和西方经济理论三种资源,真正做到了"马学为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具有必然的形成逻辑。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胡鞍钢  
一、高校社科界的重大使命与发展机遇中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担负了四大历史使命:服务决策、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党中央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任务,这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界发挥服务决策、咨政育人作用,在高校特别是名牌大学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迎来新的发展机遇。2013年5月30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教育部主持召开"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座谈会,参加会议人员有教育部负责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周户  
公众参与既是立法民主性的直接体现,也是立法科学性的重要保证,但公众之间参与立法的水平和能力是有差异的。智库作为社会中思想的创造主体和国家决策的咨询主体,以立法协商的方式参与法的制定过程,是其重要使命之一。智库要"接地气",充分了解和吃透国情、党情、社情和民情,做有用的研究、讲有用的观点、拿有用的解决方案和思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荣材  
古典政治经济学、现代西方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等都是从资本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和经济现象出发,选择相应的逻辑起点,这是政治经济学逻辑起点的理论范式。其中,古典政治经济学以收入分配矛盾为逻辑起点,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利益关系问题;现代西方经济学把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利益矛盾和经济问题转化为市场供求矛盾,并将市场供求矛盾作为其研究的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资本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和经济现象中,通过科学抽象,将商品确定为其逻辑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其逻辑起点也应当从社会主要矛盾和经济活动出发进行选择,但又不应简单套用《资本论》的逻辑起点,也不能照搬西方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社会主要矛盾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共同任务和主题,因此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为逻辑起点,体现了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原则。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晔  
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基础上的现有财政学理论,本质上是一种物本范式,由此在逻辑起点、核心概念、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相应的缺陷与偏差。而通过财政学逻辑起点和研究对象"由物到人"的转变,以人为分析对象,以制度分析为框架来构建人本范式的财政学,既可以解决物本范式财政理论现存的缺陷,又能在不同社会科学间建立起可通约的研究范式。"人本范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理论构建要以马克思主义人本主题和共同体思想为指导,立足中国实践的时代命题与时代特征,在对古今中外学术资源兼容并蓄、继承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整合创新。本文选择财政学若干重要问题对其在人本范式下进行了分析,由此表明"人本范式"财政学具有较强解释能力和良好的应用基础。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杨瑞龙  
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研究范式的演变经济学是特别讲究逻辑的,观点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观点背后的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大家谈了很多,但是理论背后的基本逻辑是什么?它的方法论是什么?我认为搞清楚这个问题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承认,在过去40年里,我们的实践走在了理论的前面。尽管我们大家都很努力,但理论的进展还不够。过去40年经济学研究范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在计划经济时代,苏联的经济学研究范式在中国非常流行。我们当时读大学的时候,学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文革  孙瑾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显示出中国发展模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独特性,其结构演化与创新需要系统地进行研究,同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典型模式相比呈现明显的差异,值得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借鉴。在系统评述现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文章阐明了中国特色经济发展模式的内在本质和演化逻辑,并围绕构成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的维度提炼和总结了中国特色的混合经济模式、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模式、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模式、多元要素供给与综合优势模式和渐进式全方位开放经济模式,以此清晰勾勒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鲜明特色和独特竞争力,澄清了一些西方学者及各界对中国发展模式的误判与否定。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翟博  
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教育智库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中国特色新型教育智库建设不是原来意义上各种研究机构的改版和翻版,必须更新思想理念,深化制度创新,以新视野、新思维、新途径、新模式,实现组织形式、管理方式、运行体制机制的全新变革。一、中国特色新型教育智库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不仅是国际决策科学发展的新趋势,也是我国解决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靳诺  
现代大学因其社会服务的使命而发挥着智库功能。经过70年的蓬勃发展,广大高校已经成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力量。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高校智库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同时也面临着系列挑战,需要进一步明确未来发展的努力方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武升  
党和国家十分重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给教育领域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教育智库提出了重要要求和迫切任务。自觉主动地建设好中国特色新型教育智库,必须全面深刻地研究和把握中国特色教育智库的本质特征。一、从一般性智库到教育智库智库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性智库是相对于如教育智库这样的具体专业领域智库而言的,它横跨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军事、外交等领域,呈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薛二勇  
高校是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力量,但我国高校智库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有限且数量不足,与丰富的智库资源严重不匹配。今后需进一步做好智库建设的顶层设计与战略布局;完善体制机制,畅通高校智库成果传播渠道;建立科学的资助机制,保障智库可持续发展;改革人事制度,汇聚不同领域智力资源;改进评价办法,引导高校智库的建设和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曾博伟  
2015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统筹推进党政部门、社科院、党校行政学院、高校、军队、科研院所和企业、社会智库协调发展,形成定位明晰、特色鲜明、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的高端智库,造就一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德才兼备、富于创新精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胡卫  
在全球化背景下,智库不仅是影响政府决策的重要力量,也是衡量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发布的《2013年全球智库报告》显示,全球各地共有智库6826家,美国数量最多,有1828家,中国位居第二,有426家。虽然中国智库的数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亚洲第一,但只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等6家入选全球前100。这就意味着我国在智库的质量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目前,全国各地各部门发展智库的热情空前高涨,各种类型的智库不断涌现。面对人民群众利益的多元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月秋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中国智库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中国各类智库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智库在国家战略决策体系中也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与国家宏观战略的关系日益密切,金融战略布局离不开智库的建言献策,金融智库建设已成为中国智库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