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44)
2023(8778)
2022(7177)
2021(6981)
2020(5612)
2019(12892)
2018(12487)
2017(23146)
2016(12291)
2015(14239)
2014(13965)
2013(13572)
2012(12647)
2011(11574)
2010(11429)
2009(10548)
2008(10288)
2007(9154)
2006(8052)
2005(6918)
作者
(33156)
(27832)
(27671)
(26494)
(17642)
(13068)
(12616)
(10902)
(10655)
(9817)
(9655)
(9354)
(8939)
(8809)
(8639)
(8551)
(8179)
(8067)
(7849)
(7592)
(6899)
(6835)
(6671)
(6385)
(6317)
(6306)
(6168)
(5853)
(5585)
(5575)
学科
(58293)
经济(58143)
管理(30567)
方法(27939)
(26263)
数学(23968)
数学方法(23615)
(21189)
企业(21189)
中国(20434)
(15773)
业经(12900)
(11576)
贸易(11567)
(11374)
地方(10085)
(10060)
农业(9975)
理论(9798)
(9626)
(9310)
(8996)
环境(8474)
(8094)
(8010)
银行(8010)
(7809)
(7731)
金融(7730)
关系(7236)
机构
大学(173538)
学院(172125)
(78315)
经济(77029)
管理(64221)
研究(63836)
理学(55247)
理学院(54612)
管理学(53471)
管理学院(53145)
中国(49311)
(37695)
科学(35642)
(33813)
(30781)
中心(28409)
研究所(27964)
财经(27028)
经济学(25662)
(24916)
北京(24689)
(24285)
(24028)
(23729)
师范(23560)
(23088)
经济学院(23046)
业大(21967)
财经大学(20229)
(19153)
基金
项目(116263)
科学(93318)
研究(88869)
基金(85992)
(74599)
国家(73992)
科学基金(63359)
社会(60161)
社会科(56049)
社会科学(56037)
基金项目(43741)
(42759)
教育(42185)
自然(37945)
自然科(37139)
自然科学(37134)
(37087)
自然科学基金(36490)
资助(35925)
编号(35132)
成果(29387)
(27571)
重点(26738)
(25682)
课题(25594)
国家社会(25576)
中国(24527)
教育部(24275)
(24079)
大学(22730)
期刊
(85395)
经济(85395)
研究(54986)
中国(39471)
管理(24716)
教育(24676)
学报(24128)
(24063)
科学(23937)
(23646)
大学(19524)
学学(17839)
农业(16751)
技术(16638)
经济研究(15018)
(14935)
金融(14935)
财经(13940)
(12208)
业经(12100)
问题(11341)
(11095)
统计(10491)
世界(10454)
国际(9720)
(9355)
(9092)
图书(9085)
技术经济(8931)
决策(8181)
共检索到2655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永强  王莉  
建设技能型社会是当前我国的重要社会任务之一。技能型社会作为我国本土话语,天然彰显中国特色,是以中国特色的技能文化和制度为基础、以技能教育和学习服务体系为保障、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和发挥技能的生产力要素作用为目标的社会形态。当前,我国技能型社会建设已经形成了自身的优势基础,但仍然在技能文化建设、社会资源整合、企业作用发挥、技能人才供需和技能要素贡献度等方面存在建设短板。为此,通过加强技能文化建设、整合技能教育学习资源、完善多元主体共建格局、优化技能人才培养结构以及发挥先进典型示范效应等举措,将有利于加快中国特色技能型社会建设步伐。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栋浩   罗荣华   刘锡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深化对金融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立足中国实际,走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国务院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未来五年基本建成高质量的普惠金融体系。本文结合理论辨析和大量经验数据,首次回答了中国特色普惠金融体系是什么、为什么以及未来怎么走的问题。首先,本文理论辨析指出,中国特色普惠金融发展是突破西方传统金融理论桎梏、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现实需要。其次,从保障体系、组织体系、监管体系三个维度提出中国特色普惠金融体系的内涵构成,并阐述其建设成就。最后,揭示中国特色普惠金融发展仍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高质量发展路径,包括还需降低普惠金融发展的地区间差距、推动大中小型金融机构差异竞争、增强保险和资本市场普惠功能、促进中小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推进合作金融发展、完善普惠金融商业可持续性的长效机制、平衡好普惠金融发展与安全的关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雷  黄园淅  
中国水能资源丰富,蕴藏量和开发量均居世界首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水电事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经过长期而巨大的投入,目前中国的水电资源在开发规模、工程建设、技术水平和管理体制等诸多方面均已取得重大进展,成为世界水电开发大国。2007年全国水电设备容量和发电量分别为14823万kW和4717亿kW.h,比1949年增长约400倍。资源开发的空间变化则表现出明显的由东向西转移。新中国成立初期,水电建设主要集中于经济发展及用电增长较快的东部地区,水电站的建设以中小型为主。改革开放、尤其"西电东送"战略实施以来,国家把水力资源的开发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目前,以三峡工程为代表的中部和西南地区水力资源的开发后来居上,已建和在建的大型和超大型水电枢纽工程不仅主导着全国水电生产的现状,而且决定着中国水电事业发展的未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汉欣  
简要回顾新中国高科技园区的发展历程后,着重阐述高科技园区建设取得的六大成就,指出高科技园区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重要基地,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极,国家高新区成为自主创新密集区,肩负重要历史使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后分析各地高新区不同的区域特点。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兰金林  石伟平  
职业教育在助力技能型社会建设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在人力资本理论的分析框架下,技能型人力资本的增长能够为个人、社会、国家带来货币与非货币的双重收益。职业教育助力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核心要务就是促进技能型人力资本的增值与积累。当前,职业教育在助力技能型社会建设中仍存在一些挑战:第一,职业教育体系的不完善带来技能供给体系的不足;第二,技能预测机制的缺失使得职业教育体系面对技能的动态变化难以做出有效反应;第三,技能型人力资本的配置不均带来技能型社会建设的结构性困境。为更好地助力技能型社会建设,职业教育要增强跨界思维,搭建开放灵活的职业教育体系;优化技能培养,提高技能型人力资本积累的效益;完善资源配置,促进技能型人力资本结构的优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廖彩霞  周勇成  
创新创业人才作为服务产业升级的重要人力资源支撑,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技能型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应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研究对象。高职院校应在规划定位、师资团队、课程与专业群建设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培养出一批理念先进、知识广博、技术扎实、乐于创新的复合型人才。文章从国家层面、教育层面、社会层面三个视角对技能型社会建设的价值进行辨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面临的关键挑战及能力提升路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庚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严盛虎  李宇  毛琦梁  董锁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发展阶段与市政设施水平存在显著相关性。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水平发展呈"S"型曲线,生活设施和道路设施已进入"S"型曲线中的稳步发展阶段,生态和环卫设施建设处于"S"曲线的快速增长阶段。总体判断认为,我国市政基础设施水平依然较低,市政公用产品与服务供给不足与经济快速发展矛盾在今后一定时期内将长期存在。由于不同层级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受到的影响因素不同,未来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进行分类指导,可以采取生态优化型配置、经营城市型市政基础设施配置和循序渐进的配置模式,同时实施政府职能转换等配套措施,以保证城市发展需要,保障生...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方庄  
全景聚焦·全程回顾·全面展望——2003中国高等教育软件展暨2003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化论坛隆重举行 由教育部主办、高等教育出版社和计算机世界传媒集团承办的“2003中国高等教育软件展”2003年9月在北京举办。在这次展会上,由《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等机构承办的“2003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化论坛”同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超  
西部地区信息化建设的成就(一)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截至2008年底,我国西部地区电话用户总数已达2.16亿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已有1399.8万人,网民人数已达5822万人,普及率达到14.8%;光缆线路长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红  
文章回顾了深圳经济特区从昔日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国际性城市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从体制机制创新、经济发展奇迹、高新技术产业、物流文化等支柱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环境建设等方面分析深圳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取得的经验,提出深圳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发挥改革开放的"实验田"、"排头兵"作用,率先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彭磊  
2023年是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周年,十年来自贸试验区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自贸试验区建设布局及层次性构建基本成型,政策支撑体系初步完善,关键制度创新设立,中国特色的自贸试验区制度体系初步建立。与此同时,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面临着诸多挑战:制度系统集成创新空间遭遇瓶颈,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自贸试验区区间以及区内外联动特别是企业联动效应不明显,与国家战略契合度仍有待提高。为此,要进一步扩大自贸试验区改革自主权,拓展自贸试验区制度系统创新空间;进一步发挥自贸试验区承载国家战略的平台和试验田功能;抓紧研究制定自贸试验区区间以及区内外企业产业联动有效机制和政策措施;持续完善本外币一体化自由贸易账户制度,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级;尽快推动自贸试验区版本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落地,积极稳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忠暖  曾庆泳  张立建  王思洁  
在回顾广东城镇建设成就基础上,把城镇走廊作为区域发展空间结构的表现形式,构建城镇走廊指数模型,运用GIS技术方法对不同发展时期的城镇走廊进行识别和比较,以此来探讨改革开放30年来广东区域发展的空间格局的变化轨迹。城镇走廊区域主要分雏形、整合、强化3种不同程度的走廊空间,广东城镇走廊的发展基本上经历了穗深等城市"据点"式发展,珠江东岸穗港"廊道"形成和珠江三角洲"块状"集聚3个阶段,与广东经历的工业化初级、中级和高级阶段大致相对应。未来广东城镇走廊的发展趋势和调控方向应该形成轴线式的跨省跨区域的城镇走廊格局,并以此逐步辐射并带动广东全域。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铁辉   辛岭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立足我国新发展阶段,通过梳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演进历程和面临的现实挑战,在总结农业现代化内涵的一般规定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主要建设内容。研究表明:在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综合性、全方位的系统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生产发展、科技应用、组织形式、投融资服务、市场体系和政策支持保护等六方面内容。生产发展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科技应用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驱动,组织形式是农业现代化的主体保障,投融资服务是农业现代化的活力工具,市场体系是农业现代化的制度支持,政策保护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