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18)
2023(9603)
2022(7995)
2021(7520)
2020(5929)
2019(13890)
2018(13355)
2017(24900)
2016(13019)
2015(14598)
2014(14512)
2013(14431)
2012(14058)
2011(13208)
2010(13278)
2009(12227)
2008(12208)
2007(10706)
2006(9783)
2005(9381)
作者
(37264)
(31095)
(31001)
(29406)
(20092)
(14891)
(13904)
(12083)
(11976)
(10982)
(10863)
(10342)
(10052)
(9969)
(9920)
(9651)
(9178)
(9072)
(8869)
(8521)
(8017)
(7504)
(7476)
(7164)
(7016)
(6959)
(6846)
(6706)
(6294)
(6231)
学科
(68086)
经济(68012)
(33818)
管理(31337)
中国(24928)
(22576)
企业(22576)
方法(22528)
(21202)
数学(19291)
数学方法(19188)
地方(18854)
农业(15346)
业经(15044)
(14537)
贸易(14522)
(14094)
(12381)
(12373)
金融(12373)
(12197)
银行(12188)
(12134)
(12019)
(11753)
(11415)
地方经济(10700)
环境(10592)
发展(9247)
(9214)
机构
大学(193396)
学院(192543)
(93191)
经济(91650)
研究(77179)
管理(68769)
中国(60988)
理学(57890)
理学院(57156)
管理学(56513)
管理学院(56133)
(43125)
科学(42322)
(41614)
(38821)
研究所(34928)
中心(33308)
财经(32341)
经济学(30830)
(29726)
(29659)
北京(28773)
(28081)
(27712)
经济学院(27645)
师范(27505)
(27497)
财经大学(24108)
科学院(23514)
业大(23172)
基金
项目(120755)
科学(96720)
研究(93221)
基金(89078)
(77016)
国家(76351)
科学基金(64868)
社会(62831)
社会科(59637)
社会科学(59629)
基金项目(45500)
(44109)
教育(41626)
(37840)
自然(37273)
资助(36621)
自然科(36400)
自然科学(36389)
编号(36232)
自然科学基金(35783)
(32715)
成果(30795)
(28511)
重点(27967)
国家社会(27457)
发展(27438)
(26976)
课题(26415)
中国(26281)
(25086)
期刊
(110358)
经济(110358)
研究(68243)
中国(45376)
(29870)
(29388)
管理(27379)
科学(26822)
学报(26032)
教育(24009)
(22740)
金融(22740)
农业(20948)
大学(20793)
学学(19264)
经济研究(19091)
业经(17081)
财经(17063)
技术(15871)
(14985)
问题(14786)
(13788)
世界(13477)
国际(12600)
(11561)
技术经济(9745)
经济问题(9358)
(8858)
论坛(8858)
现代(8674)
共检索到3140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琳  唐子茜  
扶贫开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也是中国道路、中国经验和中国发展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为人类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扶贫开发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提升到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高度。本文通过回顾中国扶贫开发道路的实践历程,归纳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理论新发展,进而对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经验进行总结。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明波  
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历经救济式扶贫模式、开发式扶贫模式、精准扶贫模式,逐步形成的。坚持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应强化党在扶贫开发中的领导地位,加强扶贫开发的针对性,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力度,完善扶贫开发的考核评价体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扶贫扶志扶智相结合,注重协同攻坚。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邢成举  李小云  
关于贫困成因的研究,传统上存在结构与行动两种认知与研究范式,前者强调超越于个体的结构性因素是导致贫困的根本原因,而后者则认为,贫困源于个体社会行动的不力和主观上发展动力的不足。在两种范式下,减贫方案也差异极大。基于中国扶贫实践的历史考察与经验分析,中国走出了一条超越结构与行动的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仅实现了对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的致贫结构的破除,同时也确立了新的亲贫性制度与政策结构;其不仅健全了贫困治理体系,更突显了贫困者在扶贫攻坚中的主体价值与内在发展动力。在超越贫困陷阱的结构与行动束缚的实践中,中国扶贫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而这也构成了中国向国际社会减贫所贡献的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辉   张子尧   尹恒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培育贫困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是解决区域不平衡问题的治本之举。中国政府在2011年底推出了新一轮全国性区域扶贫开发计划,本文利用手工收集整理的政策文件信息,结合县域经济、企业和土地交易等宏微观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深入剖析了区域扶贫政策的宏观经济效果和微观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扶贫开发计划显著推动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且未对邻近或对口帮扶地区造成负面影响。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主要得益于工业化的推进,其中既包括生产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又包括生产效率改善的内涵式发展。此外,成本收益分析表明扶贫开发计划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并具有财政长期可持续性。本文结果为进一步完善区域扶贫政策措施、推动区域均衡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黄承伟  袁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国家建设与发展中始终坚持与贫困作斗争,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展开了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这条道路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共产党扶贫思想不断完善的实践成果。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扶贫论述)为根本遵循,以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为基本目标,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中国扶贫开发进入新时代脱贫攻坚新阶段,取得历史上最好的减贫成绩,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减贫道路。习近平扶贫论述思想深刻、内涵丰富、逻辑严密,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中国减贫事业取得前所未有辉煌成就的根本遵循,将为全球贫困治理贡献中国经验与中国智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苏国霞  
30年改革开放特别是20多年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扶贫开发,使农村贫困状况得到极大缓解,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探索出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但是,目前扶贫开发工作仍然面临严峻考验,发展差距正在成为阻碍我们继续前进的突出矛盾,致贫因素更加复杂,缓解贫困难度加大。我们将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要求,继续实施有利于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继续实施针对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的专项扶持政策,全面提升贫困人口的基本素质,切实维护贫困人群的基本权益,为实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目标而努力。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马陆亭  刘承波  张伟  鞠光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凝练于新中国成立70年的伟大实践。通过分阶段对成功实践探索的系统回顾,可以总结出新中国教育发展的"建设—实践"型模式。"建设"代表着对目标、理想、方案的主观追求,"实践"体现了对创新、实干、蓝图的客观探索,二者共同构成了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实现特征,体现了价值追求与探索创新的有效结合。进而可以总结出这条道路的基本内涵:坚持党的领导与人民中心相一致、坚持服务国家与立德树人相统一、坚持牢记使命与改革创新相赋能、坚持长远目标与短期方案相协调、坚持重点带动与全面推动相促进、坚持中国特色与世界经验相结合。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琳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几千万农村人口全部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人类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当前,扶贫开发进入攻坚阶段,系统梳理扶贫开发的理论演进,深度把握扶贫开发的实践发展过程,准确归纳扶贫开发的新特点和新问题,提炼总结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抓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超  罗必良  
研究目标:借鉴马克思及西方产权理论主要思想,研究揭示中国农村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制度选择及经验。研究方法:基于产权理论对经济事实进行逻辑推演,并采用19782012年中国农村统计数据进行检验。研究发现:中国农村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主要体现在农村资源(土地和人力)的产权制度改革上,由此形成的资源产权激励效应和正向扩散效应,正是中国农村人口发生大规模减贫的最重要原因及主要经验,并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部分。研究创新:本文基于产权理论的研究为减贫提供一个新的微观制度视角解释。研究价值:总结提炼中国农村特色扶贫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斌  
反贫困是世界性的难题,各国进行了不同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制定和实施了多种政策措施来解决贫困人口的发展问题。文章基于当前国内外扶贫开发的政策和理论演进,以我国扶贫工作的重点省份云南为例,对整村推进模式、产业扶贫模式、异地搬迁扶贫模式和劳动力转移培训模式等扶贫发开实践过程中的各种扶贫模式进行了梳理,指出目前扶贫开发模式存在覆盖面小,政策滞后,对自我发展能力的培育和提升重视不够,贫困主体的参与性和主动性不足等诸多问题,最后提出了实施多维系统政策、恢复和提升贫困人口发展能力、协调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共赢等对策建议。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杜人淮  
"中国模式"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在反思"苏联模式"、借鉴吸收人类现代文明成果和总结改革开放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并得到升华的独具特色、充满活力和富有成效的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体系。"中国模式"的形成和升华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在重大领域的突破,"中国模式"逐步形成。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不断完善,"中国模式"得到了升华。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邓力平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为顺应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国家税务总局提出了推进"税收现代化"的目标,强调要深刻认识、主动适应、积极引领"税收新常态"。如何深刻认识税收现代化与税收新常态的丰富内涵,著名财税专家、厦门国家会计学院教授邓力平发表了深刻的见解。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祝木伟  肖亚杰  
现代学徒制作为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用布局和创新实践。本文在调查分析了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基础上,针对主要困境,提出遴选合作企业、保障育人优载体,落实双重身份、提升合作成功率,加强双师建设、促进培养有效性,加大政策扶持、推动改革可持续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锋  聂天奇  
我国债券市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历经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建设历程,债券品种不断丰富、产品种类不断创新,市场深度和广度都有较大提升。在此期间,我国债券市场在充分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实现了高起点、高标准的快速发展,市场规模在2019年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债券市场,并逐渐形成了颇具中国特色的债券市场体系。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黄承伟  袁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国家建设与发展中始终坚持与贫困作斗争,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展开了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这条道路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共产党扶贫思想不断完善的实践成果。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扶贫论述)为根本遵循,以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为基本目标,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中国扶贫开发进入新时代脱贫攻坚新阶段,取得历史上最好的减贫成绩,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减贫道路。习近平扶贫论述思想深刻、内涵丰富、逻辑严密,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中国减贫事业取得前所未有辉煌成就的根本遵循,将为全球贫困治理贡献中国经验与中国智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