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41)
- 2023(16329)
- 2022(13404)
- 2021(12580)
- 2020(10274)
- 2019(23176)
- 2018(23050)
- 2017(42327)
- 2016(23109)
- 2015(26249)
- 2014(26122)
- 2013(24927)
- 2012(23253)
- 2011(20651)
- 2010(21493)
- 2009(20320)
- 2008(20255)
- 2007(18532)
- 2006(16564)
- 2005(15547)
- 学科
- 济(88850)
- 经济(88710)
- 管理(72905)
- 业(67833)
- 企(58299)
- 企业(58299)
- 方法(33305)
- 中国(31623)
- 数学(26479)
- 财(26434)
- 数学方法(26125)
- 农(25406)
- 制(24064)
- 业经(23059)
- 技术(20117)
- 学(18223)
- 理论(18076)
- 银(17978)
- 银行(17954)
- 贸(17920)
- 贸易(17894)
- 易(17495)
- 行(17213)
- 融(16821)
- 金融(16818)
- 体(16643)
- 农业(16371)
- 务(15445)
- 财务(15400)
- 地方(15365)
- 机构
- 大学(326614)
- 学院(324046)
- 济(135985)
- 经济(133079)
- 管理(119363)
- 研究(111339)
- 理学(100579)
- 理学院(99448)
- 管理学(97813)
- 管理学院(97185)
- 中国(89084)
- 京(71102)
- 财(68879)
- 科学(62894)
- 所(55201)
- 财经(52902)
- 江(51847)
- 中心(51190)
- 研究所(48710)
- 经(48037)
- 农(45539)
- 北京(45424)
- 范(44026)
- 师范(43624)
- 经济学(43217)
- 州(41212)
- 业大(40168)
- 院(40135)
- 财经大学(39141)
- 经济学院(38571)
- 基金
- 项目(202686)
- 科学(161063)
- 研究(156365)
- 基金(146827)
- 家(126929)
- 国家(125503)
- 科学基金(107922)
- 社会(101072)
- 社会科(95632)
- 社会科学(95610)
- 省(77814)
- 基金项目(75772)
- 教育(73721)
- 自然(65035)
- 划(64945)
- 自然科(63528)
- 编号(63519)
- 自然科学(63511)
- 自然科学基金(62446)
- 资助(59145)
- 成果(55012)
- 创(46590)
- 部(46253)
- 重点(46211)
- 课题(45677)
- 发(43219)
- 国家社会(42854)
- 制(42817)
- 创新(42769)
- 性(41034)
- 期刊
- 济(161163)
- 经济(161163)
- 研究(107581)
- 中国(82167)
- 财(57362)
- 管理(50315)
- 教育(48011)
- 学报(46291)
- 科学(44104)
- 农(43859)
- 大学(37050)
- 学学(33830)
- 融(33753)
- 金融(33753)
- 技术(30109)
- 农业(29332)
- 财经(27548)
- 经济研究(26164)
- 经(24004)
- 业经(23877)
- 问题(20603)
- 贸(18711)
- 图书(18299)
- 业(16954)
- 国际(16769)
- 世界(16768)
- 技术经济(16023)
- 版(15703)
- 坛(15684)
- 论坛(15684)
共检索到5247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素梅
与西方宪政民主问责不同,我国政治经济制度的特点要求构建与之相适应的中国特色行政问责机制,其问责主体系统应权责一致、职责明晰,以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长期以来,我国国家审计机关隶属于国家行政系统,行政型的审计体制赋予了国家审计行政问责的天然含义。随着社会对政府责任认识的逐步深入以及经济责任审计效果的日益凸显,国家审计全面服务于行政问责成为必然。审计作为专业型调查和评价机关,应成为行政问责机制中的"信息系统",对行政机关及其官员的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价,最终目标服务于国家价值的增长。
关键词:
国家审计 行政问责 管理体制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胡耘通
自1982年《宪法》明确我国实行审计监督制度伊始,国家审计逐步迈上法制化的轨道。经过30多年的发展,审计法制实践表现出诸多中国特色。善治作为我国国家治理的最高追求,要求具备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审计法制就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在善治理念的指引下,现行审计法制亟需进一步完善和创新,以推动善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审计 法制 实践 善治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刘灿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每一个实践探索阶段都呈现出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与思想认知进程的一致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经济建设百年历史经验的系统化总结。从学科体系形成和理论创新看,有三大经验值得我们关注:一是实践始终是理论创新的基础;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路径构成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本逻辑;三是不断站在时代和实践前沿推动理论的与时俱进。新发展阶段,要立足中国实践,坚持问题导向,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时代升华。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孔伟艳
根据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生产形式的基本理论,生产形式包括劳动交换形式与劳动分配形式即资源配置方式。马克思社会主义生产形式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主义生产形式的本质特征和表现形态两个方面。在对前苏联、中国等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列宁、邓小平、中共中央以及中外学者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生产形式相关理论。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生产形式的本质特征的基础上,探索社会主义生产形式新的表现形态,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形式的理论创新与体制创新。
关键词:
生产形式 劳动交换形式 劳动分配形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任保平 付雅梅
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代,现代化是从传统农业社会逐渐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化的过程。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历了改革开放前的探索、改革开放后的发展以及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三个发展阶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其中,理论创新体现在以历史条件和历史任务改变确立了阶段性主题,提出了以新发展理念为精髓的现代化理念,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为实质的现代化制度创新,以"中国梦"为线索的现代化蓝图的升华。实践创新体现在从外向经济到双向驱动的开放现代化之路,兼顾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绿色现代化之路,着眼短期发展和长期趋势的创新现代化之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共享现代化之路,以消除不平衡为目标的协调现代化之路。
[期刊] 求索
[作者]
张红宇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包含多方面的具体内容。从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这一具体内容来看,这一道路的探索源于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这种从“两权分离”到“三权分置”的土地制度安排推进了低成本的工业化城镇化,产生了巨大的宏观效应。同时,土地制度创新产生了以农民工身份为标志的“第三种群体”,从而使得促进农民增收、调整城乡关系和推进共同富裕也具有“非典型性”。从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视域来看,这种现代化实践既区别于欧美,也不同于日韩发展模式,而是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即第三条城镇化道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华
在当前揭露、预防和惩治腐败的环境背景下,系统研究舞弊导向审计模式的必要性、构建理论基础及规范其审计程序,有利于提高审计反腐败能力和技术水平,依法有效地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本文基于中国特色的国家审计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实践需求,提出舞弊导向审计模式的理论构想和运用模式,以帮助国家审计有效识别、防范组织和国家经济运行中中的各类经济舞弊行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蒋丹 张绘
建立和完善行政问责下的经济责任问责机制是突破当前经济责任问责困境的重要路径,对此要培育全社会经济责任问责文化、加强经济责任理论研究、推进经济责任问责的法制建设、强化异体问责的经济责任问责机制、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和绩效审计的作用以及保障信息公开和政务透明。
关键词:
经济责任 行政问责 问责机制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九霞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五大特征之一,为我们深入理解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意义、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提供了理论指引。推动共同富裕,短板弱项在乡村,优化空间和发展的潜力也在乡村。切实解决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乡村旅游是新时期弥合解决城乡差距,推动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繁荣乡村经济、
关键词:
乡村旅游资源 共同富裕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季明明
十几年来,在广大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终身学习研究领域取得了积极的成果,郝克明终身学习思想研究成果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她历经几十年开创我国教育发展宏观战略研究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读她的《跨进学习型社会——关于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研究》并重温她的相关讲话和论文,笔者对此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的终身学习思潮,伴随着知识经济从初露端倪到大步走来而不断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华 董艳玲
2019年5月18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理论探索与创新"研讨会在山东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山东省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基地联合主办,旨在进一步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理论的探索与创新。会议开幕式由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石绍宾副教授主持,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傅志华研究员、山东大学校长助理人文社科研究院院长邢占军教授、山东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曹廷求教授代表会议主办方先后致辞。首先,傅志华研究员表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迫切需要财政学理论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强力的学理支撑,期待研讨会推动理论创新,为繁荣中国学术注入新的学术资源,为丰富中国智慧、彰显中国价值提供智力支持。山东大学校长助理、人文社科院院长邢占军介绍了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确立的发展战略和人文社科学术会议精神,以及推动山大人文社科学科振兴、打造"山大学派"的举措和取得的进展。最后,山东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曹廷求在致辞中回顾了山东大学财政学科的发展历程,对各位专家学者对山东大学财政学科的关注和支持表示感谢,表示将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刘家义
中国审计学会第五届理事会成立五年来,在审计署党组的领导下,在各级审计机关和有关方面的积极支持、配合下,在广大会员和全体理事的共同努力下,充分发挥学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团结广大审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贾浩敏 刘书明
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提高了资金下达的速度和效率,为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和创新作出了积极的实践探索。随着直达资金范围扩大和规模增大,为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需要建立常态化、制度化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文章从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的结构体系与运行过程入手,结合财政资金直达的实践探索,从转移支付体系、政府间财政关系、财政管理制度等视角,分析了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的创新性特征与主要成效,提出了建立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的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贾浩敏 刘书明
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提高了资金下达的速度和效率,为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和创新作出了积极的实践探索。随着直达资金范围扩大和规模增大,为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需要建立常态化、制度化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文章从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的结构体系与运行过程入手,结合财政资金直达的实践探索,从转移支付体系、政府间财政关系、财政管理制度等视角,分析了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的创新性特征与主要成效,提出了建立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