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56)
- 2023(6107)
- 2022(5048)
- 2021(4922)
- 2020(4057)
- 2019(9314)
- 2018(8971)
- 2017(16805)
- 2016(9008)
- 2015(10404)
- 2014(9938)
- 2013(9915)
- 2012(9133)
- 2011(8470)
- 2010(8213)
- 2009(7372)
- 2008(7271)
- 2007(5968)
- 2006(5369)
- 2005(4896)
- 学科
- 济(40787)
- 经济(40753)
- 管理(18293)
- 方法(16830)
- 业(16590)
- 中国(16044)
- 数学(15800)
- 数学方法(15662)
- 企(11207)
- 企业(11207)
- 农(10381)
- 贸(9575)
- 贸易(9570)
- 易(9348)
- 学(8644)
- 地方(8045)
- 财(7823)
- 发(7489)
- 制(6818)
- 农业(6712)
- 环境(6487)
- 业经(6475)
- 发展(5976)
- 展(5969)
- 银(5899)
- 银行(5893)
- 行(5810)
- 关系(5675)
- 出(5611)
- 融(5590)
- 机构
- 大学(129134)
- 学院(125097)
- 济(60280)
- 经济(59254)
- 研究(54326)
- 管理(42990)
- 中国(41778)
- 理学(36963)
- 理学院(36356)
- 管理学(35654)
- 管理学院(35414)
- 科学(32060)
- 京(29380)
- 所(27320)
- 财(25315)
- 研究所(25149)
- 中心(23045)
- 经济学(20751)
- 财经(20638)
- 农(20624)
- 院(20620)
- 北京(19287)
- 经(19218)
- 经济学院(18723)
- 范(18323)
- 师范(18196)
- 江(17081)
- 业大(16891)
- 科学院(16857)
- 农业(16138)
- 基金
- 项目(87902)
- 科学(71025)
- 基金(68624)
- 家(62040)
- 国家(61695)
- 研究(61437)
- 科学基金(51877)
- 社会(42371)
- 社会科(40393)
- 社会科学(40387)
- 基金项目(36029)
- 自然(33313)
- 自然科(32579)
- 自然科学(32572)
- 自然科学基金(31993)
- 省(29175)
- 资助(28240)
- 划(27530)
- 教育(27132)
- 编号(21508)
- 部(21225)
- 重点(20770)
- 中国(20685)
- 国家社会(19703)
- 发(19603)
- 教育部(17923)
- 成果(17424)
- 创(17347)
- 科研(17205)
- 创新(16543)
共检索到1919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陆佩 章锦河 王昶 赵琳
特色小镇作为产业的新型空间组织形式,可有效推动新型城镇化、助力乡村振兴,促进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文章以住建部官方公布的全国403个特色小镇为研究对象,基于根植性理论,运用GIS技术与方法,提出了特色小镇的分类方案,并探究不同类型特色小镇的产业差异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①基于自然资源根植性和社会资本根植性两个视角,结合国民经济分类,将全国特色小镇分为四个主类、8个亚类和15个基本类型。②不同类型特色小镇的数量分布、地区分布均呈阶梯化特征,其分布密度与各地区已有的产业基础关联密切,根植性特征明显。③特色小镇分布整体呈凝聚型,且集聚趋势明显;在各省域内分布相对均衡,中部地区相较西部和东部而言,集聚程度最高;当前在空间上形成了长三角高密度聚集区和京津地区、珠三角次密度聚集区。④特色小镇的"特色"多样化需挖掘,第四产业孕育兴起,小镇类型可完善,布局合理性与空间结构仍需优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方叶林 黄震方 李经龙 王芳
以中国前两批特色小镇为例,综合利用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不均衡指数、核密度、地理联系率等空间分析方法,分析特色小镇的空间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特色小镇的产业特征及其开发建议。结果显示:中国特色小镇在分布上具有"总体集聚、依托经济、沿线、围城、靠景"的特征。从空间分布类型看,特色小镇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人口分界线的东南部,大体上呈现出集聚分布的态势;从空间分布均衡性上看,特色小镇在空间分布上呈现非均衡特征,且集中度较高;从空间分布密度上看,中国特色小镇呈现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东南多西北少的空间分布格局,总体上形成五大集聚区,分别为环渤海集聚区、长三角集聚区、东南沿海集聚区、西南成渝集聚区、中原集聚区。当前特色小镇的空间分布是政策主导下区域经济、区位交通、核心城市、旅游资源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前两批特色小镇主要以农业主导型与工业主导型为主,产业特色有待进一步提升。根据分析结果,从尊重规律、政策导向、产业引领、要素配套等方面提出未来特色小镇的开发建议。
关键词:
特色小镇 空间分布 产业特征 中国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英佳 张峰 李雪铭
本文在综合现有单一指标划分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综合考虑净贸易额率和总贸易额率的复合型指标法及其修正方法,并运用以上多种划分方法实证研究中国贸易外部区域类型的多种划分方案。结果表明:复合指标法综合考虑了净贸易率和总贸易率,可以同时测度出贸易的流动方向性和活跃度,能清晰分辨出平衡活跃区这种特殊类型。修正型复合指标法,能有效消除发达国家GDP较大使贸易活跃度被低估,发展中国家GDP较小导致贸易活跃度被高估的偏差,结果更能体现中国外贸市场空间分布实际特点。中国对外贸易空间格局受区位、比较成本优势和对外贸易政策等条件影响。
关键词:
中国对外贸易 外部区域结构 复合指标法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葛扬 张建国
【目的】探讨浙江省森林特色小镇在省域尺度上的空间布局特征,并对影响空间布局的人文和自然因素进行研究。【方法】以浙江73个森林特色小镇、 121个省级及以上森林公园的地理数据以及各市相关自然社会状况指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最邻近指数、基尼系数、相关性分析与核密度分析,对特色小镇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浙江省73个森林特色小镇的整体空间分布类型为凝聚型,分布在浙北、浙东和浙南的小镇为均匀型,分布在浙西的小镇为凝聚型;从均衡性来看,不同地级市内的森林特色小镇数量分布合理,另外根据核密度值由密到疏的散布情况,可以将小镇分为3个主要梯队,其中湖州西部与北部为第1梯队,衢州中北部为第2梯队,丽水、温州和台州的部分区域为第3梯队。资源禀赋、政策环境、山区分布、交通条件以及临近城市等因素对3个梯队的划分产生了影响。【结论】森林特色小镇的成长以当地林业产业为重要支柱,并以第一、三产业为主导产业,小镇集中分布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森林特色小镇沿山麓与山谷地带布置的趋势十分明显,且高速公路网有利于小镇的落地发展,但地级中心城市对森林特色小镇布局的影响十分有限;从森林特色小镇的选址与森林公园分布的空间高关联度可以看出,周边丰富的森林资源是森林特色小镇发展至关重要的保障,浙江其他地区发展森林特色小镇的潜力仍然巨大。表2参21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冉鑫
以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为研究对象,从经济地理的角度分析省级行政区旅游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与空间分布特征,将各省区旅游经济发展划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为地区经济与旅游同步发展型、地区经济先于旅游发展型、地区经济与旅游业欠发达型和旅游业作为经济支柱型,并进一步探讨各类型的省市在旅游业发展方面存在的优势和问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万将军 邓伟 张少尧 时振钦 宋雪茜
文章以环江县为案例研究区,通过对其国土空间类型划分和相关定量模型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环江县的国土空间在不同乡镇、海拔、坡度的分布格局下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异特征,总体特征为生态空间包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零星分布于生产空间之间的交错内嵌格局。(2)城镇生活空间、乡村生活空间、水被生态空间和农业生产空间的分布,随着坡度的增加呈现反向递减的规律,而绿被生态空间则呈现依次递增的趋势。(3)1990—2015年,环江县的国土空间变化态势明显,近十多年的变化比2000年前的变化更为剧烈。(4)分乡镇进行国土空间动态度测算,发现思恩镇、洛阳镇、东兴镇、川山镇的动态度值比其他乡镇值高,均大于1.5以上,说明这几个乡镇近26年来国土空间开发强度较大。
关键词:
喀斯特 山区 国土空间 类型划分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董青 李玉江 刘海珍
随着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城市群体系不断完善。运用分形理论的基本思想,利用arcgis软件对中国城市群的空间分布定量分析发现,中国城市群的不均衡分布态势和空间轴线分布特征明显。
关键词:
城市群 分形理论 空间分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俊梁 徐敏 陈瑜
生态文明是新形势下中国实现城镇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重要特征。中国走生态文明型城镇化道路应当借鉴国外城市化发展的经验教训,总结中国沿海地区城镇化发育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中国进行生态文明型城镇化建设必须依靠科学规划的引领,凸现以人为本的特色,要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重要抓手,要注重发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引导的作用,实现绿色低碳的城镇化。
关键词:
城镇化 中国特色 生态文明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杰 马菁菁
国外小镇依据其独特的历史人文和特色产业背景形成了众多世界闻名的特色小镇,本文通过研究国外特色小镇的发展现状,结合我国自然地理条件、船舶工业现状、交通发展状况、整体旅游市场发展、国民消费能力、经济发展状况和国家政策等多方面条件,思考中国发展特色游艇小镇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关对策建议,希望对我国特色游艇小镇的研究和发展有借鉴作用。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陈从建 张晓东 钱声源
基于国内外特色小镇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分析我国特色小镇发展功能定位、建设运营、特色产业和文化传承等方面问题和原则,提出特色小镇发展的四种模式和经典案例,为我国特色小镇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特色小镇 问题 原则 发展模式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魏绪英 蔡军火 刘纯青
以江西125个中国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传统村落的类型及其与周边山脉、水系分布的关系,并采用ArcGIS10.2空间分析工具对江西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进行定量分析,旨在为合理开发和保护传统村落提供指导。研究结果表明:(1)传统村落的类型与境内主要山水分布存在较明显的关联性。(2)江西省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类型为凝聚型;传统村落在三大地理区域中集中分布均衡性较低:传统村落数量以赣北地区最多,赣中地区次之,赣南地区最低;从市域尺度来看,江西省传统村落的分布特征为较集中,由高至低依次集中在吉安、上饶、赣州、抚州、景德镇5个设区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瑜 栾维新 片峰 杜利楠 孙战秀
自1980年代以来中国集装箱运输以年均24.78%的速度快速增长,其中70%以上为外贸集装箱量,研究外贸集装箱生成的空间分布和差异对发展中国的集装箱运输至关重要。对我国340个地级市2013年外贸集装箱生成量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地级市的集装箱生成能力具有明显的趋海性特征,呈现出由东部向中、西部迅速递减的格局,东部沿海51个地级市4.56%的国土面积上生成了65.4%的外贸集装箱;距离海岸线350 km以内约全国面积16.23%的地级市,形成了高达94.12%的外贸集装箱量;距离海岸线350 km以外83.7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小东 韩昊英 刘爽 唐拥军
采用区位熵、探索性空间分析和SPSS统计分析等方法,基于教育设施兴趣点(POI)数据和城市社会经济数据,分析2020年中国教育设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华中、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教育设施配置严重失衡,华东地区教育设施配置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华南、华北地区处于中等水平。(2)中国学前教育和高等教育设施呈现出明显的东强西弱特征;九年义务教育设施呈现出“北京—银川—张掖”和“厦门—广州—昆明—拉萨”两条优势带,分布相对来说较为均衡;高等教育设施表现出了“政区化”分布特征。(3)城市师资规模、人均收入、财政支出、学生规模和产业结构等因素对教育设施空间分布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秦东方 山红梅
文章通过对全国31个省区市2001~2011年五个公共文化行业数据Theil熵的计算,得出中国各省区文化行业存在空间分布不均衡,不同程度受到周围省区的影响,空间集聚度与周围地区间联系存在逆相关。文化基础设施行业具有空间分布均衡和集聚度对第三产业经济增长存在负相关系数的特征,文化娱乐消费行业具有空间集聚且集聚度对第三产业经济增长存在正相关系数的特征。
关键词:
产业空间分布 空间相关性 空间集聚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