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00)
2023(8293)
2022(6920)
2021(6438)
2020(5307)
2019(12156)
2018(11866)
2017(22480)
2016(12049)
2015(13766)
2014(13509)
2013(13347)
2012(12453)
2011(11468)
2010(11294)
2009(10900)
2008(10933)
2007(9529)
2006(8343)
2005(7955)
作者
(32425)
(27295)
(27054)
(25942)
(17341)
(12787)
(12235)
(10469)
(10380)
(9570)
(9441)
(9041)
(8797)
(8733)
(8700)
(8318)
(8074)
(7909)
(7837)
(7517)
(6929)
(6491)
(6386)
(6171)
(6157)
(6036)
(6028)
(5806)
(5378)
(5338)
学科
(51872)
经济(51782)
管理(40253)
(35543)
(30000)
企业(30000)
方法(21298)
数学(18826)
数学方法(18726)
中国(17673)
(16964)
(15519)
(12983)
(12218)
贸易(12210)
(12052)
业经(11646)
(10862)
(10157)
财务(10140)
财务管理(10118)
(10110)
银行(10105)
(9716)
企业财务(9659)
(9480)
金融(9478)
体制(9304)
环境(8947)
(8108)
机构
大学(178263)
学院(174327)
(84990)
经济(83695)
管理(65519)
研究(64026)
理学(56117)
理学院(55520)
管理学(54992)
管理学院(54640)
中国(51262)
(41591)
(37741)
科学(32710)
财经(32602)
(30857)
(29907)
经济学(28634)
中心(27834)
研究所(27570)
经济学院(25677)
北京(24569)
(24516)
财经大学(24499)
(23019)
(22680)
(21530)
师范(21390)
业大(20041)
商学(19079)
基金
项目(112490)
科学(91184)
基金(86363)
研究(86250)
(74395)
国家(73854)
科学基金(63709)
社会(59759)
社会科(56807)
社会科学(56798)
基金项目(44285)
教育(39400)
(38833)
自然(37680)
自然科(36795)
自然科学(36783)
自然科学基金(36219)
资助(35318)
(34017)
编号(32496)
(28148)
成果(28076)
(27966)
国家社会(26765)
重点(25744)
中国(25345)
教育部(25107)
(24043)
(23684)
人文(23545)
期刊
(92919)
经济(92919)
研究(59243)
中国(37731)
(33778)
管理(26232)
科学(23104)
学报(22546)
(21599)
大学(18653)
(18637)
金融(18637)
教育(17809)
财经(17780)
学学(17434)
经济研究(16154)
(15361)
农业(14722)
技术(13183)
(12821)
问题(12494)
业经(12271)
世界(12062)
国际(11601)
(8746)
技术经济(8223)
会计(7788)
现代(7470)
经济问题(7434)
理论(7273)
共检索到2718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禹澔  
对口支援是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的重要方式和机制。在实践中,这一机制在区域均衡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灾后重建等方面取得了诸多佳绩,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一机制在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中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彰显了中国特色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但是,学界关于对口支援的研究,却滞后于实践。本文系统梳理了对口支援的发展历程,发掘了对口支援机制的理论内涵,进而以反贫困中的对口支援为样本,总结阐述了其成就、贡献和经验。在此基础上,笔者指出,作为中国特色的治理机制,对口支援无论对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国家治理创新,还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治理不均衡发展带来的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洪波  何思南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受灾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蒙受了巨大损失。地震发生后,在中央统筹协调下,我国迅速启动灾后地方政府对口支援机制,组织东中部地区省市支援受灾地区。对口援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淑梅  陈梅  
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贸易自由化进程中既有赢家,亦有输家。2015年12月6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研究建立贸易调整援助机制","对因关税减让而受到冲击的产业、企业和个人提供援助,提升其竞争力,促进产业调整"。2017年7月15日上海自贸试验区印发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贸易调整援助试点办法》,在国内自贸试验区中率先引入贸易调整援助制度。文章比较了实施最早的美国贸易调整援助项目、区域一体化进程中施行的欧洲全球化调整基金项目和执行效果欠理想的韩国贸易调整援助政策,分析了上海试点情况,继而提出了构建中国特色的贸易调整援助机制的基本思路。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瑞昌  
关于对口支援问题的讨论,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在关注"对口支援实践能做什么",却没有指明"对口支援应该是什么",甚至夸大了对口支援的功能,造成"援助病"。对口支援的功能(能做什么)取决于对口支援的本性定位(是什么),因此,过于夸大对口支援实践的功能既可能造成受援方援助依赖又可能导致支援方不堪重负。文章试图将对口支援实践界定为一种政治性馈赠,并认为对口支援实践的中国特点有:一是政治性馈赠的主体由三方构成,与对外援助明显不同;二是政治性馈赠打破了传统馈赠结构,回赠义务不是由受赠方而是由发起方承担,因而激励结构发生了位移;三是作为政治性馈赠的对口支援实践在不同时期功能略有差别。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成...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长茂  
70年代以后,我国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很快。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推行和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中国人口老化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不论从哪个角度上分析,现行的养老制度已无法适应未来的发展形势。因此,广泛地开展老年人口研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体系,有着重要的现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尹焕三  
近年来,国有企业公司化改革照搬了西方国家的模式,沿着“股东至上”逻辑运行,脱离了我国的基本国情,使国企改革陷入新的矛盾之中。解决矛盾的思路必须扬弃“股东至上”逻辑,按照“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共同治理机制”新思路。共同治理机制不仅重视股东的权益,而且重视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强调决策的共同参与和监督的相互制约,从而实现决策、经济的民主化和效率化。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曦  
脆弱性(Vulnerability)与恢复力(Resilience)是现行灾害研究中常用的一对关键性概念。这对概念都源自自然科学应对灾害及风险的研究,其后也被引入了社会科学的研究中。汶川大地震后灾后重建的中国的对口支援模式的成功经验在相当的程度上颠覆了这对概念,就某种意义而言,政策性、计划性的跨地域的资源、资金、技术的流动也是人类社会应对灾后重建的重要经验。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清华大学课题组  岑章志  钟周  赵琳  
为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教育部于2001年6月启动了“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五年多来,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工作成效显著,受援高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合作、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出进步。对口支援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区域协调发展,提升了西部地区高校办学质量,为西部地区培养人才作出了很大贡献。本文总结和分析了五年来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工作的成效和成功经验,并提出了对口支援下推动高等教育与所在地区协调发展的理论模式。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子健  夏丰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其具体内容则包括组织形式、企业制度与运行机制,这些具体安排在各国的实践中却相差很大。本文在对日美企业制度与运行机制的比较,及借鉴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理论分析模型的基础上,对企业制度的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宫丽丽  张安强  
中国特色高层次学徒制已逐步有序开展,高质量发展中国特色高层次学徒制是必然趋势。通过总结中国特色学徒制的实践经验及未来发展的具体要求,可以明确中国特色高层次学徒制具有“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中国特色,具有“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具有“立足本来、扎根中国”的定位逻辑,具有“主动创新、不断超越”的发展特质。从结构功能主义视角分析,必须健全基于目标达成的动力机制、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运行机制、创设基于产教融合的协同机制、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长效机制,从而切实推进中国特色高层次学徒制的高质量发展,赋能技术技能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解群  房剑森  
政策分析以理性分析、科学决策为核心,形成了比较规范的研究范式,对提高决策的质量、规范政策的执行和增进政策的效果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我国高校对口支援政策过程中,运用政策分析方法,不仅有助于提高决策的能力和水平,提升政策质量,也有助于整个政策过程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建设。阶段模型是分析高校对口支援政策主导模型。论文从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监控等方面对高校对口支援政策进行分析。运用渐进主义分析理论模型分析高校对口支援政策制定过程;通过对政策制定者的访谈及政策文本研究,探析政策制定的实际情形与理性决策流程的"吻合"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石绍宾  樊丽明  
中国现阶段应用广泛、形式多样的对口支援是中国式横向转移支付,具有突出的中国特征,具体表现为内容和目的的多元性、基于中国政治体制的政治动员性和公共治理的阶段性。实践中,对口支援表现为同级政府间、降级次政府间、降多级次政府间以及纵横交织等模式,这些模式虽在分配资源的力度、速度、广度和集成度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各有侧重,适用不同的场景和领域。从中国实际出发,对口支援横向转移支付应定位为"纵向转移支付的有益补充"。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道法  
应急响应是由国家建立的应对各种公共突发事件而设立的制度安排,目的是使损失减到最小。我国应急响应机制的强度由一级至四级依次减弱。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各种社会活动与金融密切相关,金融应急响应机制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如在武汉新型肺炎疫情中,金融应急响应机制在疫情防控、支持经济恢复发展、稳定人心、稳定社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有亟待完善之处。国外金融应急响应机制经验借鉴美国1979年成立了联邦应急管理局,标志着其现代应急管理机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永魁  孔昭君  
国防动员是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强大后盾,其独具中国特色的集成动员理论体系对军民融合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机理,新时代必须创新国防动员机制,使其对军民融合发展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苏春景  
当代中国特色教学流派具有独特的内涵与基本特征,其生成机制可概括为"二三五",即妥善处理两对关系、大致经过三个阶段、重点把握五个关键,其生成启示可归结成反复实验并与时俱进、理论指导且及时有效、正视局限偕着眼发展、留意失衡又避免误区。其未来走向应奠基于自信自觉、交叉整合原则,着力强化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引领教学模式的深层改革和促进教学流派的多元生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