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62)
2023(8406)
2022(6942)
2021(6735)
2020(5506)
2019(12494)
2018(12164)
2017(22926)
2016(12271)
2015(13836)
2014(13293)
2013(13454)
2012(12691)
2011(11764)
2010(11802)
2009(10877)
2008(10747)
2007(9512)
2006(8589)
2005(7783)
作者
(34195)
(29495)
(28879)
(27585)
(18316)
(14154)
(12764)
(11410)
(11160)
(10211)
(10017)
(9820)
(9291)
(9289)
(9175)
(8739)
(8368)
(8334)
(8259)
(8186)
(7505)
(7223)
(7132)
(6828)
(6643)
(6571)
(6296)
(6238)
(5992)
(5789)
学科
(55851)
经济(55791)
(45394)
(36753)
农业(30007)
管理(22659)
方法(19547)
中国(19318)
数学(17993)
数学方法(17874)
(15027)
企业(15027)
业经(14974)
(12267)
贸易(12259)
(12087)
(11768)
(11017)
(10401)
农业经济(10085)
地方(9416)
(9337)
发展(9078)
(9062)
(9037)
农村(9023)
(8990)
(8735)
银行(8727)
(8706)
机构
学院(175431)
大学(174624)
(84882)
经济(83622)
研究(70476)
管理(64328)
中国(55919)
理学(55565)
理学院(54917)
管理学(54121)
管理学院(53807)
(49314)
科学(40393)
(37511)
农业(37449)
(35704)
(34067)
研究所(32644)
中心(32003)
业大(30811)
财经(27218)
经济学(26566)
(25553)
(25267)
(24109)
(24086)
北京(24012)
经济学院(23972)
师范(23936)
科学院(22962)
基金
项目(118656)
科学(94934)
研究(89756)
基金(89402)
(79814)
国家(78765)
科学基金(65688)
社会(60121)
社会科(56588)
社会科学(56576)
基金项目(46807)
(43099)
自然(39512)
教育(38877)
自然科(38569)
自然科学(38559)
自然科学基金(37907)
(37111)
编号(35839)
资助(35327)
(29509)
成果(29195)
(28776)
(27871)
重点(27403)
国家社会(26702)
中国(26132)
(24385)
教育部(24211)
课题(24084)
期刊
(98622)
经济(98622)
研究(55939)
(54599)
中国(39922)
农业(37395)
学报(28429)
科学(28382)
大学(22777)
(22214)
学学(21645)
业经(20407)
管理(19478)
(19294)
金融(19294)
(18256)
教育(17045)
问题(14553)
世界(14499)
经济研究(14417)
农业经济(13550)
农村(13442)
(13442)
财经(13315)
技术(12682)
(11589)
(10727)
资源(10564)
经济问题(10422)
(10413)
共检索到2737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仕伟  王钰  
为了给家庭农场的规划建设和发展管理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增强政策扶持、技术支撑、金融支持及社会服务的指向性和精准性。本文从国内外对比、发展阶段、多重目标、要素组合、实践经验等方面对现阶段中国特色家庭农场的概念进行辨析;从劳动力、土地、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家庭收入/资本积累、独立经营主体五个方面对其内涵进行解析;并通过与个体农户、农业企业和国外主要发达国家的横向比较,认为中国特色家庭农场具有以农户家庭为主体、适度规模、集约化生产、商品化经营和以农业收入为主五个阶段特征。在概念辨析的基础上提出家庭农场的类型划分,根据产业形态可分为家庭农场、家庭牧场、家庭林场和家庭渔场,根据区位条件可分为都市区、优...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苏昕  刘昊龙  
文章在梳理中国农业发展历史沿革和时代诉求的基础上,归纳了中国特色家庭农场的时代特征、逻辑关系及表现形式。农户家庭经营、农业收入为主、市场主体资质、现代化生产经营构成中国特色家庭农场的时代特征,现代化生产经营包含了适度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商品化经营等具体要求。在此基础上,文章从主体建设、农民培育、土地流转、惠农资金、科技服务、产业服务等方面提出支持中国特色家庭农场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苏昕  刘昊龙  
文章在梳理中国农业发展历史沿革和时代诉求的基础上,归纳了中国特色家庭农场的时代特征、逻辑关系及表现形式。农户家庭经营、农业收入为主、市场主体资质、现代化生产经营构成中国特色家庭农场的时代特征,现代化生产经营包含了适度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商品化经营等具体要求。在此基础上,文章从主体建设、农民培育、土地流转、惠农资金、科技服务、产业服务等方面提出支持中国特色家庭农场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德仙  胡浩  黄中伟  戈阳  
家庭农场本质上是家庭农业企业,是中国着力培育的农业经营组织,也是一种有效率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运用经典农户模型,选取长江中下游地区家庭农场2014—2017年的监测数据,基于净买和净卖视角分析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特征及差异。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总体具有"高度的要素净买和产品净卖"特征,家庭农场高度参与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交易,而不完全的市场环境因素致使其面临较高的总交易成本。因此,需要营造有利于降低家庭农场总交易成本的市场环境,包括减少家庭农场的雇佣交易成本、降低家庭农场的土地交易成本、整合家庭农场的产品交易渠道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维清  
家庭农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阶段性标志,是未来中国农业微观经营组织的重要形式。2013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的概念,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结合国内外家庭农场发展实践,归纳了家庭农场的概念及特征、家庭农场培育机制的主要特点,分析了家庭农场培育机制的主要内容,并从认定标准、农场主培育模式、社会化服务机制等方面探索了家庭农场培育机制的创新方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维英  张婷婷  
高校智库作为我国智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去独立性、非盈利性与现实性等智库的一般特征之外,高校智库还具有区域性这一独有特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维英  张婷婷  
高校智库作为我国智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去独立性、非盈利性与现实性等智库的一般特征之外,高校智库还具有区域性这一独有特征。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赵海  
论文探讨了家庭农场的概念和内涵,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探索家庭农场的制度特征,并结合当前家庭农场发展面临的制度障碍,提出了促进家庭农场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柳  万江红  
本文应用合约经济学的视角,考察了现阶段家庭农场雇佣合约的结构,发现农场主嵌入农场生产管理的程度导致了农场主对农场内部经营管理信息的掌握程度呈现差异性,这种差异进一步形塑了农场的不同雇工特征。通过进一步梳理信息不对称和农业经济自身的特点,本文发现不同的家庭农场在面临不同程度的信息不对称时,试图通过调整雇佣合约的结构来降低交易成本,从而改善合约的缔结和治理状况。为了追求不完全合约的事前和事后效率,家庭农场通过熟人的网络关系、强化的私人关系、隐形的竞争关系等方式来实现"以关系治理合约",从而最大程度地优化家庭农场的生产和管理。对于家庭农场而言,这种"以关系治理合约"得以实践的基础是乡土社会中农场主与雇工之间特有的信息结构。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柳  万江红  
从不同家庭农场投入的生产要素属性和农场主的身份出发,通过案例分析不同的要素投入和农场主身份特征对家庭农场的生成机制和运营特征产生的不同影响,研究发现,按照农场主身份和要素投入的属性来看,家庭农场可以区分为内生—要素专用性程度低、外生—要素专用性程度低、内生—要素专用性程度高、外生—要素专用性程度高四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家庭农场在目标函数、组织结构和资源整合能力方面存在差异,这就要求政府在扶持和规范家庭农场发展时,采取差异化的策略,以更好地发挥家庭农场的效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葆春  牟少岩  
公平是政策和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家庭农场的政策和制度设计必须兼顾与普通农户之间、与城镇居民之间的公平。因此,在粮食生产家庭农场快速发展的同时,有必要对家庭农场适度规模发展的公平问题进行研究。文章分别从家庭农场与普通农户之间的生产收入公平、补贴收入公平以及家庭农场与城镇居民家庭之间的收入公平等三个角度阐释基于公平视阈发展家庭农场的涵义,厘清其具有阶段性、长期性的特点,进而得出其必要性所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高丽娜  蒋伏心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的选择需要基于工业化阶段的判断及比较优势演化特征的准确把握,构成本文研究的主线。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形成系统移植型、外生型、技术依附型及外部市场主导型的阶段特征,具备自身的发展阶段性与独特性,构成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升级的约束性条件;由市场主体开拓性、要素整合能力、产业工人规模及配套产业系统构成的"新比较优势"是推动工业化进程升级的内在动力。从企业价值网络协同、产业创新要素联动性、政府与市场协同及"两化"融合等方面,提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进程升级的优化路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梦欣  任保平  
绿色发展是中国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任务、新使命和新目标,中国特色绿色发展是基于马克思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思想,并在理论架构和实践突破中上升为生态文明的新价值谱系。绿色发展作为时代理念和现实导向的双重需求,通过对人类改造自然行为模式的初始架构进行重新设定,成为效率提高、和谐共处以及持续发展的顶层设计。将中国绿色发展道路在不同时期的实践探索按其发展特征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意识主导阶段、制度支撑阶段、系统推进阶段以及全面实现阶段,通过研究绿色发展的历史演进行为,归纳中国绿色发展道路的阶段性变化,试图梳理绿色发展的演化逻辑和发展特征,并寻找阻碍中国特色绿色发展进程的矛盾和桎梏,探索绿色化道路全面实现的政策方法。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中国特色绿色发展提供适宜的路径选择,使中国在高质量发展与绿色生态文明的充分融合中再现繁荣盛况。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梦欣  任保平  
绿色发展是中国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任务、新使命和新目标,中国特色绿色发展是基于马克思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思想,并在理论架构和实践突破中上升为生态文明的新价值谱系。绿色发展作为时代理念和现实导向的双重需求,通过对人类改造自然行为模式的初始架构进行重新设定,成为效率提高、和谐共处以及持续发展的顶层设计。将中国绿色发展道路在不同时期的实践探索按其发展特征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意识主导阶段、制度支撑阶段、系统推进阶段以及全面实现阶段,通过研究绿色发展的历史演进行为,归纳中国绿色发展道路的阶段性变化,试图梳理绿色发展的演化逻辑和发展特征,并寻找阻碍中国特色绿色发展进程的矛盾和桎梏,探索绿色化道路全面实现的政策方法。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中国特色绿色发展提供适宜的路径选择,使中国在高质量发展与绿色生态文明的充分融合中再现繁荣盛况。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战平  陈宏毅  
基于欧美国家农场的直观场景、产生历史等自然属性分析,农场是在一定规模的土地区域范围内进行商品性农产品生产经营及其必要生活活动的相对封闭独立、稳定的地理单元和一种生产经营组织方式。家庭农场是由家庭成员共享农场生产经营权利、共担风险责任,用家庭共同财产清偿生产经营债务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场制是不同国家、不同阶段有关农场的制度规范,体现农场的社会属性。中国由于特殊的历史、国情和制度,发展家庭农场不同于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欧美国家,将面临经营状态的稳定性差、风险高、永续生存的基础薄弱、行政主导的负面效应大等特殊问题。促进中国家庭农场持续健康发展要遵循"肯定但不夸大、扶持但不包办"的理性思路,制定实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