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95)
- 2023(5397)
- 2022(4529)
- 2021(4463)
- 2020(3692)
- 2019(8625)
- 2018(8365)
- 2017(14886)
- 2016(8357)
- 2015(9960)
- 2014(9785)
- 2013(9748)
- 2012(9356)
- 2011(8413)
- 2010(8935)
- 2009(8402)
- 2008(7939)
- 2007(6861)
- 2006(6185)
- 2005(6143)
- 学科
- 济(35814)
- 经济(35772)
- 管理(19010)
- 业(16659)
- 中国(15323)
- 方法(14971)
- 数学(13046)
- 数学方法(12962)
- 企(12359)
- 企业(12359)
- 审计(12103)
- 贸(9486)
- 贸易(9471)
- 易(9342)
- 农(9171)
- 制(8536)
- 财(8385)
- 银(6889)
- 银行(6889)
- 行(6725)
- 体(6270)
- 融(6214)
- 金融(6214)
- 业经(6144)
- 学(5942)
- 各类(5903)
- 教育(5898)
- 农业(5747)
- 关系(5530)
- 出(5511)
- 机构
- 大学(118220)
- 学院(115728)
- 济(56108)
- 经济(55170)
- 研究(45513)
- 管理(39761)
- 中国(38084)
- 理学(32948)
- 理学院(32554)
- 管理学(32220)
- 管理学院(31981)
- 京(27585)
- 财(27407)
- 科学(22904)
- 所(22516)
- 财经(21456)
- 中心(20471)
- 经(19724)
- 研究所(19671)
- 经济学(18922)
- 江(18408)
- 北京(18001)
- 经济学院(16976)
- 院(16184)
- 范(16002)
- 财经大学(15932)
- 师范(15913)
- 农(15617)
- 州(14227)
- 师范大学(13030)
- 基金
- 项目(69823)
- 研究(55452)
- 科学(55380)
- 基金(51837)
- 家(44926)
- 国家(44575)
- 科学基金(37557)
- 社会(36378)
- 社会科(34600)
- 社会科学(34594)
- 教育(27285)
- 基金项目(25876)
- 省(23876)
- 资助(22569)
- 编号(21892)
- 自然(21596)
- 自然科(21079)
- 自然科学(21073)
- 划(21061)
- 自然科学基金(20730)
- 成果(19644)
- 部(17890)
- 中国(17804)
- 课题(16532)
- 重点(16476)
- 国家社会(16386)
- 教育部(16024)
- 性(15288)
- 发(15178)
- 大学(14520)
共检索到1989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广冬 张园园 邵艳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于2022年9月印发了《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在管理学门类下增设审计博士专业学位,将原有的审计专业学位类别由硕士层次调整到博士层次,这意味着审计专业博士即将进入实质性培养阶段。文章在分析审计博士专业学位设立必要性的基础上,从审计博士专业学位的内涵、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培养模式、评价体系等方面尝试做出探讨,认为培养中国特色审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需要做好“两个区分”与“两个融合”,即横向上与审计博士学术学位、纵向上与审计硕士专业学位做出区分,融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与实践、融合国际及其他学科专业博士培养经验。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常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结合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学习体会,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的演进过程、基本经验和研究时要把握好的几个关系。
关键词:
审计 理论 研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董维春 马履一 远望
作者简述了国外农科专业学位的设置和我国农科专业学位设置的现状,就目前我国农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所涉及的学位名称设置、领域设置、授权单位布局、课程结构、教育管理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捷
中国会计的特色最突出地应体现在会计监督上。那么 ,关于会计监督中国特色的研究应当以什么理论为指导 ?中国特色会计监督的主要特征应体现在哪些方面 ?会计监督的中国特色如何更加充分地得以体现 ?本文拟对以上几个与会计监督的中国特色研究有关的问题进行一定的探讨和思考。
关键词:
会计监督 中国特色 监督主体 监督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德龙
当我国经济社会在探索一条新型道路的时候,高等教育也在探索一条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国特色之路[1]。走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之路,源于对新中国成立60周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高等教育事业重大成就和基本经验的系统总结。这既是高教领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成果,也是高教界当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孙宝厚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改革审计管理体制的决策部署。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决定,组建中央审计委员会,中央审计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审计署,同时优化审计署职责,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今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深刻阐述了审计工作的一系列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问题,指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事业的前进方向,为新时代审计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为学习贯彻落实好中央有关会议精神,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甘肃省审计厅国有企业审计课题组
开展对国有企业审计监督是《宪法》和《审计法》赋予审计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多年来,企业审计在维护国家财经法规、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强企业管理、防止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并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在国内外形势不断发展变化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审计,使企业审计工作上水平,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企业审计的新路子,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中国特色 企业审计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王平波
中国特色审计文化作用广泛,并且在审计文化发展进程中得以实现。它的现实作用首先表现在促进审计队伍的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的审计文化对培养审计队伍的核心价值体系,弘扬审计职业精神,树立优良的审计行风以及提高审计队伍综合素质具有决定性作用。其次是能够指导审计工作实践。它对推动依法严审、务实勤审、科教兴审、创新强审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实现以理服人、以真心待人、以美德感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邓涛
介绍了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发达国家在教育专业博士培养方面已经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其面临的许多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正在进行的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实践探索提出相关建议和决策参考。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玉廷
对于中国会计是否存在本国特色 ,以及是否存在“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等问题 ,长期以来存有不同认识。本文认为 ,会计的中国特色问题应该站在宏观而不是微观层次上进行审视 ,应从社会整体而不是从具体会计方法进行考察。会计作为一门社会科学 ,其发展水平受到诸多社会环境因素的制约 ,特色的存在必须从会计环境的差异中寻找根源。作者从我国政治、经济、法律、制度、教育、文化等环境因素入手 ,分析了会计的中国特色 ,简要归纳了会计中国特色的主要表现 ,并指出 ,会计的中国特色及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关键词:
会计中国特色 会计环境 特色主要表现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国家税务总局成都市税务局课题组 张津 柳华平
本文从追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税收制度的历史源流入手,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税收制度的基本范畴、特征特色及现实瓶颈并研究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税收制度的价值取向,指出要坚持公平正义及民生价值导向、落实税收法定原则、优化税制结构、构建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现代化税收政策体系。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肖希明
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MLIS)教育是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生教育的一种新的形式。作者参考了有关MLIS教育的系列调查,并结合从事MLIS研究生培养管理工作的实践,思考了MLIS教育的若干问题,主要有:MLIS教育与图书情报职业的对接问题、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培养模式的区分问题、不同专业背景的MLIS研究生教学组织问题、联合培养机制建设问题、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问题。作者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郑湘晋 王莉
认为我国专业学位设置二十余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急剧膨胀与配套条件不足、办学思路落实的滞后性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由此造成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其"职业性"要求之间的落差。指出坚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职业性",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学位论文等方面的改革,既需要培养单位的内部改革,也需要主管部门进行宏观调整。
关键词:
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 教育改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华
在当前揭露、预防和惩治腐败的环境背景下,系统研究舞弊导向审计模式的必要性、构建理论基础及规范其审计程序,有利于提高审计反腐败能力和技术水平,依法有效地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本文基于中国特色的国家审计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实践需求,提出舞弊导向审计模式的理论构想和运用模式,以帮助国家审计有效识别、防范组织和国家经济运行中中的各类经济舞弊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