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19)
2023(16811)
2022(14174)
2021(13224)
2020(10889)
2019(24837)
2018(24168)
2017(44925)
2016(24904)
2015(27963)
2014(27863)
2013(27129)
2012(25166)
2011(22851)
2010(23070)
2009(21557)
2008(21287)
2007(19289)
2006(17137)
2005(15537)
作者
(74127)
(62030)
(61886)
(58492)
(39291)
(29657)
(27938)
(24194)
(23649)
(22231)
(21313)
(20640)
(20056)
(19812)
(19756)
(19036)
(18563)
(18562)
(17854)
(17672)
(15533)
(15487)
(15085)
(13979)
(13958)
(13810)
(13770)
(13759)
(12610)
(12435)
学科
(95721)
经济(95591)
管理(75056)
(69493)
(57223)
企业(57223)
方法(39230)
数学(34285)
数学方法(33853)
中国(30186)
(28375)
(28009)
(24232)
业经(22282)
(20578)
贸易(20567)
(20109)
(20109)
农业(18236)
(17729)
银行(17664)
地方(17575)
(17119)
(16948)
(16946)
(16185)
财务(16133)
财务管理(16092)
(15983)
金融(15976)
机构
大学(357314)
学院(356906)
(148525)
经济(145502)
管理(132440)
研究(129055)
理学(113272)
理学院(111962)
管理学(110093)
管理学院(109428)
中国(98179)
科学(78140)
(76481)
(70788)
(66572)
(66084)
研究所(60016)
中心(57651)
业大(55519)
财经(55020)
(54676)
农业(52477)
(50084)
北京(48277)
(46893)
(45721)
经济学(45368)
师范(45112)
(42514)
经济学院(40740)
基金
项目(238043)
科学(186296)
基金(172231)
研究(171111)
(153149)
国家(151880)
科学基金(127974)
社会(109327)
社会科(103730)
社会科学(103704)
(92391)
基金项目(89662)
自然(82348)
自然科(80464)
自然科学(80430)
教育(79218)
自然科学基金(79029)
(79003)
资助(70926)
编号(67426)
成果(56170)
重点(54691)
(53175)
(51269)
(49519)
课题(48937)
创新(46457)
国家社会(46038)
(45620)
科研(45400)
期刊
(165759)
经济(165759)
研究(107569)
中国(77365)
学报(61765)
(60823)
(55287)
科学(55209)
管理(51252)
大学(46555)
学学(44005)
农业(41162)
教育(40722)
(34534)
金融(34534)
技术(30948)
财经(27823)
经济研究(27496)
业经(26085)
(24010)
(22550)
问题(21571)
(19717)
(18113)
国际(17807)
科技(17293)
世界(17202)
技术经济(16867)
统计(15919)
业大(15858)
共检索到5455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宫丽丽  张安强  
中国特色学徒制的推行是基于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创新与跨越,是学徒制探索在中国的必然走向,能够供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和技能支撑。在此过程中,中国特色学徒制的实践成效主要取决于资源投入、师资建设、培养数量及学习成果、教师提升与学徒成长、政校行企协作机制、管理制度、文化理念等七大影响因素。经过系统研究发现,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模型与中国特色学徒制成效影响因素存在密切的对应逻辑关系。因此,可以基于该模型的“适应、目标达成、整合、模式维持”功能,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深度剖析,形成“构建基于适应功能评价的经济系统、构建基于目标达成功能评价的政治系统、构建基于整合功能评价的社会系统、构建基于模式维持功能评价的文化系统”的中国特色学徒制成效评价体系设计策略,助力中国特色学徒制高质量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黎明  
从理论上说,现代学徒制的构建应该拥有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三个基本面。政府牵着企业和职业院校,政府需要企业纳税,并通过职业院校给企业提供尽可能多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企业连着政府和职业院校,企业要给政府提供税收并获得政策上的支持,同时需要职业院校提供高素质的技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民盟中央、民盟天津市委课题组  
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不仅能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还能有效缓解制造业技能人才短缺的问题,进而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祝木伟  
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已在我国职业教育领域进行着试点和实践,本文在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分析基础上,深入剖析了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主要困境,提出重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强调工学结合、提高企业的参与度,持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完善人才评价标准体系,推进现代学徒制保障体系建设等改进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余雅兰   刘晓萍  
强政策牵引下的中国特色学徒制的后续发展动力,需要构建稳定的机制才能实现。我国乃至全球对学徒制的源需求来自工作内容的复合性改变、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变化以及经济发展的核心需求。在源动力的持续刺激下,如何构建我国学徒制发展的动力机制,是助推我国学徒制从模式迈向制度的关键。通过分析国际学徒制发展的内在动力、外部引力与协同推力三大动力要素,进而讨论各国政府在构建学徒制发展动力机制中发挥的作用。通过对我国学徒制动力机制构建现状的反思,指出我国在国家统一治理与地方实施的双层治理模式下,存在治理专门化程度不足、外部引力过度依赖校企双方、成本分摊缺乏长期性激励的问题。为推动我国学徒制动力机制有效落实,应采取高技术型人才需求的积极响应策略、强化治理的专门性、构建学徒制质量标准以及提供企业参与的持续性保障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祝木伟  肖亚杰  
现代学徒制作为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用布局和创新实践。本文在调查分析了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基础上,针对主要困境,提出遴选合作企业、保障育人优载体,落实双重身份、提升合作成功率,加强双师建设、促进培养有效性,加大政策扶持、推动改革可持续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韩永强   刘嘉琪  
在高技能人才相对短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学徒制体系的背景下,对中国特色学徒制进行层次升级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逻辑理路。从2020年提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层次学徒制”以来,中央和地方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可以借鉴英国、德国和意大利发展高层次学徒制的经验,从制度安排、参与主体、经费投入、完善监督评价和宣传示范等多个环节入手,着力推进中国特色高层次学徒制建设的步伐。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秦程现  任永波  
学习环境是开展建构性学习各种资源的集合,有助于加速实现学习者的知识建构。以乔纳森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模型为理论基础,遵循范梅里恩伯尔的逼真度原则,围绕问题、相关案例、信息资源、认知工具、协作工作、境脉支持六个方面,建构了中国特色学徒制的学习环境模型,针对性提出重要他人的示范与指导、搭建脚手架、推行技术认证考核机制的教学策略,以期为全面推行中国特色学徒制、提高学徒制人才培养效能提供有力支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雷前虎  来文静  
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的重要举措,承担着为国家经济转型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当前,学界对中国特色学徒制的起源及传承问题尚缺少深入探讨,亟须进行科学、细致的梳理。事实上,近代以来,在经济转型人才需求改变、学校教育严重缺位以及传统学徒制改良诉求等诸多时代背景下,中国传统学徒制基于传统,融合现代性因素,逐渐发展分化为养成工制、练习生制、艺徒学校等多种类型,呈现出学徒类型由固定模式向多元共存演进、学徒关系由技能传承向劳动用工演进、学徒培养由企业内教育向院校教育演进等近代演进特征,形成了中国特色学徒制的"近代形态",体现出"时变是守"的理念特色、"融汇中西"的实践特色、"为国救国"的文化特色等中国特色,有力推动了中国传统学徒制固有形态向中国特色学徒制近代形态转型,为构筑中国特色学徒制原创理论及实践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邓丽娟  黄日强  
自发性变迁路径、强制性变迁路径和诱致性变迁路径是建立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度的三种主要路径。我国建立现代学徒制度应当以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路径的组合为主要路径,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的一些特点,先试点后推广,最终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小丰  孙跃  
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应然表现为实现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实施招生招工一体化,采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拥有校企共建共享的教师队伍。针对现代学徒制实施中政府的支持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行业企业的参与力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和师资队伍的匹配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的实然困境,应从求新、求真、求实三条途径来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即转变思想观念和创新思维方式,政府规范引导和行业协调参与,学校和企业扎扎实实地开展合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石永洋  赵鹏飞  刘武军  罗涛  
专用性人力资本是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资本,也是构建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本。经验表明,学徒人力资本投资是专用性人力资本积累和形成的重要方式,学徒人力资本投资的数量与质量,与人力资本投资政策息息相关。建立健全学徒人力资本投资政策支持体系、优化学徒人力资本投资主体支持政策、完善学徒人力资本投资主体之外的利益相关者支持政策,是推动中国特色学徒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成涛   林欢   陈良  
中国特色学徒制是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成果,也是我国职业教育制度变迁的必然结果。中国特色学徒制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吸引力提升是推动其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制度变迁理论框架内,人才强国战略是中国特色学徒制吸引力提升的逻辑起点,主体信念变迁是中国特色学徒制吸引力提升的内在机制,发展环境变迁是中国特色学徒制吸引力提升的动力。正式制度建设滞后、非正式制度约束和过度路径依赖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国特色学徒制的健康发展。因此,中国特色学徒制吸引力的提升需要通过加强正式制度建设,提高正式制度对中国特色学徒制的支撑度;创新中国特色学徒制的话语体系,营造中国特色学徒制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打破拿来式职业教育改革的路径依赖,创新中国特色学徒制内生式的改革范式等维度来实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林徐润  高军  
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历经十余年的改革实践,从试点试行到全面推行,开拓了育人新境界和发展新格局。从组织生态学的视角对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进行组织合法性、组织生态位和组织发展环境三个方面的逻辑研究,分析现代学徒制存在的组织合法性困惑、组织生态位困惑和外部环境困惑,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发展的推进策略,提出要以现场工程师为培养目标,积极实施高质量特色化推进策略,解决学徒制发展现实之困,助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促进职业教育质量、适应性和吸引力的提升,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南海  陈娟  
全面而准确地界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概念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至关重要的。现代职业教育不仅是一个与时间相关的概念,而且在更深刻的意义上是一个与现代产业内涵密切相关的概念。现代职业教育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因为,在生产力的推动下,现代产业的结构、技术与形态都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突出特性是与中国特色现代产业体系和教育体系相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需要具有国际视野,既要有世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共性,也要有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个性。在策略上,应把发展初等职业教育作为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把促进我国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完善作为构建中国特色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