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34)
- 2023(13170)
- 2022(11139)
- 2021(10611)
- 2020(8716)
- 2019(20339)
- 2018(20215)
- 2017(38797)
- 2016(21069)
- 2015(23984)
- 2014(24035)
- 2013(23709)
- 2012(21556)
- 2011(19460)
- 2010(19084)
- 2009(17380)
- 2008(16727)
- 2007(14346)
- 2006(12531)
- 2005(11210)
- 学科
- 济(87834)
- 经济(87737)
- 管理(57387)
- 业(54680)
- 企(44095)
- 企业(44095)
- 方法(39294)
- 数学(34349)
- 数学方法(34037)
- 中国(26989)
- 农(24266)
- 业经(19540)
- 财(19417)
- 学(17877)
- 贸(17353)
- 贸易(17343)
- 地方(17046)
- 易(16916)
- 农业(15953)
- 制(15249)
- 和(13449)
- 环境(13377)
- 理论(13206)
- 银(12894)
- 银行(12859)
- 技术(12735)
- 行(12319)
- 发(12258)
- 融(12207)
- 金融(12205)
- 机构
- 大学(300529)
- 学院(296275)
- 济(123983)
- 经济(121550)
- 管理(118230)
- 研究(103855)
- 理学(102732)
- 理学院(101597)
- 管理学(99980)
- 管理学院(99455)
- 中国(77356)
- 京(65111)
- 科学(63207)
- 财(53335)
- 所(51499)
- 研究所(47322)
- 农(46321)
- 中心(45468)
- 财经(43650)
- 业大(43190)
- 北京(41643)
- 江(40875)
- 经(40003)
- 范(39809)
- 师范(39489)
- 经济学(38027)
- 院(37674)
- 农业(36171)
- 经济学院(34318)
- 州(33220)
- 基金
- 项目(206261)
- 科学(162759)
- 研究(152358)
- 基金(151294)
- 家(131860)
- 国家(130806)
- 科学基金(112110)
- 社会(97112)
- 社会科(91995)
- 社会科学(91972)
- 基金项目(80296)
- 省(77229)
- 自然(71823)
- 自然科(70178)
- 自然科学(70163)
- 教育(68974)
- 自然科学基金(68906)
- 划(66122)
- 资助(62265)
- 编号(61405)
- 成果(50134)
- 部(46463)
- 重点(45906)
- 发(44114)
- 创(42425)
- 课题(42055)
- 国家社会(40565)
- 教育部(40022)
- 创新(39645)
- 科研(39164)
- 期刊
- 济(132631)
- 经济(132631)
- 研究(90418)
- 中国(55298)
- 学报(46266)
- 科学(43870)
- 农(43186)
- 管理(42787)
- 财(37693)
- 大学(35258)
- 教育(33240)
- 学学(32869)
- 农业(30458)
- 技术(24614)
- 融(23997)
- 金融(23997)
- 经济研究(22036)
- 财经(20991)
- 业经(20526)
- 问题(18004)
- 经(17960)
- 图书(16855)
- 业(16161)
- 贸(14452)
- 理论(14405)
- 技术经济(14181)
- 科技(14177)
- 世界(14050)
- 现代(13542)
- 资源(13039)
共检索到4298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辜胜阻 易善策 李华
城镇化是我国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必然面临并需要科学引导与管理的重大问题。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过程具有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双重转型"背景;表现为人口城市化(异地转移)和农村城镇化(就地转移)"双重城镇化方向";是在"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双重动力驱动下的城镇化;是在制度变迁方面自上而下的城镇化和自下而上的城镇化的"双重发展模式"。认为,中国的城镇化不能照搬别国的模式,必须从自己的国情出发,走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要在产业转型与体制转型的背景下,将人口城市化与农村城镇化、"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的城镇化机制结合起来,并积极多渠道地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
关键词:
城镇化 工业化 中国特色 农民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柏文 杨懿 李慧新
从城镇化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几乎一直在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从古代的行政型城镇化道路和市镇化道路,到近代的商业城镇化道路,再到当代的乡镇工业小城镇化道路。在1000多年城镇化历史中,中国只有约138年的时间在学习西方的传统工业城镇化道路。从城镇化动力产业的角度来看,中国推动城镇化依赖众多的产业,古代主要依赖手工业和商业,近代主要依赖商业和近代工业,现代主要依赖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中国对城镇化动力产业的选择一向比较绿色环保。无论是从历史还是产业的视角,以第三产业作为中国城镇化的动力产业将是未来中国特色城镇化的主要道路之一。
关键词:
中国 特色城镇化 动力产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黎明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在城镇化进程中,要坚持"四化"协调发展,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科学推进城市群的规模和格局,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但在城镇化进程中,也要注意保障粮食安全,要因地制宜,不能搞"一刀切"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金石 黄城 刘方健
文章从城镇化战略、城镇化模式、城镇化速度、城镇化与扩大内需、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等五个方面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梳理。文章认为,已有的研究成果为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和启发,但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还需要理论界更为系统的研究和决策层完善顶层设计,重点解决好城镇化过程中的农地产权、户籍制度改革、农民工市民化就业、金融支持和提高城镇化率等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占斌
城镇化是各国实现现代化的普遍规律和重要标志,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王牌"力量,它能够为创造巨大的内需投资提供动力和空间并更好地改善民生。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问题、新挑战、新任务,我们需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道路主要表现为新核心、新理念、新动力、新方式、新格局、新重点等六个"新"。走好新型城镇化道路,必须正确认识城镇化发展规律,结合中国城镇化的特殊性,牢固树立以质量为核心的发展理念,降低城镇化门槛,建设包容性城镇,积极完善城镇化战略格局,多渠道筹措城镇化资金,积极深化制度改革。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新理念 新动力 新方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俊梁 徐敏 陈瑜
生态文明是新形势下中国实现城镇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重要特征。中国走生态文明型城镇化道路应当借鉴国外城市化发展的经验教训,总结中国沿海地区城镇化发育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中国进行生态文明型城镇化建设必须依靠科学规划的引领,凸现以人为本的特色,要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重要抓手,要注重发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引导的作用,实现绿色低碳的城镇化。
关键词:
城镇化 中国特色 生态文明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经勇 任柏强
从十六大报告关于三农问题论述的逻辑体系看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结合繁荣农村经济的内在要求提出来的。也就是说 ,现阶段我国城镇化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 ,以逐步优化城乡人口布局 ,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创造必要的条件
关键词:
中国特色 城镇化道路 理性思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鲁德银
中国土地城镇化道路最重要的特征是土地国有化。我国土地国有化带来诸多重大问题:私有产权保护不力损害经济增长动力机制;土地国有化与市场化的冲突;强制征收和廉价补偿妨碍和谐社会建设;导致土地过度城镇化,危及国家粮食安全。完善中国特色的土地城镇化道路就是要采取"市场化+国有化"的土地城镇化道路:政府要转变观念与职能,确立科学发展观主导地位;国有与私有土地产权平等保护制度;发挥市场机制在农村土地所有权征收和城镇国有土地出让中利益分配作用;健全公平和谐征收法律制度;发挥土地产权自我保护耕地的机制。
关键词:
城镇化 土地国有化 中国特色 土地产权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许经勇 黄爱东
党十六大报告和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年9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5次集体学习会上有一个突破 性的提法,就是要跳出传统的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局限,站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全局的高度,来考虑如何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从而提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思路。也就 是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这种“特色”集中表现在它是同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
关键词:
中国特色 城镇化 道路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许经勇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年9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5次集体学习会上强调指出,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城镇化。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这就进一步深化十六大报告所提出的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新思路,深刻揭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实质。这种“特色”集中表现在它是同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关键词:
中国特色 城镇化 协调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聂高民
一、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与统筹城乡发展不可分割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其核心是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推进城镇化,而不是仅就工业和城镇自身发展谈论城镇化。中国特色城镇化的根本出发点,是走出一条城乡和谐有序的工业化、城镇化道路,避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韩越
本文在分析农民市民化主要障碍在于体制、政策、认识、素质等四方面障碍的基础上,提出了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有效克服障碍、加快农民市民化的现实途径,即:一是走城镇化道路更符合国情,能够走出单纯依靠城市化的误区;二是走城镇化道路更有利于缓解转换难度,短时间内改变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三是走城镇化道路更有利于构筑农民市民化的产业支撑。
关键词:
城镇化道路 农民市民化 现实途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肖金成 史育龙 申兵 袁朱 李忠 欧阳慧
一、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基本内涵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总结城镇化的实践经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基本内涵可概括为:与人口多、耕地少的基本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赖扬恩
"十二五"期间强调经济结构调整的国家宏观战略构成了中国城乡社会结构转型重大背景,而转型的核心纽带是城镇化发展。在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进程中,应正确处理好城镇化发展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城镇化发展与"三农"的关系、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城镇规模结构与空间分布的关系。注重把城镇化发展建立在有利于民生改善的基础之上,是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根本出发点。主要思路是:以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制度为目标,构筑有利于民生改善的城镇化制度框架;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城镇和谐发展,全面推进城镇化绿色转型;大力推进就地城镇化,促进城镇化走上内生型发展的道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