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39)
2023(14560)
2022(11755)
2021(10747)
2020(8547)
2019(19564)
2018(19220)
2017(35195)
2016(19097)
2015(21598)
2014(21733)
2013(21244)
2012(20118)
2011(18581)
2010(18753)
2009(17329)
2008(17237)
2007(15479)
2006(14141)
2005(13452)
作者
(56075)
(46528)
(46370)
(44103)
(29932)
(22150)
(21036)
(18137)
(18090)
(16697)
(16138)
(15623)
(15132)
(15093)
(14693)
(14410)
(13884)
(13457)
(13360)
(13119)
(12134)
(11440)
(11313)
(10876)
(10464)
(10403)
(10360)
(10276)
(9487)
(9465)
学科
(89723)
经济(89621)
管理(46783)
(44724)
(33795)
企业(33795)
中国(32912)
方法(28588)
(28578)
地方(23925)
业经(23290)
数学(22947)
数学方法(22714)
农业(19208)
(18271)
(17666)
(17475)
(17181)
贸易(17163)
(16613)
(16337)
(16315)
银行(16313)
(15995)
金融(15988)
(15977)
理论(14960)
(13460)
(13198)
环境(12930)
机构
大学(277222)
学院(276403)
(120012)
经济(117577)
研究(107924)
管理(96166)
中国(83558)
理学(80445)
理学院(79389)
管理学(77990)
管理学院(77457)
科学(62731)
(62297)
(55507)
(54981)
研究所(49524)
(47682)
中心(47230)
(43501)
财经(42523)
(41070)
师范(40663)
北京(40590)
(38799)
(38668)
经济学(38412)
业大(37207)
农业(36779)
(34830)
经济学院(34302)
基金
项目(174994)
科学(138038)
研究(133219)
基金(125727)
(109748)
国家(108770)
科学基金(91558)
社会(86250)
社会科(81532)
社会科学(81516)
(67064)
基金项目(64216)
教育(60484)
(56924)
自然(54072)
编号(53914)
自然科(52843)
自然科学(52827)
自然科学基金(51885)
资助(50992)
成果(46399)
(43878)
重点(40527)
课题(39581)
(38998)
国家社会(36825)
(36126)
发展(36110)
(35517)
中国(33970)
期刊
(146490)
经济(146490)
研究(94020)
中国(69268)
(48081)
学报(43780)
科学(41366)
(40896)
教育(40367)
管理(39366)
大学(34052)
农业(32816)
学学(31403)
(30377)
金融(30377)
经济研究(24446)
技术(24133)
业经(24001)
财经(22177)
问题(19495)
(19471)
(17768)
(17106)
世界(16246)
国际(15590)
图书(15225)
(13527)
(13337)
论坛(13337)
技术经济(13049)
共检索到4533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滕翠华  
中国特色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既是一个全新的时代命题,又是城乡一体化的新阶段新主题,饱含深厚的理论根基、强烈的时代意蕴和浓郁的中国特色。其理论内涵是实现城乡文化权利上平等、文化政策上一致、文化资源上互补、文化发展上互动、文化改革上互促;其理论渊源是马克思主义城乡文化融合发展观;其理论属性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发展观;其理论实质是破除城乡文化二元化体制结构,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其理论内容涵摄在文化民生的发展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平台、农村和基层的重点区域以及统筹城乡的根本方法等维度。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尹成杰  
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党采取了一系列重大决策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政策措施逐步完善。当前要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农村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社区建设、社会管理、政策扶持等八大体系。城乡一体化发展应坚持统筹城市资源向农村合理流动,统筹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互促互进,统筹保护和利用耕地与淡水资源,统筹大中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统筹安排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应把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列入"十二五"规划,把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作为重点领域,把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作为重要任务,把加快小城镇建设作为重要举措,把解决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作为当务之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姚小飞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城市化、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通过对世界各国城乡一体化实践和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得出了具有规律性的共同特征,如城乡关系从不平衡走向平衡,保持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发展,重视统筹工农、城乡发展,世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明了方向。然而,推进城乡一体化还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目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固化的城乡二元结构、各异的地区发展状况等制约着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因此,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既要遵循世界普遍规律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江燕  白永秀  
本文基于城乡系统共生理论构建了包含城乡空间、城乡经济、城乡社会、城乡生态环境四个维度35个基础指标的城乡发展一体化指数,并采用两步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整体与省域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21世纪以来,中国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及各维度指数均呈现平稳增长的态势,2011年,中国30个省域城乡发展—体化水平差异显著且整体呈现"自东向西逐渐降低,东北三省穿插其中"的经济地理特征,呈现这种分布特征的原因是省域在自然禀赋、社会经济以及政策制度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应从各省份实际出发,制定富有弹性、分类指导的城乡发展一体化政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程拔文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和标志,城乡一体化是当今世界潮流。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45%,我国为28%,广东为38%。改革开放加快了我国城市化发展,主要体现是乡镇企业促进小城镇发展,农村整体质量提高,90年代广东掀起城市化热潮,珠江三角洲整体上已完成商品农业和农村工业化阶段,正进入大力发展基础设施阶段。形成以大中城市为核心、小城镇为基础的组团式城乡一体化新格局。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夏杰长  
随着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和《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全文公布,文化产业再次成为热点议题。我国文化事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城乡差距十分显著,农村文化明显滞后。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中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家国  
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为新时期城乡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其核心是以政府为主导,推进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齐全、适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加大城乡文化事业费的投入比重。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潘永江  
促进城乡一体化是我国城市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围绕城乡一体化的内涵、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提出了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思路和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强  
城乡一体化是为解决中国特殊问题而提出的,是解决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机制及其造成的城乡多方面差距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城乡一体化的实践和理论有一个认识历程。城乡一体化作为在较高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上具有指导意义的理念,其发展面临着对于城市和乡村的认识方面的重大理论挑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徐明华  盛世豪  白小虎  
城乡二元结构同时并存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二元结构之间的差距会缩小,并且逐步向着一体化的一元结构转型。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二元结构不但没有弱化,反而有强化的趋势,而且产生了以城市农民工为第三元的三元社会结构,从而对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现在是到了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结构转型和城乡协调一体化的时候了。而要实现结构的转型,最有现实可能,也是最关键的就是要通过实现国民待遇、降低城市化门槛等途径,首先解决第三元的结构转型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曦  
当产业集群和县域经济有效融合时,就会形成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加快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是实现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基本路径。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应以县域为载体,合理规划,发挥优势,努力延伸产业链条,以期促进城乡互动,实现城乡和谐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顾益康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我国在新世纪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这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几十年处理城乡关系、解决"三农"问题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和主要矛盾而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战略思想,是致力于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卢燕平  
中国工业化的起步阶段和初级阶段,主要依赖农业剩余转移和农业支持政策。农业剩余转移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但也限制了农业发展能力和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能力,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农业支持政策在保障工业发展的同时,也形成了城乡分割的政策和制度体系。目前,中国工业化已经步入中级阶段,形成独立和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和较强的生产能力,不再完全依赖农业的支持,因此,应该逐步取消城乡二元的政策和制度体系,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齐永忠  于战平  
本文认为,国内对都市农业的认识存在四个方面的误区:以都市的发展需要为中心,主观设计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将旅游观光休闲功能作为都市农业的发展重点;将高科技农业作为都市农业的本质规定;认为都市农业重点要发挥龙头作用。都市农业与城郊农业在发展的环境条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目标功能方面存在区别,只有用城乡一体化的思维才能有效地促进都市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建涛  王艳华  高建华  
笔者基于新时期城乡一体化发展内涵,构建了城乡一体化评价体系,引入了基于ANP改进TOPSIS方法的评价模型,对我国2000年~2011年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进行模拟与测度。结果表明,ANP-TOPSIS的应用增强了多维度系统评价的合理性与可信度;我国当前城乡一体化整体处于探索期的中期阶段,中西部地区与东部、东北地区城乡一体化水平差距明显,且表现为时间序列上的路径锁定;加快广大中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建立与健全新型城乡关系应成为我国未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任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