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77)
- 2023(12289)
- 2022(10721)
- 2021(10410)
- 2020(8654)
- 2019(20311)
- 2018(20183)
- 2017(38822)
- 2016(21067)
- 2015(24009)
- 2014(23895)
- 2013(23813)
- 2012(21887)
- 2011(19758)
- 2010(19501)
- 2009(17779)
- 2008(17340)
- 2007(15035)
- 2006(12977)
- 2005(11302)
- 学科
- 济(86362)
- 经济(86261)
- 管理(58233)
- 业(54952)
- 企(44378)
- 企业(44378)
- 方法(41635)
- 数学(36578)
- 数学方法(36244)
- 中国(26053)
- 农(22910)
- 财(19578)
- 贸(17905)
- 贸易(17897)
- 学(17881)
- 业经(17644)
- 易(17438)
- 地方(15597)
- 农业(15312)
- 制(14528)
- 和(13907)
- 理论(13639)
- 环境(13284)
- 银(12532)
- 银行(12492)
- 技术(12415)
- 行(11973)
- 融(11969)
- 金融(11967)
- 务(11852)
- 机构
- 大学(300016)
- 学院(296302)
- 济(123610)
- 经济(121213)
- 管理(118732)
- 理学(103647)
- 理学院(102468)
- 研究(101818)
- 管理学(100798)
- 管理学院(100274)
- 中国(75857)
- 京(64374)
- 科学(62176)
- 财(53466)
- 所(50594)
- 研究所(46579)
- 中心(44778)
- 农(44754)
- 财经(44013)
- 业大(42991)
- 北京(41282)
- 经(40338)
- 江(39898)
- 范(39421)
- 师范(39118)
- 经济学(37821)
- 院(36831)
- 农业(35109)
- 经济学院(34142)
- 财经大学(33005)
- 基金
- 项目(206477)
- 科学(162886)
- 研究(152369)
- 基金(151324)
- 家(131522)
- 国家(130466)
- 科学基金(111971)
- 社会(96718)
- 社会科(91632)
- 社会科学(91608)
- 基金项目(80413)
- 省(77507)
- 自然(72096)
- 自然科(70441)
- 自然科学(70425)
- 教育(69818)
- 自然科学基金(69166)
- 划(66312)
- 资助(62960)
- 编号(61589)
- 成果(50347)
- 部(46709)
- 重点(45728)
- 发(43367)
- 创(42548)
- 课题(42157)
- 教育部(40393)
- 国家社会(40034)
- 创新(39638)
- 科研(39292)
- 期刊
- 济(128930)
- 经济(128930)
- 研究(88314)
- 中国(55626)
- 学报(45969)
- 科学(43386)
- 管理(42358)
- 农(40533)
- 财(38191)
- 大学(34887)
- 教育(33431)
- 学学(32668)
- 农业(28903)
- 技术(24631)
- 融(22625)
- 金融(22625)
- 经济研究(21688)
- 财经(21129)
- 业经(19677)
- 经(18066)
- 问题(16987)
- 图书(16470)
- 业(15438)
- 理论(14689)
- 贸(14324)
- 技术经济(14056)
- 科技(13954)
- 世界(13731)
- 实践(13265)
- 践(13265)
共检索到4257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胡磊
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关系的本质属性,利益均衡和合作共享是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本质要求。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构建是马克思主义劳动关系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合理发展,需科学把握劳动关系规制的一般规律和中国特色。当前,我国工会维权和集体协商机制不成熟、劳动力市场分割明显、新常态下劳动供给和用工需求深刻变动、法律供给和实施不够给力,致使劳动关系不平衡、不公平、不稳定、法治不到位的问题比较突出。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需要在完善工会维权和集体协商机制、消除用工歧视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提高法治效能等方面协同努力。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邢志昂
2015年3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下称《意见》),学习贯彻好《意见》精神,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企业联合会(下称企联)系统的重大任务。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新形势下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在新常态下所必须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过程中,也必然伴随着结构性失业,一部分企业要关停甚至破产、退出市场,一部分企业要调整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范丽娜
本次会议旨在通过对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进行深入的研讨,从而提出该《意见》对于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劳动关系未来发展具有指导作用。核心观点涉及《意见》出台的时代背景、重要意义、特点、落实注意问题、劳动关系三方未来举措等诸方面。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意见》是党中央、国务院第一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对劳动关系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并把它上升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这充分表明党和国家对保护劳动者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高度重视,《意见》的颁布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关键词:
和谐 劳动关系 经济新常态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任社宣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摆在了重要的位置,作出了重大部署。党的十八大提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均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出了明确要求;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中发[2015]10号),明确了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文静 王文珍
本文在总结归纳劳动关系发展普遍规律、分析梳理中国特色劳动关系的性质、特点、主要矛盾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特色协调劳动关系体制机制应采用协商共赢模式,并对协商共赢模式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
中国特色 劳动关系协调 协商共赢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权衡 徐琤
马克思当年提出的资本"文明化趋势"及其内在逻辑矛盾的命题,仍然可以有效地解释当代发展的逻辑和现实。既要充分发挥资本创造人类物质文明的巨大进步力量,也必须采取措施,克服资本的内在逻辑和矛盾。这一命题是理解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一个重要视角,其最大的启示就在于要通过法律制度安排、政府政策干预等方式,妥善处理好当代发展中的资本与劳动的关系,努力实现社会和谐。
关键词:
资本理论 两极化 劳动关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卫华
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必须优化和调整经济结构,加快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内需、自主创新、将经济增长的方式由出口拉动、低端加工向以内需为主、高端制造转变,目前正在调整结构和布局的中央企业和省属大型企业,在国内经济中,发挥了重大的影响力。文章重点分析了新时期国有企业的现状、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作用及在国内经济中的影响力。
关键词:
国有企业 作用 地位 经济 影响力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黄国琴
劳动保障监察是政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关键性行政力量,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发展理念决定了其既要履行为劳动权益实现提供国家保护的责任与义务,又要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双重价值目标。劳动保障监察职能定位应以"二元"本质属性特征为基本出发点。基于对劳动监察职能国际发展趋势与新时代对劳动保护升级现实要求的综合考量,劳动保障监察职能范围广泛性的制度安排具有现实合理性。当前引发劳动争议的主因源自雇主劳动违法的客观现实,以及劳动执法权与行政调解手段的职能优势互补特点,劳动保障监察作为劳动争议多元处理机制参与主体兼承的调解职能制度扩容也成为必要,但应按类型划分实行分类处理。
关键词:
和谐劳动关系 劳动保障监察 职能定位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西涛 王炜
组织承诺理论对和谐劳动关系构建而言具有很好的解释和启示作用。依据组织承诺理论,和谐劳动关系构建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现实困境,主要表现为和谐劳动关系缺少情感基础、动力机制、约束机制、物质条件和信用保障等。因此,需要营造和谐工作环境,设立合理的评价标准;创新人才激励政策,拓宽人才晋升空间;丰富组织文化内容,加强责任道德培养;优化薪酬福利体系,转换绩效形式;建立沟通协商机制,畅通信息渠道,最终实现和谐劳动关系。
关键词:
劳动关系 组织承诺 现实困境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劳动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郑东亮
我国进入黄金发展期,同时也是社会矛盾凸显期。我们面临就业方式多样化、经济全球化、城镇化以及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的环境变化,乃至于急剧变化。劳动关系作为基本的社会关系,其和谐稳定问题日益显示其重要性,应该从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予以关注。劳动关系是基本的社会关系,协调劳动关系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的意义。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冯喜良
本文认为,劳资双方构建劳动关系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劳动过程,而寻求效率、公平以及话语权的平衡是实现劳动过程的主要途径;作为构成劳动关系基本主体的雇主是影响劳动关系的主导因素,但只有在适当的压力机制下雇主才能积极推动和谐劳动关系的发展。文章在梳理中国雇主发展变化特征的基础上指出,通过对雇主形成合理的压力从而建立内生性的劳资双方的博弈机制,激发和促进雇主改善劳动关系的积极性,是中国劳动关系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劳动过程 寻求平衡 雇主作用 压力机制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桂华
和谐劳动关系就是要做到让劳动者更有尊严、生产更加安全、分配更加公平、生活更有保证,在组织中形成一种和谐的社会工作环境。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在思想上要树立和谐价值观,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加强与员工的合作,注重员工的个性化全面发展,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进步;在管理上要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科学的用人机制和薪酬体系、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有效的培训机制,满足员工不同层次的需要,把员工的生存与发展作为最高价值追求,形成和谐激励机制和有效开发机制;在法律法规上要健全劳动保障监察体制、劳动争议调处仲裁机制和社会保障制度,确立工会组织的地位,形成完善的劳动协调机制、劳动权益保障机制和有效的社会监...
关键词:
劳动关系 和谐 以人为本 人力资源开发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左雅晴
共生理论对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内容、目标和机理而言,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和适切性。按照共生理论,我国劳动关系领域存在着共生单元主体存在缺陷、共生模式不够健全、共生环境有待改善、共生界面尚待优化等问题。为此,应该强化共生单元素质,推动共生模式发展,加快共生环境改善,致力共生界面优化。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凌建华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企业发展面临新的问题,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面临新的挑战。在新常态下,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对于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依法治企,依法维权,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渠邕 于桂兰
近几年劳动关系逐渐成为社会热点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劳动关系和谐指数的构建和应用研究。本文从基础概念、指数体系设计及实证研究三个层面,对劳动关系和谐指数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了评述。劳动关系和谐指数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现行研究存在基础概念界定尚待统一,指数体系设计中指标选取多来自劳动关系的环境因素,随意性、阶段性特征明显,加权式的指数合成方法可能导致指标间的替代效应,实证研究由于受数据采集条件约束尚显欠缺等问题。未来研究应从基础问题入手,使指数体系设计更直接地指向劳动关系本身,更直接地反映实际劳动关系状态,更好地为和谐劳动关系建设服务。
关键词:
劳动关系 和谐指数 指标体系 测量应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