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9)
2023(1459)
2022(1293)
2021(1199)
2020(1026)
2019(2470)
2018(2551)
2017(5292)
2016(2897)
2015(3290)
2014(3290)
2013(3400)
2012(3167)
2011(2820)
2010(2848)
2009(2700)
2008(2788)
2007(2709)
2006(2258)
2005(1942)
作者
(7974)
(6918)
(6682)
(6379)
(4122)
(3117)
(3104)
(2728)
(2583)
(2463)
(2245)
(2223)
(2193)
(2159)
(2108)
(1961)
(1940)
(1931)
(1906)
(1899)
(1702)
(1663)
(1660)
(1621)
(1557)
(1456)
(1451)
(1404)
(1349)
(1331)
学科
(15457)
经济(15439)
(9612)
方法(8958)
管理(8522)
数学(8162)
数学方法(8132)
(6877)
企业(6877)
中国(5273)
(4854)
劳动(4837)
(4591)
农业(3336)
(3130)
(2938)
(2741)
贸易(2740)
(2643)
人口(2445)
动力(2409)
劳动力(2365)
地方(2316)
(2295)
业经(2231)
农业劳动(2186)
农业人口(2136)
理论(2063)
(2027)
关系(1970)
机构
大学(43499)
学院(42438)
(19857)
经济(19534)
管理(16802)
理学(15024)
理学院(14846)
管理学(14520)
管理学院(14460)
研究(13517)
中国(10326)
(8796)
(8628)
科学(7705)
财经(7389)
(6790)
(6768)
经济学(6627)
研究所(6132)
(6128)
经济学院(5941)
中心(5854)
业大(5852)
(5852)
财经大学(5599)
(5508)
师范(5465)
北京(5441)
商学(4992)
商学院(4932)
基金
项目(27959)
科学(22736)
基金(21532)
研究(19665)
(18471)
国家(18301)
科学基金(16055)
社会(13838)
社会科(13114)
社会科学(13112)
基金项目(11421)
自然(10423)
自然科(10236)
自然科学(10234)
(10112)
自然科学基金(10064)
教育(9681)
资助(9311)
(8651)
编号(7487)
(6720)
成果(6178)
教育部(6069)
重点(6018)
人文(5856)
国家社会(5727)
(5507)
大学(5476)
科研(5377)
(5206)
期刊
(20174)
经济(20174)
研究(12089)
中国(9543)
管理(6312)
科学(6309)
学报(6244)
(6222)
(5404)
大学(4943)
学学(4734)
财经(3914)
教育(3843)
农业(3509)
经济研究(3496)
(3444)
金融(3444)
(3376)
技术(3107)
业经(3066)
问题(2795)
统计(2759)
(2458)
商业(2444)
理论(2279)
决策(2230)
技术经济(2147)
(2093)
世界(2092)
实践(2005)
共检索到623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邢志昂  
2015年3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下称《意见》),学习贯彻好《意见》精神,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企业联合会(下称企联)系统的重大任务。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新形势下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在新常态下所必须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过程中,也必然伴随着结构性失业,一部分企业要关停甚至破产、退出市场,一部分企业要调整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胡磊  
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关系的本质属性,利益均衡和合作共享是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本质要求。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构建是马克思主义劳动关系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合理发展,需科学把握劳动关系规制的一般规律和中国特色。当前,我国工会维权和集体协商机制不成熟、劳动力市场分割明显、新常态下劳动供给和用工需求深刻变动、法律供给和实施不够给力,致使劳动关系不平衡、不公平、不稳定、法治不到位的问题比较突出。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需要在完善工会维权和集体协商机制、消除用工歧视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提高法治效能等方面协同努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卫华  
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必须优化和调整经济结构,加快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内需、自主创新、将经济增长的方式由出口拉动、低端加工向以内需为主、高端制造转变,目前正在调整结构和布局的中央企业和省属大型企业,在国内经济中,发挥了重大的影响力。文章重点分析了新时期国有企业的现状、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作用及在国内经济中的影响力。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范丽娜  
本次会议旨在通过对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进行深入的研讨,从而提出该《意见》对于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劳动关系未来发展具有指导作用。核心观点涉及《意见》出台的时代背景、重要意义、特点、落实注意问题、劳动关系三方未来举措等诸方面。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意见》是党中央、国务院第一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对劳动关系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并把它上升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这充分表明党和国家对保护劳动者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高度重视,《意见》的颁布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宝珠   葛丰收  
相较于工业经济时代,数字经济时代劳动关系呈现新样态。构建数字经济时代和谐的劳动关系对于确保劳动者权益、推进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扎实性进展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下数字经济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逻辑,从完善数字劳动过程中的政府规制、构建服务于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体系、构建数据产权制度体系、构建适应平台经济的监管制度体系和数字空间工会体系等四个角度提出政策建议,以期能够为构建数字经济和谐劳动关系提供有益支持。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宋桂霞  齐晓安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劳动关系中因劳资利益失衡导致的矛盾和冲突日益凸显,必须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一、劳资利益失衡,劳动所得在分配中比重下降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尧  顾磊  
人力资源发展涉及专业知识、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多个多方面,对于提升人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人力资源水平的提升会从提高劳动者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心理素质等多个方面和谐劳动关系。实际上,劳动关系发生矛盾的主体是人,这涉及的也是人力资源问题。因此,人力资源的全面发展,有利于缓和劳动关系矛盾。为此,本文以现实案例为基础,深入分析当前人力资源的内涵以及影响劳动力关系的因素,探索人力资源发展对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作用机理。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这是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协调劳动关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充分认识和领会《意见》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全面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对推动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落实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志强  赵首军  
后危机时代,劳动争议案件日益增多,劳动关系问题开始凸显和爆发。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特别是发展和谐的劳动关系面临巨大挑战。文章认为,面对后危机时代和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挑战,企业应以此为契机,抓住机遇,通过加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和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叶益源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受到极大的影响,其生存和发展遭遇严峻的挑战,广大职工的权益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劳动者面临着待岗、降薪、失业等风险。疫情也给劳动关系领域带来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延迟复工、居家办公、特殊期间劳动保障等,在此情况下,作为企业人事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需要组织发挥好应有的作用,积极探求解决方案,共同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冯喜良  
本文认为,劳资双方构建劳动关系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劳动过程,而寻求效率、公平以及话语权的平衡是实现劳动过程的主要途径;作为构成劳动关系基本主体的雇主是影响劳动关系的主导因素,但只有在适当的压力机制下雇主才能积极推动和谐劳动关系的发展。文章在梳理中国雇主发展变化特征的基础上指出,通过对雇主形成合理的压力从而建立内生性的劳资双方的博弈机制,激发和促进雇主改善劳动关系的积极性,是中国劳动关系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赵胜利  
山东省临沂市人社局坚持"防、调、查"相结合,寓服务于执法之中,采取人性化执法方式,综合运用法制宣传教育、用工行为引导、劳资矛盾化解等方式,最大限度地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实现劳动者合法权益和企业效益的双赢。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劳动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郑东亮  
我国进入黄金发展期,同时也是社会矛盾凸显期。我们面临就业方式多样化、经济全球化、城镇化以及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的环境变化,乃至于急剧变化。劳动关系作为基本的社会关系,其和谐稳定问题日益显示其重要性,应该从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予以关注。劳动关系是基本的社会关系,协调劳动关系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的意义。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薛永武  
本文在对劳动关系不和谐的表现及其因果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和谐劳动关系的两个本质特征,指出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应该确立员工在企业的主体地位,建立企业与员工之间新型的合作组织,形成共生共荣与积极的互动关系,体现出员工劳动的自由自觉性,促进员工生命活动的审美化,实现员工的创造性社会本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胜兰  
和谐社会需要各种社会关系的稳定与协调,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的协调与否关系到能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前,在国有企业、非公企业当中,存在着诸多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现象,致使各种劳动关系不协调,甚至恶化,最终导致社会关系的不和谐。因此,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我们深入研究和正确把握当前的劳动关系,妥善处理劳动关系矛盾,消除不和谐因素,积极构建和谐稳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本文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性入手,在分析我国劳动关系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实现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