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43)
2023(9395)
2022(7751)
2021(7245)
2020(5581)
2019(13016)
2018(12757)
2017(23275)
2016(12477)
2015(14315)
2014(14007)
2013(14042)
2012(13659)
2011(12744)
2010(12811)
2009(11532)
2008(11437)
2007(9983)
2006(9182)
2005(8669)
作者
(35984)
(29983)
(29706)
(28370)
(19285)
(14288)
(13531)
(11704)
(11567)
(10697)
(10489)
(9947)
(9766)
(9660)
(9590)
(9350)
(8896)
(8649)
(8609)
(8412)
(7787)
(7294)
(7256)
(6938)
(6821)
(6752)
(6653)
(6587)
(6102)
(6084)
学科
(62105)
经济(62046)
管理(28457)
(27715)
中国(24018)
方法(19365)
(18915)
企业(18915)
地方(18526)
(17861)
数学(17152)
数学方法(17050)
(13848)
贸易(13831)
业经(13494)
(13443)
农业(12131)
(11866)
(11334)
银行(11325)
(11246)
金融(11246)
(11171)
(10927)
地方经济(10439)
环境(10185)
(10170)
(9790)
发展(8915)
(8891)
机构
学院(178515)
大学(177901)
(83788)
经济(82284)
研究(73178)
管理(61324)
中国(57873)
理学(50743)
理学院(50053)
管理学(49392)
管理学院(49042)
科学(40923)
(40442)
(37216)
(36510)
研究所(33469)
中心(31984)
(29243)
财经(28103)
(27540)
经济学(27208)
北京(27188)
(26277)
(26230)
师范(26030)
(25750)
经济学院(24390)
科学院(22516)
农业(22481)
(22471)
基金
项目(112190)
科学(88434)
研究(86935)
基金(80247)
(69909)
国家(69312)
科学基金(58083)
社会(56325)
社会科(53472)
社会科学(53464)
(42143)
基金项目(40787)
教育(39992)
(36032)
编号(34504)
自然(33401)
资助(33307)
自然科(32618)
自然科学(32610)
自然科学基金(32040)
(30970)
成果(29229)
重点(26225)
课题(26005)
(25964)
发展(25855)
(25407)
国家社会(24495)
中国(24406)
(23472)
期刊
(100895)
经济(100895)
研究(63488)
中国(46681)
(29056)
教育(26795)
管理(25795)
(25462)
科学(25117)
学报(24784)
(21545)
金融(21545)
农业(20601)
大学(19473)
学学(17835)
经济研究(17553)
技术(17279)
业经(15902)
财经(14474)
问题(13432)
(12964)
(12736)
世界(12444)
国际(12150)
(12059)
图书(9297)
(9130)
论坛(9130)
技术经济(8933)
经济问题(8542)
共检索到2994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玉海  刘学敏  
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我国的实践方式是在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建设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这体现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丰富的内涵,20年来已取得显著成效。但随着区域一体化的深化,区域性问题异常突出,既往以县区行政区划为主的实践方式显露出许多局限,亟需向跨行政区域可持续发展转变,也就是实现由"点"到"面"的跃变。为此,以"十一五"主体功能区划为契机,进行理论和政策创新,对可持续发展实践方式进行调整,着重从区域和乡镇两个层面探索推进中国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韩忠成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中国由于人口多、人均资源量少、基础设施不足等原因 ,决定了中国必须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运作模式。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边发展边治理 ;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良性互动的确立是这一运作模式的关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韩忠成  
本文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对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经济基础相对落后且发展又很不平衡的基本国情作了全面的剖析,在总结和提炼国家与地方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运作模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石培基  王东升  王萍  
本文认为可持续发展基本上是一种发展理念、一种哲学思想 ,而不是一种统一的、具体的发展模式 ,在分析了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和实效以后 ,指出 :对中国来说 ,可持续发展意味着把政府提出的各项政策、战略贯彻好 ,把这种思想贯彻到方方面面的工作中去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邓楠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体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泓宽  
发展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既是发展的任务,又是时代的要求。西方经济学不能科学地解释和解决中国经济发展的问题,必须探索和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用于指导中国经济发展实践。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构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重点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加强经济发展制度保障;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坚持改革开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泓宽  
发展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既是发展的任务,又是时代的要求。西方经济学不能科学地解释和解决中国经济发展的问题,必须探索和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用于指导中国经济发展实践。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构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重点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加强经济发展制度保障;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坚持改革开放。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史大胜   王奕迪   楚琳  
中国特色民族教育事关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为探索中国特色民族教育积极响应党关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战略部署与新时代民族工作系列重大决策的实践导向与进路,本研究遵循“确立导向—强化关键—创新发展”的实践逻辑,从奠定中国特色民族教育发展基调、铸牢中国特色民族教育发展生命线、扎实推进中国特色民族教育发展进程三个维度,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稳固优先发展地位、维护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守中国特色之“正”、创高质量发展之“新”九个方面,较为全面地构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民族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进路。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邹新月   张锦鸿   张友泽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实现金融强国建设目标、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金融发展路径,具体可阐释为金融国际化之路、金融市场化之路、金融开放化之路和金融法治化之路。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高效协作是中国特色金融体系建设的基本发展模式。通过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金融要素将进一步生成与集聚,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将大大提升,科技金融与绿色金融等“五篇大文章”将高质量做好,经典的“三元悖论”将得到有效调和,金融强国坚实的法治保障将加快筑牢。探究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模式,有助于切实学懂、弄通、做实金融强国建设的行动路线图,也有利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金融学知识体系。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刘灿  
一、共享发展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价值共享发展是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两极分化式发展批判基础上,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方式的科学揭示,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建立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共享发展基础上的。马克思恩格斯曾提出"真正的共同体"概念,他们用这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茹  戴欣宇  刘林京  曹晓静  陈玲  
梳理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SDSN)在2015—2020年发布的国家及城市尺度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评价理论框架和指标数量及特征变化情况,结合其他SDGs评价研究,总结了中国2016—2020年在国家及省级层面的SDGs指数及指示板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国家层面,中国在经济维度的SDGs进展良好,但在环境及社会维度的SDGs进展情况却不容乐观。在省级层面,中国不同区域呈现出SDGs进展不平衡的现象,北京、上海及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的整体表现优于其他地区。最后,分析了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SDGs评价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加强数据共享与集成的系统建设;改革数据生产方式并拓展多样化的非传统数据来源;完善SDGs指标的定义和计算标准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成永  王启明  张建中  池天河  
通过探讨数据、信息和知识的相互关系 ,对可持续发展数据、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的意义和理论进行了探讨 ,对实现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的方式 ,特别是通过集中和分布式共享体系的建立以及通过共享信息集成等进行了讨论。通过对“九五”国家科技攻关“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示范”项目的介绍 ,展示了开展我国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所取得的成果 ,包括建立了中国可持续发展大型资源环境数据库系统、统一的元数据标准和数据字典 ,提出了信息共享的政策和共享办法以及立法建议 ,建成了集中和分布式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体系 ,解决了一系列信息共享中的技术问题等。最后 ,对下一步的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的工作提出了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茹  戴欣宇  刘林京  曹晓静  陈玲  
梳理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SDSN)在2015—2020年发布的国家及城市尺度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评价理论框架和指标数量及特征变化情况,结合其他SDGs评价研究,总结了中国2016—2020年在国家及省级层面的SDGs指数及指示板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国家层面,中国在经济维度的SDGs进展良好,但在环境及社会维度的SDGs进展情况却不容乐观。在省级层面,中国不同区域呈现出SDGs进展不平衡的现象,北京、上海及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的整体表现优于其他地区。最后,分析了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SDGs评价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加强数据共享与集成的系统建设;改革数据生产方式并拓展多样化的非传统数据来源;完善SDGs指标的定义和计算标准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伟中,黄晶,傅小锋,张军涛  
根据中国的国情, 提出了制定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的体系的基本原则, 并对中国已开展的不同层次的工作进行了评述,提出了今后应优先考虑的问题。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成艾华  魏后凯  
首先分析了中国过去传统城镇化模式下的"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特征,以及今后面临的资源和环境约束问题。然后从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的角度,考虑到土地、水资源、能源、生态环境、就业等诸多因素,按照不同的城镇化发展速度,对2020年中国城镇化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情景模拟,预估各种不同城镇化模式下的可持续发展情况,并进行敏感性和政策分析,为国家有关决策提供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