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52)
- 2023(17221)
- 2022(14721)
- 2021(13980)
- 2020(11388)
- 2019(26390)
- 2018(26239)
- 2017(50099)
- 2016(27154)
- 2015(30616)
- 2014(30686)
- 2013(30734)
- 2012(28730)
- 2011(26247)
- 2010(26530)
- 2009(24382)
- 2008(23858)
- 2007(21278)
- 2006(19201)
- 2005(17458)
- 学科
- 济(120254)
- 经济(120128)
- 业(77314)
- 管理(70745)
- 企(53514)
- 企业(53514)
- 农(52349)
- 方法(46186)
- 数学(40104)
- 数学方法(39677)
- 中国(37701)
- 农业(34789)
- 业经(29217)
- 地方(29138)
- 财(25993)
- 学(24118)
- 制(23840)
- 贸(22664)
- 贸易(22647)
- 易(21996)
- 银(19721)
- 银行(19675)
- 行(18980)
- 发(18876)
- 融(18433)
- 金融(18432)
- 环境(17843)
- 技术(17485)
- 和(17029)
- 体(16560)
- 机构
- 大学(391725)
- 学院(391323)
- 济(165828)
- 经济(162391)
- 管理(151885)
- 研究(141779)
- 理学(130160)
- 理学院(128672)
- 管理学(126665)
- 管理学院(125958)
- 中国(109419)
- 科学(85503)
- 京(85491)
- 农(77456)
- 财(72899)
- 所(72206)
- 研究所(65292)
- 中心(63844)
- 业大(61079)
- 农业(59244)
- 江(58798)
- 财经(57292)
- 北京(55061)
- 范(53907)
- 师范(53442)
- 经(52202)
- 院(50594)
- 经济学(49373)
- 州(47314)
- 经济学院(44355)
- 基金
- 项目(259991)
- 科学(204817)
- 研究(193916)
- 基金(188326)
- 家(164011)
- 国家(162569)
- 科学基金(138533)
- 社会(123461)
- 社会科(116654)
- 社会科学(116623)
- 省(100249)
- 基金项目(99600)
- 自然(87261)
- 教育(87259)
- 自然科(85189)
- 自然科学(85169)
- 划(84385)
- 自然科学基金(83651)
- 编号(79668)
- 资助(77217)
- 成果(65714)
- 发(59739)
- 部(58350)
- 重点(58319)
- 课题(54980)
- 创(53231)
- 国家社会(51072)
- 教育部(49737)
- 创新(49701)
- 科研(48714)
- 期刊
- 济(193425)
- 经济(193425)
- 研究(122992)
- 中国(83286)
- 农(77741)
- 学报(61984)
- 科学(59047)
- 管理(54415)
- 农业(52916)
- 财(52295)
- 大学(47785)
- 教育(45341)
- 学学(44845)
- 融(40476)
- 金融(40476)
- 业经(34751)
- 技术(33168)
- 经济研究(29398)
- 财经(27932)
- 问题(26459)
- 业(25517)
- 经(23980)
- 图书(20718)
- 世界(20311)
- 版(19565)
- 技术经济(19505)
- 贸(19295)
- 科技(18607)
- 理论(18494)
- 资源(17993)
共检索到6037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需要有城市化,更加需要有农村的持续发展和进步,因此在新形势下以正确的视角去审视中国特色农村发展动力结构的问题,可以在未来更好地制定中国特色农村发展战略,这样就可以引导中国特色农村发展步入到更加持续性的状态。本文从这个角度入手,首先对于我国乡村发展动力结构的历史变迁进行归结,并且分析我国乡村发展动力结构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农村发展动力结构优化策略。
关键词:
中国特色 农村发展 动力结构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妮娜
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养老的发展形式,是对农村传统家庭养老的重要补充。它扎根于农村传统的亲邻互助网络,其本质在于经济互助,表现为有组织地发动邻里、志愿等社会力量,充分利用以老年人为主的各类人力资源的闲置时间、资源低成本地相互帮助和服务。社会各界应将其作为重要实施方略,纳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之中。其发展路径可以概括为:以资金互助为基础,以组织动员为抓手,以服务互助为重点,以社区居家养老为主要阵地,创新各类互助养老模式,着力形成稳定多元的资金来源,培育互助队伍,增加互助内容,从无偿到无偿、低偿相结合,探索建立标准规范的服务管理评估制度,机构养老与社区居家养老互联互通,最终尝试建立圈层化、整合化、网络化、制度化的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卢文
1978年开始的改革,使我国农村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世界各国的农村发展,都有一些共性,如都由自然经济向商品、市场经济发展;由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从单一的农业逐步发展为和加工、流通相结合的综合经营;随着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并在社会经济中占优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蔡慧敏
党的二十大已经针对全面乡村振兴这一策略做出有效部署,指出要大力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可以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质增效,促使特色农业产业提档升级,将土特产与农村小品种发展成大产业。我国建设现代化国家,最难的工作还是在农村,开发特色农产品,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是核心。当前我国已经开始大力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但还存有一些问题,本文就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路径。
关键词:
特色农业 农村经济 现代化发展 优化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大伟
农村村民自治的发展路径是一个农村村民自治与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相互参照、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动态发展进程。农村村民自治既促进了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的发展,又从城市社区居民自治中汲取经验促进了自身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杨志明
中国农民工规模之大、贡献之大、潜力之大,在世界范围前所未有。研究中国特色农民工发展问题,既要借鉴世界其他国家劳动力转移的经验教训,更要从实际出发探索中国特色农业劳动力转移道路。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农民工不仅在劳动就业、工资收入、技能提升等方面有新变化,整体上还出现了新业态、新工匠、新"城归"的发展趋势。农民工融入城市还存在着诸多难题,需要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重点解决好进城有工作、上岗有培训、劳动有合同、报酬有保障、参保有办法、子女有教育、住宿有改善、维权有渠道、生活有文化、发展有目标等问题。农民工将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最大奋斗群体和受益群体。
关键词:
农民工 农业劳动力转移 农民工市民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杨志明
中国农民工规模之大、贡献之大、潜力之大,在世界范围前所未有。研究中国特色农民工发展问题,既要借鉴世界其他国家劳动力转移的经验教训,更要从实际出发探索中国特色农业劳动力转移道路。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农民工不仅在劳动就业、工资收入、技能提升等方面有新变化,整体上还出现了新业态、新工匠、新"城归"的发展趋势。农民工融入城市还存在着诸多难题,需要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重点解决好进城有工作、上岗有培训、劳动有合同、报酬有保障、参保有办法、子女有教育、住宿有改善、维权有渠道、生活有文化、发展有目标等问题。农民工将成为
关键词:
农民工 农业劳动力转移 农民工市民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盛子强
党的十八大提出"四化"同步,农业现代化成为农村发展的首要问题而被高度重视。从最近几年国家围绕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文件出发,系统地分析了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特征,尤其是各种新型经营主体,这些新型组织是现代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围绕这些组织开展职业教育既是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也是农村职业教育的用武之地。根据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相关促进关系,把农村职业教育分为在农、离农和为农三种形式,并在明确各自功能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发展对策,旨在共同推进农业现代化,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泰城 刘家桂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农村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尚存在不少问题。为了促进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必要构建中国特色的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构建中国特色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可以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状况的改变,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加快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特色理论 协调发展 理论构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大毅
发展动力问题是社会发展研究中具有基础性地位的课题之一。目前中国进入社会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均获得高速发展,客观上要求必须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出发,对中国现阶段社会发展动力来源、特点、分类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找到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来源,并以之指导未来中国社会发展改革的进一步工作,找到改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实际"着力点",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保持社会发展动力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现代化 发展动力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宏杰 吴满意
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强劲的动力,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新动力,改革是直接动力,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共同富裕是人民的热切追求,也是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人民主体动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民族主体动力,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动力,这六种动力构成了一个有机的动力体系,共同推动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佳琪
我国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了较大比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推动农业生产转型和发展是促进生态环境安全、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矛盾、提高农业产能的重要课题,也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推动生态文明理念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与推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王凡所著的《生态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一书是作者对其既往研究的整体梳理和总结,也是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下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思考与展望。作者在开篇就阐明,农业绿色发展是建设现代化农业经济体系的永恒主题,在逐渐深入的实证研究与案例分析中,作者对农业绿色发展的概念、特征及内涵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态学、经济学理论以及多年研究经验,建构生态农业绿色发展的理论框架,从理论层面提出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后续章节分别从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龙头企业的培育、农业经营管理制度、知识经济在农业生产中的转化等几个角度总结农业绿色发展策略,对新时期农业调整与转型具有较高的启发与参考价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谷成
发展特色农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对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竞争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乡一体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民围绕健康、绿色的消费理念日益升级,对特色农产品的需求进一步扩大,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实施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从需求侧角度来看,市场需求多样化已成为大众消费的重要特征,农产品的营养性、保健性、安全性和健康性需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缪建平
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道路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缪建平思索中国农业未来的发展走什么样道路,首先要看清跨入21世纪我国农业发展所处的大背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跨入21世纪新的历史时期,将出现结构转型、体制转轨和对外经济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