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65)
2023(12814)
2022(10849)
2021(10288)
2020(8591)
2019(19835)
2018(19213)
2017(36817)
2016(20009)
2015(22752)
2014(22546)
2013(22800)
2012(21607)
2011(19928)
2010(19979)
2009(18704)
2008(18704)
2007(16929)
2006(14899)
2005(13485)
作者
(59615)
(50407)
(50268)
(47982)
(31489)
(24435)
(22828)
(19706)
(19034)
(17600)
(17342)
(16910)
(16059)
(16017)
(15790)
(15710)
(15107)
(14612)
(14581)
(14339)
(12612)
(12531)
(12292)
(11585)
(11475)
(11469)
(11113)
(10954)
(10254)
(10151)
学科
(95482)
经济(95412)
(53918)
(48232)
管理(46003)
方法(37428)
数学(33783)
数学方法(33536)
农业(31764)
(31150)
企业(31150)
中国(26859)
地方(23413)
业经(20902)
(20087)
贸易(20077)
(19516)
(19002)
(18107)
(17683)
(14199)
(14197)
银行(14171)
环境(13831)
(13704)
(13617)
金融(13615)
(12239)
(12151)
地方经济(11769)
机构
学院(295372)
大学(293419)
(131841)
经济(129345)
研究(111708)
管理(108250)
理学(92963)
理学院(91772)
管理学(90283)
管理学院(89735)
中国(86456)
科学(68423)
(68337)
(62965)
(58145)
(55036)
研究所(53073)
农业(52746)
中心(51151)
业大(48776)
(44576)
财经(43976)
经济学(41040)
(40300)
(40097)
师范(39980)
北京(39918)
(39613)
经济学院(37220)
科学院(35807)
基金
项目(197120)
科学(155627)
基金(144767)
研究(143341)
(127859)
国家(126847)
科学基金(106586)
社会(92887)
社会科(87754)
社会科学(87731)
基金项目(77007)
(75445)
自然(67463)
自然科(65768)
自然科学(65747)
自然科学基金(64553)
(64359)
教育(63193)
资助(58232)
编号(57563)
成果(46367)
(45583)
重点(45392)
(44835)
(40128)
课题(39662)
国家社会(39561)
创新(37765)
科研(37742)
教育部(37378)
期刊
(150059)
经济(150059)
研究(88722)
(69162)
中国(58810)
学报(48406)
农业(46997)
科学(46071)
(39027)
大学(36414)
学学(34633)
管理(33965)
(29997)
金融(29997)
业经(28120)
教育(25594)
(23940)
经济研究(23155)
技术(22779)
问题(21759)
财经(21354)
(18476)
世界(17924)
(17226)
资源(16998)
(15813)
国际(15210)
技术经济(15005)
农村(14920)
(14920)
共检索到4466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温保凤  吴娜琳  石博源  卫怡珂  卢重阳  
[目的]探讨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简称“特优区”)空间分布格局,不仅可为特优区的布局规划及建设提供参考,更对依托特优区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制定具有启示意义。[方法]文章以中国农业农村部公布的231个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为例,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法,采用OLS、SEM、SLM及GWR回归模型,对其空间分布格局及集聚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特优区主要分布在胡焕庸线东南方向,且在行政区界线处数量较多、密度较高,集聚特征明显,但主导产业类型不同集中分布区域不同;(2)特优区所在地一般距离省界较近,海拔较低、地形坡度值小,人均耕地面积较少,劳动力资源不足,但当地市场消费潜力大;(3)不同特优区所在地的总耕地面积、水资源条件、路网密度等存在区域差异,不具有共性特征。[结论]资源规模并非影响特优区发展的必要条件,地理环境和消费市场可能更为重要。最后得出关于特优区建设与发展的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薛国琴  秦建伟  柯莹莹  
支持、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是党和政府关注的一件大事。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与优化农民收入结构之间存在内在联系。文章从农民收入结构内在特征、农民收入结构影响因素等方面梳理文献。在此基础上对农民收入结构演化进行理论分析。文章认为,农民收入结构演化特征,与不同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特征、政府对农业与农村发展出台的政策走向相吻合。文章以香榧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农民收入结构演化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认为香榧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农民收入结构呈现增收来源渠道多元、科技对农民增收贡献率高、土地规模经营效应显著等特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力阳  周振亚  罗其友  
[目的]总结梳理当前我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现状特征,剖析存在问题并提出下一步工作对策建议,对我国特色农业区域布局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方法]在对我国部分特优区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运用空间统计和叠置分析等方法,揭示特优区空间分布格局特征,阐明特优区建设中需要注意的几大关系。[结果]研究发现:当前第一阶段特优区认定工作已基本完成,特优区在省级地区形成全覆盖格局,但地区间还有差异,表现出整体分散、局部集聚的分布特征。特优区建设过程中存在流通体系不健全、绿色发展水平较低、地区间同质竞争等问题。[结论]下一阶段特优区建设中,应从流通体系建设、完善监测评价管理体系、培育和引进高端人才、明晰绿色技术采用行为形成机理等方面着手,夯实特色农产品发展基础,促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健康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梁山  
本文采用规模比较优势指数、产量比较优势指数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运用河北省11个区市的数据,对河北省主要农作物进行比较优势分析评价,以期为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农产品基地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赵祥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先后走过了区域均衡发展阶段和区域非均衡发展阶段,目前正进入区域全面协调发展阶段,并形成了由发展战略、配套制度安排和实施机制三维要素组成的区域发展制度体系。我国区域发展的巨大成就表明,中国特色区域发展道路具有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深度融合、区域公平与效率高度统一、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有效协调以及区域竞争与协作有机统一等独特优势,正是这些独特的制度优势推动了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马惠兰  
本文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结合实际,给出了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概念和内涵解释。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农产品的价格和质量是确定其比较优势的决定性因素,而构成区域农产品价格和质量的因素又很多,本文从区域农业生产的自然资源条件与要素禀赋状况、营销、政府行为、生态环境、经营体制、历史发展基础与区域文化、特色产品这七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并给出了一个理论分析模型。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陆耀邦  莫明荣  伍川  李土生  李刚生  
罗汉果是中国特色农产品,世界珍稀果品,经济效益好,因生长在山区林地,发展受到限制。为扩大生产,做强做大罗汉果产业,该文研究了特色农产品罗汉果栽培技术,把原产于山区林地的罗汉果引种到山下平原缓坡(台)地、丘陵坡地、山区水田栽培,并提出了罗汉果"下山"栽培的主要技术措施及注意事项。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宋则  
农业现代化是党和国家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也是我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而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又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1993年,美国著名农业经济学家盖尔·约翰逊针对中国农业现状曾指出,农业现代化仅仅决定生产的组织方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实现向农村提供充足的生产要素和农产品自由流通,保证农民自由利益选择。因此,农业现代化不仅包括农业生产中的物质装备、生产体系的现代化,更包括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丰  
2008年初全面爆发的世界粮食危机与石油危机、金融危机结伴而来。这种互为推动的三重危机,给世界农产品供给带来深刻影响。发达国家的巨额农业补贴、农业跨国公司对农产品的垄断炒作,国内频发的自然灾害、资源瓶颈约束及农产品市场波动对我国农产品安全形成冲击。现阶段,维护中国特色农产品安全必须关注粮食安全、农民利益、农产品数量安全基础上的质量安全、农产品价格安全、来源安全、结构安全及主权安全等七大问题。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宋则  
农业现代化是党和国家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也是我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而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又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1993年,美国著名农业经济学家盖尔·约翰逊针对中国农业现状曾指出,农业现代化仅仅决定生产的组织方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实现向农村提供充足的生产要素和农产品自由流通,保证农民自由利益选择。因此,农业现代化不仅包括农业生产中的物质装备、生产体系的现代化,更包括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卢奇  洪涛  张建设  
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多种渠道并存,各种渠道优势与劣势并存,不能全面满足特色农产品流通需要。为推动特色农产品流通健康发展,有必要基于我国现阶段农产品流通渠道特征,推行"少环节、信息共享、供需对接、产销衔接"的"农消对接"特色农产品流通方式,即以区域特色农产品流通为突破口,在流通产业链上游建立以农户(农户联合体)为主体、以产品经理为代表的特色农产品产地直供模式,在流通产业链下游建立以订单为驱动、以城乡网络实体店为体验的销售模式,同时构建现代化信息平台,对区域范围内优质特色农产品供需及配送信息进行交换和共享。这种新型特色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形成,需要以利益分配机制、监督机制、收购机制、物流协调机制、销售机制、信息管理机制为保障,需要创新现有农产品交易方式、供需模式、物流配送模式、组织模式、产品品牌,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引导消费需求、提高物流效率、构建信息平台、带动产业联动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卢奇  洪涛  张建设  
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多种渠道并存,各种渠道优势与劣势并存,不能全面满足特色农产品流通需要。为推动特色农产品流通健康发展,有必要基于我国现阶段农产品流通渠道特征,推行"少环节、信息共享、供需对接、产销衔接"的"农消对接"特色农产品流通方式,即以区域特色农产品流通为突破口,在流通产业链上游建立以农户(农户联合体)为主体、以产品经理为代表的特色农产品产地直供模式,在流通产业链下游建立以订单为驱动、以城乡网络实体店为体验的销售模式,同时构建现代化信息平台,对区域范围内优质特色农产品供需及配送信息进行交换和共享。这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莉   韩永强  
保障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全面有效推行,高度依赖于地方企业新型学徒制政策的科学制定与有力执行。运用内容分析法对2021年1月—2023年7月我国地方发布的33份企业新型学徒制政策文本进行分析后发现,尽管地方出台的企业新型学徒制政策有力地贯彻落实了中央企业新型学徒制政策精神,但还存在政策制定主体间协同性不强、约束性与指导性政策相对不足、政策性激励机制不完善、学徒制课程管理不科学、企业参与效率不高等问题。为此,建议通过构建协同治理模式、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优化政策激励机制、强化学徒制课程管理、简化企业参与程序等举措,有效促进企业新型学徒制区域政策的进一步优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徐邵文   张蕙杰   钱静斐  
RCEP的签署与实施为中国农产品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刻画农产品贸易网络特征,采用拓展引力模型分析RCEP区域农产品贸易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全球农产品贸易网络空间凝聚力持续增强,连通性显著提高,贸易规模不断扩展,呈现“中心—边缘”结构;(2)RCEP成员国进口格局多样化趋势明显,出口稳步增长,农产品贸易伙伴不断增加,贸易地位出现分化态势,逐渐形成以中国为核心的单核结构;(3)经济制度质量提升和签订自贸协定有利于改善贸易环境,降低贸易成本,促进农产品贸易。据此,提出中国应充分利用RCEP实施契机,发挥在区域内的核心影响力,推动高质量规则落地,形成区域高互补性农产品市场,提升农产品出口竞争力。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连英  李崇光  
从内容上看,农产品流通现代化主要包括流通组织现代化、流通主体现代化、流通基础设施现代化、流通方式现代化、流通技术现代化以及流通信息化,而我国的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存在着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流通主体整体水平不高、农产品流通领域基础设施不健全、农产品流通交易方式落后、农产品流通信息化水平较低及农产品流通技术落后等问题,必须采取加快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产品流通主体整体水平、加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加快推进农产品流通信息化建设以及提高农产品流通技术水平等具体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