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30)
- 2023(16019)
- 2022(13104)
- 2021(11991)
- 2020(9832)
- 2019(22091)
- 2018(21859)
- 2017(41578)
- 2016(22494)
- 2015(25365)
- 2014(25225)
- 2013(25135)
- 2012(23495)
- 2011(21435)
- 2010(21760)
- 2009(20397)
- 2008(20434)
- 2007(18686)
- 2006(17077)
- 2005(15982)
- 学科
- 济(106682)
- 经济(106551)
- 业(90612)
- 企(71809)
- 企业(71809)
- 管理(70482)
- 农(48205)
- 方法(38010)
- 中国(34487)
- 业经(33513)
- 农业(32194)
- 数学(29341)
- 数学方法(29163)
- 财(28273)
- 地方(24494)
- 制(22555)
- 贸(20394)
- 贸易(20374)
- 易(19804)
- 技术(19550)
- 务(18666)
- 财务(18637)
- 财务管理(18607)
- 策(17936)
- 企业财务(17601)
- 发(17462)
- 学(17374)
- 银(17243)
- 和(17235)
- 银行(17206)
- 机构
- 学院(331752)
- 大学(326026)
- 济(148682)
- 经济(146037)
- 管理(125712)
- 研究(120792)
- 理学(106413)
- 理学院(105265)
- 管理学(103882)
- 管理学院(103265)
- 中国(96562)
- 京(70694)
- 科学(70384)
- 农(69820)
- 财(66536)
- 所(62100)
- 研究所(55769)
- 中心(54079)
- 农业(53662)
- 江(53196)
- 财经(51641)
- 业大(50963)
- 经(46949)
- 经济学(45419)
- 北京(45127)
- 院(42650)
- 范(42217)
- 师范(41771)
- 州(41572)
- 经济学院(40894)
- 基金
- 项目(210582)
- 科学(167382)
- 研究(156899)
- 基金(153433)
- 家(134062)
- 国家(132751)
- 科学基金(113409)
- 社会(103524)
- 社会科(97835)
- 社会科学(97811)
- 省(82891)
- 基金项目(80114)
- 自然(69946)
- 教育(69588)
- 划(68684)
- 自然科(68329)
- 自然科学(68311)
- 自然科学基金(67162)
- 编号(62972)
- 资助(61852)
- 发(51686)
- 成果(50822)
- 重点(47688)
- 部(47397)
- 创(46053)
- 业(44720)
- 课题(44065)
- 国家社会(43628)
- 创新(42435)
- 发展(42328)
- 期刊
- 济(181253)
- 经济(181253)
- 研究(104357)
- 中国(76256)
- 农(71166)
- 财(51849)
- 管理(51019)
- 学报(50845)
- 科学(50179)
- 农业(48155)
- 大学(39642)
- 融(37737)
- 金融(37737)
- 学学(37537)
- 教育(34415)
- 业经(34135)
- 技术(29924)
- 经济研究(28080)
- 财经(26517)
- 业(26049)
- 问题(24251)
- 经(23107)
- 世界(20157)
- 贸(19145)
- 技术经济(18727)
- 国际(17280)
- 版(16494)
- 现代(16028)
- 经济问题(16027)
- 农村(15796)
共检索到5304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洪银兴
农业现代化需要从根本上改变其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提高包括资本、劳动、土地在内的全要素生产率。长期以来农业发展理论可以概括为"农业剩余"范式,从农业提供剩余(剩余产品、剩余劳动力)角度研究农业发展,强调农业基础作用。今天的农业现代化,固然还有增加农业剩余的要求,但更为突出的是改善农产品品质和扩大农产品品种。与此相应,农业技术现代化分析转到"农产品品质"范式。与此相应,中国正在推进的农业技术现代化,不能走"石油农业"的道路,而要走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的道路。今天的农业现代化需要提供激励新的现代生产要素,特别是科技和人力资本进入农业的制度。
关键词:
中国特色 农业现代化发展方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蔡慧敏
党的二十大已经针对全面乡村振兴这一策略做出有效部署,指出要大力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可以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质增效,促使特色农业产业提档升级,将土特产与农村小品种发展成大产业。我国建设现代化国家,最难的工作还是在农村,开发特色农产品,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是核心。当前我国已经开始大力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但还存有一些问题,本文就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路径。
关键词:
特色农业 农村经济 现代化发展 优化路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高海水
不同农业发达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道路可分为三种类型:劳动节约型、土地节约型和综合性技术进步型。结合世界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综合考虑我国人多地少、农业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的现实和突出存在的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当前我国现代农业应选择综合性技术进步型发展模式。
关键词:
现代农业 发展经验 发展趋势 战略选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宏伟 李旭超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是中国现有土地制度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但从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视角分析,农业现代化的四大目标要求当前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继续健全和完善。政府应该以税收、补贴等经济方式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对不合乎农业现代化目标的合作行为进行限制;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加强自身建设,通过农业内部产业链的延伸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真正能够应对竞争的市场主体。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盛子强
党的十八大提出"四化"同步,农业现代化成为农村发展的首要问题而被高度重视。从最近几年国家围绕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文件出发,系统地分析了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特征,尤其是各种新型经营主体,这些新型组织是现代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围绕这些组织开展职业教育既是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也是农村职业教育的用武之地。根据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相关促进关系,把农村职业教育分为在农、离农和为农三种形式,并在明确各自功能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发展对策,旨在共同推进农业现代化,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郑高强 付静 钟海国
本文站在农业资源禀赋的视角,对国外发达国家三种典型的农业现代化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分析和比较我国农业资源禀赋条件现状与国外几种农业现代化模式异同之处后得出:中国农业现代化必须走符合国情、符合地域优势的、有中国区域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对于国外模式只能借鉴而不可照搬。同时,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把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模式选择归结为中国地域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模式选择,即东部"外向主导型"农业现代化模式、中部"两化结合推动型"农业现代化模式和西部"特色农业带动型"农业现代化模式。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中国特色 地域特色 模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乃明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具有六个显著特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本形式的农业经营制度;农业生产上的多要素密集型集约经营;渐进式地逐步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中国特色的农村市场运行机制;多样化的农业现代化模式和实现形式;传统有机农业与可持续生态农业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
中国特色 中国国情 农业现代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敏华 马永耀
本文从农业技术、农业土地制度及农业发展思路三方面,对党的领导集体探索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历程进行分析,概括出我们党所开创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内容:就是以生物技术为主,以机械技术为辅的土地节约型的道路;就是坚持家庭承包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推进现代农业制度创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实行农业产业化的道路;就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
关键词:
中国 农业现代化道路 内容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崚
本文就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概念、标志及特点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制约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障碍因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蒋和平
本文对中国的国情和资源禀赋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在建设特色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作者认为像中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基础薄弱的国家建设特色农业现代化,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只有靠我们自己探索和试验。由于我国大量的人口沉积在农业领域,造成农业就业比重过高,农户土地经营规模过小,农业劳动生产率过低等难题,要解决这些难题并非易事,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较长的过程。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分地区、分阶段、分层次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以及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七大发展战略和四大技术路线。为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建设,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道路,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发展战略 技术路线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朱新方
本文对农业现代化的一般规定性、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特殊规定性以及支撑内容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特殊规定性决定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选择,既不能简单模仿照搬国外做法,又不能简单走回头路,必须运用创新理论进行科学决策。
关键词:
中国特色 农业现代化 现代化道路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薛亮
我国多种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探索出了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应该围绕社会化服务的基本思路采取积极措施努力推动农业规模化发展。
关键词:
农业规模经营 农业现代化 社会化服务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伍旭中
发展现代农业,至关重要的就是增加农业科技供给。借鉴国际经验和历史教训,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必须从中国农业生产的初级资源——耕地和劳动力的现状以及农业生产急需和经营单位需求能力实际出发,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和办法,提高农业科学技术有效供给。
关键词:
现代农业 农业科技 有效供给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红宇 张海阳 李伟毅 李冠佑
与先行国家农业现代化不同,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有着特殊的内涵。在"四化同步"发展的背景下,中国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压力更大、要求更高,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农业内部也在发生明显变化,这些都大大提升了中国农业发展的目标,增加了中国农业发展的难度。由基本国情所决定,中国建设现代农业要以确保粮食安全为核心,把握"一个定位、两大目标、三项任务"。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既需要不断加大制度创新的力度,又需要不断改善政策调控,从市场机制和政府作用两个方面,为农业现代化注入强大推力,不断夯实农业基础,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目标定位 制度创新 政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蒋永穆 张晓磊
本文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全面剖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演进动力。在总动力——小农改造机制和分动力——技术进步机制、制度创新机制的合力推动下,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实现进程呈螺旋式演进。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的方式和内容不一致,对农业现代化实现进程产生的影响也有所差别。总结历史经验,在坚持技术进步与制度创新相结合的基础上,要不断探索与国情农情相适应的技术进步路线,持续推进与农民利益需求相符合的制度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