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33)
- 2023(7257)
- 2022(5518)
- 2021(5417)
- 2020(3890)
- 2019(9050)
- 2018(8720)
- 2017(15370)
- 2016(8336)
- 2015(9530)
- 2014(9084)
- 2013(8990)
- 2012(8364)
- 2011(7708)
- 2010(7433)
- 2009(6672)
- 2008(6439)
- 2007(5374)
- 2006(4647)
- 2005(4348)
- 学科
- 济(35562)
- 经济(35523)
- 管理(17856)
- 业(15378)
- 中国(15109)
- 方法(13764)
- 数学(12624)
- 数学方法(12547)
- 农(10959)
- 企(10471)
- 企业(10471)
- 贸(9625)
- 贸易(9616)
- 易(9496)
- 业经(7688)
- 农业(7245)
- 制(6858)
- 财(6419)
- 发(6261)
- 银(6256)
- 银行(6256)
- 行(6141)
- 融(5917)
- 金融(5914)
- 环境(5878)
- 关系(5670)
- 教育(5479)
- 地方(5371)
- 学(5337)
- 出(5335)
- 机构
- 大学(113603)
- 学院(113022)
- 济(54778)
- 经济(53986)
- 研究(45621)
- 管理(38134)
- 中国(36137)
- 理学(32323)
- 理学院(31920)
- 管理学(31547)
- 管理学院(31327)
- 京(24896)
- 科学(23991)
- 财(23211)
- 所(21731)
- 研究所(19861)
- 中心(19738)
- 经济学(19043)
- 财经(18703)
- 经(17443)
- 经济学院(17156)
- 院(16773)
- 北京(16709)
- 范(16190)
- 师范(16064)
- 江(15544)
- 农(15267)
- 财经大学(14131)
- 科学院(13863)
- 师范大学(13237)
- 基金
- 项目(75661)
- 研究(60714)
- 科学(60189)
- 基金(55479)
- 家(48378)
- 国家(47990)
- 社会(40191)
- 科学基金(40156)
- 社会科(38088)
- 社会科学(38083)
- 教育(28856)
- 基金项目(27690)
- 省(26298)
- 编号(23892)
- 划(23368)
- 资助(22412)
- 自然(21958)
- 自然科(21450)
- 自然科学(21444)
- 自然科学基金(21085)
- 成果(20400)
- 中国(19112)
- 部(18558)
- 国家社会(18340)
- 课题(17927)
- 重点(17871)
- 发(17615)
- 教育部(16413)
- 创(16187)
- 性(15951)
共检索到1782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焦玉洁 曹佳佳 郑德峥
共同富裕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中早有体现,毛泽东、邓小平对共同富裕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阐述,新时代我国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结合了当前国情与国际形势。当前我们所奋斗的“共同富裕”是覆盖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逐步奋斗推进的共同富裕、是涵盖全面发展的共同富裕、是两类根本属性的共同富裕、是均衡而不相等的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要解决资本无序扩张的问题、提高社会各类群体的经济活动参与率、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发展乡村集体经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等。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内涵 实践途径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周文 施炫伶
“共同富裕”是一个总体概念,是与“全面小康社会”接续的、提档升级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奋斗目标。共同富裕是政治经济学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富裕”属于生产力范畴,“共同”属于生产关系范畴,共同富裕体现的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全面准确理解共同富裕需要把握其内涵特征,包括全民性与全面性、共创性与共享性、渐进性、差异性,以及对福利国家模式的超越性。本文在总结共同富裕内涵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一是以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汇聚共同富裕的“合力”;二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共同富裕提供制度活力;三是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四是以乡村振兴着力补齐共同富裕的“短板”;五是大力推动民营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正图 徐子健
中国特色共同富裕实践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下、在脱贫攻坚和共同富裕精神动力激励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其中,国家治理体系(尤其是国家经济治理体系)是中国特色共同富裕实践的制度保障,作为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谱系有机组成的中国特色共同富裕精神是中国特色共同富裕实践的精神动力,在中国特色共同富裕实践中必将孕育和形成中国特色共同富裕理论。正是国家治理体系、精神动力和科学理论这三个方面共同确保中国特色共同富裕实践扎实推进、行稳致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就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时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是扎实推进中国特色共同富裕的伟大实践。本文研究表明:共同富裕既是人类社会的伟大理想,也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解决方案,更是实现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伟大实践。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发展道路问题,而且是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须实施的政治实践和经济实践。综观古今中外,只有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把共同富裕作为经济发展实践目标和政治行动实践方案。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武建奇
"共同富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它重视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在实现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但更强调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共同富裕;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发挥非公有经济在推进共同富裕中的作用;要求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培育更加活跃更有创造力的市场主体,壮大共同富裕根基;坚持循序渐进,对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有充分估计,不搞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求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卫兴华
胡锦涛同志的十八大报告中,将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到一个很高的位置,强调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一问题,需要首先弄清为什么要搞社会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提出和强调这一问题,既是针对改革开放前"左"风时期忽视快速发展生产力,漠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贫穷社会主义,也是针对在党的理论和宣传史上,没有从社会本质上把握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原则。快速发展生产力,是共同富裕的物质手段,公有制为基础或为主体,是共同富裕的制度保证。十八大报告进一步系统和突出地论述这一问题,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就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七个经济理论问题,结合...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彬斌 汪德华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需要明确共同富裕的内涵、对象指向和总体路径。富裕既有动作含义又有状态含义,动作主体和对象指向都是全体社会成员,具有人民性;状态含义上的内容指向以物质财富丰富为本义,具有时代性和相对性。共同富裕包括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去从事获得更多财富的活动过程,以及共同达到富裕状态。共同富裕理念在中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但只有中国共产党将其明确为发展目标,并提出分步骤实现的战略构想和阶段性部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不仅为社会成员更好获得物质财富提供了坚实保障,也在超越物质财富的层面扩展了富裕的内容指向和实现路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推进共同富裕提供了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但推进共同富裕仍将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需要兼顾社会成员需要和社会供给可能,协调系统推进。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周绍东 陈艺丹 张毓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主体和客体条件。我国第三次分配作为共同富裕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鲜明的中国特色。人类社会发展依次经历“人的相互依赖”“物的相互依赖”及“自由人联合体”三大形态。对于中国而言,三大社会形态的分配特征交织在一起,分配理念也融合为一体。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互助观念、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分配要求、指向未来社会形态的分配目标,“共时性”地兼具内生动力和外部约束,兼顾分配结构和生产要求,兼容历史底蕴和未来导向,其历史使命在于消解人类解放主客体条件的互斥性,实现生产力发展水平与劳动者精神境界的共同提升。从政策诉求看,要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合的制度安排,发挥市场、政府、社会三方力量的协同作用,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更为完善的主体和客体条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国镇 胡怀国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本文从思想史的角度对共同富裕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伴随着西方式现代化的进程,古典经济学围绕经济发展问题对共同富裕理论进行了早期探索。马克思对西方式现代化道路作了深刻反思,强调人的发展,为共同富裕理论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了共同富裕理论体系的形成,在实践探索中推动了共同富裕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并推动了共同富裕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研究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需坚持三项原则: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第二,吸收西方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经验及理论成果;第三,在新的征程上坚持高质量发展,贯彻新发展理念。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范从来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时,曾用国际金融危机的事例批判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过时了的错误观点。习近平总书记说:"有人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过时了,《资本论》过时了。这个说法是武断的。远的不说,就从国际金融危机看,许多西方国家经济持续低迷、两极分化加剧、社会矛盾加深,说明资本主义固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但表现形式、存在特点有所不同。"习近平总书记这里的分析,是从刚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范从来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时,曾用国际金融危机的事例批判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过时了的错误观点。习近平总书记说:"有人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过时了,《资本论》过时了。这个说法是武断的。远的不说,就从国际金融危机看,许多西方国家经济持续低迷、两极分化加剧、社会矛盾加深,说明资本主义固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但表现形式、存在特点有所不同。"习近平总书记这里的分析,是从刚刚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九霞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五大特征之一,为我们深入理解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意义、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提供了理论指引。推动共同富裕,短板弱项在乡村,优化空间和发展的潜力也在乡村。切实解决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乡村旅游是新时期弥合解决城乡差距,推动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繁荣乡村经济、
关键词:
乡村旅游资源 共同富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童成帅 周向军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要旨。新时代共同富裕以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为理论基石,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富民、大同思想为文化基因,以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对共同富裕的理路探索为历史根基,以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伟大成就为现实基础,具有深厚的生成基础与时代底蕴。新时代共同富裕内具深刻严密的逻辑意涵:共同富裕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是其认知前提;全体人民共建共享的富裕是其内涵精髓;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其外延范畴;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是其重要标志。新时代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推进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汇聚共同富裕的实现“合力”;要坚持和完善基本制度体系,夯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光先 钟晓敏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其理论内涵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表现为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共同富裕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其内在逻辑是,依据社会矛盾理论和方法论原则,正确判断社会主要矛盾、抓住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人民的立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及新时代伟大实践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其实践进路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推动生产力发展及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不断满足人的需要、提升人的能力、促进人的社会关系和谐,并缩小人与人之间特别是不同群体之间消费、能力和收入的差距,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万海远 陈基平
全面理解共同富裕内涵、构建共同富裕量化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公平与效率、发展与共享的理论框架出发,结合对中国特色共同富裕的理解,从国民总体富裕和全体居民共享富裕的结果角度,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且能广泛比较的共同富裕量化方法,讨论量化函数的技术假定和数理表达,分析指标维度、函数关系式、变量标准化等带来的结构性影响,检验单调性、一致性和同质性等公理化准则,由此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供参考。研究表明,研制的共同富裕量化方法在权重、门槛、指标设定等方面都具有较好稳定性。本文基于手工收集的162个国家或地区1990—2020年数据,发现我国共同富裕程度取得很大进步,体现了社会主义推动共同富裕的制度优越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万海远 陈基平
全面理解共同富裕内涵、构建共同富裕量化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公平与效率、发展与共享的理论框架出发,结合对中国特色共同富裕的理解,从国民总体富裕和全体居民共享富裕的结果角度,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且能广泛比较的共同富裕量化方法,讨论量化函数的技术假定和数理表达,分析指标维度、函数关系式、变量标准化等带来的结构性影响,检验单调性、一致性和同质性等公理化准则,由此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供参考。研究表明,研制的共同富裕量化方法在权重、门槛、指标设定等方面都具有较好稳定性。本文基于手工收集的162个国家或地区1990—2020年数据,发现我国共同富裕程度取得很大进步,体现了社会主义推动共同富裕的制度优越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