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30)
- 2023(9510)
- 2022(7723)
- 2021(7416)
- 2020(6067)
- 2019(13921)
- 2018(13198)
- 2017(24367)
- 2016(13089)
- 2015(14556)
- 2014(14511)
- 2013(14533)
- 2012(13754)
- 2011(12876)
- 2010(12805)
- 2009(12030)
- 2008(11844)
- 2007(10492)
- 2006(9244)
- 2005(8185)
- 学科
- 济(57176)
- 经济(57086)
- 业(33973)
- 管理(31913)
- 农(27034)
- 方法(23687)
- 企(22150)
- 企业(22150)
- 数学(21635)
- 数学方法(21417)
- 中国(19451)
- 农业(17792)
- 制(14163)
- 业经(13932)
- 财(13000)
- 贸(12592)
- 贸易(12585)
- 易(12395)
- 学(12276)
- 银(10622)
- 银行(10611)
- 行(10331)
- 融(10215)
- 金融(10214)
- 发(9630)
- 体(9407)
- 地方(9330)
- 策(8423)
- 环境(8116)
- 发展(7951)
- 机构
- 大学(195407)
- 学院(192878)
- 济(87274)
- 经济(85740)
- 研究(74610)
- 管理(68764)
- 理学(59332)
- 理学院(58574)
- 中国(58279)
- 管理学(57519)
- 管理学院(57132)
- 科学(43755)
- 京(41425)
- 财(39368)
- 农(38578)
- 所(37643)
- 研究所(34440)
- 中心(33342)
- 财经(31466)
- 农业(29307)
- 经济学(29086)
- 经(28985)
- 业大(28971)
- 江(26817)
- 院(26719)
- 北京(26618)
- 经济学院(26127)
- 范(25869)
- 师范(25628)
- 财经大学(23526)
- 基金
- 项目(131031)
- 科学(104187)
- 基金(99348)
- 研究(94005)
- 家(88555)
- 国家(87838)
- 科学基金(73795)
- 社会(63687)
- 社会科(60303)
- 社会科学(60293)
- 基金项目(51208)
- 省(46848)
- 自然(46275)
- 自然科(45193)
- 自然科学(45179)
- 自然科学基金(44418)
- 教育(41962)
- 划(41065)
- 资助(40926)
- 编号(34895)
- 部(31058)
- 重点(30125)
- 成果(29462)
- 发(28438)
- 国家社会(28389)
- 中国(26828)
- 教育部(26515)
- 创(26324)
- 性(25942)
- 科研(25244)
共检索到2928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罗飞 芮旸 王玲 孙玮鸿
特色保护类村庄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生存环境的历史选择和长期适应,具有政策意涵和特定分布规律。论文以9381个入选国家级名录的该类村庄为研究样本,立足村庄的政策性地理事物属性,多尺度刻画其分布的空间异质性;着眼于村庄的有机体属性,明晰其对生境的偏爱性;进而综合生境和政策两方面揭示村庄异质分布的影响因子和机制。研究发现:(1)从分层异质性看,特色保护类村庄在其密度低的北方地区分布更集聚,在东西方向的地带性分布规律明显,在省域、市域和县域尺度的分布不均程度递增;(2)从局域异质性看,该类村庄在不同尺度均呈“南热北冷”分布格局,但空间格局的尺度变异明显,在县域尺度下显现出的空间模式更精细;(3)从生境偏爱性看,该类村庄最多选择中亚热带湿润区、低山区的斜坡及阳坡地带和中小河流沿岸地区,偏好分布在经济欠发达、主要道路沿线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 km以内、中心城市周边20~80 km的区域;(4)从成因与机制看,该类村庄的分布主要受气候条件、文化资源、交通区位、评选政策等因子的综合影响,是政策导向机制和生境偏好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结果可为中国特色保护类村庄的振兴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坤 芮旸 李宜峰 杨钰华
特色保护类村庄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确定的4种村庄基本类型之一,但其分异明显,仍需进一步细分类型以精准施策。论文坚持问题导向和理论指引的分类思路,针对特色保护类村庄内蕴的保护与发展对立统一关系,借鉴共生理论构建其共生系统概念模型,根据系统类型及构成的差异划分村庄振兴类型,筛选出8173个国家级特色保护类村庄作为实证研究样本,初步提出一套简便实用的类型识别流程及方法,据此逐层判断样本类型并分类明确振兴模式。结果表明:(1)特色保护类村庄共生系统分为外共生型、内共生型和内外共生兼具型3种,存在村庄与外部有机体共生、村庄特色资源与产业共生、村庄特色文化资源与人居环境共生以及村庄特色资源、产业与外部有机体共生等4类共生关系;(2)特色保护类村庄振兴类型基于共生关系表征的异同抽象归纳为10种,样本据此细分为47个旅游目的地型、75个文旅融合型、251个农旅融合型、47个特色农业型、442个景区依托型、1463个市场拉动型、2159个交通推动型、160个历史记忆保护型、1543个民族特色保护型和1986个地域文化保护型村庄;(3)特色保护类村庄振兴模式因类型而异,包括"优化升级、示范引领""深度融合、增值赋能""品牌强农、特色集聚""借力景区、村景互补""瞄准市场、乡城对接""联动交通、一体共生"和"活态保护、留住乡愁"7种。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万树杰 朱国平
南极磷虾是南大洋中上层生态系统的关键物种,也是我国远洋渔业的重要捕捞对象,充分了解其空间分布特征可为南极磷虾资源的持续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支撑。基于2018年夏季南奥克尼群岛南极磷虾资源声学调查数据,将研究海域按经纬度划分7个空间尺度,利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不同尺度下南极磷虾资源丰度的空间异质性特征。结果显示:①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大,块金值和块基比逐渐减小,偏基台值和基台值先减小后增大又减小,空间尺度为40′×40′时最大;②不同空间尺度下,模型的拟合效果不同,球状模型在空间尺度为20′×20′和50′×50′时拟合效果最好,指数模型在空间尺度为10′×10′时拟合效果最好,高斯模型在空间尺度为30′×30′,40′×40′,60′×60′时拟合效果最好,拟合结果均表现出较强空间自相关性;③磷虾资源丰度空间结构显示,基于各向异性,分维值在尺度为50′×50′时方向差异最小,在60′×60′时方向差异最大;基于各向同性,分维值在尺度为60′×60′时最小,50′×50′时最大。研究表明,南奥克尼群岛南极磷虾资源丰度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其致因与南奥克尼群岛的海洋流场,水团交换引起的营养物质,温盐跃层的变化等外在环境因素,以及南极磷虾自身的行为方式等内在因素有关。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熊浩 王强 鄢慧丽 余军
[目的]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示范点的确立为乡村旅游增添了新的旅游吸引形式,基于各种示范点的乡村旅游,成为新时期我国农村经济实现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对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示范点的研究,以期为各省市休闲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方法]文章利用ArcGIS10.2,使用最邻近距离法、不均衡指数、核密度分析、全局莫兰指数等方法,多尺度视角下对220个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示范点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示范点空间分布不均衡,呈聚集分布状态;(2)示范点空间分布密度存在明显差异,示范点主要分布在省会城市周围,以长三角、京津冀地区分布密度最高,珠三角、闽东南等地次之;(3)无论省域尺度还是县域尺度,示范点的空间分布均具有正自相关性,表明示范点分布在空间上存在依赖性;(4)示范点的空间分布主要受到旅游资源禀赋、区域交通、客源市场、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结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示范点空间分布不均衡,各省市应突出差异竞争,加强区域合作,突出核心区域辐射周边的效应,实现休闲乡村旅游资源空间格局上的优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玉婷 丁圣彦 梁国付
以黄河下游典型农区封丘县为研究区,调查比较了农业景观中半自然生境(包括人工林、树篱和沟渠)与农田生境中植物和地表节肢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并应用广义线性模型(GLM)从不同的空间尺度分析半自然生境和农田中的物种多样性与景观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林地植物多样性最高,且以人工林和沟渠中的植物物种相似度最高;各半自然生境中地表节肢动物的多度和物种丰富度明显高于农田,且以人工林和树篱间地表节肢动物的相似度最高。2在250 m景观范围内的景观变量能更好地解释植物多样性和地表节肢动物多样性,而树篱和沟渠在400 m景观范围上地表节肢动物的尺度效应最显著。3在250 m尺度上植物多样性与景观变量的拟合方面,在人工林和树篱生境中,散布与并列指数(IJI)和植物丰富度呈显著负相关;人工林中IJI和周长面积比(PARA_MD)对植物香农多样性指数呈负相关;在树篱中,边缘密度(ED)、聚集度指数(AI)与植物香农多样性指数负相关显著,欧几里得最近距离(ENN_MN)与均匀度指数正相关;在沟渠中,ED、AI与植物丰富度显著负相关。4地表节肢动物与景观变量的拟合显示,在250 m景观范围上,人工林生境主要体现在多度与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和土地利用丰富度的负相关,而农田中则是多度与SHDI呈显著负相关,与ED、PARA_MD、AI和土地利用丰富度(LUR)呈显著正相关;在400 m景观范围上,树篱中,IJI与地表节肢动物的多度和丰富度呈显著正相关;沟渠生境中,只有多度与IJI和土地利用丰富度显著负相关,与SHDI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半自然生境 多尺度 农田背景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静 杨小唤 石瑞香
人口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尺度依赖性,从不同尺度上对人口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可以更确切、真实地揭示人口的空间分布规律,为制定区域发展规划、灾害评价、环境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山东省为研究区,运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和统计相关分析方法,比较市级、县级、1 km三个尺度上人口分布的空间自相关性及其与环境—经济因子的统计相关性,试图探讨不同尺度下人口的空间分布模式及影响(指示)因素,从不同尺度揭示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特征。结果表明:①从不同尺度对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可以得到从宏观到微观不同详细程度的信息。从市级尺度分析,可以得到山东省整体的人口空间分布特征;从县级尺度分析,可以得到山东省各市内部的人口空间分布特征;从1 km尺度分析,可以得到山东省各县内部的人口空间分布特征。②不同尺度上,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特征不同。市级和县级尺度上,人口分布受环境—经济因子的影响表现出与一些因子显著相关,而受空间集聚的作用较小;1 km尺度上,人口分布与环境—经济因子的相关性较小,而主要受空间集聚的作用,在县内部,人口往往集中分布于某一区域,呈现出典型的集聚分布模式。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强彬 李佳桧
乡村的协商民主实践是新时期保障村民参与乡村公共事务的深刻体现,村民的协商获得感是影响村委会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因素。文章利用"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调查"数据,采用STATA两层线性模型,分析村庄异质性、村民协商获得感对村委会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及其解释比重,试图为认知村委会工作评价提供一个新的视角。研究结果表明,村民的协商机会获得感与协商结果获得感同村委会工作满意度的差异显著相关,村庄层面的经济分层、文化水平、媒介接触和村庄公共事务会议参与显著影响村委会工作满意度,阶层交互模型显示村庄间村委会工作满意度的差异来自村民个体与村庄特性的交互作用,村庄媒介接触正向调节村民协商机会获得感对村委会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村庄经济分层、村庄文化水平则分别负向和正向调节村民协商结果获得感对村委会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国超 乔军 孟庆玲 刘昱成 杨海波 贺志昊 彭叶龙 谢堃 陈创夫
【目的】分析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CSF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和羊边界病毒(BDV)3种病毒多聚蛋白酶基因密码子的使用特点,初步探讨3种病毒多聚蛋白酶基因的进化及对不同宿主的适应策略。【方法】运用EMBOSS软件的CHIPS和CUSP程序及CodonW在线分子生物学软件,分析CSFV、BVDV和BDV的有效密码子数(ENc),碱基GC含量(Gcall),密码子第1、2、3位GC含量(GC1、GC2、GC3),相对同义密码子使用度(RSCU)及同义密码子第3位的GC含量(GC3s),并对3种病毒多聚蛋白酶基因的ENc进行绘图分析。【结果】CSFV、BVDV、BDV 3种病毒多聚...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永振 史赟荣 艾红 董丽娜 李娜娜 李夏 高天翔
珊瑚礁区生物多样性是当今生态学研究热点之一,为更全面地了解南海诸岛珊瑚礁海域鱼类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系统整理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南海东沙、西沙和中沙及南沙群岛珊瑚礁海域鱼类资源调查的历史资料,研究了南海珊瑚礁鱼类分类学多样性。种类统计结果表明,目前东沙记录鱼类种类514种,西沙和中沙632种,南沙548种;各礁区记录鱼类物种数目少于预测数目,也少于全球其他生境相似的海域记录的鱼类种数。估算了南海珊瑚礁鱼类平均分类差异指数△+和分类差异变异指数∧+,结果显示,东沙△+和∧+分别为55.1、121;西沙、中沙△+为60.2,∧+为164;南沙△+为56.6、∧+为150;各礁区海域鱼类△+值均小...
关键词:
南海 珊瑚礁 鱼类 分类学多样性 相似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何炬 张雪松 邓振 张晗 张茂茂 刘园
[目的]为更精细、更科学地了解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从多尺度角度进行对比分析,为农村居民点整理提供依据。[方法]基于空间自相关、核密度分析等方法,以广水市为例,从多尺度角度对2016年广水市农村居民点分布空间分布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并引入空间计量回归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1)对广水市农村居民点进行核密度分析时,搜索半径为1 800m最合理,广水市农村居民点核密度最大值为14. 26个/km~2;(2)对广水市农村居民点核密度估计值从县级、乡镇级、村级3个尺度分别进行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Moran’s I县级=0. 642 4、Moran’s I乡镇级=0. 694 3、Moran’s I村级=0. 808 2,全部表现为空间正相关,村级的空间集聚特征最显著、乡镇其次、县级相对最小;(3)局部自相关分析显示农村居民点核密度估计值高值区分布在城郊乡、骆店乡、马坪镇、长岭镇4乡镇,与该研究的核密度分析结果一致。(4)通过空间计量回归模型分析,农村居民点的影响因素:地形位指数>到城镇距离>到道路距离>到水系距离。[结论]文章从多尺度角度对农村居民点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比研究,以期为今后同方向的研究提供借鉴,为农村居民点整治、农村居民点空间演变研究、村镇规划、农村土地集约利用、乡村振兴等提供理论方法的支撑。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露 朱玉春
本文利用2015年陕西、山东、河南、宁夏和内蒙古五省1570户农户和100个村庄的数据,以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为例,利用Tobit模型,选择经济异质性、退出选择、社会异质性和性别四个维度来表征异质性,考虑农户和村庄两个层面,实证分析异质性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水平较低,经济异质性中,农业收入和小农水供水量的增加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村庄层面的姓氏异质性和是否成立农户用水者协会以及农户层面的是否担任行政职务是影响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三个重要社会异
关键词:
异质性 集体行动 农户参与 影响效应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高峰 杨浩东
本文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大创新群落以及企业、研发机构、高校三大创新主体出发,运用核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Moran指数等方法对中国2010—2019年31个省份异质性R&D人员的规模及结构进行比对探究。研究发现:(1)近10年来基础、应用R&D人员占比变动出现拐点,不平衡趋势加剧,地区规模差异远高于结构差异。(2)基础研究和高校R&D人员分布表现出对经济因素更高的敏感性,企业和试验发展R&D人员倾向于地理位置的邻近聚集,这种关联特征于时间上呈V形走势。(3)企业与试验发展R&D人员在规模和结构变化上显著协同,三大创新主体的传统角色定位仍较为鲜明。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孝宇 赖宗裕 张安录
土地用途管制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下,耕地非农化概率值和其驱动力的空间作用强度分布在土地资源配置和耕地保护方面有积极的指示性。基于武汉市2000~2011年耕地非农化地块的微观数据,通过比较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和地理加权Logistic回归模型参数估计结果,验证了耕地非农化驱动力的空间异质性,并对异质性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政策涵义做出总结分析。研究表明:1耕地间的空间依赖效应和建设用地对耕地的空间溢出效应在耕地非农化过程中具有显著影响力,且耕地非农化驱动力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2地理加权Logistic回归模型由于考虑到数据的空间非平稳状态所以比Logistic回归模型有更好的拟合效果;3耕地...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叶昊 薛东前 宋永永 唐宇
随着社会经济转型发展,文娱体验逐渐成为衡量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实际需求的重要指标。科学认知文娱体验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和尺度效应,是提高消费者文娱体验质量和促进文化娱乐业优化布局的迫切需求。论文基于美团评论数据和POI(point of interest)数据,以西安市酒吧为例,将体验分为物理体验和情感体验,运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multiscale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MGWR)探究不同尺度上文娱体验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和尺度效应。结果表明:(1)西安市高体验水平的酒吧主要分布在莲湖区和碑林区;雁塔区的酒吧分布数量多,但其体验水平较低。(2)商户属性、交通条件、商业环境和区位优势共同影响文娱体验的空间分布,但在不同尺度上,其影响强度和作用范围具有差异性。(3)市域尺度上,消费单价对城市北部地区物理体验和情感体验的负向影响最显著;格网尺度上,店铺评分、评论人数和到酒店的距离对城市西南地区物理体验和情感体验的正向影响最强。(4)文娱体验的影响因素存在尺度效应,评论人数、到商业区的距离以及到城市中心的距离对体验的作用尺度较小。研究结果可为城市文化娱乐业空间布局优化和消费者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时雷雷 骆土寿 许涵 林明献 杨怀 陈德祥 李意德
采用地统计学的方法,对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原始林土壤物理性质小尺度空间异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各物理性质空间异质性明显,其半方差函数可以用指数模型、高斯模型和球状模型拟合,变程变化范围为10.810 48.650 m,块金值与基台值比值范围为10.2%87.8%,表明各物理性质有不同程度的空间自相关性;土壤孔隙度和持水特性有较大的块金值,说明存在小尺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