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80)
- 2023(11907)
- 2022(9728)
- 2021(8978)
- 2020(6877)
- 2019(15735)
- 2018(15036)
- 2017(28023)
- 2016(14720)
- 2015(16623)
- 2014(16570)
- 2013(16745)
- 2012(16182)
- 2011(15124)
- 2010(15239)
- 2009(14150)
- 2008(13669)
- 2007(12318)
- 2006(11340)
- 2005(10247)
- 学科
- 济(78313)
- 经济(78248)
- 业(37693)
- 农(33014)
- 管理(32956)
- 中国(28372)
- 地方(23980)
- 方法(23405)
- 企(23097)
- 企业(23097)
- 农业(21822)
- 数学(20551)
- 数学方法(20449)
- 业经(20379)
- 贸(15168)
- 发(15155)
- 贸易(15152)
- 制(14829)
- 易(14706)
- 银(13142)
- 银行(13134)
- 地方经济(12980)
- 融(12948)
- 金融(12947)
- 行(12943)
- 产业(12828)
- 财(12555)
- 发展(11975)
- 环境(11956)
- 展(11947)
- 机构
- 学院(219620)
- 大学(215833)
- 济(104324)
- 经济(102445)
- 研究(86352)
- 管理(78817)
- 中国(67251)
- 理学(66261)
- 理学院(65445)
- 管理学(64704)
- 管理学院(64265)
- 科学(47772)
- 京(47278)
- 财(44166)
- 所(42858)
- 农(39205)
- 研究所(38562)
- 中心(38336)
- 财经(34142)
- 江(33615)
- 经济学(33554)
- 范(31480)
- 师范(31244)
- 经(31114)
- 北京(30984)
- 院(30760)
- 经济学院(30186)
- 农业(29194)
- 业大(29189)
- 州(27007)
- 基金
- 项目(141365)
- 科学(112801)
- 研究(110635)
- 基金(102084)
- 家(87807)
- 国家(87015)
- 社会(74285)
- 科学基金(73715)
- 社会科(70352)
- 社会科学(70344)
- 省(54761)
- 基金项目(52750)
- 教育(48277)
- 划(45513)
- 编号(44424)
- 自然(41075)
- 资助(40486)
- 自然科(40058)
- 自然科学(40050)
- 自然科学基金(39329)
- 发(38821)
- 成果(36809)
- 发展(32765)
- 重点(32358)
- 展(32200)
- 课题(32200)
- 部(32000)
- 国家社会(31998)
- 创(29855)
- 中国(28797)
- 期刊
- 济(129048)
- 经济(129048)
- 研究(74202)
- 中国(53654)
- 农(43655)
- 科学(31388)
- 管理(29984)
- 学报(29870)
- 财(29750)
- 农业(29468)
- 教育(26116)
- 融(26030)
- 金融(26030)
- 大学(24173)
- 业经(23968)
- 学学(22634)
- 经济研究(20961)
- 技术(18834)
- 问题(17532)
- 财经(17154)
- 经(15198)
- 贸(14212)
- 世界(14199)
- 业(13649)
- 国际(12694)
- 经济问题(11801)
- 农业经济(11452)
- 技术经济(11270)
- 农村(10893)
- 村(10893)
共检索到3567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谷成
发展特色农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对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竞争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乡一体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民围绕健康、绿色的消费理念日益升级,对特色农产品的需求进一步扩大,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实施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从需求侧角度来看,市场需求多样化已成为大众消费的重要特征,农产品的营养性、保健性、安全性和健康性需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妮娜
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养老的发展形式,是对农村传统家庭养老的重要补充。它扎根于农村传统的亲邻互助网络,其本质在于经济互助,表现为有组织地发动邻里、志愿等社会力量,充分利用以老年人为主的各类人力资源的闲置时间、资源低成本地相互帮助和服务。社会各界应将其作为重要实施方略,纳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之中。其发展路径可以概括为:以资金互助为基础,以组织动员为抓手,以服务互助为重点,以社区居家养老为主要阵地,创新各类互助养老模式,着力形成稳定多元的资金来源,培育互助队伍,增加互助内容,从无偿到无偿、低偿相结合,探索建立标准规范的服务管理评估制度,机构养老与社区居家养老互联互通,最终尝试建立圈层化、整合化、网络化、制度化的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聂立清 李涵
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要加强组织领导,搞好顶层设计。高校智库与其他智库相比,具有建设高水平智库的天然优势,可以为政策研究和战略研究提供源源不断的学术资源支持。高校加强高水平智库建设,必须发挥学科综合优势,围绕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开展战略性、综合性协同研究。智库主要是指以公共政策为研究对象,以影响政府决策为研究目标,以公共利益为研究导向,以社会责任为研究准则的专业研究机构。它是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梦欣 任保平
绿色发展是中国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任务、新使命和新目标,中国特色绿色发展是基于马克思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思想,并在理论架构和实践突破中上升为生态文明的新价值谱系。绿色发展作为时代理念和现实导向的双重需求,通过对人类改造自然行为模式的初始架构进行重新设定,成为效率提高、和谐共处以及持续发展的顶层设计。将中国绿色发展道路在不同时期的实践探索按其发展特征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意识主导阶段、制度支撑阶段、系统推进阶段以及全面实现阶段,通过研究绿色发展的历史演进行为,归纳中国绿色发展道路的阶段性变化,试图梳理绿色发展的演化逻辑和发展特征,并寻找阻碍中国特色绿色发展进程的矛盾和桎梏,探索绿色化道路全面实现的政策方法。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中国特色绿色发展提供适宜的路径选择,使中国在高质量发展与绿色生态文明的充分融合中再现繁荣盛况。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梦欣 任保平
绿色发展是中国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任务、新使命和新目标,中国特色绿色发展是基于马克思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思想,并在理论架构和实践突破中上升为生态文明的新价值谱系。绿色发展作为时代理念和现实导向的双重需求,通过对人类改造自然行为模式的初始架构进行重新设定,成为效率提高、和谐共处以及持续发展的顶层设计。将中国绿色发展道路在不同时期的实践探索按其发展特征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意识主导阶段、制度支撑阶段、系统推进阶段以及全面实现阶段,通过研究绿色发展的历史演进行为,归纳中国绿色发展道路的阶段性变化,试图梳理绿色发展的演化逻辑和发展特征,并寻找阻碍中国特色绿色发展进程的矛盾和桎梏,探索绿色化道路全面实现的政策方法。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中国特色绿色发展提供适宜的路径选择,使中国在高质量发展与绿色生态文明的充分融合中再现繁荣盛况。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窦清华
乡村特色优势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落实的重要支撑,关系着乡村内生发展和持续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开发要突出乡村本土特色,整合各类资源要素,在产业集聚的推动下发挥自身的价值和能量,因而特色化是其优势产业能否建立的关键,产业集聚是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作用的重要途径。为发展乡村特色优势产业,需为乡村提供人才保障、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保障、产业融合发展机制保障。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特色产业 发展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滢建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为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的产业支撑,其具有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生态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等重大现实意义。在新时期,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推动乡村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和绿色发展,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筑牢根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夏咏 王宇譞
乡村产业融合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也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乡村产业融合发展能起到促进乡村产业创新及农民增收、优化乡村产业结构、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改善生态环境等作用,但同时也面临着外部环境较差、融合主体带动力较弱、产业融合层次较低、融合人才匮乏等问题,未来要对乡村产业融合环境进行优化、增强产业融合主体的带动力、深化农村产业融合程度、加强复合型人才引进及培养力度。
关键词:
乡村产业融合 驱动因素 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蔡慧敏
党的二十大已经针对全面乡村振兴这一策略做出有效部署,指出要大力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可以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质增效,促使特色农业产业提档升级,将土特产与农村小品种发展成大产业。我国建设现代化国家,最难的工作还是在农村,开发特色农产品,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是核心。当前我国已经开始大力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但还存有一些问题,本文就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路径。
关键词:
特色农业 农村经济 现代化发展 优化路径
[期刊] 改革
[作者]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肖金成
城镇化是以城市为主导进行生产要素空间再配置的历史进程。不同的国情使得城市化的模式多种多样。城镇化道路有其内涵和发展规律。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就是与中国人口多耕地少的基本国情相适应,提高各级城市和城镇的承载能力,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和城镇转移,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要引导城市和城镇集约发展,促进城市群健康发展,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城镇化空间格局,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加快户籍制度、土地制度、住房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关键词:
中国特色 城镇化 发展规律 承载能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霞
社会化大生产客观上要求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而我国国民经济目前存在着突出的比例失调现象。本文通过结合马恩著作中蕴含的按比例发展理论,探究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建议我国政府在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基础上,把按比例发展作为创新和完善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的路径选择,努力实现国民经济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按比例发展理论 市场经济 宏观调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建松 陈正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主动回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快速发展,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新时代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主要是坚持党的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中国大地办学、发展素质教育、服务国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其发展路径是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优质就业为导向、以产教融合为主线、以合作发展为支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怡 张炜
素质教育是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和模式,但关于素质教育概念与内涵的认识并不一致。目前,素质教育实践中存在以文化素质教育理念为主的素质教育和以通识教育为基的素质教育两种模式,但似乎还难以涵盖高校素质教育发展的现状与趋势,需要从教育目的、内容、方法和动能上赋予其新的内涵,从教育目标、过程和本质上深入辨析,将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有机融入中国特色素质教育体系,基于素质教育框架有效集成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素质教育在保留素质教育传统优势的基础上,要强化家国情怀的价值导向、注重数字素养的培养、运用增值评价的方式、实现多元模式发展。高校应面向需求,完善体系;准确定位,因校制宜;动态调整,持续推进,避免盲目攀比和“一刀切”,为建设教育强国、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更大贡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江亿 朱颖心 魏庆芃 林波荣 杨秀
我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目前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如何坚持科学发展实现中国特色建筑节能,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面临的重要任务。科学评价建筑节能是建筑节能工作的基本问题。应当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采用先进的建筑节能技术,加强科学的运行管理和使用者绿色行为模式。决不能简单复制发达国家的技术。要把有限的研究经费、人力资源和投资用于最适合我国的技术和产品,走自己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