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64)
- 2023(15662)
- 2022(13332)
- 2021(12549)
- 2020(10369)
- 2019(24192)
- 2018(24045)
- 2017(46115)
- 2016(24804)
- 2015(28161)
- 2014(28261)
- 2013(28041)
- 2012(25721)
- 2011(23521)
- 2010(23582)
- 2009(21679)
- 2008(20742)
- 2007(17910)
- 2006(15841)
- 2005(14077)
- 学科
- 济(120732)
- 经济(120620)
- 管理(70451)
- 业(62853)
- 企(51981)
- 企业(51981)
- 方法(51289)
- 数学(45536)
- 数学方法(44819)
- 中国(30130)
- 农(26438)
- 地方(24922)
- 学(24518)
- 业经(23425)
- 财(22737)
- 贸(20284)
- 贸易(20271)
- 易(19677)
- 环境(19313)
- 制(17885)
- 农业(17610)
- 理论(17319)
- 和(17315)
- 融(15254)
- 金融(15253)
- 银(15232)
- 银行(15193)
- 划(15166)
- 地方经济(15131)
- 技术(14731)
- 机构
- 大学(361405)
- 学院(359351)
- 济(154957)
- 经济(151967)
- 管理(141648)
- 研究(125000)
- 理学(123037)
- 理学院(121682)
- 管理学(119382)
- 管理学院(118753)
- 中国(92813)
- 京(77065)
- 科学(75917)
- 财(66062)
- 所(62566)
- 研究所(57244)
- 中心(54785)
- 农(54524)
- 财经(53740)
- 业大(51893)
- 江(50021)
- 北京(49411)
- 经(48950)
- 经济学(47901)
- 范(46469)
- 师范(46074)
- 院(45123)
- 经济学院(42901)
- 农业(42561)
- 州(40578)
- 基金
- 项目(244812)
- 科学(192974)
- 基金(178955)
- 研究(178259)
- 家(156145)
- 国家(154946)
- 科学基金(133026)
- 社会(113558)
- 社会科(107795)
- 社会科学(107762)
- 基金项目(93865)
- 省(93715)
- 自然(86304)
- 自然科(84323)
- 自然科学(84308)
- 自然科学基金(82767)
- 教育(81850)
- 划(79276)
- 资助(75562)
- 编号(71123)
- 成果(57453)
- 重点(54854)
- 部(54445)
- 发(52816)
- 创(50341)
- 课题(49466)
- 国家社会(47175)
- 创新(47056)
- 教育部(47014)
- 科研(46587)
- 期刊
- 济(169595)
- 经济(169595)
- 研究(108525)
- 中国(65819)
- 学报(55007)
- 管理(53410)
- 科学(52022)
- 农(49340)
- 财(47680)
- 大学(41997)
- 学学(39636)
- 教育(37974)
- 农业(34834)
- 技术(33020)
- 经济研究(28757)
- 融(28628)
- 金融(28628)
- 财经(26536)
- 业经(25007)
- 经(22831)
- 问题(21611)
- 技术经济(19412)
- 业(18718)
- 统计(18352)
- 贸(17570)
- 图书(17443)
- 世界(16960)
- 科技(16571)
- 理论(16426)
- 策(16185)
共检索到5263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思斯
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如何实现低碳经济、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变得极具挑战。本文首先对我国在2018年的GDP总量、能耗总量以及碳排放总量进行了预测;然后根据预测结果,以经济产出最大化、碳排放量最小化以及行业环境效率评估等为目标函数,构建中国低碳经济优化模型;最后通过求解、分析得到针对我国产业部门结构的最优调整方案,为我国进一步实现低碳经济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产业结构 优化模型 调整方案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尤逸萍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能源结构以煤为主,降低排放存在许多特殊困难。因此,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企业节能减排,实现低碳生产、低碳排放的战略目标,应该完善相关法律与政策,严格执行行业排放标准和产品环保标准;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建立合理的准入机制与优惠政策;改革创新银行金融政策,向低碳经济技术投资倾斜;利用信托合同解决众多乡镇小企业节能减排难的问题。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环境法 信托契约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秦程现 任永波
学习环境是开展建构性学习各种资源的集合,有助于加速实现学习者的知识建构。以乔纳森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模型为理论基础,遵循范梅里恩伯尔的逼真度原则,围绕问题、相关案例、信息资源、认知工具、协作工作、境脉支持六个方面,建构了中国特色学徒制的学习环境模型,针对性提出重要他人的示范与指导、搭建脚手架、推行技术认证考核机制的教学策略,以期为全面推行中国特色学徒制、提高学徒制人才培养效能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
建构主义 学徒制 学习环境 教学策略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裴长洪
在我国对外开放的长期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提出并创立了"开放型经济"理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遗传了马克思主义优化培育的基因,深深扎根于我国亿万人民的对外开放的伟大实践,经过广大理论工作者的辛勤浇灌,已经成长为参天大树。它创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市场理论和国际分工理论,创新了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成为中国改革开放35年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的理论总结。它的理论框架包括: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作为纲要,本文只是提出了理论的基本架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诸大建 钱斌华
本文通过对中国到2020年发展的三种模式的比较分析,提出适合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C模式。同时指出,实现C模式的发展,要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新型现代化三方面来进行,这其中需要技术和政策的双重保障。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苑风岐 李子江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对经济理论的需要,我国经济理论研究的重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倾向于经济政策化研究逐渐重视对基础理论、经济主体行为以及经济机制的研究。同时,经济理论工作者也越来越明显地意识到,过去经济理论研究中普遍采用的文字描述方法进行思辩式推理分析,很难保持对所讨论问题的前提的规范性,前后推理的逻辑一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廖明球
我国现在还处在工业化中期,面临着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为此,党中央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环境,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即发展低碳经济。文章将投入产出模型与计量经济模型技术结合起来,设计低碳经济量化模型,为模型的研制与后续的分析奠定基础。
关键词:
低碳经济 量化模型 设计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廖明球
北京市是全国政治、文化、国际交流的中心,因此保护大气环境对提升大国形象尤显重要。本文在建立北京市低碳经济优化模型的基础上,对北京市的低碳发展提出重要的结论与建议:在优化模型设计中,以国内生产总值为目标函数;约束条件包括经济、能源和二氧化碳排放约束。在具体应用研究中,采用北京市2008年与2012年的实际数据作为约束条件,求解2015年与2017年的最优产业结构。研究认为,北京市应该实施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改调入煤炭为调入电力,合理进行人口和产业布局,治理好雾霾。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优化模型 北京 应用研究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素萍
<正>碳中和是指通过减少碳排放和增加碳吸收,达到碳排放与吸收之间的平衡状态。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形势日益严峻,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家之一,面临着巨大的减排压力和气候变化风险。不过,中国也是全球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始终致力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经济发展模式。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如建设美丽中国,推动绿色转型等。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努力实现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在此背景下,中国特色生态经济体系研究应运而生。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建德
本文探讨了市场经济、市场失效和中国特色的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评述美国、德国和日本的经济体制特征,得出本文的主要论点:在当代,克服市场失效的手段不同,才会构成经济体制的差异;中国经济体制的主要特色,在于非市场的替代市场失效的创新方向。强调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存在二元取向,抵制“市场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毛萍 康世瀛
在对我国当前经济高速增长的要求与有限资源和环境支持能力之间的矛盾进行描述后,文章对我国目前发展循环经济的实际障碍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循环经济 企业网络 政策体系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贾小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经济史问题的研究贾小玫没有经济史的研究就没有历史唯物主义,就没有科学社会主义。同样,没有中国经济史的研究,也就谈不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本文拟从中国经济史的角度探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并就如何搞好中国经济史问题研究进行探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孙丽文 王丹涪 赵鹏 韩莹
以低碳经济和产业结构优化相关理论为基础,认为技术创新、产业共生、能源结构和环境规制驱动产业结构低碳优化,由此构建产业结构低碳优化的实现机理模型,并从产业结构高度化、合理化、生态化三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RAGA)的投影寻踪模型(PP)从时、空两个维度综合评价中国产业结构低碳优化水平,据此给出提升产业结构低碳优化水平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明国 郭峰
本文提出了价飚假说、中等收入水平抑制-政府主导投资假说,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非均衡动态经济增长模型,通过该模型本文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货币漏损进行了估算,并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关注的"五大内容"。笔者认为,(1)理解宏观经济运动中的货币漏损,是理解中国货币之谜的关键;(2)中国经济面临中等收入水平抑制,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减弱,大幅扩张的货币在宏观边际消费倾向和资本预期收益率下降趋势下,大量以银行存款的形式沉淀下来;(3)政府主导的投资驱动增长,虽然有力地推动了当期GDP的增长,但一方面带来了增量货币的漏损,另一方面也加剧了存量货币的漏损;(4)货币在中国当前的资源性功能尚在,但呈弱化趋势;(5)巨量货币以定期存款形式成为银行系统的沉重负担,银行为了对冲巨额存款带来的利息负担,不惜将资金借贷于虚拟经济,形成新的货币漏损。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张开 王声啸 王腾 郑泽华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最新理论成果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我国政治经济学理论界2019年的学术热点。国内理论界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更加注重将其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强调其理论内涵、理论脉络、理论逻辑,研究呈现出明显的精细化、具体化、体系化特点。~((1))在去年研究报告基础上,本文聚焦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推动党的经济工作能力现代化;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三是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五是坚持稳中求进经济工作方法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