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77)
- 2023(5815)
- 2022(4897)
- 2021(4683)
- 2020(4010)
- 2019(9618)
- 2018(9273)
- 2017(17609)
- 2016(9392)
- 2015(10784)
- 2014(10481)
- 2013(10510)
- 2012(9745)
- 2011(9149)
- 2010(8826)
- 2009(8282)
- 2008(8036)
- 2007(6521)
- 2006(5650)
- 2005(5216)
- 学科
- 济(49830)
- 经济(49797)
- 方法(28424)
- 数学(27125)
- 数学方法(26791)
- 管理(24354)
- 业(21859)
- 企(17440)
- 企业(17440)
- 中国(14466)
- 贸(11471)
- 贸易(11463)
- 易(11300)
- 农(9147)
- 财(9105)
- 融(7158)
- 金融(7158)
- 业经(7130)
- 银(7095)
- 银行(7093)
- 制(6993)
- 行(6906)
- 环境(6807)
- 学(6627)
- 出(6156)
- 关系(5974)
- 理论(5723)
- 农业(5628)
- 划(5431)
- 发(5430)
- 机构
- 大学(140060)
- 学院(135885)
- 济(71125)
- 经济(70323)
- 管理(53036)
- 研究(50946)
- 理学(46583)
- 理学院(46122)
- 管理学(45231)
- 管理学院(45002)
- 中国(41271)
- 京(29481)
- 财(29067)
- 科学(27320)
- 所(24907)
- 经济学(24611)
- 财经(24306)
- 研究所(22866)
- 经(22613)
- 经济学院(22283)
- 中心(22227)
- 北京(19360)
- 农(18708)
- 财经大学(18606)
- 院(17786)
- 业大(17327)
- 江(16131)
- 范(15798)
- 师范(15679)
- 科学院(15411)
- 基金
- 项目(93378)
- 科学(75904)
- 基金(73341)
- 研究(66236)
- 家(64340)
- 国家(63982)
- 科学基金(55165)
- 社会(46568)
- 社会科(44592)
- 社会科学(44583)
- 基金项目(37234)
- 自然(34829)
- 自然科(34163)
- 自然科学(34158)
- 自然科学基金(33608)
- 资助(32503)
- 省(31931)
- 教育(30815)
- 划(28409)
- 部(23149)
- 编号(23127)
- 中国(21318)
- 国家社会(21288)
- 重点(21257)
- 教育部(20448)
- 发(19585)
- 创(19290)
- 人文(18837)
- 成果(18382)
- 大学(18376)
共检索到1981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天勇
一般来说通货膨胀,是一种短期的宏观经济运行症状。但是,在中国特殊的经济低效率状况下,通货膨胀压力长期存在。这种低效率型通货膨胀压力,在政府谋求经济增长、稍微放松宏观需求管理时,会显化为现实的通货膨胀;而在总需求管理较严时,经济将低速度增长,通货膨胀隐化。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健
’94通货膨胀特殊原因探析王健近年来,我国经济体制迅速向市场经济转轨,宏观经济运行机制和价格形成机制都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原有的通货膨胀理论在解释1994年以来的通货膨胀时显得效微力乏。本文试从微观经济视角提出一种新的通胀理论来解释导致本次通胀...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黄范章
中国当前的新型通货膨胀─—“转轨型”通货膨胀黄范章(国家计委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一、体制转轨:我国通货膨胀的特殊性我国80年代以来的几次通货膨胀几乎都是由投资过度扩张诱发的。这次中国的通货膨胀,其重要诱因也是1992年以来的投资膨胀。1992年以来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曾康霖
今年上半年通胀的特点是:生活资料的价格上涨,生产资料的价格回落;城市的物价上涨趋缓,农村的物价上涨较强,消费品物价迅猛上涨,消费品市场疲软;人民币的购买力下降,银行的储蓄存款大量增加;通货膨胀与某些地区经济停滞并行。基本建设投资导致通胀的机制有:需求拉上;成本推动;价格预期;融资成本。但扩大基本建设投资规模与通货膨胀没有必然的联系。我国现阶段的通货膨胀难以完全用西方经济学中的理论去解释,它可以概括为收入扩张型的通货膨胀。这种膨胀是为了实现收入分配的平衡,实现人们心理的平衡,弄得不好会形成涨价——增加名义收入——再涨价的不良循环。现阶段治理通货膨胀的主要对策除了“常规”外,政府要管物价、要消除价...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国华
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的特殊形成机理及其遏制对策朱国华80年代以来,通货膨胀一直困扰着我国经济的稳定与发展,继1988年发生接近20%的严重通货膨胀后,1993、1994年又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目前,面临的形势更为严竣,市场物价在去年上涨13.4%的基础...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朱国华
八十年代以来,通货膨胀一直困扰着我国经济的稳定与发展。继1988年发生接近20%的严重通货膨胀后,1993、1994年又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市场物价在1993年上涨13.4%的基础上继续攀升,1994年1─5月份全社会零售物价指数已超过20%,达到了改革开放16年以来的最高峰,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通货膨胀已严重威胁着各项改革进程,成为当前经济生活的大敌,已引起各界人士的强烈关注。本文论述了现实通货膨胀的形成机理,提出了治理救急措施。作者:朱国华,高级经济师,现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伍戈
本文采用"从一般到特殊"的建模方法,利用PcGets软件,实证考察了1994~2009年中国通货膨胀与货币供应、产出缺口、汇率和国际原油价格之间的联系。研究表明,通货膨胀和货币供应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正相关关系,但通货膨胀并不完全是"货币现象"。除货币供应外,还有其他更多重要变量共同决定通货膨胀的变化。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显著关系,因而不能忽视汇率因素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等。
关键词:
通货膨胀 货币供应 产出缺口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德勇
论转轨型通货膨胀杨德勇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构成一个经济社会特殊的发展时期,即体制转轨时期。这个时期的特点是二元经济体制并存和"约束真空"不断出现,由于二元经济体制的磨擦和碰撞以及"约束真空"的不可避免,而引致的通货膨胀,这里我...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郑京平 杜宇
怎样认识当前中国的通货膨胀国家统计局综合司郑京平,杜宇小平同志1992年春视察南方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在快车道上运行,1994年我国GNP在连续两年以高干13%水平增长的基础上,又增长11.8%。但是,伴随经济的高速增长,物价急剧上涨,通货膨胀已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俊伟
本世纪初的通货膨胀治理,奠定了此后我国政府治理通货膨胀的基本思路,规划了其基本政策选择;而且为此后通货膨胀的发生、发展埋下了伏笔。深入地考察可以发现,近10年来的三次通货膨胀是一体的,它们共同组成了新时期我国通货膨胀发生、发展的"三部曲"。本文所分析的,就是上述全过程。本文分析了2003~2004年我国通货膨胀发生的背景、特点,梳理了政府的主要对策,指出:"轻总量、重结构"是通货膨胀治理政策的明显特征。这样的政策组合在当时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也赢得了成功"点刹车"的赞誉;但并未彻底消除通货膨胀产生、发展的根源。新一轮经济增长具有的若干新特点,在迟滞通货膨胀发生、发展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具...
关键词:
中国 通货膨胀 治理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陈昆亭 郑文风
通货膨胀福利成本问题是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的基础。本文在研究传统的(Bai- ley(1956)定义的消费者剩余的估计方法)和当前流行的Lucas(2000)一般均衡框架下,用补偿思想对通货膨胀福利成本进行的估计方法)通货膨胀福利成本估计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中国1992—2005年的数据,利用上述两种方法对我国的通胀福利成本分别进行估计。分析结果认为:名义扭曲是导致社会福利损失的根源,过度的扭曲导致的社会福利损失严重。
关键词:
通货膨胀 社会福利成本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霍德明
对于非专业人士而言,通胀所代表的是生活成本增加;对于专业人士而言,分析通胀的原因并提供对策责无旁贷。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卢嘉瑞
在改革中我们遇到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通货膨胀。探讨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对策,对于实现治理整顿的目标,促进改革和经济建设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一、改革以来的通货臌胀及成因分析自70年代末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发生了两次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第一次,从1978年到1982年,因大幅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货币发行过多,导致价格总水平上涨(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强 胡静
文章综合适应性预期、理性预期、混合性预期以及以因子模型为代表的有限理性预期模型,利用1990~2011年的年度和月度数据,对比检验了我国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结果表明,长期来看,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是有效的,即公众充分利用了宏观经济变量来预期通货膨胀,但公众在长期中低估了通货膨胀,即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存在系统性错误。
关键词:
通胀预期 预设预期模式 系统性错误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楼继伟 郭向军
中国的通货膨胀与治理楼继伟,郭向军中国已打破了旧的计划经济体制,正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迈进。在新旧体制转轨时期,出现了通货膨胀现象。它表现为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涨。从1988年到1993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比上年上长了18.8%、18.0%、3.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