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51)
- 2023(13581)
- 2022(11754)
- 2021(11272)
- 2020(9412)
- 2019(21881)
- 2018(21515)
- 2017(40585)
- 2016(22184)
- 2015(25144)
- 2014(24714)
- 2013(24707)
- 2012(22616)
- 2011(20474)
- 2010(20210)
- 2009(18278)
- 2008(17694)
- 2007(15008)
- 2006(13050)
- 2005(11465)
- 学科
- 济(87415)
- 经济(87322)
- 管理(58936)
- 业(54196)
- 企(43861)
- 企业(43861)
- 方法(40698)
- 数学(35699)
- 数学方法(35274)
- 中国(24872)
- 农(23439)
- 学(22710)
- 财(20669)
- 业经(18685)
- 贸(17535)
- 贸易(17524)
- 环境(17195)
- 易(17086)
- 地方(16956)
- 农业(15643)
- 和(15115)
- 制(14720)
- 理论(13522)
- 划(12779)
- 技术(12683)
- 银(12509)
- 银行(12452)
- 务(12029)
- 财务(11965)
- 财务管理(11949)
- 机构
- 大学(314357)
- 学院(310743)
- 济(124512)
- 经济(121973)
- 管理(120861)
- 研究(112929)
- 理学(105218)
- 理学院(103969)
- 管理学(102074)
- 管理学院(101533)
- 中国(83352)
- 科学(73458)
- 京(68530)
- 所(58155)
- 农(54523)
- 财(54086)
- 研究所(53905)
- 业大(49763)
- 中心(49269)
- 财经(44115)
- 北京(44108)
- 江(43012)
- 农业(42876)
- 院(41715)
- 范(41710)
- 师范(41245)
- 经(40463)
- 经济学(37490)
- 州(34894)
- 科学院(34006)
- 基金
- 项目(222626)
- 科学(173670)
- 基金(161933)
- 研究(158537)
- 家(144238)
- 国家(143149)
- 科学基金(120813)
- 社会(98624)
- 社会科(93419)
- 社会科学(93394)
- 基金项目(86201)
- 省(84496)
- 自然(80367)
- 自然科(78435)
- 自然科学(78411)
- 自然科学基金(76970)
- 划(72852)
- 教育(71282)
- 资助(67300)
- 编号(62552)
- 重点(50963)
- 成果(50430)
- 部(49015)
- 发(47834)
- 创(45499)
- 课题(43596)
- 科研(43286)
- 创新(42590)
- 计划(41289)
- 教育部(41144)
- 期刊
- 济(130989)
- 经济(130989)
- 研究(90348)
- 中国(56753)
- 学报(55465)
- 科学(50840)
- 农(48259)
- 管理(42805)
- 大学(40988)
- 学学(38782)
- 财(38288)
- 农业(34151)
- 教育(31902)
- 技术(24892)
- 融(22356)
- 金融(22356)
- 经济研究(21256)
- 财经(20604)
- 业经(19813)
- 业(19143)
- 经(17585)
- 问题(17018)
- 资源(16545)
- 科技(16185)
- 图书(15871)
- 林业(15047)
- 版(14771)
- 理论(14260)
- 贸(14228)
- 技术经济(14215)
共检索到4469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庆 刘世荣 臧润国 郭泉水 郝玉光
对四合木种群生殖值和生殖分配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四合木种群的生殖值从低龄组到高龄组 ,呈现出一种低→高→低的趋势。 3~9a生殖值缓慢增加 ,1 0~ 2 1a生殖值迅速增高 ,1 9~ 2 1a达到最大值 ,2 1a以后生殖值缓慢下降并渐渐平缓。在生境条件较差的群落中 ,四合木种群生殖值较高 ,这可能是其适应恶劣环境所采取的生殖对策。四合木的生殖值受环境因子的选择压力 (kx)以及种群存活率 (Lx)所控制。生殖分配 (RA)与生殖阶段有关 ,从花期到果期 ,RA呈下降的趋势。四合木种群在 4~ 2 1a之间 ,其RA随年龄增大逐渐递增 ,2 1a以后 ,随年龄增大逐渐递减。根据其生殖...
关键词:
四合木种群 生殖值 生殖分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庆 臧润国 刘世荣 郭泉水
研究了四合木种群的径级结构、冠幅结构、高度结构和年龄结构 ,运用静态生命表描述了四合木种群年龄结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表明 :四合木种群株数随径级、高度级的变化呈“山峰型”,植株数随冠幅级变化成倒“J”型。现实的四合木种群年龄结构呈“凸”型。四合木种群的死亡率 qx、致死力 k X 随龄级增大而增高 ,存活率 lx 随龄级增大而降低。其存活曲线接近于 Deevey 型。利用L eslie矩阵定量模拟种群动态 ,发现在受外界干扰很小条件下 ,该种群具有波动特点 ,各龄级的个体数变化趋势不同 ,种群由衰退型向增长型过渡。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智选 石建孝
通过用石蜡切片、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数量统计与分析的方法,研究蝟实大孢子发生及其雌配子体发育的特征;种子发育特点以及种子在果实中发育的数量变化。结果表明:其胚珠倒生,薄珠心,单珠被,大孢子四分体呈直线排列,功能大孢子位于合点端。胚囊发育类型属于蓼型。蝟实的胚胎学特征与忍冬科的胚胎学特征基本相同;在植株上种子胚的发育停留在鱼雷型胚时期,这属于种子的后熟现象。得出的结论是:蝟实胚发育停留在鱼雷型胚时期,种子发育不完全及败育率非常高(61.86%)是影响蝟实繁育的主要内因,也是蝟实稀有及孤岛状分布的原因。
关键词:
稀有植物 蝟实 生殖生物学 发育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温海深 曹克驹 王亮 毛玉泽 张永春
研究辽河流域鲇种群生殖适应性,即个体生殖力及其调节机制、生殖过程及其适应性。结果表明:鲇个体生殖力低于鲤科鱼类而与乌鳢和胡子鲇相近,卵质优于鲤科鱼类;鲇产卵期长,有利于亲鱼充分利用产卵场和仔鱼利用饵料资源;产卵后卵巢内有大量的卵母细胞残留是对不稳定生殖环境的适应。
关键词:
鲇 个体生殖力 卵质 产卵 生殖适应性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许睿儿 张艳丽 刘苗
植物生殖分配调控着植物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平衡,从而影响种群的更新速度,最终改变群落结构及演替方向。因此,研究植物生殖分配对草地生态系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方法,系统地梳理了草地生态系统植物生殖分配的相关研究理论及影响因素,学者们先后基于最优控制理论、生活史理论和生物量分配理论提出光合补偿机制、养分循环假说、时间限制假说、r/k策略、资源可用性假说等,以解释自然环境因素、植物自身因素、和人为干扰因素等调控植物生殖分配的机制。然而,草地植物对诸多因素(植株形态性状、自然灾害、放牧、刈割、外源养分添加等)的生殖分配响应仍存在争议,且复杂因素(气候变化、生境条件、植物间竞争等)及多因素协作的过程和驱动机制不清晰。基于此,本文建议应从多维度解析草地植物生殖分配策略及驱动机制,以期为促进草地生态系统更新及正向演替,提高草地资源利用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云浩 辛本花 王娟
【目的】检验鼠李个体大小对其生殖分配的影响,比较相同径级雌雄鼠李生殖分配的差异,探讨鼠李可能存在的生殖耗费补偿机制,对今后雌雄异株植物生理生态学方面的研究提供论据支撑。【方法】在鼠李的花期和果期选择当年进行繁殖活动且生长状况与立地条件类似的植株作为调查样本,对每株鼠李的性别、叶生物量、花生物量(花期)、果生物量(果期雌株)进行了调查,通过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比较不同性别鼠李叶片的光合能力。【结果】(1)大径级鼠李的生殖生物量与营养生物量均显著大于小径级鼠李(P 0.05)。(3)当光强处于500~2 000μmol/(m2?s)时,鼠李雌株单位叶面积的光合速率大于雄株。【结论】研究区域内鼠李的个体大小对其生殖分配有显著影响,这是不同个体可利用资源总量不同造成的。鼠李雌株相较于雄株,并没有因较高的生殖耗费而缩减对营养生长的投入。鼠李雌株通过光合作用获得了更多的可利用资源来满足其生殖和营养生长过程需要,这种较强的光合能力是雌株在较高繁殖压力下进化出的一种生殖耗费补偿机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烈健 詹妮 李军
金合欢属植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我国引入已近百种。自引入以来,种子园经营及管理出现诸多问题,加之林木经营者对本属植物生殖学了解欠缺,迫切需要加深这方面的认识。笔者对半个世纪国外在金合欢属植物生殖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对其生殖生物学研究进行综述,包括花部生物学特征、雄蕊的发育、开花传粉及繁育体系;同时讨论了种子园座果率及种子产量低下的原因,并对以后的研究提出了展望,以期为生产中提高种子园的管理效率起到指导意义。
关键词:
金合欢属 生殖生物学 进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飞虎 梁雪妮
植物孤雌生殖研究进展江西农业大学刘飞虎,梁雪妮一、孤雌生殖与无融合生殖广义的无融合生殖是指雌、雄配子不发生核融合,直接从配子体或由孢子体细胞发育为子代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很显然,这包括营养体繁殖和无融合结子──不发生雌、雄配子融合,而由亲代性器官的孢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庆 姜春前 刘世荣 郭泉水
为探索四合木的濒危机制,对四合木种群的传粉生态学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地点设在内蒙古杭锦旗地区,时间为1998年3—10月。研究结果表明:四合木花部形态有以下变异:萼片4~5,花瓣4~5,雄蕊8~10,心皮4~5。四合木的花期为5月上旬至6月初,单朵花的花期约为4~5d,整株开花可持续8~15d。花在上午盛开,下午花的多数萼片、花瓣呈半合拢状。在花开之前,花丝和花柱就已伸长,而且柱头高出花药2~3mm。花盛开时,花丝进一步伸长,与柱头近相等,内轮4~5个雄蕊花药先开裂,开裂方式为背向纵裂;花药紧围靠着雌蕊柱头,柱头有分泌物,可与花药粘在一起;外轮4~5个雄蕊花药至少晚一天开裂。花将谢时,花药全部...
关键词:
四合木 濒危植物 开花习性 传粉生态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郭连金 李梅 林盛
采用野外调查方法对武夷山香果树的开花物候、生殖构件及其影响因子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武夷山23 a香果树个体开始进入生殖期,其单花花期为6.91 d,始花期随着树龄的增加逐渐提前,花期持续时间在36~61d之间;海拔对香果树种群的单花花期和开花进程产生显著影响,随着海拔的升高,香果树单花花期也呈上升趋势,始花期推迟。香果树个体均产86个花枝,7 388朵花,95个果实,随着母树树龄的增加,其生殖构件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80~110 a香果树单花枝产果量较高;香果树生殖构件数量随着海拔的升高,其个体产花枝量和花数量均呈下降趋势,而其果实产量则有小幅度增加。香果树的树龄和光照、大气温...
关键词:
开花进程 生殖树龄 影响因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志强 胡丹 刘彤
在黑龙江省穆棱东北红豆杉自然保护区,路线踏查到271株天然东北红豆杉,选择其中具有生殖活力(开花)的29雄株和30雌株作为样株,采用标准枝法对孢子叶球和结实状况及其与生态因子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现实东北红豆杉天然种群中,♀♂性比为1∶2;天然东北红豆杉有性生殖持续时间长,雄株胸径在1.5~92cm,雌株胸径在9.5~68.1cm保持生殖状态,雄株较雌株早约20年进入花期;天然东北红豆杉小孢子叶球数量平均为大孢子叶球数量的3倍,大孢子叶球转化为果实的数量不足1/10,孢子叶球数量、结实数量与样株的胸径、冠幅、树高显著相关,与其他立地因子相关不显著;孢子叶球数量在冠层间的分布呈现由上至下的递减...
关键词:
东北红豆杉 种群生殖力 孢子叶球 结实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景侠 赵建民 蔺林田
对太白山独叶草种群的生殖物候、开花结果率、花粉活力、果实特性、种子发芽率、花期和果期的生物量配置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独叶草种群为花先叶开放植物,其盛花期、结果盛期、果实成熟盛期分别为05-11,06-30和07-21,花期长达29d,果期长达59d,生殖期为108d;(2)独叶草种群的开花率及结果率分别为13.20%和40.59%,但不同群落间差异较大,金背杜鹃林下独叶草种群的开花率及结果率均较高,分别为25.32%和65.85%,而牛皮桦林下独叶草种群的开花率及结果率仅为6.92%和2.08%;(3)独叶草种群果实的平均长度、宽度和千果重分别为0.667cm,0.111cm和1....
关键词:
有性生殖 独叶草 太白山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崔静 吴记贵 黄伯高 蒋万杰 范雅倩 程瑾
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中最关键的步骤之一,它保证了每个物种相对稳定的遗传系统,是物种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的基础。兰科Orchidaceae作为有花植物中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类群之一,有关其生殖隔离主要机制的研究对探讨物种分化的条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兰科植物的生殖隔离机制包括合子前隔离和合子后隔离。还分析了不同传粉类型的兰科植物的生殖隔离机制,其中性欺骗兰科植物主要是合子前隔离的行为隔离机制,食源性欺骗兰科植物主要是合子前隔离的机械隔离以及合子后隔离机制。同时,对兰花育种领域通过人工杂交等形式打破生殖隔离获得新品种的机理和成果开展了分析和展望,并从兰科植物与真菌区域共生的机制及其在兰科植物生殖隔离...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蔡得田 陈冬玲
本文对水稻无融合生殖研究进行了综述。在国外尚未发现水稻无融合生殖的材料。在中国,无融合生殖水稻的研究经历了活体诱导、离体诱导、材料筛选和杂交选育三个阶段。从多胚水稻、雄性不育单性结实材料以及杂交后代中已发现了不定胚发生、胚和胚乳自发形成、高频率无融合生殖等不同类型的材料。其中对SAR-1、C1001、HDAR的特性予以了介绍,并对水稻无融合生殖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前景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水稻 无融合生殖 诱导 选育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金平 康军利
以南充地区不同生境处于开花盛期的8个野生葎草种群为材料,对种群大小、有性繁殖投入持续时间、雌雄株比例、投入量、投入收益等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说明:种群半径的变异范围是0.42~3.75 m,种群自然高度的变异范围是-3.57~5.16 m,,种群的拓展面积变异范围是4.14~36.97 m2,拓展空间的变异范围是-14.87~49.35 m3;开花持续时间变异范围为72~162 d,变异系数达122%;雌株占种群的比例的变异范围是53.85%~100%;雌雄株的花序数/株、小花数/花序、花序柄长、花序轴长等参数均差异显著(P<0.05);种群有性生殖相对投入量标准差为5.23,变异系数为14....
关键词:
葎草 野生资源 有性生殖 多样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