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546)
- 2023(21112)
- 2022(18049)
- 2021(16976)
- 2020(14063)
- 2019(32301)
- 2018(31913)
- 2017(60999)
- 2016(33105)
- 2015(37388)
- 2014(37346)
- 2013(36595)
- 2012(33857)
- 2011(30590)
- 2010(30734)
- 2009(28381)
- 2008(27849)
- 2007(24466)
- 2006(21749)
- 2005(19643)
- 学科
- 济(135325)
- 经济(135156)
- 管理(98381)
- 业(91978)
- 企(75380)
- 企业(75380)
- 方法(56322)
- 数学(48752)
- 数学方法(48115)
- 中国(41766)
- 农(38419)
- 财(36534)
- 业经(31348)
- 地方(30052)
- 制(29290)
- 学(26637)
- 贸(26487)
- 贸易(26469)
- 易(25737)
- 农业(25304)
- 银(23402)
- 银行(23356)
- 行(22433)
- 融(22078)
- 金融(22074)
- 务(21978)
- 财务(21872)
- 财务管理(21821)
- 环境(21567)
- 理论(21407)
- 机构
- 大学(467124)
- 学院(466386)
- 济(193621)
- 经济(189501)
- 管理(181589)
- 研究(161763)
- 理学(155786)
- 理学院(154036)
- 管理学(151423)
- 管理学院(150561)
- 中国(124087)
- 京(100657)
- 科学(96028)
- 财(91915)
- 所(80290)
- 中心(73298)
- 农(72803)
- 研究所(72487)
- 财经(71869)
- 江(69675)
- 业大(65534)
- 经(65407)
- 北京(64455)
- 范(62874)
- 师范(62330)
- 院(59022)
- 经济学(58683)
- 农业(56396)
- 州(55859)
- 财经大学(53286)
- 基金
- 项目(310844)
- 科学(245866)
- 研究(231361)
- 基金(225909)
- 家(195735)
- 国家(194089)
- 科学基金(167289)
- 社会(146956)
- 社会科(139326)
- 社会科学(139295)
- 省(119567)
- 基金项目(118405)
- 教育(107046)
- 自然(106842)
- 自然科(104356)
- 自然科学(104332)
- 自然科学基金(102433)
- 划(100958)
- 编号(94440)
- 资助(93495)
- 成果(77944)
- 重点(69704)
- 部(69668)
- 发(68348)
- 课题(65843)
- 创(64188)
- 国家社会(60717)
- 教育部(60298)
- 创新(59941)
- 制(58879)
- 期刊
- 济(218258)
- 经济(218258)
- 研究(145084)
- 中国(96379)
- 财(70447)
- 管理(69130)
- 学报(68856)
- 农(67267)
- 科学(65167)
- 教育(56450)
- 大学(53745)
- 学学(50207)
- 农业(46242)
- 融(46063)
- 金融(46063)
- 技术(42577)
- 业经(35786)
- 财经(35496)
- 经济研究(35157)
- 经(30516)
- 问题(28096)
- 业(24082)
- 贸(23290)
- 图书(23268)
- 技术经济(22092)
- 理论(21600)
- 世界(21095)
- 科技(21070)
- 版(20859)
- 现代(20851)
共检索到7096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姜旭 赵凯 张维伟 李欣淳
高质量发展是物流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是物流强国的必然选择。基于政策演变视角,构建四维分析框架,提炼出“关注领域细化—工具配置合理—发布主体协同—政策效力评估”的驱动机制。研究表明:政策关注领域侧重行业整体,政策工具突出环境型与供给型,政策发布主体整体弱耦合、局部强耦合,政策效力2017年后愈发显著。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建事 于尚坤 胡瑞 王成新
【目的】工业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科技创新是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探究中国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及科技创新对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强度和驱动机制,对于实现科技创新引领工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和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模型,测度2004—2018年中国工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其分解项,揭示其时空演变特征,采用Tobit面板回归模型,探究科技创新对工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驱动机制。【结果】(1)在时间上,中国工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效率整体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在空间上,大致呈现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级递减的阶梯状地理分异格局;(2)中国工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主要来自于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的影响较小;(3)科技创新对工业高质量发展效率的提高具有显著的正向驱动效应,但对不同地区的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对工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具有正向推动作用,东北地区科技创新水平和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不显著。【结论】科技创新是实现中国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建议从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缩小科技创新区域差距等方面推动工业发展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转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姬志恒
研究目标:分析2005~2018年中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空间差异及驱动机制。研究方法: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AHP-熵值法测算,利用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和Markov链对中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地区差异和分布动态演进进行刻画,利用回归分析对驱动机制进行检验。研究发现:中国省域农业农村发展质量保持稳步提升态势,全域内部相对差异渐趋缩小,区域间差异构成全域内部差异最重要来源;各地区存在不同分化态势,不同状态之间流动性较低;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受到城市化进程、产业结构升级、市场化程度和科技创新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各因素的驱动效应具有空间异质性。研究创新:基于新发展理念对中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进行综合评价,揭示其区域差异和演进趋势特征,系统考察中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及其区域差异。研究价值:为评估不同地区农业农村发展质量和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维龙 李士梅
从规模、结构和质量三个维度剖析了农业服务化对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机制,构建广义嵌套空间模型,利用中国31个省份2003—2018年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农业服务业规模化和结构高级化对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有促进作用,而发展低质化对其有抑制作用;农业服务业发展低质化主要是由于农业服务定位和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之间不匹配所导致的,进一步提升农业服务业发展质量是现阶段驱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粮食产业由于技术扩散存在正向空间溢出,但受限于区域贸易成本,本地农业服务化"红利"难以辐射周围地区,反而会通过要素竞争对周围地区形成"虹吸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产业政策扶持和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有助于强化农业服务业对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时,降低区域贸易成本、提高技术吸收与转化能力则会强化产业互动的正向空间溢出,带动粮食产业区域协调与高质量发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维龙 李士梅
从规模、结构和质量三个维度剖析了农业服务化对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机制,构建广义嵌套空间模型,利用中国31个省份2003—2018年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农业服务业规模化和结构高级化对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有促进作用,而发展低质化对其有抑制作用;农业服务业发展低质化主要是由于农业服务定位和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之间不匹配所导致的,进一步提升农业服务业发展质量是现阶段驱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粮食产业由于技术扩散存在正向空间溢出,但受限于区域贸易成本,本地农业服务化"红利"难以辐射周围地区,反而会通过要素竞争对周围地区形成"虹吸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产业政策扶持和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有助于强化农业服务业对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时,降低区域贸易成本、提高技术吸收与转化能力则会强化产业互动的正向空间溢出,带动粮食产业区域协调与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文路 覃建雄
高质量发展理念下,贵州喀斯特地区生态旅游正在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基于PSR(压力—状态—响应)基本原理,构建贵州喀斯特地区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模型,从"资源—产品""需求—市场""创新—人才"和"政府—政策"4个视角分析该地区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动力机制,进而提出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优化对策。建议包括促进生态旅游产品体系高质量开发、厚植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撑、制定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产业政策、保护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资源环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君 戈兴成
推动分享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重要趋势,对消除经济信息不对称、打造新经济发展模式以及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探究了分享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机理,剖析了分享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综合驱动机制,包括要素驱动机制、创新驱动机制、政策驱动机制和"四化"协调驱动机制,并从规则规范引导、治理方式创新、诚信体系建设、公共资源共享、网络设施建设等5个方面提出了促进分享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煜
《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涵盖了我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内容。本文以基本政策工具和发展目标两个维度建立分析框架,通过对政策文本进行定量化研究,得出我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对物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互联互通和物流服务两大能力、战略实施主体,以及高质量发展的实施保障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
物流业 高质量发展 政策工具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国力 房娟
针对山东省提出的新旧动能转换政策,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运用熵值法、全局莫兰指数、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山东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及驱动因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政府、企业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投资以及人民推动的消费水平;其发展速率呈“n”形趋势,2015—2019年为发展的“瓶颈期”;山东省各地级市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依存关系,整体上表现出东北部高、西北部和南部低的特征,空间格局演变处于停滞状态,表现出以济南和青岛为核心的“双核模式”;投资、消费、出口、科技的驱动效果较好。今后,山东省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改善经济结构体系,优化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增强经济发展的溢出效应;推动绿色发展及社会经济发展全面向绿色转型;扩大高水平开放,推动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高明 边亚静 石可敬 冯琛琛
在选取2011—2021年面板数据,并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测度了各省级行政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后,从双创视角研究了数字金融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效果和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明显的推动效应,且双创驱动发挥着重要的机制作用;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地区与政府干预程度不同,数字金融的作用效果会有所区别;数字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门槛效应,且双创因素能够动态强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效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丁志帆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促进信息消费不仅是将扩大内需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的战略举措,而且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通过区分生产性信息消费与生活性信息消费,在经济增长核算框架与结构经济学分析范式下,本文考察了信息消费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机制。生产性信息消费主要通过替代效应带动ICT产业及关联产业的发展,以及通过渗透效应和生产率效应助推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率。生活性信息消费主要通过乘数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挖掘潜在的信息消费需求,以及通过制度环境效应,为居民、企业和政府部门信息消费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为促进信息消费高质量发展效能的充分发挥,应当促进科技与产业创新、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和打造公平开放的信息消费环境。
关键词:
信息消费 经济高质量发展 理论机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叶亚飞
目前,金融与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发重要,然而其联动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强化。基于新发展理念,将经济高质量发展分解为创新发展、普惠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经济增长五个维度。从理论层面分析金融与科技通过促进技术创新、推动产业转型、优化资源配置、加快信息传递、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服务效率等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并构建PVAR模型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显著;科技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相对较小,亟须提升;金融与科技的联动放大了开放经济、绿色经济、普惠经济、创新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此,研究提出相关建议举措,以进一步强化金融与科技的联动机制,提升金融与科技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金融 科技 联动 新发展理念 高质量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少峰 陈昕 魏玖长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而政策文本是顶层设计逐级落实并指导实践的关键载体。文章采用文本共现网络和PMC指数模型,基于“政策主体—政策议题—政策效果”的理论分析框架,对中国高质量发展政策文本进行全景式分析。研究发现:国家层面文件具有战略引领作用,省级文件则以专项政策为主,政策体系具有战略部署—专项执行的层级特征;高质量发展政策核心议题呈现放射性网络,国家政策与省级政策各有特点,且有四个子议题对高质量发展政策目标形成支撑;高质量发展政策平均为“可接受”水平,国家政策效果明显优于省级政策。在中国高质量发展“一盘棋”的背景下,要进一步强化政策议题的协调性,为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条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强远 张醒 施贞怀
理解中国科技创新政策,是深刻剖析中国创新实践困境理论成因的重要视角。本文采用文本挖掘、词频词义分析等方法,对中国技术创新政策的“量质观”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1)文本语义上,中国科技创新政策体现“数量与质量兼重”的战略倾向;(2)中国科技政策理论导向与具体实践间存在偏差,同时还存在部门与应用方向异质性;(3)中国科技政策演变过程中,各部门合作力度逐渐加强,政策导向发生明显转变。本文的研究对于正确评估和优化中国科技政策、推进“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超 张庆雯 聂心容
基于中国2010—2019年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国家政策创新对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考察创新政策的调节效应和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激励性政策规制能够显著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经过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以及工具变量估计后,研究结论依然稳健。区位异质性分析发现,激励性政策规制对于政策质量型区域的数字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正向促进效应。作用机制检验发现,激励性政策规制对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受到创新升级驱动效应、产业结构驱动效应和市场发展驱动效应的调节。在全国层面上和政策质量型区域,激励性政策规制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可以通过提升知识资本水平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