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00)
2023(10614)
2022(8571)
2021(8142)
2020(6938)
2019(16049)
2018(15889)
2017(30639)
2016(16126)
2015(18886)
2014(18486)
2013(18363)
2012(16147)
2011(14333)
2010(14420)
2009(13798)
2008(13800)
2007(12151)
2006(10580)
2005(9950)
作者
(44389)
(36917)
(36849)
(35086)
(23686)
(17420)
(16612)
(14269)
(13933)
(13201)
(12586)
(12440)
(12048)
(11601)
(11413)
(11248)
(11156)
(10646)
(10501)
(10396)
(9124)
(8979)
(8946)
(8487)
(8352)
(8145)
(8143)
(7974)
(7305)
(7198)
学科
(81713)
经济(81630)
(79127)
(73873)
企业(73873)
管理(63721)
方法(39143)
数学(31519)
数学方法(31017)
业经(27651)
(24497)
(24312)
中国(21662)
(19113)
财务(19056)
财务管理(19042)
企业财务(17840)
技术(16987)
农业(16923)
(15848)
贸易(15836)
(15516)
(15069)
(15007)
(14494)
理论(14181)
(13923)
经营(12386)
企业经济(12207)
(12196)
机构
学院(239705)
大学(232449)
(111394)
经济(109822)
管理(100690)
理学(86849)
理学院(86123)
管理学(84903)
管理学院(84472)
研究(73885)
中国(61827)
(49252)
(48674)
科学(40459)
财经(39670)
(36280)
(35736)
(34432)
经济学(34289)
(34211)
中心(33050)
研究所(32109)
北京(31185)
经济学院(30967)
业大(30462)
财经大学(29321)
商学(29086)
商学院(28819)
经济管理(27767)
(26975)
基金
项目(153056)
科学(123976)
基金(114862)
研究(114208)
(98023)
国家(97224)
科学基金(86642)
社会(76283)
社会科(72703)
社会科学(72684)
基金项目(59513)
(58541)
自然(54852)
自然科(53749)
自然科学(53739)
自然科学基金(52869)
教育(51983)
资助(48328)
(47960)
编号(44325)
(35170)
(34994)
(34954)
成果(33918)
重点(33792)
(32974)
国家社会(32484)
创新(32057)
教育部(30771)
人文(30299)
期刊
(122544)
经济(122544)
研究(70392)
中国(43721)
管理(43225)
(41125)
(32402)
科学(30463)
技术(27329)
学报(26961)
农业(22927)
大学(22416)
学学(21426)
业经(21424)
经济研究(21124)
(20929)
金融(20929)
财经(20522)
教育(18694)
(17879)
技术经济(15797)
(15695)
问题(15517)
(14320)
世界(14220)
统计(13796)
(12979)
国际(12376)
商业(12296)
现代(12032)
共检索到3549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舒辉  
物流产业是一个体现规模优势和地域覆盖优势的产业,目前中国物流产业呈现出多、小、弱、散、慢的特点。在后过渡期内,中国物流企业如何快速成长是理论界和实业界特别关注的焦点。以集成化物流的模式来推动中国物流企业做强做大是一个可行的发展思路。在对集成化物流的定义、特点以及集成化物流服务商分析的基础上,以管理咨询公司、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大型制造企业的物流机构以及大型连锁企业总部的配送中心为龙头可以做强做大中国物流企业。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许晓明  翟双龙  
本文总结了目前国内学者对企业成长模式的研究成果及其共性,然后提出企业可以主动地选择自己的成长模式,最后分析成长模式的选择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周永亮  
中国民营企业的成长是我国经济中一道耀眼的风景线。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从东南沿海到西北边陲,从私营企业、乡镇企业的崛起到国有企业转制,中国民营企业的成长过程千差万别,但揭开现象可见一些成长中的共性问题。作为社会转型大环境下成长着的经营组织,他们都曾经、正在或将要面对同类的问题。应该说,由于环境的不同、创业者个性、能力的差异以及际遇的迥异,民营企业的成长模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其中确有不少共性的特征,而这些特征构成了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模式。我们根据民营企业产权结构的变化特征和产业战略的发展特征,将民营企业的成长模式归纳为六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谢光亚  杨瑛  
全球化的加快对我国IT产业的发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要实现IT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努力增强IT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文章在对IT产业市场结构的分析基础上,提出我国IT企业国际化成长的动因框架,并通过分析得出:我国IT企业的国际化成长是基于核心竞争力培育的成长,通过国际化谋求某种竞争优势,提升企业的核心能力。我国IT企业的国际化利用生物学的相关理论,可采取国际化成长的合作繁殖、复制繁殖和个体进化三种模式。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蒋斓  傅培华  李修琳  
研究了大数据产业企业的成长模式。首先从产业生命周期的角度,分析了大数据环境下物流企业的中观、宏观成长环境;接着从企业成长理论的角度,分析了大数据产业企业微观成长要素,建立大数据企业微观成长模型;然后以百世物流为例,分析其成长模式;最后,对大数据产业企业的发展模式做了总结。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小宁  
本文讨论了企业的持续成长模式,在借鉴生物生存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前变异"与"后变异"的概念,认为"前变异"是企业获取突破性技术的基本模式,"前变异"具有随机性和无指向性的特点,企业中大量存在的非分工合作是产生"前变异"的基础。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张清华  
目前,我国企业的物流水平不能满足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激烈竞争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的要求,严重制约着国民经济和企业的发展。集中体现为:经济规模小;对现代综合物流的意义和作用缺乏足够认识,受企业规模以及传统物流体制、模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博  邢敏  
根据企业家成长模式分析框架,利用对211名企业家进行问卷调查所取得的数据,研究了转型时期中国企业家成长的现实模式。结果表明,应当按照所有制性质的不同,将样本划分为国有企业企业家及民营企业企业家两个整体,分别对他们成长的现实模式进行描述。国有企业企业家成长的现实模式是以积累企业家人力资本和政治资本为主导的模式,而民营企业企业家成长的现实模式是以积累企业家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为主导的模式,它同时受到政治资本的影响和制约。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晖  李岫  
中国快餐业的快速发展,已引起广泛的关注,也提出了对其成长模式进行深入研究的要求。本文运用基于资源和能力的先行优势理论、代理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对日式快餐典型企业——味千(中国)的成长模式进行系统分析,并归纳抽象出快餐连锁企业的一般成长模式及对中国快餐连锁企业成长的启示,以达到深化连锁经营理论研究,为快餐连锁企业发展提供借鉴的目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孙轻宇  
文章从所有权性质和目标市场选择两个角度出发,将中国跨国企业划分为四种类型,并探讨不同类型的跨国企业在国际化成长过程中遵循的路径特点。重点阐述了近些年中国跨国企业独特的"跳跃式成长路径",其本质特征是在对内投资积累的基础上,将公司的国际化扩张与本土市场联系起来,通过并购和对外直接投资作为跳板来获取战略性资产。最后,探讨不同类型的跨国企业应该遵循何种成长路径以形成特有的国际化成长模式,从而避免盲目扩张的风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蔡华林  蔡海林  
企业集群作为一种新的产业组织形态 ,其强大的竞争优势已经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提出了我国集群式民营企业的四种成长模式 ,并对这四种成长模式进行了简要评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钢,于小涵  
我国家族式私营企业经过改革开放后20余年的发展,目前正处于企业成长的关键时期,面临着技术、制度、管理和文化的全面转型。本文从文化特征和经济特征相结合的角度对我国家族式企业的一般特征和成长模式进行研究,并结合具体例子分析了家族式企业成长的四种模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魏国辰  杨莉  
20世纪8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和网络经济的作用趋于明显,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我国物流企业面临的挑战更加突出,企业平均生命周期逐渐缩短,如何实现物流企业的持续成长逐步成为人们的关注焦点。在吸收和借鉴国内外企业成长理论的基础上,本文结合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实践,分析了我国物流企业的竞争优势,构建了物流企业的持续成长阶段模型,物流企业竞争优势转变模型以及物流企业多元化成长模型,旨在为实现物流企业的持续成长,促进我国物流企业的国际化提供参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石巧君  周发明  
战略模式是企业在竞争中为了实现战略目标而进行的重要决策、采取的途径和行动,以及为实现目标对企业主要资源进行分配等一系列行为的方式。借力成长模式就是突破自身资源边界、借助外力,把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与发展相对固定地纳入或嫁接在某个大企业或企业集团上,借助该大企业或企业集团的资源平台,突破自身资源瓶颈而获得快速成长的方式。饱受资源约束的创业企业进行战略模式选择时,借力成长模式尤为合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