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052)
- 2023(23031)
- 2022(19066)
- 2021(17731)
- 2020(14738)
- 2019(33393)
- 2018(32674)
- 2017(61883)
- 2016(33299)
- 2015(37141)
- 2014(36593)
- 2013(36362)
- 2012(33029)
- 2011(29711)
- 2010(29933)
- 2009(28015)
- 2008(27375)
- 2007(24310)
- 2006(21571)
- 2005(19740)
- 学科
- 济(143586)
- 经济(143410)
- 业(112068)
- 管理(108196)
- 企(97406)
- 企业(97406)
- 方法(59791)
- 数学(49866)
- 数学方法(49346)
- 中国(44029)
- 财(42932)
- 农(41925)
- 业经(38902)
- 制(33030)
- 地方(31012)
- 融(30963)
- 金融(30959)
- 银(30251)
- 银行(30205)
- 行(29108)
- 农业(28676)
- 务(28390)
- 财务(28306)
- 财务管理(28258)
- 贸(27537)
- 贸易(27512)
- 企业财务(26832)
- 易(26815)
- 技术(23804)
- 学(23627)
- 机构
- 学院(472376)
- 大学(467365)
- 济(202529)
- 经济(198696)
- 管理(184069)
- 研究(159466)
- 理学(157671)
- 理学院(156031)
- 管理学(153675)
- 管理学院(152803)
- 中国(129215)
- 京(98675)
- 财(97071)
- 科学(93880)
- 农(80096)
- 所(79521)
- 财经(75992)
- 中心(74141)
- 研究所(71661)
- 江(71264)
- 经(69093)
- 业大(68140)
- 农业(62615)
- 经济学(62223)
- 北京(62219)
- 院(57709)
- 范(57364)
- 师范(56694)
- 州(56434)
- 财经大学(56298)
- 基金
- 项目(311506)
- 科学(247446)
- 基金(228847)
- 研究(226555)
- 家(199687)
- 国家(197963)
- 科学基金(171117)
- 社会(147682)
- 社会科(140246)
- 社会科学(140211)
- 省(121453)
- 基金项目(120243)
- 自然(110059)
- 自然科(107570)
- 自然科学(107540)
- 自然科学基金(105650)
- 教育(103640)
- 划(101690)
- 资助(93451)
- 编号(89536)
- 成果(71464)
- 重点(70431)
- 发(69575)
- 部(69177)
- 创(66961)
- 课题(62567)
- 创新(62179)
- 国家社会(61949)
- 教育部(59809)
- 制(59730)
- 期刊
- 济(227513)
- 经济(227513)
- 研究(140288)
- 中国(97732)
- 财(78097)
- 农(74258)
- 管理(73547)
- 学报(70791)
- 科学(68005)
- 融(56083)
- 金融(56083)
- 大学(55077)
- 学学(52571)
- 农业(50053)
- 教育(44461)
- 技术(43261)
- 财经(38402)
- 业经(37787)
- 经济研究(36602)
- 经(33162)
- 问题(29613)
- 业(28578)
- 贸(25283)
- 技术经济(24223)
- 国际(23230)
- 世界(22500)
- 版(22008)
- 现代(21668)
- 统计(21585)
- 商业(21561)
共检索到7222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莹莹
在当前中国物流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呈现跨越式增长背景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绩效成为评价其投资成败的重要指标。笔者通过构建中国物流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绩效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层级回归方法,基于制度环境和金融发展的双调节效应视角,从企业竞争优势和外来者劣势两重维度考察了中国物流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绩效的影响因素,揭示了不同因素的影响机理和传导路径:物流企业竞争优势对其短期和长期投资绩效均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外来者劣势不利于物流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绩效的提高;当引入制度环境和金融发展等因素时,上述影响效果会发生显著改变。研究结论从理论上奠定了深入研究企业竞争优势和外来者劣势与物流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绩效关系的基础,启示我们从加强母国金融改革、完善东道国制度环境信息披露、培育企业竞争优势等方面,提高中国物流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绩效的管理。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莹莹
在当前中国物流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呈现跨越式增长背景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绩效成为评价其投资成败的重要指标。笔者通过构建中国物流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绩效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层级回归方法,基于制度环境和金融发展的双调节效应视角,从企业竞争优势和外来者劣势两重维度考察了中国物流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绩效的影响因素,揭示了不同因素的影响机理和传导路径:物流企业竞争优势对其短期和长期投资绩效均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外来者劣势不利于物流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绩效的提高;当引入制度环境和金融发展等因素时,上述影响效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昱 成力为
本文运用世界73个经济体2000~2008年数据和动态门限,将制度质量作为经济发展对OFDI影响的门槛并结合金融因素探究对外投资特征,有效补充了IDP理论的适用性。主要结论:(1)制度质量对OFDI的促进存在双门槛作用;(2)经济发展水平对OFDI的促进产生非线性影响,政府促使本国对外投资产生跨越式发展;(3)金融发展可以促进对外投资,但对不同经济体的影响机理不同;(4)制度质量与金融发展的相互作用对发达新兴经济体产生负向影响,对发达经济体产生正向影响。制度质量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对发达经济体产生正向影响,但对新兴经济体影响更显著。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杰
从2000年党中央提出“走出去”战略至今,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总体上保持快速发展态势。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未来如何更好地发展,需要怎样的制度建设和政策支撑,都值得我们深思。
关键词: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发展路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邓新明 许洋
文章以2003~2012年中国对71个国家(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面板数据为基础,首先检验了双边投资协定和东道国制度环境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作用,然后运用Hansen门槛回归模型考察了东道国制度环境在双边投资协定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的门槛效应。结果显示,与东道国签订双边投资协定以及东道国较好的制度环境均能够促进中国对其进行投资,并且东道国制度环境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当东道国制度质量在门槛值以下时,双边投资协定的促进作用是显著的;当东道国的制度质量跨越门槛值之后,双边投资协定的促进作用变得不显著。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周凤秀 张建华
本文将企业所处的宏观背景与制度环境整合,重新审视中国企业在面临政府干预的情况下如何利用母国制度优势去做出国际化战略决策。与传统思路分别分析政府干预和企业外部制度因素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不同,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考虑中国区域层面制度演化的异质性,将制度的地理纬度差异纳入分析框架,研究不同地区之间制度环境的不平衡发展对政府干预与国际化关系的调节作用,发现制度环境的改善会削弱政府干预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负面影响,同时,这种调节作用的强度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均有所不同。
关键词:
政府干预 制度调节 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周凤秀 张建华
本文将企业所处的宏观背景与制度环境整合,重新审视中国企业在面临政府干预的情况下如何利用母国制度优势去做出国际化战略决策。与传统思路分别分析政府干预和企业外部制度因素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不同,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考虑中国区域层面制度演化的异质性,将制度的地理纬度差异纳入分析框架,研究不同地区之间制度环境的不平衡发展对政府干预与国际化关系的调节作用,发现制度环境的改善会削弱政府干预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负面影响,同时,这种调节作用的强度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均有所不同。
关键词:
政府干预 制度调节 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胡雁斌
中国吸引外资(In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IFDI或FDI)与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OFDI或ODI)的差额近些年来有逐渐收敛的趋势,去年流量差额进一步缩小,只有53.8亿美元,双向投资首次接近平衡。纵观国内外企业生产率的发展历程,中国企业受此影响尤为明显。新形势下,建立在"新贸易理论"和"新-新贸易理论"等一系列经典理论基础之上的模型,需要重新考量投融资约束对原有模型的调整,从理论到实证来剖析中国金融发展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胡雁斌
中国吸引外资(In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IFDI或FDI)与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OFDI或ODI)的差额近些年来有逐渐收敛的趋势,去年流量差额进一步缩小,只有53.8亿美元,双向投资首次接近平衡。纵观国内外企业生产率的发展历程,中国企业受此影响尤为明显。新形势下,建立在"新贸易理论"和"新-新贸易理论"等一系列经典理论基础之上的模型,需要重新考量投融资约束对原有模型的调整,从理论到实证来剖析中国金融发展状况、融资环境、要素扭曲、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创新影响异质性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选择等传导机制、作用原理,利用现有的国家地区企业等中观、微观数据库,来测算检验上述指标的内在联系。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柳 潘镇
母国制度环境对于新兴经济体企业的国际化战略与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以往的文献多关注于制度发展的水平,而忽视了制度发展的动态特征,即基于制度理论和信号理论,文章探讨和分析了中国各地区制度发展的三个特征,即速度、节奏和同步性对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作用机制,并利用2003~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制度发展的速度越慢、越不规律、越不同步,企业越倾向于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开展国际化经营。同时,业绩压力和模仿同构压力调节了制度变化特征与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并存在双重强化效应。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在预期面临制度约束时,非国有企业进行对外投资的意愿更强,企业也更倾向于进入制度环境相对优良的国家和地区。文章的研究深化了对制度构成及其维度的理解,进一步丰富了制度理论和新兴经济体跨国公司理论,对加强中国的制度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杨先明 王希元
动态能力理论将对外直接投资视为企业国际化成长的"因"、而非企业成长后的"果"。以此逻辑基础建立理论框架,研究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动态能力影响的路径和机制。利用倾向评分匹配法和2010-2017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不利于促进中国企业低阶盈利能力的提升,但却显著促进高阶成长能力提升。这一方面证明了中国跨国企业是"无优势的跨国企业"的命题是成立的,更重要的是,说明了中国企业在自身优势不足情况下,仍然具有从全球化机制获得战略资产实现能力提升和企业国际化成长的内在属性,验证了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姜广省 李维安
政府干预经常被视为推动和鼓励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的重要力量,但事实果真如此吗?政府是否会有所选择地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呢?文章从制度理论的视角,基于2003-2013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政府干预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各种影响。研究发现:(1)政府干预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为和数量都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政府干预程度越高的企业,越不可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以及具有较低的对外直接投资数量;(2)政府会支持那些具有较高"营销资源"的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和增加投资额,即在营销资源丰富的企业中,政府干预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正向影响关系更强;(3)政府干预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军 王晓辰
本文为探究中国OFDI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碳排放的影响效应,纳入金融发展的不同维度,通过门槛模型探究其在中国OFDI影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碳排放过程中的门槛效应。本文在理论机制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03~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34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整体上,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碳排放。从影响效应来看,结构效应促进了碳排放规模的增加,而规模效应和技术效应均不显著;(2)异质性分析表明发达国家和OECD国家FDI对碳排放的促进作用更小; 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后FDI对碳排放的促进作用更大;(3)门槛效应表明:金融发展规模和金融发展结构对FDI的碳排放效应分别存在单一门槛和双重门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玲 陶厚永
在对制度环境、股权制衡与企业创新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359家深市上市企业在2008—2010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制度环境、股权制衡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实证结果表明:制度环境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内部驱动力在该影响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股权制衡正向调节内部驱动力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高股权制衡度能促进企业增加R&D投入,从而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低股权制衡度对企业R&D投入增加、创新绩效提升的影响不明显。最后针对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建立有效的股权制衡结构等给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制度环境 股权制衡 创新绩效 内部驱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