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62)
- 2023(19012)
- 2022(15917)
- 2021(14691)
- 2020(12464)
- 2019(28514)
- 2018(27941)
- 2017(52950)
- 2016(28697)
- 2015(32849)
- 2014(32436)
- 2013(32071)
- 2012(29330)
- 2011(26362)
- 2010(26230)
- 2009(24357)
- 2008(23919)
- 2007(21060)
- 2006(18095)
- 2005(15773)
- 学科
- 济(123877)
- 经济(123752)
- 管理(83383)
- 业(81285)
- 企(66867)
- 企业(66867)
- 方法(60579)
- 数学(54084)
- 数学方法(53322)
- 中国(33170)
- 农(32496)
- 财(30076)
- 业经(27002)
- 学(24777)
- 贸(24657)
- 贸易(24647)
- 易(24006)
- 地方(22277)
- 技术(21683)
- 农业(21506)
- 制(20680)
- 务(19430)
- 财务(19348)
- 财务管理(19307)
- 理论(18736)
- 企业财务(18139)
- 环境(17773)
- 和(17550)
- 银(17315)
- 银行(17243)
- 机构
- 学院(420153)
- 大学(418866)
- 济(174328)
- 经济(171121)
- 管理(162315)
- 理学(141884)
- 研究(141421)
- 理学院(140326)
- 管理学(137594)
- 管理学院(136854)
- 中国(104976)
- 科学(89465)
- 京(87654)
- 农(76285)
- 财(75168)
- 所(72081)
- 业大(67400)
- 研究所(66345)
- 中心(64845)
- 财经(61857)
- 农业(60830)
- 江(59818)
- 经(56482)
- 北京(54728)
- 经济学(54157)
- 范(52274)
- 师范(51572)
- 院(50685)
- 经济学院(49161)
- 州(47646)
- 基金
- 项目(291494)
- 科学(229375)
- 基金(213537)
- 研究(204034)
- 家(189559)
- 国家(188065)
- 科学基金(160779)
- 社会(130695)
- 社会科(124223)
- 社会科学(124184)
- 省(113753)
- 基金项目(112255)
- 自然(106852)
- 自然科(104513)
- 自然科学(104482)
- 自然科学基金(102672)
- 划(96774)
- 教育(94917)
- 资助(88599)
- 编号(79611)
- 重点(66543)
- 部(64139)
- 成果(62690)
- 发(62627)
- 创(61518)
- 创新(57609)
- 科研(56694)
- 课题(55642)
- 计划(55316)
- 国家社会(55145)
- 期刊
- 济(177875)
- 经济(177875)
- 研究(112547)
- 中国(75748)
- 学报(72648)
- 农(67487)
- 科学(65688)
- 管理(58019)
- 财(57785)
- 大学(54231)
- 学学(51645)
- 农业(46468)
- 技术(40392)
- 教育(39622)
- 融(32373)
- 金融(32373)
- 经济研究(30740)
- 财经(30302)
- 业经(28902)
- 业(26258)
- 经(26114)
- 问题(23577)
- 统计(22874)
- 技术经济(22217)
- 版(21203)
- 策(21129)
- 贸(20815)
- 科技(20561)
- 商业(19201)
- 决策(18749)
共检索到5940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亮亮 苏涛永 张健
文章基于2007-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PP-SFA模型测度能源和碳排放双重约束下的物流产业技术效率,分析其时间和空间维度上的变化和差异,评定其宏观和中观层面的影响因素,并分区域剖析其演进背后的逻辑规律。研究发现:中国物流产业技术效率总体偏低,呈下降趋势,且区域分化明显,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产业结构、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平均规模正向影响物流产业技术效率,财政支持力度和能源消费结构产生负向影响,而环境规制强度并未产生显著影响;中国物流产业已度过规模扩张阶段,现处于质量提升阶段,且各区域不同阶段中影响因素的作用关系存在差异,物流产业技术效率演进逻辑具有区域特性。践行节能减排、完善产业政策和探寻区域物流特色发展路径益于优化物流产业技术效率,提升中国物流产业发展质量。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晓莉 王振坡
本文基于2000-2013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全局方向性距离函数、核密度估计法和马尔可夫状态空间转移矩阵对高技术产业环境技术效率及其动态演进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高技术产业环境技术效率水平较低且呈现差异化和动态转移特征,效率低的省份差距在逐步缩小,效率高的省份差距则呈扩大趋势;高技术产业环境技术效率的增长表现为生产技术进步和效率改进的共同作用,且呈现高技术产业环境技术效率较高地区的内部收敛特征。借助空间误差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和产业集聚度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行业盈利能力、地区经济总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晓莉 王振坡
本文基于2000-2013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全局方向性距离函数、核密度估计法和马尔可夫状态空间转移矩阵对高技术产业环境技术效率及其动态演进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高技术产业环境技术效率水平较低且呈现差异化和动态转移特征,效率低的省份差距在逐步缩小,效率高的省份差距则呈扩大趋势;高技术产业环境技术效率的增长表现为生产技术进步和效率改进的共同作用,且呈现高技术产业环境技术效率较高地区的内部收敛特征。借助空间误差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和产业集聚度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行业盈利能力、地区经济总量、人力资本水平、资本投入和政府政策支持显著促进了高技术产业环境技术效率的提高,而技术市场发展水平、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则尚未体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于丽静 陈忠全
低碳已成为时代主题,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节能减排的同时提高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从节能低碳角度出发,在利用投影寻踪模型(PP)对物流产出进行降维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随机前沿分析(SFA)对我国2008—2014年30个省份的物流效率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考察期间我国物流效率均值低于0.5,且存在较大的无效率现象;地区间物流效率的差异明显,物流发展不均衡,呈现"东高西低"的格局。在对影响因素的分析中发现,政府支持、科技进步对物流效率产生有利影响,而环境规制强度、经济发展水平及对外开放度未能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
低碳 物流效率 投影寻踪 随机前沿分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于丽静 陈忠全
低碳已成为时代主题,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节能减排的同时提高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从节能低碳角度出发,在利用投影寻踪模型(PP)对物流产出进行降维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随机前沿分析(SFA)对我国2008—2014年30个省份的物流效率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考察期间我国物流效率均值低于0.5,且存在较大的无效率现象;地区间物流效率的差异明显,物流发展不均衡,呈现"东高西低"的格局。在对影响因素的分析中发现,政府支持、科技进步对物流效率产生有利影响,而环境规制强度、经济发展水平及对外开放度未能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
低碳 物流效率 投影寻踪 随机前沿分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钟昌宝 钱康
文章采用空间基尼系数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法揭示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集聚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对物流产业集聚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集聚水平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存在明显的空间二元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发展水平、消费水平、交通基础设施、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物流产业集聚水平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其中,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影响程度较大,对外开放程度对物流产业集聚水平的正效应不显著,而政府干预对物流产业集聚水平具有显著的负效应;物流产业集聚自身的滞后型空间效应和影响因素的滞后型空间效应也是影响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集聚水平的重要因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钟昌宝 钱康
文章采用空间基尼系数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法揭示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集聚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对物流产业集聚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集聚水平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存在明显的空间二元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发展水平、消费水平、交通基础设施、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物流产业集聚水平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其中,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影响程度较大,对外开放程度对物流产业集聚水平的正效应不显著,而政府干预对物流产业集聚水平具有显著的负效应;物流产业集聚自身的滞后型空间效应和影响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钟昌宝 钱康
文章采用空间基尼系数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法揭示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集聚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对物流产业集聚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集聚水平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存在明显的空间二元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发展水平、消费水平、交通基础设施、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物流产业集聚水平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其中,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影响程度较大,对外开放程度对物流产业集聚水平的正效应不显著,而政府干预对物流产业集聚水平具有显著的负效应;物流产业集聚自身的滞后型空间效应和影响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豫新 郑李昂
文章以2001—2015年西部省份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对数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对西部省份的经济增长效率以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西部各省份经济增长效率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重庆、陕西、四川、内蒙古等省份经济增长效率要明显高于西部其余省份,并且各省份的排名逐渐固化,此外,西部省份平均经济增长效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情形。研究发现西部省份过去的经济增长主要源于资本驱动,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对外开放水平、贸易依存度、人力资本提升了经济增长效率,而产业结构、金融发展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经济增长效率的提升。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忠玉 肖宏伟
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实证考察了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城镇化发展、建筑施工、汽车保有量、环境规制、产业集聚、技术进步、能源价格、对外开放、自然条件、生态建设等因素对PM2.5年平均浓度影响的区域空间差异。实证结果表明:所有影响因素的估计系数符号与预期一致,大部分影响因素的估计系数统计量显著,其对PM2.5的影响程度在区域之间呈现空间差异,且表现出一定的空间集聚特征;环境规制、对外开放及空气流动性等因素对PM2.5影响程度的空间差异不大,均对雾霾减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他因素对PM2.5的影响程度则呈现出一定的空间梯度分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忠玉 肖宏伟
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实证考察了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城镇化发展、建筑施工、汽车保有量、环境规制、产业集聚、技术进步、能源价格、对外开放、自然条件、生态建设等因素对PM2.5年平均浓度影响的区域空间差异。实证结果表明:所有影响因素的估计系数符号与预期一致,大部分影响因素的估计系数统计量显著,其对PM2.5的影响程度在区域之间呈现空间差异,且表现出一定的空间集聚特征;环境规制、对外开放及空气流动性等因素对PM2.5影响程度的空间差异不大,均对雾霾减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他因素对PM2.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新梅 许中伟 徐润芳
使用我国19个地区的国有重点煤矿2001~2005年的panel data数据,运用基于对数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SFA)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区域煤炭生产的技术效率,并分析技术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从时间上看,煤炭生产技术效率均值近似呈现倒V形变化;从区域角度看,煤炭生产技术效率的区域差异较大;地质条件对煤炭开采技术效率有负面影响,而运输条件、人力资源、开采技术等因素对区域煤炭开采技术效率有正面影响,其中人力资源和开采技术影响较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海英
专业市场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章采用2005-2014年的面板数据,利用SFA方法对我国30个省区专业市场的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专业市场的技术效率整体偏低,且各地差异显著;东部地区显著地高于中西部地区,专业市场技术效率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度一致;专业市场技术效率提升受诸多要素影响,其中城镇化、交通、收入、开放度等因素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而经济规模和信息化等因素则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因此,提升专业市场技术效率,要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质量,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区域城镇化进
关键词:
专业市场 技术效率 SFA模型 影响因素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艳 龚新蜀 李津津
运用随机前沿模型,以新疆2000—2014年7个装备制造业行业的面板数据为样本,研究新疆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0—2014年新疆装备制造业及其细分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起点不高,但总体稳步上升,各细分行业之间差距不大,仍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产业规模、产业开放度、资本-劳动比率、技术装备水平对新疆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有正向影响,其中,产业规模、技术装备水平、资本-劳动比率的影响较大,而产业开放度的影响较小,这与新疆本地产品贸易不足有关。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技术效率 影响因素 SFA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建荣 杨思思
文章以长三角地区26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改进Wilson模型及隶属度模型对区域城市的物流空间集聚强度及分异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区域内城市物流区位度差异显著;物流产业集聚空间上呈"东强西弱"的局势,分布存在"边缘化"现象;空间集聚分异特征受中心城市物流区位度和城际空间距离影响较大,中心城市物流区位度对空间集聚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城际空间距离的冗余则体现一定的负效应。通过构建区域多核"驱动圈"、建立产业转移"边缘区"和推动城市辐射"共轭化"三个角度提出了缩小长三角地区物流产业差距、提高区域整体物流水平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物流产业的集聚与演化:因素、模型与实证
基于GWR模型的农业碳排放影响因素时空分异研究
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水资源效率的时空分异与影响因素——基于EBM-Tobit模型的两阶段分析
文化创意产业技术效率的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基于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HSFM)的实证分析
物流产业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中国物流产业技术效率研究
中国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测算及其影响因素——基于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模型的实证分析
对西安市物流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DEA模型和Tobit回归模型的分析
中国城市PM2.5的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161个城市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