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51)
- 2023(14639)
- 2022(11897)
- 2021(10925)
- 2020(8906)
- 2019(20270)
- 2018(19555)
- 2017(36910)
- 2016(19923)
- 2015(22538)
- 2014(22549)
- 2013(22641)
- 2012(20794)
- 2011(18780)
- 2010(18999)
- 2009(17652)
- 2008(17714)
- 2007(15852)
- 2006(14230)
- 2005(13358)
- 学科
- 济(101531)
- 经济(101431)
- 业(81408)
- 企(72169)
- 企业(72169)
- 管理(70092)
- 方法(38183)
- 中国(31374)
- 业经(30559)
- 数学(29927)
- 农(29807)
- 数学方法(29719)
- 财(27351)
- 地方(25376)
- 农业(21245)
- 务(19536)
- 财务(19486)
- 财务管理(19463)
- 技术(18779)
- 贸(18682)
- 贸易(18662)
- 制(18336)
- 企业财务(18292)
- 易(18151)
- 和(17475)
- 划(15792)
- 环境(15758)
- 策(15644)
- 发(15083)
- 理论(14626)
- 机构
- 学院(295045)
- 大学(289031)
- 济(133266)
- 经济(131002)
- 管理(115701)
- 研究(104529)
- 理学(98219)
- 理学院(97116)
- 管理学(96039)
- 管理学院(95464)
- 中国(83006)
- 京(62868)
- 科学(60225)
- 财(59582)
- 所(52663)
- 农(47697)
- 研究所(47346)
- 财经(46916)
- 中心(46499)
- 江(45616)
- 经(42656)
- 经济学(40683)
- 北京(40570)
- 业大(39010)
- 院(37961)
- 范(37843)
- 师范(37541)
- 农业(37094)
- 经济学院(36619)
- 州(36045)
- 基金
- 项目(189451)
- 科学(152152)
- 研究(142140)
- 基金(138330)
- 家(119303)
- 国家(118255)
- 科学基金(102963)
- 社会(94154)
- 社会科(89527)
- 社会科学(89506)
- 省(74436)
- 基金项目(72451)
- 自然(63453)
- 教育(63284)
- 自然科(61992)
- 自然科学(61976)
- 划(61435)
- 自然科学基金(60903)
- 资助(56051)
- 编号(55598)
- 发(46810)
- 成果(43960)
- 重点(43050)
- 部(42437)
- 创(41953)
- 国家社会(39676)
- 课题(39666)
- 业(39618)
- 发展(38691)
- 创新(38547)
- 期刊
- 济(156890)
- 经济(156890)
- 研究(92612)
- 中国(63192)
- 管理(47826)
- 财(47460)
- 农(44932)
- 科学(40466)
- 学报(38121)
- 农业(31651)
- 技术(30124)
- 大学(29803)
- 教育(29571)
- 融(29336)
- 金融(29336)
- 学学(28064)
- 业经(27160)
- 经济研究(25384)
- 财经(23829)
- 经(20829)
- 问题(20187)
- 业(19746)
- 技术经济(17694)
- 贸(17463)
- 世界(16826)
- 国际(15546)
- 商业(14788)
- 资源(14609)
- 现代(14451)
- 统计(13979)
共检索到4617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宝友 高家璐 谭旭睿 孟丽君 于艳娜
文章在把握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科学内涵与基本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个维度构建中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实测2005—2021年中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地区差距与时空分异。研究发现:(1)中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缓慢上升趋势,三大地区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东部地区发展水平最高,但发展速度有下降趋势,西部地区发展水平最低,但其发展速度最快。(2)中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地区差距较大,呈“先下降后上扬”的变化趋势,造成地区差距的主因是地区间差距。(3)全国及三大地区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均呈收敛特征,总体上考察期后期要比前期的收敛速度更快。基于上述发现,现阶段中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应考虑效率导向与创新驱动并重,注重空间溢出效应,实施差别化政策,促进物流业均衡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新 林春 张鑫 孙英杰
文章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为基础,构建新动能视角下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尝试对我国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状况进行科学系统的评价。从综合评价来看,当前我国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处于稳定调整时期。东部地区发展水平最高,但区域内发展不均衡,部分省份发展迟缓;中部地区次之,且区域内呈现梯度效应;西部地区发展水平最低。从新动能水平来看,各省份普惠金融新动能发展不均衡,存在一定的“短板效应”。从区域差异来看,中国三大地区之间的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差距呈缩小趋势,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为区域间差异。从收敛性检验来看,全国整体发展表现出一定的收敛性,但区域内部收敛性较差,且各省份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具有发展惯性及“俱乐部趋同”效应。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杜娟
[目的]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我国农业正处于快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探析山西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现状和区域差异,为区域农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构建山西省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值法和综合评价指数法对2013—2022年全省和区域水平进行测算,同时结合基尼系数法测算县域发展水平和区域差异,进而从全省、区域和市域层面分析山西省农业高质量发展趋势及区域差异变化。[结果] (1)山西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水平整体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并以2018年为临界点表现为先快速增长再缓慢增长的变化趋势;其中,2013—2018年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快速提升期,绿色发展、生产效率和结构调整提升速度最快;2018—2022年为缓慢增长期,绿色发展和生产效率在波动中略有提升,结构调整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协调发展和共享水平一直处于较低水平。(2)子系统中以绿色发展、结构调整和生产效率水平指数较高,协调发展和共享水平指数偏低;各子系统增长幅度和波动程度相差较大。(3)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区域差异较大,以晋南地区发展相对较好,晋北地区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整体由南向北递减的空间分布趋势;晋东南地区的发展水平区域内差异始终较大,并有增加趋势;晋中、晋北和晋南3大地区区域内差异相对较小,并均有缩小趋势,尤以晋南地区缩小趋势最明显(4)地级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内部差异最大的是忻州市,其次是吕梁市和朔州市,其他地级市内部差异性较低,运城市最低;从变化幅度来看,大同市、太原市、阳泉市、晋中市、运城市、长治市、晋城市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而朔州市、忻州市、吕梁市、临汾市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相对于区域内差异,4大区域之间的差异较小。[结论] 山西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整体水平仍较低,城乡差距大,农民增收和生活水平提升有限,农业高质量发展正进入新一轮的结构调整阶段;山西省农业高质量发展体系中以农业效率水平贡献率最大,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部分和集中体现,未来凭借其“小杂粮王国”的农业资源优势,山西省农业转型升级潜力较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瑞 王琴梅
文章在界定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围绕数字物流创新安全、结构优化、绿色高效、开放合作和环境共享五个维度梳理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5—2020年我国省级层面数据,运用熵值法、Dagum基尼系数、Moran指数法和空间收敛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物流高质量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和空间收敛性。结果表明:(1)我国数字物流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逐年递增趋势,东部发展水平最高,且拉动全国平均水平上升,西部最低,东北和中部次之。(2)就地区差异来看,区域内差异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西部>东北>中部;区域间差异表现为东部与其他地区差异一直较大,西部与其他地区差异逐年拉大;总体差异主要源于区域间差异。(3)就空间收敛性来看,空间绝对β收敛和空间条件β收敛结果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趋向稳态。
关键词:
数字物流高质量发展 区域差异 空间收敛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高振娟 王盼
进口高质量发展是中国持续扩大开放与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新阶段的必然选择,也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之策。本文基于进口开放、进口福利、进口持续和进口竞争四个视角构建中国进口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使用熵权综合评价法测算出2001—2022年中国31个省份22年的进口高质量发展水平,并采用Dagum基尼系数法和Kernel核密度估计法分析中国整体及各省域进口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及动态演变特征。研究发现:(1)中国进口高质量发展整体处于较低水平,但东部地区远高于全国整体和其它三大地区的进口高质量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呈现“东部高、中西部和东北部低”的空间不均衡分布特征;(2)中国进口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整体地区差异呈现出逐渐缩小的趋势,其中地区间差距是差距的主要来源;(3)中国进口高质量发展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但表现出明显的偏态分布和不同程度的极化特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丁黎黎 杨颖 李慧
文章基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多维内涵,从"海洋经济系统、海洋资源环境系统、海洋社会系统"三大系统对象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出发,构建"2+3+5"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数体系。以我国11个沿海省(区、市)为研究对象,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双向测度与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在系统对象与新发展理念维度均呈现稳步提升趋势,双向评价结果具有有效性。(2)从趋势演变来看,系统对象维方面,海洋经济系统发展有分层态势,部分地区海洋资源环境系统集约发展开始凸显,海洋向社会提供支持与保障的能力逐步增强;新发展理念维方面,海洋创新能力、协调程度以及成果共享程度显著增加,但海洋绿色水平有所下降,海洋开放发展区域分化严重。(3)从区域差距形成来看,海洋资源环境系统和协调理念是未来缩小区域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差距的重要突破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邵长花
文章采用PSR(Pressure-State-Response)模型构建了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03—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相关数据,采用熵权TOPSIS法对该指标体系进行测算,从压力层、状态层和准则层视角对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全国以及四大经济区域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区域协同性与时空演进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中国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但总体呈上升趋势;不同省份在三大准则层的表现和排名具有差异性;Dagum基尼系数测算结果显示,中国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各区域逐渐趋向协同发展;Kernel密度估计结果表明,中国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逐渐提升,但各区域的演进规律呈现差异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蔡文伯 徐晓晶
我国已建立全球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高质量发展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议题。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Dagum基尼系数以及空间自相关分析测算2014-2022年中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对全国各区域各省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差异、空间效应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低,总体发展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区域间与区域内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存在明显差异;空间上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高—高”集聚与“低—低”集聚特征。基于此,中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是:扬长补短,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全面提高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优化布局,以资源投入为牵引,缩小区域间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差距;因地制宜,以实际情况为基础,制定差异化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策略。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江小国 何建波 方蕾
在构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全国31个省份的2004—2017年面板数据,分析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其时空特征。研究表明:从总体来看,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上升趋势,2015年后上升速度加快;从空间分布来看,呈现出"东强西弱"的发展态势,东部地区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中西部次之,东北最弱。之后,基于依托基础、发展动力、生产方式、产品模式、支撑行业、配套产业与发展目标七个维度,提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立体化路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孟勐珺 王应明 叶菲菲
本文基于2015~2019年中国省域数据,建立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关联系数标准差测算指标权重,运用证据推理测度我国物流业发展水平,运用空间计量方法揭示空间分布特征及速度与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稳步提升的态势;我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呈现非均衡性和稳定性;我国物流业于2019年步入“高质量-高速度”发展阶段。旨在为推动我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提供可量化的参考依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赵洁琼
以陕西省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为研究对象,在参考《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等相关政策文件,梳理现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18个三级指标的陕西省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法对陕西省物流业2016-2021年的发展进行了综合评分排名,了解了目前陕西省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结合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对策建议,为促进陕西省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刚 宫汝娜 冯冬发
文章在构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我国30个省份2005—2021年的数据,采用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和收敛性分析法探讨了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动态演进和收敛性特征。研究表明:从区域差异来看,我国各省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主要来自组间差异,尤其是低质量组与中高质量组之间的差异;从动态演进趋势来看,各省份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在样本时期内均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步,低质量组与中高质量组之间的差距相对明显,中高质量组之间的界限相对模糊;从收敛性特征来看,不同分组的收敛模式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关键词:
制造业 高质量发展 区域差异 收敛性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东 陈胜利
文章运用熵权TOPSIS法测度了2011—2019年中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利用Dagum基尼系数、Spatial-Markov链刻画其空间差异和分布动态演进。结果表明:中国物流业发展质量保持稳步提升态势,但整体水平依然偏低,且呈现“东优西劣”的空间分布格局;中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空间差异,地区内差异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东部、西部和中部地区,地区间差异构成空间差异最重要的来源;中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发生跨阶段转移的概率较小,低水平地区难以实现跨越式发展,邻近地区之间存在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旭 魏福丽 袁旭梅
基于DPSIR模型建立高质量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技术对2013—2017年中国省域高质量绿色发展水平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其发展水平与时空演化情况,并从"环境状态"和"环境响应"两个维度进行分类。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中国高质量绿色发展水平整体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从各省区数据来看,其高质量绿色发展水平高低、驱动因素与薄弱环节存在显著差异,可以分为"成熟发展型""趋于成熟型""快速发育型""雏形发育型"四种类型;从空间格局上,各省区之间存在明显的正向空间自相关,形成"扩散效应型"和"低速增长型"两大空间聚集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袁晓玲 王军 张江洋
本文通过构建反映中国经济发展特色的省域高质量发展投入产出指标体系,采用超效率基于松弛的模型(SBM)和曼奎斯特-卢恩伯格(ML)指数,测算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从时间趋势来看,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大多数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为稳定,仅有个别省份波动较大;从区域差异来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最高的省域为东部地区,其次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从驱动因素来看,造成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技术效率和生产技术同时降低或生产技术的单一下降。因此,各省份要充分认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难度,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协同作用,统筹经济增速与经济质量,更加注重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持续改善技术效率,全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向更高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