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00)
- 2023(18173)
- 2022(15401)
- 2021(14280)
- 2020(12093)
- 2019(27431)
- 2018(26905)
- 2017(51139)
- 2016(27925)
- 2015(31382)
- 2014(30712)
- 2013(30878)
- 2012(27899)
- 2011(25080)
- 2010(24699)
- 2009(23056)
- 2008(22840)
- 2007(19866)
- 2006(17518)
- 2005(15565)
- 学科
- 济(117610)
- 经济(117479)
- 业(97893)
- 管理(90596)
- 企(85843)
- 企业(85843)
- 方法(54518)
- 数学(44854)
- 数学方法(44438)
- 农(35447)
- 业经(33257)
- 财(33197)
- 中国(31255)
- 农业(24448)
- 学(23851)
- 务(23390)
- 财务(23308)
- 财务管理(23286)
- 贸(22785)
- 贸易(22775)
- 易(22201)
- 企业财务(21991)
- 技术(21176)
- 制(21112)
- 和(20911)
- 环境(20857)
- 地方(20848)
- 理论(19522)
- 划(19395)
- 策(17305)
- 机构
- 学院(404559)
- 大学(402471)
- 济(166874)
- 经济(163833)
- 管理(161161)
- 理学(139970)
- 理学院(138469)
- 研究(137564)
- 管理学(136275)
- 管理学院(135581)
- 中国(104064)
- 科学(87570)
- 京(86283)
- 农(75981)
- 财(73141)
- 所(70220)
- 业大(65897)
- 研究所(64650)
- 中心(60809)
- 农业(60190)
- 财经(59672)
- 江(57648)
- 经(54591)
- 北京(54401)
- 经济学(50129)
- 院(49571)
- 范(49366)
- 师范(48793)
- 州(46206)
- 经济学院(45453)
- 基金
- 项目(279560)
- 科学(219613)
- 基金(204560)
- 研究(197931)
- 家(181237)
- 国家(179754)
- 科学基金(153640)
- 社会(126446)
- 社会科(119945)
- 社会科学(119909)
- 基金项目(108892)
- 省(108531)
- 自然(102021)
- 自然科(99643)
- 自然科学(99612)
- 自然科学基金(97863)
- 划(91614)
- 教育(88664)
- 资助(83967)
- 编号(77574)
- 重点(62917)
- 部(61020)
- 成果(60644)
- 发(60080)
- 创(59678)
- 创新(55311)
- 科研(53974)
- 课题(53274)
- 业(52923)
- 国家社会(52543)
- 期刊
- 济(180565)
- 经济(180565)
- 研究(114660)
- 中国(71553)
- 学报(69912)
- 农(69049)
- 科学(63593)
- 管理(60525)
- 财(56174)
- 大学(51971)
- 学学(49624)
- 农业(48042)
- 教育(34930)
- 技术(34657)
- 融(31935)
- 金融(31935)
- 业经(31156)
- 经济研究(29463)
- 财经(29267)
- 业(27830)
- 经(25205)
- 问题(23546)
- 技术经济(21173)
- 科技(20650)
- 版(19579)
- 贸(19006)
- 资源(18788)
- 现代(18607)
- 商业(18346)
- 世界(18300)
共检索到5819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瑞 胡彦勇 郄晓彤
基于超效率SBM模型测度分析了2005—2019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物流业的能源生态效率,并构建PVAR模型考察能源生态效率与其影响因素地区经济水平、政府投入、城镇化进程之间的动态均衡关系。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9年中国物流业能源生态效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区域间差异明显,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处于中高效率水平。通过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可知,物流业能源生态效率具有驱动惯性,前期发展水平会对后期发展产生显著影响。此外,地区经济水平和政府投入对能源生态效率的影响就长期而言起正向推动作用,而城镇化进程对能源生态效率的促进作用不太显著,需要加快建设新型城镇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立国 李东 龚爱清
物流业是我国能源消耗的重要行业之一,尤其是油料的消耗,位居各行业首位。研究物流业的能源效率,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对于节能减排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基于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析方法,构建了物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测度模型。通过分析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3-2012年物流业的能源消耗面板数据,对中国物流业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及技术效率、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指数进行了实证测度,并分析了样本年内中国物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动态变动和区域差异情况。研究发现:2003-2012年中国物流业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呈现了下降的趋势,下降了2.88%,行业的总体全要素能源效率不高;西部地区物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勇
文章利用DEA模型测度了中国物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并考察了制度因素、人力资本因素、基础设施水平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物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我国物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水平仍然较低,而且在2008和2009年出现了下降,市场化水平、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物流基础设施水平对物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有正的影响,而人力资本水平对物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具有负的影响。
关键词:
DEA 全要素能源效率 物流业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田刚 孙立成 程发新 郭本海
物流业是高能耗及高排放行业,其节能减排需引起高度重视。将能源投入与污染物纳入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框架,构建了基于投入导向与产出导向的DEA模型,测度了2006~2013年间中国29个省份物流业的节能减排效率和潜力,并对重点地区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中国物流业节能效率与减排效率都较低,年均分别为0.53与0.66。西部节能效率最低,中部减排效率最低,东部的节能效率与减排效率均最高。影响因素回归结果显示:研发强度、外商直接投资对物流业节能减排效率有正面影响,工业化程度、国有率则有负面影响。物流业节能减排效率与人均GDP呈现倒U型曲线,实现物流业增长与环境绩效改善的双赢发展极具挑战性。
关键词:
物流业 节能减排效率 地区差异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吴旭晓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大省既要积极参与国内经济体系分工,又要嵌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这对区域流通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物流业作为社会流通能力的核心,不仅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加速器,也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提升物流业效率,实现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型,对于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与调整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基于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模型的视窗分析模型测算2005-2012年我国五个经济大省物流业效率值,并构建灰色综合关联度模型分析区域物流业效率演化发展影响因素可以发现,不同省份物流业效率演化规律差异显著,如广东物流业效率呈现"U"型演化趋势,江苏物流业效率呈现线性加速增长演化趋势,山东物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大利
在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约束下,物流业生态效率的提高已成为目前确保产业可持续发展、应对生态容量不足和解决环境负荷严重等问题的重要着力点。为此,本研究采用super-SBM模型测度了2005-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物流业生态效率,并基于空间Dubin模型探究其空间效应和驱动因素。
关键词:
物流业 生态效率 空间效应 驱动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守亭 杨辉鹏 吴振球
基于“钻石模型”测度30个省(市、区)2013—2020年的物流业竞争力,并分析其不同发展阶段的时空演进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物流业竞争力具有持续稳步提升的显著特点并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不同发展阶段的相邻地区间物流业竞争力的相关性显著不同。空间计量模型表明,研发投入和市场化程度是影响物流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因素。未来应从物流业的数字化与“放管服”改革入手,同时加大研发投入并破除市场壁垒,进一步推动物流业竞争力水平的提升。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爱国
运用统计学的基本理论,计算了中国近十年来的物流效率指标,对影响物流业效率指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同时阐明了物流业效率与物流水平的关系、物流管理水平与物流效率的关系,进而提出发展中国物流业、提高物流业效率的途径。
关键词:
物流业效率 物流业发展水平 物流管理水平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月娜
物流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对区域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效率改善和技术进步是推进物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本文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借鉴现有相关的研究成果,以效率与生产率理论为分析架构,以中国区域物流省域为对象,以1991-2013年数据,构建了基于非径向和非角度的SBM超效率—DEA的物流业技术效率测度模型。实证表明我国各地区物流技术效率呈从东向西递减态势,地区间的效率有一定差距。进一步构建物流业技术效率变动、技术进步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测度模型,认为东部TFP增长、技术进步和效率均好于中西部,区域间物流技术和效率存在差异性,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未来需要进一步发挥中西部物流业"后发优势",积...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韩东亚 刘宏伟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物流业已经被看作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与基础,同时,快速发展中物流企业暴露出的问题也不容忽视。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法(SFA),选择80家物流上市公司2013—2017年财务数据为样本,对我国物流业效率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发现:我国物流企业整体发展呈现上升趋势,但是80家企业5年的平均技术效率值与效率值为1的最优情况相对仍然偏低。从不同区域分析,东部地区企业的平均技术效率值优于西部地区,且比中部地区略高,这表明我国中部地区物流存在一定的"塌陷现象",应注意物流投资规模;从不同类型企业分析,不同类型企业技术效率值不同,但平均技术效率值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表明物流企业管理水平持续提升,管理者应持续关注市场开发;从影响技术效率值的因素分析,高管人数、所有者权益均对提高技术效率有正面影响,而固定资产和管理费用目前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状态,过度投入会阻碍技术效率的提高,因此,物流企业应加强人力资源的智力支持,通过资产重组降低负债比例,适当控制固定资产规模,减少管理费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范林榜
我国上市物流企业总体技术效率存在两极分化现象,股权集中程度和董事会独立性对企业技术效率有正向影响,而企业年龄和第一大股东性质对企业技术效率无显著影响。目前我国物流企业实际规模与最优生产规模还存在差距,影响了物流业的整体效率,因此应改善规模效率较低的物流企业经营规模,上市物流企业应提高股份集中度和董事会中独立董事比例,以提高物流业综合效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商传磊 张悟移 陈俊营
文章基于2006—2015年我国30个省份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分析我国物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发现,在静态角度:(1)我国物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还处于很低的水平仅为0.64,总体呈现出"东高、中次、西低"的现状;(2)通过对我国能源效率最低的云南省做投影分析发现,云南省的能源效率有75%的提升空间。在动态角度:(1)我国物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在这十年间呈现下降的趋势,下降了3.2%,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2)能源效率下降趋势呈现出"中快、西次、东慢"的现状;最后,对改善和提升我国物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永赞 姚西龙
本文主要利用聚类分析和两阶段面板分位数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各地区的物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差异状况和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物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平均水平较低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在不同分位数水平下,基础设施水平对物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始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无论对于能源效率较高的地区还是能源效率较低的地区,这种影响相对稳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对物流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升并未产生理论上所预期的带动作用;我国物流业与第二产业的联动发展水平较低,物流服务市场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本对物流产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升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然而随着能源效率的提升,这种影响效果在逐渐减弱。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肖斌 程晓静
物流业是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当前广东省大力发展物流业,将其视作推动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本文采用DEA分析法,以广东辖区内21个市为研究对象,利用2010-2015年物流业的面板数据对物流效率进行总体评价,并试图找出物流效率在珠江三角洲、东西两翼及山区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广东地区物流综合效率水平不高,资源存在浪费。城市之间、地区之间的效率指标差距较大,其中珠三角地区物流效率水平比较高,西翼效率水平一般,东翼及山区效率水平较低。文章最后对导致效率差异的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效率表现的不足提供相
关键词:
物流效率 效率评价 区域差异 DEA模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岩 田强
各地因资源禀赋不同造成物流业发展差距,对物流业效率作评价研究能为促进物流业均衡高效发展提供参考。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中的BCC模型测度2016年全国31个省市的物流效率,在对效率结果作聚类分析后发现物流效率较高的前两类地区主要是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借助相关性分析发现对外开放程度、技术水平、产业结构和教育水平与纯技术效率密切相关,而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批发零售业总额、物流业从业人数、固定资产投资量、物流网络里程与规模效率密切相关。最后为促进我国物流业的均衡高效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