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81)
- 2023(15429)
- 2022(13068)
- 2021(12231)
- 2020(10287)
- 2019(23543)
- 2018(23250)
- 2017(44654)
- 2016(23889)
- 2015(27235)
- 2014(26864)
- 2013(26894)
- 2012(24393)
- 2011(21754)
- 2010(21409)
- 2009(20019)
- 2008(19823)
- 2007(17252)
- 2006(15217)
- 2005(13749)
- 学科
- 济(106409)
- 经济(106288)
- 业(93164)
- 企(83255)
- 企业(83255)
- 管理(83010)
- 方法(49287)
- 数学(39889)
- 数学方法(39542)
- 农(31490)
- 业经(31418)
- 财(30429)
- 中国(28633)
- 技术(22635)
- 务(22119)
- 财务(22033)
- 财务管理(22013)
- 农业(21818)
- 企业财务(20752)
- 贸(20323)
- 贸易(20313)
- 易(19820)
- 制(19256)
- 和(18978)
- 理论(18277)
- 学(17924)
- 地方(17820)
- 划(17292)
- 策(16389)
- 环境(15996)
- 机构
- 学院(349068)
- 大学(346727)
- 济(149501)
- 经济(146815)
- 管理(144959)
- 理学(125334)
- 理学院(124100)
- 管理学(122493)
- 管理学院(121857)
- 研究(114452)
- 中国(88368)
- 京(74169)
- 科学(68275)
- 财(65665)
- 所(56599)
- 农(54907)
- 财经(53433)
- 研究所(51540)
- 中心(50848)
- 业大(50114)
- 江(49418)
- 经(48852)
- 北京(47268)
- 经济学(44875)
- 农业(43102)
- 范(42338)
- 师范(42002)
- 院(41249)
- 经济学院(40640)
- 州(39906)
- 基金
- 项目(235153)
- 科学(186959)
- 研究(174641)
- 基金(172951)
- 家(149420)
- 国家(148177)
- 科学基金(129053)
- 社会(112380)
- 社会科(106720)
- 社会科学(106691)
- 基金项目(91729)
- 省(90230)
- 自然(82768)
- 自然科(80907)
- 自然科学(80890)
- 自然科学基金(79506)
- 教育(78314)
- 划(75058)
- 资助(70906)
- 编号(69822)
- 成果(55094)
- 部(52664)
- 重点(51720)
- 创(51139)
- 发(50445)
- 课题(47285)
- 创新(47157)
- 国家社会(46752)
- 教育部(45529)
- 业(45102)
- 期刊
- 济(163821)
- 经济(163821)
- 研究(104002)
- 中国(62420)
- 管理(56493)
- 财(51248)
- 农(50570)
- 学报(49294)
- 科学(48939)
- 大学(38060)
- 农业(36026)
- 学学(35966)
- 技术(34624)
- 教育(32777)
- 融(28049)
- 金融(28049)
- 业经(27790)
- 经济研究(26642)
- 财经(26486)
- 经(22783)
- 业(21246)
- 问题(21168)
- 技术经济(20518)
- 科技(17353)
- 贸(17301)
- 现代(17051)
- 世界(16951)
- 理论(16100)
- 商业(15947)
- 图书(15842)
共检索到5092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田刚 李南
在构建1999~2006年中国30个省区市物流业面板数据的基础上,应用Malmquist-DEA方法,对中国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来源、差异与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中国各地区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呈增长态势,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技术效率的恶化阻碍了生产率的增长;各地区存在严重的投入拥挤和资源浪费现象;东、中、西部区域之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差异,原因各不相同;东部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最快,西部技术进步增长明显,相对而言,低水平的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使得中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最慢。σ检验表明,技术效率在三大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部有发散的趋势。目前应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上官绪明
以物流业集聚促进制造业效率提升和技术进步是未来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利用1998—2019年我国30个省市区的数据实证检验物流业集聚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发现,物流业集聚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存在门槛效应,集聚度低于门槛值时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作用不显著,集聚度超过门槛值时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作用显著;物流业集聚对制造业技术进步和效率提升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技术进步比效率提升对物流业集聚要求更高,物流业集聚首先影响制造业效率提升,随着集聚度的进一步提高,才能有效影响制造业技术进步;物流业集聚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一个地区制造业发展质量越高,门槛值越高,但超过门槛值后,物流业集聚对制造业发展质量较低的中部和西部地区影响作用更明显。因此,为更好地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不仅要关注制造业本身,而且要重视物流业的支撑作用。具体来讲,就是要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优化制造业营商环境;推动物流业市场化改革,激发物流企业活力,支撑并促进制造业高质量持续发展;推动物流业专业化集聚,为制造业提供高质量服务。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贺伟艺
随着资本深化,单位劳动力创造价值越来越高,这将直接推动物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促进物流业结构合理水平的提高。而技术进步不仅能促进物流业效率提升,还有助于减少污染排放,提高能源利用率,进而实现物流业结构高度与绿色水平的提高。因此,本文将通过实证分析探究资本深化、技术进步及其耦合作用对物流业结构转型的具体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随着资本深化,物流业结构合理水平、绿色水平、转型水平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物流业结构高度化水平不断上升。资本深化与技术进步同步发展及其联动将提升物流业结构合理水平、转型水平,两者联动将提升物流业结构高度化水平,两者同步发展显著提升物流结构绿色水平。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曾国彪 刘书祥
运用DEA方法测度了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28个行业的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和技术变化,在此基础上验证了技术进步、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和就业变动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与就业正相关。从行业内部看,中低技术行业中技术进步促进了就业需求,而高中技术行业,行业垄断程度高,技术变化增长明显,但是技术效率低下,不利于改善这些行业就业吸纳能力。
关键词:
技术效率 技术进步 就业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晓慧
文章运用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了中国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状况,并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研究表明,1993-2008年中国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为0.6%,其中技术效率改善0.4%,技术进步率为0.2%,不同时期生产率增长的特点存在一定差异。同时,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和地区内部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也存在显著差异。全要素生产率对流通业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
流通业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效率 技术进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中应
文章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测算了2001-2015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并将技术效率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并结合农业发展水平、农业产业结构、环境规制等因素,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利用广义矩估计(GMM)实证研究其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技术效率对农业碳排放强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技术效率主要通过规模效率起到减排作用;农业碳排放存在明显的路径依赖,上期碳排放显著正向影响本期碳排放强度;农业产业集聚有利于碳排放强度降低;种植业比重增加会导致农业碳排放强度增加。因此,建议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变革、提高农业产业集聚程度及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三方面促进农业减排。
关键词:
技术进步 技术效率 碳排放 广义矩估计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琪林 李富有
本文在构建1999—2010年中国29个省区市能源产业面板数据的基础上,应用Malmquist-DEA方法,对中国能源产业的生产率、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的增长来源、差异与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中国各地区能源产业平均的全要素生产率呈下降趋势,技术进步是生产率提高的决定因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于技术进步的依赖是非常明显的,但是中国能源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来源于规模效率而不是技术效率。此外,各地区的技术效率存在显著的条件收敛,但不存在显著的绝对收敛;技术进步既存在条件收敛,也存在着绝对发散。因此,我国各省份能源产业的生产率将不能实现最终趋同。
关键词:
能源 技术进步 技术效率 DEA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俊松 贺灿飞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生产与消费量呈几何级数增长,而单位GDP的能耗却不断下降。理论上,能源利用效率的变化可以归因于结构变化与技术进步。为了解释中国能源效率的这种变化过程,本文采用对数平均的LMDI方法将中国1994-2005年的能源强度变化分解为六大类产业结构变化、两位数产业结构变化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994-2005年,能源强度降低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但技术进步的贡献在2001年后不断降低,产业结构变动在1998年前降低了能源强度,1998年之后导致能源强度的上升。在技术效应中,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高耗能产业部门及居民消费...
关键词:
技术进步 结构变动 能源效率 能源强度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滨
当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投资时,通常假定他们的一部分技术会转移至东道国的企业里。但是,经验研究还不能为这种正的溢出效应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本文运用1999~2007年中国制造业27个行业的面板数据,检验了FDI的技术溢出效应。结果表明,FDI对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横向和前后向关联溢出效应为正,且在统计上均非常显著。通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分解发现,前向关联对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影响都显著为正;后向关联仅对技术进步有显著的正效应,而横向溢出效应对技术进步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戴天仕 徐现祥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受到广泛关注,然而,技术进步方向却被忽略了。本文从Acemoglu(2002)的定义出发,推导出度量技术进步方向的方法,并据此考察了中国1978~2005年的技术进步方向。结果发现,样本期内中国的技术进步大体上是偏向资本的;而且技术进步偏向资本的速度越来越快。这表明,中国的技术进步更有助于提高资本(相对于劳动)的边际产出,而且这个现象越来越严重。本文的发现有助于人们对中国劳动报酬份额下降的理解。
关键词:
技术进步方向 经济增长 劳动报酬份额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余泳泽 刘秉镰
本文应用SFA模型评价我国区域物流业整体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得出以下结论:我国物流产业TFP增长呈现震荡上升的趋势,其中东部地区TFP增长率相对较高,物流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出现了一定的收敛趋势。引起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技术进步率和技术效率变化率。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的市场化程度以及港口物流有助于提高我国区域物流的全要素生产率。
关键词:
物流产业 技术进步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容
创新效率、技术效率、扩散效率一起定义了技术进步效率。影响技术进步效率的因素主要有创新机制的完善、农用工业品的配套供给、剩余劳动力、经济环境及利益主体素质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伟 洪宇
本文以2016-2018年我国省域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作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全局ML方法计算全要素生产率及要素分解,分离出技术进步水平,代入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计算得到要素价格扭曲;其次,运用三阶段DEA方法计算我国农业环境效率;最后,运用GMM回归模型分析技术进步、价格扭曲及相关控制变量对中国农业环境效率的影响。结论认为:我国农业技术水平较有起伏,但总趋势表现为技术进步;农业劳动力、资本存量、农用土地均存在价格扭曲现象,且劳动力价格表现为正向扭曲,资本价格、农用土地表现为负向扭曲,其中农业土地价格扭曲程度最为严重;我国当前农业不充分、不平衡发展问题依然严峻,而人才流动是最主要的问题;技术进步和价格扭曲均是中国农业环境效率的直接影响因素,技术优化、过剩的劳动力、不足的资本存量均是农业环境效率的抑制因素,不足的农业土地面积是农业环境效率的促进因素,技术进步和价格扭曲交叉项正向作用农业环境效率,但影响程度较小,退耕还林、水土流失治理均是提高农业环境效率的有效手段。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刘君
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法,先对全国29个省域(1986~2009年)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测算,然后通过ARDL方法实证分析广义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全国总体上的能源效率存在波动性(均值为2.3%),各地区水平差异较大;长期中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对不同区域能源效率的改善效果和机制各不相同,其1%的变动会对全国总体分别带来0.46%和0.95%的影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楠 贾丽静 张军桥
由于"回弹效应"的存在,对技术进步是否必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存在争议。本文在DEA-Tobit两阶段分析框架下研究技术进步对地区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以中国29个省级行政单位为研究对象,采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法将技术进步分解为前沿型技术进步与追随型技术进步两类,通过构建面板数据的Tobit回归模型对技术进步在能源利用效率提升过程中的影响机制进行较为细致的研究,发现追随型技术进步对中国各地区能源利用效率施加了显著正向影响,而前沿型技术进步作用并不明显;影响中国地区能源利用效率的诸因素,其正向作用力度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渐递减的态势。
关键词:
能源利用效率 技术进步 Tobit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