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472)
2023(19282)
2022(16209)
2021(15022)
2020(12415)
2019(28423)
2018(28139)
2017(53538)
2016(28789)
2015(32596)
2014(32536)
2013(32508)
2012(30079)
2011(27187)
2010(27299)
2009(25557)
2008(25278)
2007(22307)
2006(20124)
2005(18561)
作者
(84416)
(69935)
(69455)
(66262)
(44953)
(33339)
(31623)
(27334)
(26604)
(25192)
(24050)
(23665)
(22522)
(22386)
(21714)
(21389)
(20800)
(20132)
(20114)
(20079)
(17611)
(17279)
(16794)
(16114)
(15681)
(15667)
(15577)
(15316)
(13987)
(13811)
学科
(141227)
经济(141083)
(99180)
管理(93929)
(86769)
企业(86769)
方法(54832)
数学(44544)
数学方法(44162)
中国(38611)
(36877)
业经(36563)
(34614)
地方(31190)
农业(25591)
(25166)
(24803)
(24722)
贸易(24704)
(23966)
(23532)
财务(23441)
财务管理(23409)
(22581)
技术(22407)
企业财务(22088)
理论(21603)
环境(20318)
(19935)
银行(19895)
机构
学院(422425)
大学(421178)
(184029)
经济(180513)
管理(167531)
研究(147704)
理学(143114)
理学院(141541)
管理学(139634)
管理学院(138850)
中国(114301)
(91315)
科学(86978)
(82893)
(74505)
研究所(67152)
(66263)
财经(65706)
中心(65167)
(63153)
(59751)
北京(58804)
业大(58346)
经济学(55769)
(54508)
师范(54055)
(53272)
农业(51538)
(50751)
经济学院(49996)
基金
项目(275180)
科学(218206)
研究(204446)
基金(200816)
(173739)
国家(172250)
科学基金(148966)
社会(131777)
社会科(125046)
社会科学(125015)
(106100)
基金项目(105847)
自然(94538)
自然科(92358)
自然科学(92338)
教育(92263)
自然科学基金(90727)
(88502)
资助(82618)
编号(81988)
成果(66523)
(62187)
重点(61342)
(61250)
(58366)
课题(56900)
国家社会(54625)
创新(54031)
教育部(52896)
人文(51866)
期刊
(214776)
经济(214776)
研究(133301)
中国(85070)
管理(67394)
(64234)
(61419)
学报(60156)
科学(58971)
大学(46297)
教育(44417)
学学(43495)
农业(42774)
(39996)
金融(39996)
技术(39857)
业经(34561)
经济研究(34553)
财经(33431)
(28887)
问题(27461)
(24541)
技术经济(23830)
(22557)
世界(21665)
现代(20420)
国际(20239)
图书(19723)
商业(19650)
科技(19229)
共检索到6510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清华  于振山  郭兰英  
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及核密度估计方法对中国物流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两系统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间,两系统耦合协调水平从轻微失调上升到勉强协调阶段,但总体仍处于较低等级的协调阶段;耦合协调水平东西部差异明显,呈现出东—中—西部水平依次降低的空间分布格局;核密度曲线不断向右移动,表明两系统耦合协调水平不断提高,但波宽增加,波峰降低,各地区之间的差异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动态演进过程出现了明显的梯度差异;各地区耦合协调度存在空间正相关关系,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且集聚格局基本保持不变,主要集中在“H-H”集聚区和“L-L”集聚区,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程建平  
本文基于熵值法与耦合协调模型测算物流业发展水平、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以及二者的耦合协调度,并采用地理探测器分析两者耦合协调的主要驱动因素,探究物流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分异机理。研究发现:在样本期间内,物流业发展水平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呈现平稳上升趋势;物流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呈现上升态势,但协调水平总体处于较低区间且区域差异显著,呈现出东、中、西依次递减的空间格局;物流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一直呈正向空间集聚;人口规模、城镇化水平、政府支持、经济发展水平和投资强度对物流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空间布局发挥综合影响作用,且不同时期驱动因子的作用强度也不同。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黄智轩  
以2010—2019年西部11省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建立耦合协调模型,对各省科技、教育和经济高质量协调增长状况进行动态评价。发现:各省的科技、教育和经济高质量增长指数都呈波动上升趋势,但发展不均衡。科技、教育和经济高质量增长的耦合协调度整体保持上升趋势,但协调等级都偏低,说明西部科技和教育发展显著滞后于经济高质量增长。科技和教育对经济高质量增长的贡献偏低、科技制度不完善、科技创新能力弱和教育投资激励不足是西部各省共同的突出短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鲁晨琪  
本文基于耦合协调度和空间相关性模型,考察全国和省市层面商贸流通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并分析了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显示:2010-2021年全国商贸流通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水平呈波动上涨态势;上海商贸流通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最高,北京、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次之,广西、贵州、云南等地耦合协调程度较低;全局莫兰指数显示,商贸流通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程度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锡莲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指出:深化联动融合,促进产业协同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能够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增长,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社会物流业发展势头迅猛,其迅速发展不仅带来了社会就业水平的提高,还有效地促进了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雪  
中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深入推进,物流业的高质量发展也将成为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建立经济和物流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并利用Super-SBM模型、Malmquist指数和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了区域物流业效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演进。结果表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物流高质量发展及其耦合协调程度存在较大地区差异,主要原因是物流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调性差。因此,在大力提升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同时,应加强物流业与经济的高质量联系,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欧名豪   叶欣   吴文俊   郭杰   欧维新  
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协调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从城乡、区域、要素和人与自然四大协调发展核心要义着手,选取20项具体指标对2010~2020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市协调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以此研究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空间异质性及时空演进规律。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整体发展水平呈现下游>中游>上游的趋势,长三角地区各维度协调发展水平均高于其他地区,且溢出效益明显,对整个长江经济带具有良好的辐射作用;且通过城市群内部引力分析,虽然长三角城市群凝聚力占有绝对优势但三大国家级城市群均呈现较强增长趋势;省份发展水平受到省会影响明显,强省会的省份出现明显资源倾斜,同样省会为核心的城市群也出现发展失衡现象。因此,基于对于高质量发展视角下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规律和现状特征研究,从实施差异化发展策略、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出发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促进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周文  
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地区之间差异显著,区域发展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陆续形成了以地缘划分的四大板块区域发展战略,即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战略、中部地区崛起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同时实施了主体功能区规划。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继续推进四大板块协调发展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黄河流域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新的区域发展战略,形成了东西联动、陆海统筹、协同对外的区域发展新格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颜平   周闻宇   王瑞荣   金湖江  
数字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已成为推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文章基于长三角城市群4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12—2021年面板数据,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与空间杜宾模型,考察了数字经济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不断增强。从整体上看,长三角城市群数字经济与制造业在时序演化特征方面呈现高度耦合协调发展趋势;从城市层面看,其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性。(2)不同区域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耦合协调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提升空间较大。从空间演化特征看,优质协调、良好协调和中级协调占比很低,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从空间相关性看,呈现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具体表现为空间集聚特征。(3)相邻城市之间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耦合协调度相互影响且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发展水平、利用外资水平和产业结构优化对邻近地区的耦合协调度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政府干预、对外开放度对邻近地区的耦合协调度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人力资本没有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最后,提出要强化顶层设计、辐射带动和支撑保障,共同为城市群数字经济和制造业高质量耦合协同发展提供源动力。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永飞  高华  
基于前景理论、产业关联理论,研究了大数据时代陕西省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依据大数据对物流业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结合大数据时代陕西省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物流共享平台尚不完善、云计算等大数据系统建设滞后等现状问题,得出了发展云物流等大数据物流体系,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整合现有资源、调整运输结构,优化和协同发展物流网络体系和区域经济资源配置等针对性对策及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昭玖  阮若卉  陈江华  
构建了农业“水—土—经济”三元系统的耦合模型,基于2006—2020年中国31个省域的面板数据,从时空维度对三元系统协调发展趋势及区域异质性特征展开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省域农业水资源与农业经济发展呈快速增长趋势,农业土地生态发展态势较为稳定。(2)省域三元系统耦合水平持续提升,但整体水平较低。(3)农业土地生态与农业经济发展融合相对滞后,未显现明确协同发展趋势。(4)区域间农业水资源与农业经济发展的耦合水平具有显著异质性特征,但二者空间匹配度不断提升。(5)农业土地生态与农业经济发展呈较高空间匹配度,二者耦合度提升是三元系统耦合关系改进的重要因素。据此,从三类二元系统视角提出统筹规划农业水土资源配置,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行高效节水农业机制,带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实施规模化土地流转,强化农业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建议,为农业“水—土—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提供决策参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昭玖  阮若卉  陈江华  
构建了农业“水—土—经济”三元系统的耦合模型,基于2006—2020年中国31个省域的面板数据,从时空维度对三元系统协调发展趋势及区域异质性特征展开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省域农业水资源与农业经济发展呈快速增长趋势,农业土地生态发展态势较为稳定。(2)省域三元系统耦合水平持续提升,但整体水平较低。(3)农业土地生态与农业经济发展融合相对滞后,未显现明确协同发展趋势。(4)区域间农业水资源与农业经济发展的耦合水平具有显著异质性特征,但二者空间匹配度不断提升。(5)农业土地生态与农业经济发展呈较高空间匹配度,二者耦合度提升是三元系统耦合关系改进的重要因素。据此,从三类二元系统视角提出统筹规划农业水土资源配置,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行高效节水农业机制,带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实施规模化土地流转,强化农业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建议,为农业“水—土—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提供决策参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何苗  任保平  
就业质量的优劣会影响数字经济发展,数字经济发展又对就业质量存在多维影响,二者表现为动态相关关系。通过构建就业质量与数字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值法进行测算,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和空间相关分析探讨数字经济发展与就业质量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化特征,并利用灰色预测模型对未来趋势展开预测。研究发现: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和就业质量存在较强的耦合互动关系,耦合协调发展水平逐年提升,且呈现出显著正向空间相关;目前大部分省区处于拮抗发展阶段,尚未实现数字经济与就业质量的协调发展。未来应加快推进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就业质量“同频共振”,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发展策略,补齐地区发展短板,强化区域合作,尽快实现数字经济与就业质量在更高水平上的共生发展。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邓创   曹子雯  
评估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效应是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在对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政策进行量化识别的基础上,实证检验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的调控效果以及深层次调控机制。研究发现:(1)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具有相对较强的空间指向,且重点作用于东部板块、西部板块以及东北板块。(2)目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大体上可以实现在保障经济发展效率的同时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目标。从四大板块来看,区域协调发展政策能够显著缩小东部板块以及西部板块的区域差异,同时对东部板块、中部板块以及西部板块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相对较强的促进效应。(3)在区域协调发展政策调控下,东部板块以及西部板块重点通过抬升“腰部省份”或者“尾部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以缩小板块内区域差距,中部板块内各个省份则呈现“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谢玲  
近年来,数字化技术加速创新,迅速融入经济发展各领域,给物流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日益成为重塑物流业竞争格局的决定力量。如何深度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脉博,顺应数字经济和物流业发展规律,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正在成为行业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关注和研究的重点课题。本文从数字经济时代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入手,分析研究了数字经济时代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数字经济时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