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19)
2023(16900)
2022(14064)
2021(12863)
2020(10765)
2019(24683)
2018(24100)
2017(45663)
2016(24527)
2015(28189)
2014(28352)
2013(28526)
2012(26607)
2011(24213)
2010(24608)
2009(23262)
2008(23421)
2007(21165)
2006(19063)
2005(17790)
作者
(73731)
(61506)
(61462)
(58488)
(39603)
(29382)
(27988)
(23860)
(23353)
(22028)
(21188)
(20463)
(20013)
(19704)
(19407)
(19004)
(18308)
(18100)
(17786)
(17718)
(15560)
(15290)
(15002)
(14167)
(13970)
(13865)
(13721)
(13589)
(12419)
(12339)
学科
(132752)
经济(132622)
(89840)
管理(80359)
(78260)
企业(78260)
方法(50514)
数学(41166)
数学方法(40852)
中国(36139)
(35272)
业经(34455)
(32328)
地方(29933)
农业(24411)
(23487)
(23385)
贸易(23367)
(22664)
(21780)
财务(21724)
财务管理(21685)
(21492)
(20581)
企业财务(20391)
技术(20340)
(18703)
银行(18672)
(18585)
金融(18583)
机构
学院(373699)
大学(369088)
(171229)
经济(168096)
管理(142604)
研究(132877)
理学(120813)
理学院(119467)
管理学(117879)
管理学院(117151)
中国(104462)
(79159)
科学(77078)
(77024)
(68404)
(62730)
研究所(61329)
财经(60451)
中心(59205)
(57831)
(54743)
经济学(53400)
北京(51218)
业大(50977)
农业(49011)
经济学院(47981)
(46981)
(46801)
师范(46369)
(45687)
基金
项目(233112)
科学(184524)
研究(172602)
基金(169614)
(146659)
国家(145368)
科学基金(124915)
社会(112758)
社会科(107038)
社会科学(107011)
(91177)
基金项目(88745)
自然(77610)
教育(77522)
自然科(75798)
自然科学(75774)
(75544)
自然科学基金(74467)
资助(69972)
编号(68246)
(55756)
成果(55166)
重点(52621)
(52191)
(50450)
课题(48008)
国家社会(47334)
创新(46613)
(45810)
发展(45740)
期刊
(202904)
经济(202904)
研究(117280)
中国(77085)
(61810)
(58809)
管理(57880)
学报(52524)
科学(51627)
大学(40214)
农业(40070)
(38543)
金融(38543)
学学(38032)
技术(36845)
教育(34257)
经济研究(32946)
业经(32560)
财经(31460)
(27350)
问题(26314)
(23914)
(22758)
技术经济(22666)
世界(21172)
国际(20246)
统计(18859)
商业(18479)
现代(17790)
(17208)
共检索到5866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白朋飞  
在阐述物流业与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的基础上,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对1996-2012年中国的物流业与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并借助动态耦合模型分析两者之间的耦合演化态势。结果表明:1996-2012年间,中国物流业综合指数先是缓慢下降然后又快速上升,而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呈快速增长的态势;从耦合演化态势来看,物流业与经济发展大致经历了1996-2001年从低级共生向协调发展过度和2002-2012年协调发展两个阶段。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程建平  
本文基于熵值法与耦合协调模型测算物流业发展水平、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以及二者的耦合协调度,并采用地理探测器分析两者耦合协调的主要驱动因素,探究物流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分异机理。研究发现:在样本期间内,物流业发展水平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呈现平稳上升趋势;物流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呈现上升态势,但协调水平总体处于较低区间且区域差异显著,呈现出东、中、西依次递减的空间格局;物流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一直呈正向空间集聚;人口规模、城镇化水平、政府支持、经济发展水平和投资强度对物流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空间布局发挥综合影响作用,且不同时期驱动因子的作用强度也不同。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红娟   方梅  
为考察物流业与区域经济相互影响程度在不同时期的状态及变化趋势,在对物流业和区域经济关系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首先,构建了物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采用熵权法计算物流业与区域经济指标权重,得到综合指标,进而建立耦合协调模型,得到物流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情况;借鉴已有研究,构建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共生模型。再次,以浙江省为例,根据建立的物流业和区域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01-2021年的数据,共计315个样本,从耦合协调、共生两个视角分析了浙江省物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最后,根据算例结果提出了浙江省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云  
本文运用投入产出等数量分析技术和全国最新的投入产出数据,计算了我国物流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然后,利用这些数据对我国物流业与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产业之间的联系及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我国物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贡献巨大。同时,区域物流发展的不平衡性也是引发区域经济差距的主要原因。最后,对我国物流业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金勇  
自“新零售”概念提出以来,“线上+线下+物流”的运营成为零售业外延拓展的新模式。本文通过梳理数字经济、物流运输对零售业发展协调机理,构建耦合模型测算三者耦合协调度,并从时序变化分析和省域视角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整体数字经济、物流运输、零售业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在0.455到0.473区间浮动,还未形成互补成效耦合效应。东部地区处于高度协调阶段,各子系统之间依存关系特征较为紧密。中部地区处于中度协调阶段,各子系统之间依存关系特征发生简单的关联效应。西部地区处于低度协调阶段,各子系统之间存在严重失调性,且各省域数字经济、物流运输、零售业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均值存在较大的差异。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统筹规划发展,发挥产业聚集优势,优化资源配置结构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陈治国  陈俭  杜金华  
在比较分析我国与其他主要国家物流成本的基础上,基于省际面板数据,运用改进的熵值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可实证分析物流业与国民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实证研究发现,我国物流业成本负担仍然较重,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效益较低;全国物流业综合发展水平与国民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均呈现出平稳上升的态势。同时,尽管较高的耦合度表明两者耦合关系与互动效应较好,且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所处的协调等级总体上呈现出由中度失调经过低度失调最终过渡到略微失调的向好变迁趋势,但全国物流业与国民经济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仍未步入协调状态;分地区考察时发现,三个地区的物流业与地方国民经济耦合协调度所处的协调等级总体上呈现出中度、低度、略微失调三个阶段,但东部与中部地区较早地由中度失调转变为低度失调,且东部地区较早地由低度失调转变为略微失调,说明地区间物流业与地方国民经济的耦合协调关系存在地区异质性;目前各地区物流业与地区国民经济仍为略微失调状态,东部地区的物流业对地方国民经济的边际促进效应存在下降趋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柱  
本文选取2009-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物流产业与国民经济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分析两者的耦合关系与协调发展关系。文章最后提出要根据地方的市场需求,适度调整物流产业发展规模,根据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不断提升物流产业与经济的契合程度。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甘泗群  侯蕤  
分析云贵川地区10年来经济发展与民生建设的数据,建立经济发展与民生建设的耦合模型,依据两者的协同关系分为协调共存、一般胁迫、极限胁迫三个阶段。结果显示,云贵川地区经济发展与民生建设处于相互胁迫阶段,胁迫程度逐步上升且在部分年份的上升趋势明显。民生建设相对滞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经济与民生存在矛盾且缓和趋势不明显。基于耦合模型的分析结果,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甘泗群  侯蕤  
分析云贵川地区10年来经济发展与民生建设的数据,建立经济发展与民生建设的耦合模型,依据两者的协同关系分为协调共存、一般胁迫、极限胁迫三个阶段。结果显示,云贵川地区经济发展与民生建设处于相互胁迫阶段,胁迫程度逐步上升且在部分年份的上升趋势明显。民生建设相对滞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经济与民生存在矛盾且缓和趋势不明显。基于耦合模型的分析结果,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林  
文章根据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工程,构建两业联动发展供需耦合系统模型,选取制造业物流需求、物流业服务供给及两业联动外部环境作为研究变量。结合与研究变量高度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从产业供需的角度对我国各省级区域的两业联动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及聚类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的两业联动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通过对全国区域两业联动水平进行分类,得出我国区域两业联动水平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步转弱的趋势,两业联动发展环境的优劣对其联动发展水平具有重要影响。按照各地区的两业联动发展特点,针对性地提出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玉光  
为深入研究物流业对推动国民经济所发挥的巨大作用,首先对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物流业对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市场供需调节、市场的发育和完善、满足社会消费需求的作用与贡献,并运用投入产出法对自2002-2011年的统计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物流业对国民经济总量增长具有强劲的推动力和推动效应。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闫葳  
现代物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日益明显,因此利用实证手段深入分析物流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从全国以及分区域角度分别对此进行了研究,选取上海、河南以及重庆分别代表东、中、西部地区,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谭冰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通过计算我国物流业与经济发展有关指标的相关系数和灰色关联度,对两个系统的相关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同时也进行了Granger因果检验,并应用多维灰色动态协调模型GM(1,N)来定量测度两个系统之间的协调性。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物流业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而物流业的发展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魏红江  
本文以后工业社会中的信息化为宏观背景,选取日本旅游业为研究对象,采用灰色关联度和耦合协调度分析方法,研究旅游产业与经济发展、信息产业之间的关联性、协调性。研究发现,三者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以经济发展为依托,以智慧旅游为先导,日本旅游产业正处于由失调到协调的发展过程之中,但尚未进入协同发展阶段。通过探析形成关于转型发展的结构性演进框架模式,得出对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启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魏红江  
本文以后工业社会中的信息化为宏观背景,选取日本旅游业为研究对象,采用灰色关联度和耦合协调度分析方法,研究旅游产业与经济发展、信息产业之间的关联性、协调性。研究发现,三者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以经济发展为依托,以智慧旅游为先导,日本旅游产业正处于由失调到协调的发展过程之中,但尚未进入协同发展阶段。通过探析形成关于转型发展的结构性演进框架模式,得出对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