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06)
2023(11521)
2022(10035)
2021(9728)
2020(8069)
2019(18993)
2018(18831)
2017(35940)
2016(19486)
2015(22232)
2014(22026)
2013(22057)
2012(20269)
2011(18501)
2010(18126)
2009(16588)
2008(16035)
2007(13532)
2006(11759)
2005(10304)
作者
(56483)
(46802)
(46349)
(44151)
(29854)
(22419)
(21069)
(18634)
(17797)
(16531)
(16012)
(15859)
(14926)
(14641)
(14367)
(14339)
(13927)
(13785)
(13309)
(13149)
(11538)
(11537)
(11119)
(10449)
(10444)
(10377)
(10275)
(10186)
(9466)
(9270)
学科
(79872)
经济(79786)
管理(54879)
(49828)
(40742)
企业(40742)
方法(38053)
数学(33436)
数学方法(33118)
中国(23127)
(20191)
(17390)
(17011)
业经(16369)
(16290)
贸易(16281)
(15916)
地方(14487)
(13988)
环境(13474)
农业(13447)
(13248)
理论(12219)
技术(11681)
(11307)
银行(11264)
(11050)
(10803)
(10768)
金融(10767)
机构
大学(281041)
学院(276224)
(114648)
经济(112416)
管理(111874)
研究(97631)
理学(97507)
理学院(96434)
管理学(94963)
管理学院(94471)
中国(72264)
(61153)
科学(60858)
(49145)
(48540)
研究所(45427)
(44044)
中心(42722)
业大(41401)
财经(40127)
北京(39381)
(36837)
(36730)
(36565)
师范(36269)
(35187)
经济学(34752)
农业(34722)
经济学院(31409)
(30458)
基金
项目(195246)
科学(153220)
基金(143176)
研究(142278)
(125673)
国家(124701)
科学基金(106182)
社会(89805)
社会科(85165)
社会科学(85140)
基金项目(76212)
(72843)
自然(69161)
自然科(67463)
自然科学(67448)
自然科学基金(66251)
教育(64025)
(62575)
资助(59463)
编号(57047)
成果(46296)
(44173)
重点(43353)
(41510)
(40180)
课题(38677)
教育部(37716)
创新(37540)
国家社会(37529)
科研(37220)
期刊
(119412)
经济(119412)
研究(81476)
中国(50280)
学报(45439)
科学(42193)
管理(39835)
(39708)
(33733)
大学(33486)
学学(31170)
农业(28723)
教育(28659)
技术(22276)
(20169)
金融(20169)
经济研究(19661)
财经(19035)
业经(17789)
图书(17198)
(16230)
(15856)
问题(15794)
资源(14262)
理论(13791)
科技(13643)
技术经济(13335)
(13168)
世界(12829)
实践(12488)
共检索到3954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姬秋梅  
论文通过对大量的资料和论文查阅、分析和总结,以牦牛资源近十几年研究和生产为线索,从牦牛的资源研究现状、生态生理生化、遗传、种间杂交、本品种选育、野牦牛资源及利用、生产性能、营养及饲养管理、产品品质分析和开发利用以及牦牛疾病等研究内容着手,较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我国牦牛科学近十几年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牦牛科研和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了解牦牛科学发展及对今后牦牛科研和生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志杰  
系统了解牦牛线粒体基因组(mtDNA)的研究现状,探究其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为今后更好地开展牦牛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依据和基础材料。笔者通过查阅近20年有关牦牛mtDNA研究的文献资料,对牦牛mtDNA全序列和部分序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mtDNA作为一种很好的分子标记已被研究者用于探究牦牛的起源驯化、遗传多样性、迁徙模式、历史发展动态、分类学地位、适应性机理及系统发育关系等问题,并取得了具有结论性的诸多成果。然而,有关牦牛mtDNA全序列基础上的群体基因组学研究、线粒体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学研究、核基因组与线粒体基因组间的互作和调控研究、线粒体基因组与部分性状间的关联分析等内...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志杰  
为了解牦牛基因组和转录组研究现状,以"牦牛、基因组、转录组和高通量测序"为关键词,对2012—2018年的研究进展进行文献检索。研究发现:在牦牛基因组研究方面,已有研究对牦牛基因组进行了首次测序和重测序分析,构建了基因组"草图"和变异图谱,比较了家、野牦牛及与其他物种间全基因组水平上的异同,阐释了牦牛高原适应的遗传学机制,探究了牦牛的驯化和群体历史发展动态,初步揭示了牦牛与普通牛种间杂交渐渗状况,并对部分性状(如角、多肋性状)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遗传机理揭示;在牦牛转录组研究方面,已有研究对牦牛睾丸、卵巢、心脏等多个组织器官及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母细胞和胚胎细胞进行了转录组分析,发掘出一批潜在的与牦牛经济性状及一些生物学变化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为推动牦牛分子育种进程,应进一步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牦牛大数据,继续完善牦牛全基因组结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志杰  
为系统了解牦牛Y染色体的分子遗传学研究现状,通过查阅近15年来的研究资料,从Y染色体分子标记和Y染色体基因2个方面对牦牛Y染色体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在分子标记方面,研究者已对13个普通牛Y-STRS在牦牛中的特异性进行了检测,发现4个标记(即INRA124、INRA189、UMN2404和BYM-1)为牦牛Y-STRS标记。确定了6个Y-SNPS标记(即USP9Y(223C>T)、UTY19(158A>C和169C>T)、AMELY2(261C>T)、OFD1Y9(165A>G)和SRY4(104G>A))可用于牦牛父系遗传研究。在基因研究上,已对SRY、ZFY、TSPY和HSFY等多...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琼岛  嵇保中  徐天  刘曙雯  黄素红  吴光喜  王延先  陈正梅  
目前全世界已知柄天牛属昆虫43种,中国记载32种。近年来栎旋木柄天牛、皱绿柄天牛、红腹柄天牛等在我国南方栎林局部暴发成灾。其皱绿柄天牛和栎旋木柄天牛已被国家林业局列为重要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本文评述该属昆虫的种类与分布、生物生态学特性、寄主范围和防治技术,旨在促进对该类昆虫的关注和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钟金城  赵素君  陈智华  马志杰  
【目的】对中国部分牦牛品种即麦洼牦牛、九龙牦牛、大通牦牛、天祝白牦牛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分类进行研究,从而揭示其遗传多样性程度和进行较为合理的类型划分。【方法】用9个微卫星标记对上述牦牛品种的等位基因频率、多态信息含量、杂合度和有效等位基因数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合理的聚类分析和分类研究。【结果】(1)9个微卫星标记在所检测的牦牛群体中都表现出较丰富的多态性,均为高度多态位点。每个微卫星标记平均检测到6.8个等位基因(5~9);9个微卫星标记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6534(0.5037~0.7351),各群体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差异不显著;全部群体平均杂合度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大一  
本文概述了四川省红苕品种资源研究的历史,着重介绍了四川省在“七五”及“八五”期间的研究进展,并重点讨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前景。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蒋万胜  兰香英  王金秀  向红梅  田贺  罗庆华  
中国大鲵是全球现生最大的两栖动物,具有重要的科研、生态与经济价值。按照我国现行法律法规,野生大鲵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但人工养殖子二代及之后子代可作为水产品或药食资源加以利用。作为一种我国特有且珍稀的水生动物,在兼具保护与利用的双重特性下,大鲵种质资源现状一直备受关注。然而,尽管有多重保护地位加身,其野生种群现状依然不容乐观,目前通过自然保护区的就地保护方式与通过人工增殖放流的迁地保护方式在实施方式和效果层面均有待评估与优化。与之相对的是,随着人工繁养殖技术的逐步成熟,养殖规模的日益扩大,人工养殖大鲵逐渐成为一种较具市场前景的新兴养殖品种。然而,养殖过程中疾病防治仍是目前最大的瓶颈问题之一。大鲵属于高蛋白低脂肪类高端水产品,其蕴含的生物活性成分和功效正在逐步被揭示。然而,受市场供需、产业发展与科研投入的影响,目前其养殖规模仍然较小,产品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仍亟待加强。本文基于前人研究结果和团队的工作实践,从大鲵基本生物学及栖息地特征、遗传多样性、种质资源保护、人工繁殖与疾病防治、营养活性成分与产业化利用等方面对其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进行了综合概述。通过总结成功经验,指出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未来针对这一特有珍稀物种的种质资源研究、保护方案制定、开发与可持续利用以及科普宣传等方面提供重要参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太政  侯景伟  陈准  
基于中国知网中水资源优化配置定量研究的核心期刊和硕博论文视角,对文献的时间分布、来源分布、类型分布、内容分布和主题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多角度地揭示中国水资源优化配置定量研究发展的历程和特点;继而从政治经济学方法、生态学方法、规划与模糊数学方法、系统学方法、人工智能方法5个方面透视水资源优化配置定量研究方法的演变规律及发展趋势。分析表明,1987年以来,相关中国水资源优化配置定量研究的学术论文数量增长很快,质量和规范性有较大提高,研究队伍逐渐壮大,研究内容更加深入,学科交叉更加广泛;方法体系由单调走向智能,但有过分依赖模型的趋势;评价体系多元化、综合化,但评价指标及其权值有待深入研究。学科交叉、方...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郭欣欣   孙玮泽   杨阳   孙佳丽   张艺   杜国明  
[目的]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可有效地配置资源、强化生态保护、实现资源保值增值,进而促进、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为梳理中国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研究历程,厘清研究现状,发掘热点问题,[方法]文章基于CiteSpace软件,采用文献计量法及归纳总结法,以1992—2022年间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领域1348篇文献为样本,对中国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研究的发文趋势、合作团队、核心作者、期刊分布、研究热点及研究前沿等动态变化规律进行系统梳理。[结果]相关研究文献发表数量呈波动上升趋势,经历了萌芽探索(1992—2003年)、问题聚焦(2004—2013年)和快速发展(2014—2022年)三个阶段;初步形成了以核心作者为中心的研究团队,并呈现出团队内合作紧密、团队间联系不足、大部分学者进行独立研究的“大分散、小集中”特征;核心期刊中载文量排名前7位的是《资源科学》《生态经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会计之友》《审计研究》《自然资源学报》和《中国土地科学》;研究热点聚焦于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体系构建及制度创新、自然资源价值构成及价值计量、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以及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及监管制度体系构建四个领域;研究前沿具有明显的政策及社会需求导向性,产权制度改革、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价值核算、资产负债表、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碳排放权交易和生态补偿等内容反映不同时期的研究前沿。[结论]该研究深入探讨了中国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的研究动态及前沿,未来应从学科交叉和融合的角度构建完善的研究理论及方法体系,系统地回答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以期为建立并完善符合国情的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体系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炜峰  高志敏  窦忠英  
超数排卵技术作为一项实用的繁殖技术 ,在牛的改良和育种中应用广泛。常用的超排程序是 2 0世纪 80年代初成型并推广使用的。现在超排技术基本稳定 ,近 10年国际胚胎移植协会的统计资料表明 ,每头供体牛平均可获得 6枚可用胚。在超排研究中 ,人们最初以减少个体差异和提高受精率为中心 ,逐步转向从激素、程序和饲养管理方面寻找简化实用的改进方法 ,并且对预测个体的超排效果作了一些探索。文章从对供体母牛超排前的预测、超排方案的细化、影响超排效果的因素以及改进超排的思路 4个方面对超排研究进行了论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洪程  梅楚刚  昝林森  成功  李安宁  王洪宝  
牛作为反刍动物的代表,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征和重要的哺乳动物进化地位,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工具和肉、奶等物质需求的主要来源。近10年来,牛全基因组研究取得了很多重要的进展,为解释牛的生物学特征和加快品种的分子育种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重点介绍了牛全基因组测序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测序工作完成后的研究进展,讨论了牛全基因组测序工作的机遇、研究重点,以及今后面临的挑战。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浩  敖日格乐  王纯洁  斯木吉德  阿日查  张剑  刘波  
为了解肉牛热应激研究进展,以"肉牛"、"生产性能"、"生化指标"、"分子调控机制"、"热应激防控"等为关键词,检索、总结和归纳了2008—2018年来肉牛热应激相关文献资料。研究发现:一方面,热应激可降低肉牛的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免疫功能及抗氧化功能;激活肉牛交感-肾上腺髓质轴(SAM),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T)及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HPA);另一方面,热应激条件下肉牛可通过血液中miRNAs调控靶基因表达进而参与机体抗热应激反应。但在肉牛耐热基因筛选方面及热应激条件下肉牛营养标准的研究尚少,今后研究应根据不同程度热应激进而制定热应激条件下肉牛营养标准,在筛选肉牛耐热基因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吕飞  海小霞  王志刚  毕拥国  刘炳响  阎爱华  
【目的】天牛是林业重要的蛀干害虫,其中有些种类如松墨天牛、光肩星天牛等是重要的检疫性害虫,给我国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危害。昆虫利用视觉、嗅觉、味觉、听觉信号去定位和识别寄主及配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大量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嗅觉及其化学生态学上;而视觉作为重要的感觉系统之一,对昆虫寄主和配偶定位及识别等多种行为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对视觉调节天牛成虫行为的研究却相对较少,尤其是对天牛视觉系统研究的综述还未见报道。【方法】利用Web of Science,Google Scholar,CNKI等数据库,查询天牛科视觉的相关文献。对天牛成虫视觉器官(复眼)的组织解剖学结构特征、视觉对天牛成虫...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永春  包满珠  
该文回顾了梅树品种分类方面的研究,重点介绍了30年来的成果,将品种分类历程划分为4个阶段,即传统园艺分类阶段、品种收集整理阶段、形态系统分类阶段和综合系统分类阶段.概述了梅的起源、品种演化等方面的重要进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