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72)
- 2023(13065)
- 2022(10925)
- 2021(10047)
- 2020(8519)
- 2019(19329)
- 2018(18574)
- 2017(34280)
- 2016(18224)
- 2015(19949)
- 2014(19368)
- 2013(19356)
- 2012(17780)
- 2011(15997)
- 2010(16185)
- 2009(15436)
- 2008(15096)
- 2007(13033)
- 2006(11643)
- 2005(10733)
- 学科
- 济(72897)
- 经济(72778)
- 管理(55059)
- 业(49903)
- 企(40008)
- 企业(40008)
- 方法(30912)
- 数学(26843)
- 数学方法(26597)
- 中国(23914)
- 财(22804)
- 农(20149)
- 制(19405)
- 贸(16730)
- 贸易(16713)
- 易(16394)
- 业经(15790)
- 学(14750)
- 农业(13236)
- 务(13236)
- 银(13216)
- 财务(13200)
- 体(13189)
- 银行(13178)
- 财务管理(13129)
- 融(12648)
- 金融(12646)
- 行(12610)
- 企业财务(12522)
- 审计(12257)
- 机构
- 大学(263565)
- 学院(257618)
- 济(115145)
- 经济(113163)
- 管理(95983)
- 研究(94556)
- 理学(82533)
- 理学院(81602)
- 管理学(80355)
- 管理学院(79879)
- 中国(74360)
- 京(57048)
- 财(56102)
- 科学(54860)
- 所(47941)
- 农(46869)
- 财经(44045)
- 研究所(43028)
- 中心(42410)
- 经(40326)
- 业大(39048)
- 江(37967)
- 经济学(37089)
- 农业(36818)
- 北京(36045)
- 院(33914)
- 经济学院(33374)
- 财经大学(33027)
- 范(31036)
- 师范(30519)
- 基金
- 项目(174470)
- 科学(137586)
- 基金(130792)
- 研究(123237)
- 家(117135)
- 国家(116232)
- 科学基金(98186)
- 社会(82779)
- 社会科(78704)
- 社会科学(78687)
- 基金项目(68486)
- 省(63826)
- 自然(63105)
- 自然科(61517)
- 自然科学(61491)
- 自然科学基金(60465)
- 教育(56251)
- 划(55250)
- 资助(52942)
- 编号(45340)
- 部(40496)
- 重点(40267)
- 成果(37771)
- 国家社会(36597)
- 制(36467)
- 创(36442)
- 发(36233)
- 教育部(34941)
- 创新(34410)
- 科研(34018)
- 期刊
- 济(122748)
- 经济(122748)
- 研究(81191)
- 中国(59567)
- 财(45999)
- 学报(45271)
- 农(41907)
- 科学(40410)
- 管理(37795)
- 大学(34557)
- 学学(32682)
- 农业(27807)
- 融(24760)
- 金融(24760)
- 财经(22787)
- 教育(22702)
- 经济研究(22192)
- 技术(20352)
- 经(19647)
- 业经(17271)
- 问题(16534)
- 贸(16295)
- 业(15950)
- 国际(14503)
- 世界(14176)
- 版(13506)
- 会计(12546)
- 技术经济(11749)
- 科技(11654)
- 财会(11431)
共检索到3984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永海 王嘉鑫
2012年是我国强制性内部控制审计实施年。国外研究发现,强制性内部控制审计加重了企业的审计成本负担,这与经典的修正内部控制缺陷导致审计费用下降的观点并不一致,被称之为SOX404的"审计费用之谜"。目前,我国还比较缺乏对这一研究议题的深入检验。本文以财政部、证监会2012年联合制定的《关于2012年主板上市公司分类分批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通知》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目前推崇的政策评价方法——双重差分法检验强制性内部控制审计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并使用断点回归、内生性检验、安慰剂检验等对研究结果进行了稳健性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于连超 耿弘基 王雷 刘强
本文以2018年《环境保护税法》实施为契机,运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3-2020年的经验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探讨绿色税制改革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税制改革能够降低审计费用,且与国有企业相比,绿色税制改革更能降低非国有企业审计费用。影响机制分析发现,绿色税制改革能够通过促进企业优化环境内部控制、提高环境保护投资、改善环境信息披露来降低企业环境风险,从而促使审计师降低审计费用。补充性检验发现,绿色税制改革能够降低企业环境违规风险和企业环境成本风险,进一步印证了绿色税制改革能够治理由环境风险引致的审计费用上升的内在逻辑。研究结论揭示了绿色税制改革在审计市场上的有效性,拓展了审计费用的制度因素研究,为政府完善绿色税制、企业优化环境管理提供了决策参考。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毛杰 吴含秋 许宇鹏
本文以2018—2021年A股IPO公司为样本,构建了PSM-DID模型,实证研究了注册制改革对IPO公司“业绩变脸”的影响。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注册制改革显著减少了IPO公司上市后“业绩变脸”,尤其是更为显著地减少了非国有性质IPO公司的“业绩变脸”和经由低声誉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IPO公司“业绩变脸”。本文的影响机制研究还进一步发现:注册制改革通过引导IPO公司减少盈余管理行为、促进IPO公司提升信息披露质量、降低IPO公司壳价值这三种影响机制,得以减少了IPO公司上市后“业绩变脸”。本文的研究结果,不仅从不同的视角评估了注册制改革的政策效果,还为有关部门在推行注册制过程中促进IPO公司提升信息披露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毛杰 吴含秋 许宇鹏
本文以2018—2021年A股IPO公司为样本,构建了PSM-DID模型,实证研究了注册制改革对IPO公司“业绩变脸”的影响。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注册制改革显著减少了IPO公司上市后“业绩变脸”,尤其是更为显著地减少了非国有性质IPO公司的“业绩变脸”和经由低声誉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IPO公司“业绩变脸”。本文的影响机制研究还进一步发现:注册制改革通过引导IPO公司减少盈余管理行为、促进IPO公司提升信息披露质量、降低IPO公司壳价值这三种影响机制,得以减少了IPO公司上市后“业绩变脸”。本文的研究结果,不仅从不同的视角评估了注册制改革的政策效果,还为有关部门在推行注册制过程中促进IPO公司提升信息披露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宋晓敏 宋鑫伟 郭檬楠
城市低碳转型是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重要举措。基于低碳城市试点的准自然实验,利用2008—2020年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实证检验城市低碳转型对企业审计费用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城市低碳转型显著降低了企业审计费用,城市低碳转型主要通过信号传递机制和审计风险机制降低企业审计费用。具体的,城市低碳转型可以提高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降低企业环境违规行为;也可以减少审计师的努力程度,降低企业财务重述概率。此外,城市低碳转型降低企业审计费用的效应在高碳行业、非国有企业和非资源型城市的企业更为明显。本研究有利于厘清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绿色低碳转型政策对企业审计费用的影响机制,为理解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费用决策行为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胡晓帆 宋子龙
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文章考察审计师是否能识别2007年《物权法》实施为标志的担保物权制度改革所带来的重大错报风险变化并做出反应。研究发现,与固定资产占比高的企业相比,固定资产占比低的企业在担保物权制度改革后支付更多的审计费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担保物权制度改革会带来更高质量的审计需求,审计师行业专长和审计师变更均会加强担保物权制度改革对审计费用的正向影响。文章利用《物权法》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从审计师这一外部监督者的角度考察其经济后果,识别了法律影响审计师行为的因果关系,扩展审计费用影响因素研究的同时,也对完善和推进担保物权制度以促进经济发展具有实践意义。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2006年8月9日,美国证监会(SEC)宣布将再次推迟小型公众公司和部分外国公司执行萨班斯法案(SOX)404条款的最后日期。404条款要求管理层和外部审计公司在内部控制评估报告上签字,并承担法律责任。出于对法律和自己签字的尊重,美国人把这项规定宽泛、模糊的168个字落实得复杂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茂斌 孔东民
尽管精确地评估反腐败对经济的影响具有重要学术意义与政策价值,但囿于数据以及计量识别策略,当前研究还存在诸多争议和不足。本文利用一个中国的准自然实验作为外生冲击,来识别反腐败与微观企业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具体而言,我们利用倍差法(DID)考察十八大前后中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高管激励与股东价值是否发生了变化,研究发现:(1)十八大之后,高腐败地区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的市场价值明显增加,同时此类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也显著提高。(2)在会计质量方面,高腐败地区上市公司在十八大后财务报表质量明显提升,同时盈余管理的情况显著减少。此外,我们还发现,高腐败地区上市公司在十八大后会计质量的改善主要集中...
关键词:
十八大 反腐败 公司治理 中国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程仲鸣 朱自超 张烨
进一步完善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实现实体经济更高质量和更可持续增长,是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以当前正在推进的国企民营化改革实践为准自然实验,本文重点考察国有企业民营化改制是否影响企业的研发投资。采用倍差分法(DID)模型,以沪深上市公司民营化改制企业为样本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在民营化改制后,企业研发投资意愿和强度显著提高,并且这种积极的正向效应具有可持续性;民营化改制企业高管持股占比越高,企业的研发投资增加越明显。进一步考察其效应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民营化改制企业是通过降低政治成本和代理成本的路径来影响研发投资的。
关键词:
民营化改制 研发投资 政治成本 代理成本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郑建明 孙诗璐
税务机关与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上市公司重要的外部监管力量,它们之间的行为可能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以2009-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以"金税三期"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方法,考察了加强税收征管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金税三期"上线显著降低了审计费用。进一步分析发现,上述效应在非国有企业、经国内"十大"事务所审计企业以及制度环境较差地区企业中更为显著;机制检验结果显示,"金税三期"上线显著降低了代理成本和财务重述的可能性,进而降低了相应的审计风险和审计费用。本文丰富了税收征管和审计费用的相关文献,为新兴市场中税收征管经济后果提供了经验证据,为上市公司、审计师以及监管部门全面理解税收征管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金税三期 税收征管 审计费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姜建强
本文试图为“阿尔钦-德姆塞茨之谜”提供一个解释。本文认为:(1)科斯意义上的企业“权威”主要与劳务供给中的“细节”控制问题有关,因而本质上与市场上独立签约人之间的“权威”是完全不同的;(2)与市场合约中的“权威”不同,企业(雇佣合约)中的“权威”主要是因节省交易(度量)费用,选择的度量对象是投入而非产出的结果。一般而言,企业中的“权威”结构,无论是人力资产控制权的配置结构,还是非人力资产控制权的配置结构,都不过是在交易费用约束条件下,因节省交易费用自由选择合约的一种结果。这样看来,强调所谓最优的企业所有权结构,忽略现实中究竟什么样的约束条件导致这种权力结构的产生,显然是一种舍本逐末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
企业理论 权威 度量费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吕朝凤 毛霞
本文以城市商业银行的设立为自然实验,结合1990—2015年中国295个地级市数据以及成立的184家城市商业银行,运用双重差分方法系统考察了地方金融机构对FDI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城市商业银行的成立显著促进了城市FDI的流入;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进行倾向得分匹配(PSM)估计之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结合企业数据证实城商行的设立提升了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的可能性,能够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而影响FDI的区位分布。对城商行兼并和异地扩张行为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城商行经营规模的扩张,无论是对属地还是异地城市FDI的促进作用均不明显,而城商行资金规模的扩张对FDI有明显促进作用。这些发现将为我国完善金融体系和升级银行业结构、吸引FDI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和经验支持。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贾朋 张世伟
本文以最低工资标准提升作为自然实验,应用回归调整的差中差方法分析了最低工资标准提升对青年和中年低技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低工资标准提升对低技能群体中的男性和青年女性的就业没有产生显著影响;但对低技能群体中的中年女性就业却产生显著的消极影响,且最低工资标准提升幅度越大,对就业的消极影响越大。因此,政府适当的提升最低工资标准将有助于低技能劳动力整体工资水平的增长。
关键词:
最低工资 就业 低技能劳动力 自然实验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婷 段尧清 吴瑾
基于2009-2019年中国258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评估数据要素市场化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并对其内在影响机制与城市异质性进行拓展性分析。结果显示,数据要素市场化能够显著提高城市创新能力,且通过稳健性检验;机制检验发现,探寻城市规模与数字金融发展的平衡点、优化产业结构和集聚信息人才是数据要素市场化促进城市创新的重要渠道,且该促进作用因城市地理区位、行政等级和科教水平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数据要素市场化对东西部城市、重点城市和高科教水平城市的创新驱动效应更显著。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涵 张剑
本文利用2009年至2011年首次公开发行并在主板、中小板块和创业板上市交易的公司相关数据,通过一个自然实验过程,利用双重差分模型消除了不同板块之间由于不可观测的异质性所导致的内生性问题,考察了新股发行询价制度第二阶段分配机制改革对新股发行定价效率的影响,并指出进一步完善主承销商自主配售权是未来发行制度改革的方向。实证结果表明,在控制不同板块异质性条件下,第二阶段分配机制改革取消超额申购平均配售有助于提升中小板IPO发行定价效率,而对创业板没有产生显著影响。影响创业板IPO发行抑价的仍然是二级市场上的非理性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