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58)
2023(8263)
2022(6000)
2021(5309)
2020(4022)
2019(9113)
2018(8830)
2017(15981)
2016(8719)
2015(10216)
2014(10157)
2013(10360)
2012(9885)
2011(9287)
2010(9110)
2009(8597)
2008(8508)
2007(7368)
2006(6712)
2005(6536)
作者
(26253)
(21944)
(21827)
(21195)
(13872)
(10516)
(9925)
(8521)
(8459)
(7754)
(7724)
(7395)
(7261)
(7027)
(7010)
(6961)
(6585)
(6458)
(6437)
(5953)
(5789)
(5191)
(5157)
(5028)
(5013)
(4904)
(4822)
(4598)
(4396)
(4336)
学科
(45009)
经济(44966)
管理(22265)
(19172)
方法(18193)
数学(16942)
数学方法(16801)
中国(15862)
(14654)
企业(14654)
业经(12372)
(11828)
贸易(11817)
(11678)
(10044)
产业(9679)
(9116)
银行(9099)
(8918)
(8792)
(8592)
信息(8459)
总论(8394)
(8235)
金融(8235)
信息产业(8163)
(6561)
(6407)
农业(6254)
关系(5998)
机构
大学(137309)
学院(132235)
(65673)
经济(64625)
研究(52524)
管理(46235)
中国(44986)
理学(38463)
理学院(38047)
管理学(37503)
管理学院(37253)
(30082)
(30005)
科学(27464)
(25759)
中心(24340)
财经(23792)
研究所(23237)
经济学(23024)
(21972)
经济学院(20807)
北京(20164)
(19258)
(18993)
(18699)
财经大学(18016)
(16960)
师范(16765)
业大(15941)
科学院(15600)
基金
项目(84031)
科学(66369)
基金(63932)
研究(61999)
(56424)
国家(56053)
科学基金(47116)
社会(42445)
社会科(40582)
社会科学(40577)
基金项目(31347)
教育(27946)
(27696)
资助(27642)
自然(27520)
自然科(26945)
自然科学(26936)
自然科学基金(26514)
(24833)
编号(22647)
(20298)
中国(20199)
国家社会(20051)
成果(19956)
重点(19093)
(17850)
教育部(17796)
(16920)
大学(16840)
课题(16233)
期刊
(69708)
经济(69708)
研究(47154)
中国(28868)
(21961)
学报(20418)
(20298)
金融(20298)
管理(19244)
科学(18289)
(17563)
大学(16006)
学学(14514)
教育(13402)
经济研究(13157)
财经(12899)
农业(11916)
技术(11545)
(11321)
(11272)
国际(10789)
世界(9783)
图书(9738)
问题(9482)
业经(7971)
书馆(7738)
图书馆(7738)
(7314)
统计(6805)
技术经济(6610)
共检索到2173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姚前  
数字货币作为一种新型货币形态,设计者必须重点考察它对央行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变迁、货币供需、利率水平、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等因素的影响数字货币的发行与流通研究,现在已经成为全球很多央行都在关注和探索的问题,我国也在积极推动这项工作。这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很多方面,需要周密论证,全面考量,审慎推进。从各方的研究成果看,我国在推动数字货币的设计时应高度关注如下几个关键问题,包括数字货币的内涵外延、模式,数字货币的理论基础以及数字货币发行的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牛秀起  
"超额货币"是我国转型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突出现象。本文在回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金融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特有体制背景和改革路径影响货币供给机制、货币需求的机制,分析了我国独特的制度变迁过程、产业升级模式以及微观金融体制在"超额货币"形成中的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秋灵  李秦男  
文章从动态相关系数、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这三个维度,同时比较货币供应量、社会融资规模、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不论是从产出还是物价效应考察,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均高于数量指标,建议人民银行以利率为货币政策新的中介目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镜冰  郑珍远  
文章选用2005年汇改后的最新数据,实证发现:凭借简单ARMA模型不足以解释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的动态行为。同时,货币供应量、汇率和利率三者之间没有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汇率对利率有负的反应,自汇改以来,汇率弹性得到改善。相比之下,汇率对利率有正效应,在利率非市场化条件下,利率对汇率的反应不够灵敏。滞后一期的货币供应量对汇率和利率有显著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效应大大减弱。最后,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受对外经济的影响较大,而受对内经济的影响较小。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杨晓晨  张明  
本文从概念和技术角度阐述了Libra的运行原理,分析了其对全球经济的潜在影响,并与即将推出的中国央行数字货币进行了横向对比。本文认为:第一,Libra在技术路线和运行模式的选择上均采取了产业合作和国际协调的方式,是目前非主权数字货币中的诚意之作;第二,Libra的愿景和架构设计仍存在逻辑冲突,以当前设计难以达成其声称的普惠目标;第三,Libra没有独立的货币政策并不代表没有货币政策,其将向小型经济体引入货币局制度,冲击原有经济秩序,并将通过货币乘数效应向大型经济体注入流动性,造成通胀压力;第四,Libra储备资产的中间形态较多,且涉及大量跨境交易,将使其流动性管理工作异常复杂,加剧全球市场波动;第五,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的模式与Libra存在本质区别,或将通过对M0的统一管理成为助力央行达成货币政策目标的有力手段。毋庸置疑,Libra和中国央行数字货币无论自身成功与否,都将成为全球正规数字货币发展浪潮的重要推手,为我们开启一个全新时代。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希睿  武慧慧  
探究货币政策与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对于提高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3-2019年的月度数据,运用ADF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多种实证研究方法,对货币供应量、利率与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货币供应量对股票价格具有一定影响,利率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极其微弱。本文最后从货币政策和股票市场两方面给出政策建议,畅通货币政策传导路径,提高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运作的透明度,增强市场主体的理性预期;发挥股票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提升资本市场运作效率。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先炳  
一、最适货币量的定性分析从逻辑学的角度考虑,所谓最适货币量,是指既不过多,也不过少,正好满足个人和社会需要,并充分有效地发挥货币作用的货币数量.所谓货币数量不能过多,是指中央银行及整个银行系统发行的货币数量不能过于超过流通对它的客观需要,否则便会引起较恶性的通货膨胀,或者在已经存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加剧其膨胀程度,激化各种经济,社会和政治矛盾.所谓货币数量不能太少,则是指中央银行及整个银行系统在一定时期内所能发行的货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秋怡  郎有泽  
通胀目标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制定中的关键变量。近年来主要发达国家大量货币投放下的低通胀率给政策规则的有效性带来重大挑战:传统以物价指数为测度的通胀目标不但已无法适应高质量发展阶段居民开支的新变化,而且无法捕捉当前已不容忽视的资产价格和投资品价格对居民价格感知的影响。通过建立具有信贷约束的一般均衡模型,并将可抵押的资产价格泡沫引入通胀目标,可以考察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资产泡沫波动会抑制家庭消费,但有利于资金向生产部门聚集,促进实体经济生产;在通胀目标中考虑资产价格的货币政策能够熨平泡沫波动、稳定经济;考虑资产价格后,泡沫波动对消费的抑制作用得到降低,从而提高社会福利。因此,宏观政策调控应注重资产价格对通胀水平的真实反映,结合形势需要稳定市场预期,灵活引导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朱太辉  张皓星  
本文基于央行数字货币专利申请信息和相关专家公开论述,系统分析了央行数字货币的设计演变、双层投放体系及其对金融体系、政策调控的潜在影响。研究认为,央行数字货币在中心化、双层投放体系设计下,定位于现金替代,对商业银行存款挤出及货币乘数影响较小。央行数字货币在保护用户隐私、提高监管能力、降低交易成本和简化跨境支付方面有着显著优势,对现有第三方支付业务产生替代效应。央行数字货币也会影响以支付为重要入口的金融科技业务和数字金融解决方案输出业务的发展,但若数字货币支付交易数据能够在保证安全和隐私的前提下,向金融科技企业和金融机构开放数据分析接口,则有利于打破数据孤岛,推动金融科技业务和金融数字化转型更好更快发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徐德华  
随着国债规模的不断扩大,与货币供应量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国债管理在连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的纽带作用不断凸显。人民银行在国债管理工作中,应逐步向政策性管理转变,即从规模、时点和利率三方面加强与利率市场化、货币供应量等货币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皓原  
2009年,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的出现,开创了一种不基于银行存款账户的价值存在和资金划转方式。这种以区块链技术为核心,去中心化、可信任和分布式记账的技术构架,以及"公平、公开、透明"的设计理念,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同。近年来,随着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研究与应用的进一步深入,数字货币功能得到进一步扩展,出现了"第二代数字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秦宛顺  靳云汇  卜永祥  
本文通过相关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发现中国基础货币与货币供应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呈现一定的内生性,当前应增加央行国债持有量,解决因外汇占款增加而带来的对冲操作工具不足问题。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缪宗  
本文从货币的概念出发,介绍了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变化的影响因素,并从统计口径的角度对美国、欧盟、英国和日本货币供应量统计的变化和发展进行了比较。同时,阐述了中国的货币与金融统计现状,并提出了目前货币供应量统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冯静  
货币演化进程包括货币本位和货币形态两个方面,其总体趋势是走向更加稳定的货币和更加完善的货币制度。作为最新货币形态,数字货币广义上包含了电子货币与虚拟货币。数字货币的发展、作用与本质等问题与货币的产生、职能和本质等古老问题一样富有争议。从信用本质来看,作为社会惯例和公共产品,未来的法定数字货币应该实现"良币驱逐劣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钱学宁  
近年来对数字货币探索似乎为货币制度变革带来了一些新的思考与实践,但是这种探索依然路途漫长英国货币经济学家劳伦斯·哈里斯指出:"货币是一种社会现象……不同类型的货币存在于不同的社会与经济结构之中。"德国哲学家西美尔从货币哲学角度精妙阐释了货币的作用,认为货币这种一般等价物把社会中复杂的物物关系转化为价值关系,摆脱了各种主体客体关系的路径依赖,大大增加了社会活跃程度。货币的一般等价物属性、金属货币耐磨损性以及经济个体预算错配,使货币又有了价值贮藏功能,成为经济个体资产组合中的必要配置。货币自然载体的局限性决定了货币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