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89)
2023(10627)
2022(8790)
2021(8305)
2020(7009)
2019(16001)
2018(15600)
2017(30775)
2016(16062)
2015(18342)
2014(17675)
2013(17818)
2012(16665)
2011(15317)
2010(14954)
2009(14243)
2008(14303)
2007(12539)
2006(11332)
2005(10433)
作者
(47839)
(39689)
(39366)
(37688)
(25016)
(18975)
(17916)
(15357)
(15080)
(13865)
(13648)
(12905)
(12661)
(12583)
(12293)
(12209)
(11795)
(11691)
(11545)
(11382)
(9783)
(9778)
(9661)
(9003)
(9002)
(8823)
(8687)
(8597)
(7858)
(7748)
学科
(69594)
经济(69518)
管理(45152)
(43722)
(33351)
企业(33351)
方法(32633)
数学(30287)
数学方法(30171)
中国(24523)
(21866)
银行(21720)
(21060)
(20477)
(19208)
(18335)
贸易(18320)
(18292)
(18025)
(15018)
金融(15018)
业经(13026)
(11968)
制度(11962)
农业(11732)
(11433)
财务(11423)
财务管理(11395)
(11294)
(11166)
机构
大学(240946)
学院(235896)
(111591)
经济(109888)
管理(90092)
研究(85238)
理学(77724)
理学院(76896)
管理学(76035)
管理学院(75606)
中国(73765)
(52137)
(51120)
科学(48073)
(43051)
(42877)
财经(42188)
研究所(39118)
(38697)
中心(38149)
经济学(36666)
农业(34351)
业大(34326)
经济学院(33397)
北京(33177)
(32092)
财经大学(31855)
(29768)
(27412)
师范(27061)
基金
项目(153305)
科学(121038)
基金(116283)
研究(107996)
(103073)
国家(102310)
科学基金(86253)
社会(73940)
社会科(70430)
社会科学(70414)
基金项目(61163)
(54600)
自然(54509)
自然科(53285)
自然科学(53264)
自然科学基金(52401)
教育(48187)
(48140)
资助(47823)
编号(39906)
(36317)
重点(34722)
(33103)
国家社会(32541)
成果(32350)
(32061)
教育部(31246)
中国(30667)
创新(30311)
科研(29800)
期刊
(114079)
经济(114079)
研究(76738)
中国(43186)
学报(38799)
(38027)
(37542)
金融(37542)
(37541)
科学(35378)
管理(31963)
大学(29220)
学学(27820)
农业(24008)
财经(21856)
经济研究(21318)
(18699)
(17270)
业经(16915)
问题(16567)
国际(16143)
教育(15547)
技术(15481)
(13439)
世界(12847)
理论(12100)
技术经济(11562)
商业(11220)
统计(10844)
实践(10477)
共检索到3592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蔡正旺  
金融危机爆发后,为加强金融监管,巴塞尔委员会制定了新的国际金融监管新协议,即巴塞尔协议Ⅲ。顺应国际金融监管新方向,结合中国银行业的现状,我国监管部门建立了逆周期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推出资本充足率、杠杆率、贷款损失准备、流动性风险监管四大工具,被业内人士称为中国版的巴塞尔协议Ⅲ。本文重点分析这四大监管工具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蔡正旺  
金融危机爆发后,为加强金融监管,巴塞尔委员会制定了新的国际金融监管新协议,即巴塞尔协议I I I。顺应国际金融监管新方向,结合中国银行业的现状,我国监管部门建立了逆周期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推出资本充足率、杠杆率、贷款损失准备、流动性风险监管四大工具,被业内人士称为中国版的巴塞尔协议I I I。本文重点分析这四大监管工具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宁喆敏  
"巴塞尔协议Ⅲ"出台后,我国制定了"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本文对"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与"巴塞尔协议Ⅲ"的内容及分阶段实施安排,进行了详细对比,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和"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对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措施及建议。商业银行应吃透"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的监管内容,尽快建立适合本行的风险管理框架,并实时调整发展战略以应对新协议的实施。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贺建清  
在《巴塞尔协议Ⅲ》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中国银监会颁布了"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即《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指导意见》,确立了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政策框架。经过对比《巴塞尔协议Ⅲ》与"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发现,新监管标准将对中国银行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新资本充足率标准使中国商业银行在长期将面临资本补充压力,流动性监管标准促进银行业务转型,拨备率和杠杆率监管标准抑制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冲动。拓宽资本补充渠道、促使经营模式转型、强化风险管理,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将是中国商业银行增强风险抵御能力,适应新监管标准的有效对策。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游春  胡才龙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在欧美经济仍处于恢复期之际,巴塞尔委员会27个经济体的央行和银行监管机构负责人,于2010年9月12日通过了关于加强全球银行体系资本要求的改革新方案——《巴塞尔协议Ⅲ》,成为全球危机后首个全球范围内监管改革产物。一、《马塞尔协议Ⅲ》的主要内容巴塞尔协议Ⅲ在原协议的基础上,提高了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查宇申  
巴塞尔协议Ⅲ作为国际金融监管体系应对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的产物,代表了金融监管思路的新变革,同时也对我国的银行监管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我国也作为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成员国,积极参与了银行监管改革。因此重点考察我国银行业中具有根基意义的地方法人银行对巴塞尔协议Ⅲ的适应能力,对于指导我国新资本监管要求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牛晓健  王胜英  
一、新巴塞尔协议产生的背景1988年7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的《统一资本测度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对全球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的规范化经营、金融风险管理产生了积极影响,促进了国际间银行业的公平竞争,对国际金融业安全运行产生了良好的作用。但是,近10年来银行业发展迅猛,其主要业务由传统的信贷业务发展到包括资产管理、金融期货、金融期权、利率互换等各类金融产品的提供,金融市场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交易空前活跃,金融风险空前加大,致使该协议同目前金融业的风险管理要求不相适,协议要求的监管资本同大银行依据自身较为复杂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潘沁  余珊萍  
巴塞尔协议Ⅲ在资本监管、杠杆率指标和流动性监管计量全球标准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虽然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较为简单,但新的监管要求仍然会带来挑战、促进新一轮的金融改革。本文从资本要求、杠杆率要求、流动性要求等角度,分析了巴塞尔协议Ⅲ实施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燕玲  
自 1999年 6月首次征求意见稿面世以来 ,新巴塞尔协议已引起国际银行界的普遍关注。与1988年协议相比 ,新协议的内容更广泛、更复杂 ,这充分地反映了银行业的进步。毫无疑问 ,新协议的实施与推广也必将给银行业带来深刻的影响。本文在简要介绍新协议主要更新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它给我国银行业所带来的影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佟建  
中国加入WTO以后,将进一步扩大银行业对外开放的程度,中国银行业按世界规则走,逐步必然地要遵循国际银行经营管理的统一规则,接受以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为准绳的国际银行的监管原则、标准和方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贵乐  
一、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 所谓巴塞尔协议,是指1988年7月,西方“十国集团”(美、英、法、联邦德国、意、日、荷兰、比利时、加拿大和瑞士)各成员国中央银行行长在巴塞尔国际清算银行通过的巴塞尔银行业条例和监管业务委员会(简称巴塞尔委员会)制定的“关于统一国际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协议”,即我们现在统称的巴塞尔协议。这个协议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岳毅  
新资本管理办法已经于今年开始实施,中国银行正在向监管部门申请使用高级方法计量资本。作为新兴经济体唯一连续两次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G-SIFIs)"的银行,中国银行在为全球客户提供全面金融服务的同时,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维护金融稳定。高标准实施巴塞尔协议Ⅲ,为增强G-SIFIs全球风险管理和经营管理能力,提供了良好契机。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陈德胜  姚伟峰  冯宗宪  
巴塞尔协议的阶段性成果既是一定时期内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经验教训的总结,也代表着银行业监管原则的发展趋势,成为许多国际性银行遵守的共同原则和国际银行监管框架与风险管理原则发展与演变的重要标志。作者以2003年4月发表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第三次征求意见稿为代表的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监管原则为分析框架,考察巴塞尔协议的演化动因和路径,研究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下国际银行业的不同影响和反应,并针对中国银行业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五钢  
对照《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分析产生银行风险问题的原因,建议通过深化银行产权制度改革、进行全面风险管理等各种有效措施,扩大资本总量,提高资本充足率,降低资本风险度,对我国银行进行有效的风险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